对流式散热器罩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64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流式散热器罩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器的外壳,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流式散热器罩壳。
罩壳是对流式散热器的重要功能性元件,一般的罩壳采用简单的薄板折弯对焊工艺,其壳体机械强度较差易受损变形;罩壳与散热机芯卡装连接固定,稳定性较差,其通风栅仅由排列的通风孔组成,导流效果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安装方便稳定、导流效果好的对流式散热器罩壳。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制有上、下″U″形折边6的中护板2、下护板3和后护板7,其两端与左、右护板1、1’两侧的″U″形折边6焊接固定,通风栅5的各通风孔均设有置于孔内侧的导向翅9,通风栅后端沿和下护板底端沿的两端,对称设有与墙体相固定的挂板8。
所说的后护板7,其上端沿与通风栅5后端沿之间留有空当。
所说的中护板2、下护板3和后护板7,其板面制有横向凹槽。
所说的中护板2和下护板3之间的″U″形折边6焊接固定。
所说的左、右护板1、1’对称设有散热机芯与管道连接的通孔10,其中一护板的通孔装有封堵盖4。
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附


图1、本实用新型外形示意图;附图2、
图1A-A视图;附图3、
图1B-B视图。
图中1、1’左、右护板,2中护板,3下护板,4封堵盖,5通孔栅,6″U″形折边,7后护板,8挂板,9导向翅,10通孔。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各护板由冲压、辊压工艺完成并制″U″形折边6,其中中护板2、下护板3和后护板7分别制有上、下″U″形折边,左、右护板1、1’两侧制有″U″形折边。中、下、后护板两端与左、右护板的″U″形折边焊接固定,中、下护板之间的″U″形折边也焊接固定。后护板与固定在左、右护板前上方的通风栅5之间留有任意尺寸的空当,该空当在本罩壳安装后由依附的墙体封堵,此设计可减轻罩壳重量并节省材料。通风栅后端沿和后护板底端沿的两端对称设置通过胀钉固定于墙体的支撑罩壳的挂板8。通风栅横向设置的各通风孔,其内侧设有导向翅9,使罩壳中的热气流明显导向前上方。此外,中、下、后护板板面辊压有横向凹槽,使护板整体刚性有所增强,并具有良好的装饰性。
本实用新型为适应管道位置的需要,左、右护板对称设有散热机芯与管道连接的通孔10,其中一侧闲置的通孔装有封堵盖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机械强度高刚性好、安装方便稳定,对热气流导流效果好的显著优点。
权利要求1.对流式散热器罩壳,由组成罩壳的各护板、侧护板的连接管道的通孔及通风栅所组成,其特征是制有上、下″U″形折边的中护板、下护板和后护板,其两端与左、右护板两侧的″U″形折边焊接固定,通风栅的各通风孔均设有置于孔内侧的导向翅,通风栅后端沿和下护板底端沿的两端,对称设有与墙体相固定的挂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壳,其特征是所说的后护板上端沿与通风栅后端沿之间留有空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壳,其特征是所说的中护板,下护板和后护板,其板面制有横向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壳,其特征是所说的中护板和下护板之间的″U″形折边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壳,其特征是所说的左、右护板对称设有散热机芯与管道连接的通孔,其中一护板的通孔装有封堵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热交换器的外壳,罩壳前部的中、下护板与罩壳的后护板均设有上、下“U”形折边,各护板两端分别与左、右护板两侧的“U”形折边焊接固定,通风栅的各通风孔均设有置于孔内侧的导向翅,通风栅后端沿和后护板底端沿设有与墙体固定的挂板,本实用新型具有机械强度高、刚性好,安装方便稳定及导流效果好的显著优点。
文档编号E04F19/08GK2366481SQ9920128
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4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4日
发明者吴士禄 申请人:天津市泰来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