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体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25006阅读:来源:国知局
1A、21B和框架材料21C、21D通过L字形状的托架22,利用螺栓23、或焊接、粘接等进行接合。通过这些框架材料21A、21B、21C、21D,形成整体为矩形形状的框架20。
[0100]如图4?图6所示,各框架材料21A、21B、21C、21D由基部21e和侧壁部21f构成,形成为截面大致呈U字形状,所述基部21e与框架20内周侧的芯材15的外周端面15a相对,所述侧壁部21f从基部21e宽度方向两侧分别朝向框架20外周侧立起。由此,由基部21e和两侧的侧壁部21f、21f包围的部分构成为沟槽25。
[0101]这样,板基材12具有沿其外周端部连续且从板基材12的外周端部向内方凹陷的沟槽25。
[0102]这里,如图3所示,L字形状的托架22由第一板部22a、第二板部22b和肋部22c呈一体形成,所述第一板部22a沿着框架材料21A或21B设置于框架材料21A或21B的端部;所述第二板部22b与第一板部22a垂直,沿着框架材料21C或21D设置于框架材料21C或21D的端部;所述肋部22c沿着第一板部22a及第二板部22b设置于L字形状托架22的折曲方向内侧。
[0103]肋部22c以与第一板部22a及第二板部22b垂直的方式从第一板部22a及第二板部22b朝向板体11内周侧突出形成。该肋部22c分别形成在第一板部22a及第二板部22b的宽度方向两侧,也就是说,分别形成在板体11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
[0104]该肋部22c不仅作为提高第一板部22a及第二板部22b的弯曲强度的加强部件而发挥作用,还能够作为芯材15角部的挤压部件发挥作用。即,在分别设置于板基材12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的肋部22c之间夹有芯材15。在板基材12中,通过在四角设置这样的托架22,能够将芯材15保持在框架20的内侧。
[0105]此外,在这里,在图2中示出平面板状的板体11的例子,但板体11在俯视视角或侧面视角的状态下呈大致L字形状、大致C字形状等情况下,使框架20的上下框架材料21C、21D或左右框架材料2IA、21B与板体11的形状一致地进行折曲或弯曲。
[0106]如图5A、图6A所示,以覆盖框架20及芯材15的方式在芯材15的双面设置有片状的基片18。基片18可由例如硬纸板等形成。该基片18比芯材15的外形尺寸大,其外周部18a通过粘接剂等粘接到框架20的表面20f。
[0107](缓冲材料)
[0108]缓冲材料13以沿着形成板基材12表面的基片18的方式设置。缓冲材料13通过基片18以覆盖芯材15整体的方式设置。而且,缓冲材料13的外周端部13s以覆盖构成框架20的各框架材料21A、21B、21C、21D的侧壁部21f的方式设置。也就是说,缓冲材料13以覆盖芯材15及框架20的方式设置。
[0109]该缓冲材料13由具有柔软性及弹性的材料形成,例如发泡聚氨酯材料等。
[0110]图7A、图7B是表示沿着板基材12表面设置的缓冲材料13的截面图,图7A是未安装表皮材料14的状态的缓冲材料13的截面图,图7B是安装有表皮材料14的状态的缓冲材料13的截面图。
[0111]如图2所示,在缓冲材料13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6。贯通孔16形成为例如以上下方向设为长轴方向的长圆形状。并且,在缓冲材料13的外表面13f上,多个贯通孔16在上下方向及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横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
[0112]如图5A、图7A、图7B所示,各贯通孔16在缓冲材料13上从朝向板基材12相反侧的外表面13f到与板基材12侧相对的相对面13g,贯通缓冲材料13厚度方向而形成。如图7A所示,各贯通孔16的内周面16f与外表面13f垂直形成。由此,在贯通孔16周缘形成角部16v。
[0113]通过将形成有这种贯通孔16的缓冲材料13设置在板基材12的表面,在板基材12的表面形成具有角部16v的凹凸形状。
[0114](表皮材料)
[0115]如图5A、图7B所示,表皮材料14以覆盖缓冲材料13整体的方式设置。表皮材料14沿着缓冲材料13的外表面13f、在贯通孔16中与外表面13f垂直的内周面16f、以及在贯通孔16底部露出的基片18的露出面18f进行粘接。这样一来,表皮材料14通过沿着形成在缓冲材料13上的多个贯通孔16,在板体11的表面形成有多个长圆形的凹部(凹凸部)17。并且,在各凹部17中,表皮材料14穿过贯通孔16,与形成板基材12表面的基片18粘接。
[0116]这里,表皮材料14由例如聚酯等可弹性变形的材质形成,以拉伸的状态覆盖缓冲材料13及板基材12 ο缓冲材料13在外表面13f侧的贯通孔16的周缘向外方凸起的角部16 V被表皮材料14向内方挤压。由此,缓冲材料13在角部16 V处沿压缩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使贯通孔16的角部16v成为圆弧状截面。
[0117]此外,如图5A、图6A所示,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具有比板基材12大的外形尺寸。并且,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的外周端部13e、14e绕着板基材12的外周缘部,也就是各框架材料21A、21B、21C、21D的侧壁部21f,卷入沟槽25内侧。在该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的外周端部13e、14e绕着各框架材料21A、21B、21C、21D的侧壁部21f的部分处,缓冲材料13被表皮材料14压缩。由此,板体11形成为随着朝向外周端部11s,其厚度逐渐变小。此外,板体11在外周端部11 s,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绕着各框架材料2IA、21B、21C、2ID的侧壁部21f的部分处形成为圆弧状。
[0118]这些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构成了表皮结构。此外,如图5B、图6B所示,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的缘部中配置在芯材15外周面侧的部分,形成为比芯材15的外周端面(缘部)15a更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13t、14t。
[0119](固定部件)
[0120]固定部件30嵌入沟槽25中。固定部件30将卷入沟槽25内侧的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的外周端部13e、14e夹在沟槽25的内周面与固定部件30的外周面之间。即,固定部件30将卷入沟槽25内侧的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的外周端部13e、14e夹在沟槽25的内周面与固定部件30的外周面之间。由此,将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的外周端部13e、14e固定到框架20的侧壁部21f上。
[0121]这里,如图2所示,固定部件30具备直线部固定部件30S及角部固定部件30C,其中,所述直线部固定部件30S配置在矩形板基材12外周部的直线部分12S上;所述角部固定部件30C配置在矩形板基材12外周部的角部12C上。
[0122]如图5A所示,直线部固定部件30S具备侧部板部31、31及连接板部32,其中,所述侧部板部31、31的与直线部固定部件30S连续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板部32将侧部板部31、31连接为一体。
[0123]侧部板部31、31在形成框架20沟槽25的侧壁部21f之间,将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的外周端部13e、14e夹住。因此,侧部板部31、31的间隔的规定尺寸小于沟槽25的侧壁部21f、21f的间隔。在将直线部固定部件30S嵌入沟槽25内时,这些侧部板部31、31的前端部31a、31a形成为与沟槽25的基部21e碰触。
[0124]连接板部32相较于侧部板部31、31的前端部31a、31a向远离沟槽25基部21e的方向偏移地形成。由此,直线部固定部件30S通过侧部板部31、31和连接板部32,形成截面大致为H字形状。并且,直线部固定部件30S在嵌入沟槽25内的状态下,在由侧部板部31、31前端部31a、31a侧、连接板部32、以及沟槽25基部21e围成的部分形成空间SI。该空间SI起到收纳空间的作用,也就是说,能够收纳卷入沟槽25内的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的外周端部13^1知的剩余部,S卩比外周端部13e、14e中与框架20基部21e碰触的部分更前端部分(未图示)。
[0125]此外,侧部板部31、31上,在与沟槽25的侧壁部21f、21f的相对侧形成有凸起33、33。该凸起33、33形成为咬入到夹在侧部板部31、31与侧壁部21匕2^之间的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的外周端部13e、He。由此,直线部固定部件30S防止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从沟槽25脱离。
[0126]进而,侧部板部31、31上,在比连接板部32更远离沟槽25基部21e的一侧形成有从侧部板部31、31向内方突出的突条34、34。并且,形成有由这些突条34、34、侧部板部31、31、以及连接板部32包围的用于安置可选部件等的保持沟槽(可选部件安装部)35。
[0127]如图3所示,在板体11上部的角部配置的角部固定部件30C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部38A,以及从第一直线部38A的上端折曲并在横向上延伸的第二直线部38B构成,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
[0128]第一直线部38A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框架材料21A或框架材料21B上端部嵌入沟槽25内。第二直线部38B从第一直线部38A的一端起连续形成,并在沿横向延伸的框架材料21C或框架材料21D两端部嵌入沟槽25内。
[0129]如图6所示,第一直线部38A、第二直线部38B具备侧部板部36、36及连接板部37,其中。所述侧部板部36、36的与第一直线部38A、第二直线部38B各自连续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板部37将侧部板部36、36连接为一体。
[0130]侧部板部36、36在形成框架20沟槽25的侧壁部21f、21f之间,夹住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的外周端部13e、14e。因此,侧部板部36、36的间隔的规定尺寸形成为小于沟槽25侧壁部21f、21f的间隔。在将角部固定部件30C嵌入沟槽25内时,这些侧部板部36、36的前端部36a、36a形成为与沟槽25基部21 e碰触。
[0131]这里,侧部板部36、36上,在与沟槽25的侧壁部21f、21f的相对侧形成有凸部36t、36t。该凸部36t、36t使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的外周端部13e、14e夹入侧部板部36、36与侧壁部21f、21f之间。
[0132]连接板部37相较于侧部板部36、36的前端部36a、36a,向远离沟槽25基部21e的方向偏移地形成。由此,角部固定部件30C通过侧部板部36、36和连接板部37,形成截面大致为H字形状。并且,直线部固定部件30S在嵌入沟槽25内的状态下,在由侧部板部36、36前端部36a、36a侧、连接板部37、以及沟槽25基部21e围成的部分形成空间S2。该空间S2起到收纳空间的作用,也就是说,能够收纳卷入沟槽25内的缓冲材料13及表皮材料14的外周端部13e、1知的剩余部,S卩比外周端部13e、14e中与框架20基部21e碰触的部分更前端部分(未图示)。此外,这里,连接板部37比直线部固定部件30S的连接板部32更接近基部21e,空间S2形成得比空间SI小。
[0133]如图3所示,这种角部固定部件30C通过拐角盖40相对于沟槽25被固定。拐角盖40形成为由第一直线部41A和第二直线部41B构成的大致L字形状,其中,所述第二直线部41B与第一直线部41A的一端连续并以与第一直线部41A垂直的方式延伸。如图6所示,这些第一直线部41A、第二直线部41B相对于角部固定部件30C的第一直线部38A、第二直线部38B,插入到侧部板部36、36之间,并与连接板部37碰触。
[0134]并且,如图3所示,在第一直线部41A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起片43。该突起片43在直线部固定部件30S的上端部被插入到中连接板部32与突条34之间的保持沟槽35(参照图5A)中。
[0135]此外,如图3所示,在第二直线部41B上形成有插入螺栓45的螺栓插通孔44。通过插通到该螺栓插通孔44中的螺栓45,将拐角盖40、角部固定部件30C、框架材料2IC、托架22的第二板部22b连接为一体。
[0136](支承脚)
[0137]如图3所示,在如上所述的板体11下部的角部上设置有作为角部固定部件30C的支承脚50 ο该支承脚50通过与地板接触,使板体11竖立设置在地板上。
[0138]支承脚50整体具备收纳于框架20下部端部的沟槽25内的下部支承部51、从下部支承部51的一端向上方延伸并收纳于框架20侧部下端部的沟槽25内的侧部支承部52、以及比下部支承部51更向下方延伸的支承脚部53。
[0139]下部支承部51与形成框架20下端部的沟槽25底面的基部21e碰触并被固定。此外,侧部支承部52与形成框架20侧端部沟槽25底面的基部21e碰触并被固定。
[0140]下部支承部51及侧部支承部52上形成有插通螺栓48的螺栓插通孔54。插通到该螺栓插通孔54的螺栓48,螺入形成在沟槽25基部21e的规定位置的内螺纹孔部29中。由此,使支承脚50固定到板体11上。
[0141]支承脚部53比下部支承部51更向下方延伸,在其下端部,能够螺入高度调节螺钉49 ο
[0142](板体的连接结构)
[0143]图8是表示在板体11下部角部设置的支承脚50、以及邻接的板体11、11下部的连接结构一例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邻接的板体11、11下部的连接结构的截面图。
[0144]如图8、图9所示,用于与邻接配置的另一板体11连接的连接部件(下侧连接部)55的一端可以卡止在支承脚50上。因此,在支承脚50上一体形成比下部支承部51更向下方膨胀的膨胀部56。
[0145]并且,在该膨胀部56上,在沿着板体11厚度方向的支承脚50的中间部,形成有能够使板状连接部件55—端插入的缝隙57。缝隙57在膨胀部56的与另一个板体11邻接侧的侧面56a及下表面56b开口。
[0146]如图9所示,在缝隙57的上部,以向上方凹陷的方式形成有用于使后述的连接部件55的突起部58A插入的插入凹部57a。并且,在缝隙57上部,在膨胀部56的侧面56a侧,形成有与插入凹部57a邻接并向下方突出的突起部57b。
[0147]此外,在膨胀部56上,沿板体11的厚度方向贯通形成有用于对插入到缝隙57内的连接部件55卡止的卡止孔56h。
[0148]连接部件55在两端部分别形成有贯通孔55h。此外,在连接部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