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858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显著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和施工效率的房屋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规的多层、高层房屋的建造方法基本包括如下三种:第一是砖混结构,其建造方法为在墙砖砌到一层楼高时浇注圈梁、楼板面,然后再接着往上砌砖,直到又一层楼高,再浇注圈梁、楼板面,以此反复,直到建筑设计高度,该方法适于8层左右楼高的建筑,其施工相对廉价但抗震能力极差。第二是框架结构,其建造方法为在房屋基础上先按设计要求铺设第一层钢筋并用模板浇注支撑房屋的构造立柱和圈梁、楼板面,而后重复持续向上砌筑直至设计高度为止,再按前法逐层在框架内填充墙体,该方法所建造的建筑墙体非但没有分担建筑的荷载反而框架结构显得累赘,造价成本较高、抗震效果也不佳。第三是根据每层房屋墙宽、高预制好大墙板,甚至按单层高先围成框,逐层在房屋基础上吊装,每层间钢筋连接点集中在同一平面且连接,浇制混凝土后不能似一体浇制造的钢筋混凝土结合良好,不利抗震、也不利于制造自保温腔体,且笨重大件运输、吊装均需多耗能、多费钱。
[0003]针对这些传统建造方法存在的缺点,本行业技术人员对建筑砌块的块型、材料和砌筑方法均提出了或多或少的改进设计,如公开号:CN 101413300A的公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等,但是众多技术改进着眼过于狭窄,对于建筑整体的抗震、材料降重、砌筑便利性、建筑成本优化没有提出有建设性的完整解决方案,难于推广应用,无法满足现代化、规模化建筑的需求,也不利于建筑标准的制定。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解决成型建筑抗震强度、砌筑便利、材料轻便、运输和建造成本优化的综合性建筑冋题。
[0005]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一种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其得以实现的特征技术方案为:所述建筑的内侧墙体为由砌块、圈梁壳和钢管砌筑构成,所述砌块设有垂向贯通的插孔和气道孔,所述插孔的幅面满足Φ80πιπι-160πιπι钢管插接,且砌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插孔周缘处设有与邻侧砌块对应结构相互榫插接合的凸筋和凹槽,所述圈梁壳基于砌块加设侧向贯通的梁槽,且圈梁壳于楼层层高位置皇筑于砌块上呈封闭状,圈梁壳上续砌砌块,所述钢管为?70mm以上、周身遍开孔的中空管件,一部分钢管插接于建筑承重柱体处砌块、圈梁壳的插孔中,一部分钢管、螺纹钢筋横亘穿接于梁槽中且与插接的钢管于相交处相接,全部钢管内浇注混凝土定型;所述内侧墙体的外壁贴设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外侧为由窄型砌块和螺纹钢筋砌筑构成的外叶墙体,所述窄型砌块设有垂向贯通且适于插接螺纹钢筋的若干通孔,且窄型砌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通孔处设有与邻侧同类砌块对应结构相互榫插接合的凸筋和凹槽,通孔中插接螺纹钢筋并浇注混凝土定型;其中所述钢管于建筑底层的插接数量与建筑的设计高度成正比且随楼层层高上升而逐量减少,而且钢管与外侧对应的螺纹钢筋一体相接。
[0006]进一步地,上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中,每个所述砌块设有并排的两个插孔,相邻层两个砌块的插孔--对位榫插接合或错位榫插接合。
[0007]更进一步地,上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中,所述砌块在面向同层旁侧砌块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拼接构成气道孔的气槽,且两插孔之间设有独立成型的若干气道孔。
[0008]进一步地,上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中,每个所述砌块仅设有一个插孔且向两侧分别延伸形成与同层旁侧砌块对应结构相接合构成插孔的半孔槽,相邻层两个砌块的插孔对位榫插接合,或者一个砌块的插孔与相邻层另两个砌块半孔槽所形成的插孔对位榫插接合。
[0009]更进一步地,上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中,所述砌块在面向同层旁侧砌块的半孔槽端部设有与旁侧砌块拼接结合的肋或槽,且插孔四周设有独立成型的若干气道孔。
[0010]进一步地,上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中,所述窄型砌块于通孔之间或通孔旁侧设有相隔的保温片插槽及其中插接的保温片。
[0011]进一步地,上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中,所述外叶墙体包括呈分布状一体砌设于窄型砌块外侧的绿化模壳,绿化模壳具有栽种容腔。
[0012]进一步地,上述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中,所述外叶墙体包括与窄型砌块相间砌设于保温板外侧的绿化模壳,所述绿化模壳设有栽种容腔及与窄型砌块相同的若干通孔,且绿化模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通孔处设有与邻侧窄型砌块或绿化模壳对应结构相互榫插接合的凸筋和凹槽,通孔中插接螺纹钢筋并浇注混凝土定型。
[0013]应用本实用新型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相对于传统建造工艺具备十分显著的技术效果:设计并采用空心率高达50%以上的高强度砌块作为建筑的核心承重部分,在建筑柱体部位结合插接钢管、钢筋、浇注混凝土成型加固,提高了各种设计高度建筑的抗震性能、外墙美化的灵活性和砌筑施工的便利程度,劳动强度小;并且建筑构件本身重量较小,合理的构造节省了钢管和混凝土的用量,降低了建筑营造的运输、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建筑内侧墙体的实施例外观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一较佳实施墙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砌块的底向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砌块另一实施例(图1所示应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中所用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图1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7是图6中B-B线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8是图1中B部分结构另一视角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9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中光管连接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0023]图10是图9组装后的外观示意图。
[0024]图11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中光管连接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0025]图12是图11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0027]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建筑材料、砌筑方法等多方面的缺陷,全新提出了一种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解决成型建筑抗震强度、砌筑便利、材料轻便、运输和建造成本优化的综合性建筑问题,是一种具有开拓性的创新方案。
[002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概括来看,其建筑的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的结构特征自内而外为内侧墙体、保温板、外叶墙体、饰面层的复合多层墙面;分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