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58657阅读:来源:国知局
筑的应用需求。这里,根据外饰绿化砌块中栽种的绿色植株的高度可在高度向相隔一定距离砌筑,也可以相对所述支臂各向交错而设。
[0033]上述变向模壳砌块为一体成型砌块,也可以为分体拼接的砌块,部分砌筑且插接钢管的状态下拼接砌合成对应形状的变向模壳砌块(主要适用于钢管较长时)。
[0034]尽管上述概括的技术方案已较为清楚、明显体现本创作的技术核心特点。但在具体实施时它还具有多种可选的细化方案,详述如下。
[0035]首先,从变向模壳砌块来看,如图7所示,是适用于建筑外墙柱体T形拐角处的T形砌块,该T形砌块具有以基体11为中心顺次成直角的三个支臂12a、12b、12c。如图8和图9所示,是适用于建筑内侧柱体多墙面汇聚处设为具有对应墙面数量及夹角的支臂的多岔形砌块,图示展示了具有四个支臂12a、12b、12c、12d的十字形砌块(图8)以及具有五个支臂12a、12b、12c、12d、12e的星形砌块,根据建筑内墙结构的设计的多边形,部分支臂夹角为直角,而部分支臂的夹角为锐角。并且,上述该些多变实施的变向模壳砌块的基体与支臂处分别设有插孔呈对应砌块外形状分布;变向模壳砌块的支臂端侧面设有用于与自保温墙面相的砌砖榫插相配的槽形结构。
[0036]其次从建筑外墙柱体的变向模壳砌块来看,其基体的侧向高度大于支臂的侧向高度,且两个相邻皇筑的变向模壳砌块的同向外侧支臂间距与外饰绿化砌块的侧向高度相等。虽未图示,但可以理解到,该种类型的该砌块皇筑后将会镂空形成一定的容置空间。由此可以提供一种新的砌筑方案,即将外饰绿化砌块嵌砌于两支臂之间并钢筋固连。该实施例下的外饰绿化砌块5结构外形如图6所示,它除设有必要的栽种容腔51外,还设有用于插接钢筋的微孔52和适于前述钢管上下贯穿其中的穿孔55’或凹槽55。并且,该外饰绿化砌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于穿孔或凹槽处设有与邻侧砌块对应结构相互榫插接合的凸筋53和凹槽(未图示)。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上述外饰绿化砌块在穿孔或凹槽与栽种容腔之间还可以设有插接保温板、保温片的插槽54。
[0037]再者从进一步的完善实施方式来看,前述实施例中必然有一部分保温板外侧并未砌设外饰绿化砌块,为避免保温板直接暴露于空气中被风雨侵蚀,最好在该裸露的保温板外侧续砌设各种纯色或混合颜色的彩色饰石墙面,可以提高建筑整体刚性视觉感受。
[0038]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的砌筑方法,基于上述建筑柱体的各构件施工,其概括性的砌筑方法分施工步骤详述如下。
[0039]S1、在地基完成基础梁的铺设,根据建筑的水平墙形结构定位钢管混凝土柱体的位置及形状、足量备料,并在基础梁上垂向焊连若干作为立柱支撑的钢管。这里所垂向焊连的钢管可以逐条吊装接入基础梁,也可以绑定成组后整体吊装接入基础梁。
[0040]S2、对应钢筋混凝土柱体的位置选取对应形状的变向模壳砌块,根据柱体所处位置和相应形状的不同可采用前述不同实施例形状的变向模壳砌块(L形砌块、T形砌块或多岔形砌块等)进行用料、砌设,而将变向模壳砌块的插孔套接于对应的钢管上并采用榫插的方法将变向模壳砌块皇筑至建筑的设计高度,并选择性地砌筑保温板和外饰绿化砌块;
[0041]S3、向钢管中浇注混凝土并溢满全部插孔、定型成柱。
[0042]对应前述对变向模壳砌块和外饰绿化砌块的多元实施例,上述钢管混凝土柱体的砌筑方法的实施例之一:步骤S2中变向模壳砌块I基体与支臂的侧向高度等高,在皇筑变向模壳砌块成型的半成品柱外壁,先整幅贴设保温板3,保温板覆盖至与钢管混凝土柱体一体衔接的自保温墙面8,然后在保温板外侧分布式砌设外饰绿化砌块4,并用钢筋6垂向插接至变向模壳砌块内部固定,在保温板外侧未砌设外饰绿化砌块的部分用彩色饰石全幅面砌设(未图示)。
[0043]实施例之二:基于如下砌块结构基础:变向模壳砌块于建筑外墙柱体处基体的侧向高度大于支臂的侧向高度,且两个相邻皇筑的变向模壳砌块的同向外侧支臂间距与外饰绿化砌块的侧向高度相等,外饰绿化砌块具有适于钢管上下贯穿的穿孔或凹槽,且外饰绿化砌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于穿孔或凹槽处设有与邻侧砌块对应结构相互榫插接合的凸筋和凹槽。步骤S2中将变向模壳砌块的插孔套接于对应的钢管,在支臂间的空缺处嵌砌外饰绿化砌块5,采用榫插的方法将变向模壳砌块和外饰绿化砌块逐层皇筑、并用钢筋插接固定成半成品柱,在半成品柱除外饰绿化砌块的外壁整幅贴设保温板,保温板覆盖至与钢管混凝土柱体一体衔接的自保温墙面,然后在保温板外侧用彩色饰石全幅面砌设。
[0044]综上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柱体结构、构件及砌筑方法多方面展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核心,从中不难理解,相对于传统建造工艺具备十分显著的技术效果:设计并采用空心率高达50%以上的高强度变向模壳砌块作为柱体的核心承重部分,结合插接钢管、浇注混凝土成型加固,提高了各种设计高度建筑的抗震性能、外墙美化的灵活性和砌筑施工的便利程度,劳动强度小;并且建筑构件本身重量较小,合理的构造节省了钢管和混凝土的用量,降低了建筑营造的运输、施工成本。
[0045]除上述例举的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设于建筑的承重位置并与不同朝向的两面以上自保温墙面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体为由变向模壳砌块、钢管和保温板构成,其中所述变向模壳砌块为具有自基体朝两个以上方向延伸形成支臂的砌块且设有轴向贯通的若干个插孔,所述插孔的幅面满足Φ 120mm-400mm钢管插接,所述变向模壳砌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插孔周缘处设有与邻侧砌块对应结构相互榫插接合的凸筋和凹槽;所述钢管为周身遍开孔的中空管件,钢管插接于插孔中并且钢管内浇注设有混凝土溢满插孔定型,所述变向模壳砌块外侧砌设保温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模壳砌块于建筑外墙柱体L形拐角处设为具有互成直角的两个支臂的L形砌块,于建筑外墙柱体T形拐角处设为具有顺次成直角的三个支臂的T形砌块,于建筑内侧柱体多墙面汇聚处设为具有对应墙面数量及夹角的支臂的多岔形砌块,并且变向模壳砌块的基体与支臂处分别设有插孔呈对应砌块外形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模壳砌块为一体成型砌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模壳砌块为分体拼接的砌块,部分砌筑且插接钢管的状态下拼接砌合成对应形状的变向模壳砌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其特征在于:在建筑设计高度远大于钢管长度的情况下,所述钢管为数段中空管件,各中空管件的直径自上段朝向下段递增,而且各中空管件的两头分别设有内外螺纹,钢管上、下逐段嵌接并螺接锁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模壳砌块基体与支臂的侧向高度等高,在皇筑的变向模壳砌块外侧顺次贴设保温板和外饰绿化砌块,其中外饰绿化砌块钢筋固连至变向模壳砌块内部且具有栽种容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模壳砌块于建筑外墙柱体处基体的侧向高度大于支臂的侧向高度,且两个相邻皇筑的变向模壳砌块的同向外侧支臂间砌设并钢筋固连有外饰绿化砌块,所述外饰绿化砌块具有栽种容腔和适于钢管上下贯穿的穿孔或凹槽,外饰绿化砌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于穿孔或凹槽处设有与邻侧砌块对应结构相互榫插接合的凸筋和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绿化砌块在穿孔或凹槽与栽种容腔之间设有插接保温板的插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外侧砌设有彩色饰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模壳砌块的支臂端侧面设有用于与自保温墙面相的砌砖榫插相配的槽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柱体,其中柱体设于建筑的承重位置并与不同朝向的两面以上自保温墙面相接,其特征为该柱体由变向模壳砌块、钢管、保温板和外饰绿化砌块构成,其中变向模壳砌块为具有自基体朝两个以上方向延伸形成支臂的砌块且设有轴向贯通的若干个插孔,并于插孔周缘处设有凸筋和凹槽;钢管为周身遍开孔的中空管件,钢管插接于插孔中并且钢管内浇注设有混凝土溢满插孔定型;变向模壳砌块外侧砌设有保温板和外饰绿化砌块。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各种设计高度建筑的抗震性能、柱体处外墙美化的灵活性和砌筑施工的便利程度,劳动强度小;并且节省了钢管和混凝土的用量,降低了建材的运输、施工成本。
【IPC分类】E04C3-34
【公开号】CN204266471
【申请号】CN201420691159
【发明人】史世英, 史喜婷, 史喜珍
【申请人】苏州市世好建材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