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8574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板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板材,具体地,涉及一种立体网架结构建筑板材。
【背景技术】
[0002]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多地关心生活质量,对生活、工作、居住的声学环境要求在不断提高。
[0003]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口密度增大,土地资源变得更加珍贵。由于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层、高层建筑发展起来。大量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向着高层、大开间方向发展。建筑结构的发展,使大量的轻质墙板材料应用于建筑的围护墙和隔墙。轻质墙板材料的应用,减轻了结构的荷载,节省了钢材、水泥,降低了工程造价,增大了建筑内部的使用面积,并安装方便。为了达到良好的吸隔声的效果,目前大量采用厚重的墙板,占据较大使用面积;而一旦采用轻薄墙板,又会导致隔声性能难以满足要求。
[0004]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905280U,授权公告日2014年10月29日,公开了一种轻质防火保温隔音墙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吸声保温材料和轻钢龙骨框架,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有的吸声保温材料,的吸声保温材料通过的轻钢龙骨框架固定于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在该专利中,虽然使用了轻钢龙骨框架,但是,由于龙骨框架是固定在表面层之间,在室温剧烈变化时,墙板与龙骨框架收缩不一致,容易造成墙体的开裂。此外,该墙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隔音的效果,但是隔音的效果不佳,仍然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声学要求。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建筑板材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优良隔音消音性能的建筑板材,在较小的厚度尺度内达到较高的隔声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适用于隔声要求较高的建筑墙体中。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板材,该建筑板材为立体网架结构,包括位于板材两侧表面的表面层,位于表面层之间的中间隔声层,位于表面层与中间隔声层之间填充空隙的轻质夹芯层,表面层和中间隔声层使用隔声材料或复合隔声材料制成,轻质夹芯层使用吸声材料制成,还包括龙骨,龙骨位于表面层和中间隔声层之间并且连接表面层,其中龙骨在中间隔声层两侧垂直于表面层设置,龙骨与中间隔声层两者一体成型或龙骨与中间隔声层和表面层三者一体成型,形成立体网架结构。本发明中使用龙骨连接中间隔声层和表面层,提高了板材的抗挤压强度,增加了板材的整体强度。而且,龙骨和中间隔声层以及表面层使用相同或主要物理特性相似的材料一体成型,在使用中它们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保持相同或相近的收缩程度,进一步保证了建筑板材在使用中的强度,这样的板材在使用中不容易开裂。
[0007]上述的建筑板材,中间隔声层为平板或波纹板,波纹板具有波峰和波谷,波纹板的波峰和波谷呈锐角和/或弧形。由于声波传播的特性,使用波纹板作为中间隔声层,能够有效阻止声波的穿过,从而提尚板材的隔声性能。
[0008]上述的建筑板材,龙骨在中间隔声层两侧对称设置或非对称设置。当非对称设置时,中间隔声层两侧的龙骨在中间隔声层的两侧错开分布,且龙骨在板材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板材的宽度方向上在中间隔声层的两侧等间距设置。龙骨在中间隔声层两侧均匀设置,能够使板材在整个长度和宽度方向上保持强度一致,不会出现应力集中区域。
[0009]上述的建筑板材,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阻尼层,一个或多个阻尼层粘贴于表面层的内侧,或者粘贴于表面层、中间隔声层和龙骨三者共同构成的空腔内壁上。在板材内部使用阻尼层,能够大幅度提高隔音减振效果。
[0010]上述的建筑板材所选用的材料,阻尼层为有机高分子材料。表面层、中间隔声层和龙骨所用的材料为硅酸盐材料或石膏材料或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或它们的组合。轻质夹芯层所用的材料为多孔吸声材料或纤维棉状吸声材料或膨胀材料。
[0011]上述建筑板材,多层复合网架隔声板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具有配合形状的卡榫结构。卡榫结构为凸起和凹槽配合。卡榫结构为从主体延伸出的弯折配合。卡榫结构中也具有中间隔声层和/或阻尼层。使用卡榫结构,板材在安装中互相卡合,增加板材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整体板材连接强度。
[0012]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板材,在两个表面层之间单独添加中间隔声层,并且填充吸声的轻质夹芯层,保证了隔音和吸音效果,添加龙骨后大大提高了结构强度,表面层、中间隔声层以及龙骨一体成型,避免了板材在收缩时龙骨撑开或脱离表面层和/或中间隔声层而造成强度的降低,该设计具有优良的隔音吸声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结构简单合理,强度高、质量轻、体积薄、防火、环保,安装使用方便,生产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0013]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根据本发明建筑板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根据本发明建筑板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0017]图3是根据本发明建筑板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18]图4是根据本发明建筑板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0019]图5是根据本发明建筑板材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切图;
[0020]图6是根据本发明建筑板材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1]图7是根据本发明建筑板材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0022]图8是根据本发明建筑板材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0023]图9是根据本发明建筑板材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0024]图10是是根据本发明建筑板材的卡榫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26]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零部件轮廓的内、外。
[0027]图1-9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四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