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44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锁,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电控方式控制,并可克服马达惯性作用力的电动锁。
背景技术
电动锁是一种可选择以手控方式或者电控方式操作的专用锁具,由于一般电动锁是以马达提供电控操作的动力,因此,当马达停止转动时,马达的输出轴仍然会因惯性作用而驱动所有连动元件持续前进,造成相关元件无法停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为了改善前述缺失,本案申请人曾设计一种如图1、2所示的电动锁1,该电动锁1被安装在一门板10上,包含一安装在门板10内侧的基壳11、一手控机构12、一电控机构13,以及一离合机构14。
其中该手控机构12包括一由两杆件轴向对接而成的控杆121、两个同时扣设在该控杆121上的扣环122、以及一连动地轴套在该控杆121上的连动件123,其中该连动件123上具有一环径向突出的突环124,在该突环124上具有四个等角度径向凹设的连动凹缘125。而该电控机构13包括一可受一图中未示出的感应机构控制的马达131、一和马达131输出轴上的蜗杆啮合的衔接齿轮132,以及一和衔接齿轮132啮合的大齿轮133,其中该大齿轮133是可转动地套设在控杆121上。
而该离合机构14包括一和大齿轮133连动并套设在控杆121上的弹簧座141、一借螺丝和弹簧座141固定的弹簧座盖142、数个转动凸轮143,以及数个使转动凸轮143具备复位力的扭力弹簧144(图2中只示意一个转动凸轮143及一个扭力弹簧144)。上述扭力弹簧144是各别地安装在弹簧座141的数弹簧凹室145内,而该等转动凸轮143是可转动地架设在该等弹簧凹室145上,每一个转动凸轮143都具有一往该弹簧座盖142的一通孔146内突出的凸轮部147,在通孔146上具有数个径向外凹并供该等凸轮部147容置的限抵部148在电动操控模式下,受驱动的马达131是借由衔接齿轮132带动大齿轮133旋转,由于弹簧座141和弹簧座盖142固定,而弹簧座141又和大齿轮133插固连动,因此,该电控机构14会一起带动连动件123及控杆121转动。配合图3,在手动操控模式下,使用者直接转动该控杆121,就可以带动连动件123转动,由于安装在弹簧座141上的各转动凸轮143,其凸轮部147是往连动件123的连动凹缘125伸入,因此在控杆121带动连动件123转动的状态下,该等转动凸轮143受到连动凹缘125壁面的拨动,会克服扭力弹簧144的弹力转动,当连动件123的下一个连动凹缘125对应转动凸轮143的凸轮部147时,该等转动凸轮143就可以因扭力弹簧144弹力释出而复位,也就是说,在手动操控模式下,转动控杆121时必需克服所有扭力弹簧144的扭力。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以往电动锁1是利用扭力弹簧144的扭力让转动凸轮143的凸轮部147插设在连动件123的连动凹缘125内,以便在电动操控模式下,该电控机构14的动力可以带动连动件123及控杆121转动,为了克服马达131惯性,以便让转动凸轮143的凸轮部147正确地插设在连动件123的连动凹缘125,该等扭力弹簧144除了必需执行离合的功能外,尚必需克服马达131惯性作用力,因此,该等扭力弹簧144必需具有足够大的扭力,方可在马达131惯性消失后,借由扭力弹簧144的扭力复位。上述情况在手动操控模式下,使用者要转动该控杆121,必需克服电控机构14上所有扭力弹簧144的扭力,因此,前述电动锁1虽然具有克服马达131惯性的优点,但却会产生手动操控时费力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操控时更为省力的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包含一基壳,该基壳包括一基壁,以及一设在基壁上的安装孔;一手控机构,包括一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孔上的控杆;一电控机构,包括一马达;及一离合机构,用以联结该电控机构和该控杆;其特征在于该离合机构包括一受马达传动而可旋转的齿轮座以及一限转弹簧,上述限转弹簧具有两支抵脚,而该齿轮座上具有一靠抵在该限转弹簧的其中之一抵脚上的转控突块。
所述的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基壳上更包括一围绕该安装孔而设的外突环,以及一位在安装孔及外突环间并供该限转弹簧安装的安装区间,在该外突环上开设两个相间隔并供该限转弹簧的抵脚靠抵的定位缺槽。
所述的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基壳上更包括围绕该安装孔的一内突环、一外突环、一位在该内突环和外突环间并供限转弹簧安置的安装区间、数个径向连结在该内突环和外突环间的延伸突肋,以及一自基壁突出并邻近该内突环的插柱,其中该内突环上开设一通向该安装孔的切口;而该手控机构更包括一安插在该插柱上的定位弹簧,上述定位弹簧具有一顶靠在外突环内侧的第一顶脚,以及一顶靠在该切口处的第二顶脚,而该控杆上对应切口的位置具有至少两个让定位弹簧的第二顶脚抵靠定位的定位切面。
所述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齿轮座上具有一和马达的一输出轴间接啮合的齿轮部、一供该控杆穿出的穿孔,以及数个围绕该穿孔而设的定位突管;而该离合机构更包括一和齿轮座连动地结合的弹簧座盖、数个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定位突管上的转动凸轮,以及数个赋予该转动凸轮复位作用力的离合弹簧,该转动凸轮上分别具有一凸轮部,而该弹簧座盖上具有一通孔,在该通孔上具有数个和凸轮部对应的限抵部。
所述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控杆上具有一突出于基壁外的手控部、一和手控部间隔的控转部,以及一介于该手控部及控转部间的定位部;而该手控机构更包括一扣设在该控转部上的扣环;又该电动锁更包含一感应机构,上述感应机构包括一连动地轴套在控转部上的控制件、一顶撑在该控制件和扣环间的弹压片,以及一安装在基壳上的微动开关,该控制件上设有一控制部与该微动开关相对应,可使马达止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离合机构包括一受马达传动而可旋转的齿轮座,以及一限转弹簧,其中该限转弹簧上具有两抵脚,而该齿轮座上往该限转弹簧的方向突出一转控突块。当齿轮座受到马达惯性作用,使得转控突块靠抵在该限转弹簧的该等抵脚中的其中之一时,该齿轮座将可克服马达惯性作用力停止转动。借单独设置该限转弹簧来克服马达的惯性,可以选用刚性较低的线材来制造用来执行离合动作的弹簧,使电动锁在手动操控时更为省力。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种以往电动锁的一未完整组合剖视图;图2是该以往电动锁的一未完整立体分解图,显示该电动锁的一离合机构、一手控机构及一电控机构的关系;图3是该以往电动锁的一未完整组合图,图中该电动锁的一连动件正在回转;图4是本新型电动锁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组合剖视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剖视图,图中该电动锁的一限转弹簧位在一未压缩位置;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立体分解图,显示该电动锁的一基壳、一手控机构、一电控机构及一离合机构的对应关系;图7是一类似图5的未完整剖视图,图中该限转弹簧位在一压缩位置;及图8是一类似图5的未完整剖视图,图中该电动锁的一控杆位在一转向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4、5、6,本实用新型电动锁的一较佳实施例也是安装一门板10的内侧面,包含一基壳2、一安装板3、一手控机构4、一电控机构5、一离合机构6,以及一感应机构7。
该基壳2包括一和门板10平行的基壁21、一圆形并贯穿该基壁21的安装孔22、一围绕该安装孔22周缘并往门板10方向突出的内突环23、一和内突环23内外间隔的外突环24、一位于该内、外突环23、24间的安装区间25、多数条径向衔接在内、外突环23、24间的延伸突肋26,以及一自该基壁21突出并位在安装区间25内的插柱27。其中,该内突环23上具有一邻近插柱27并和安装孔22相通的切口231,在外突环24上设置两个相间隔的定位缺槽241,又该等延伸突肋26在邻近外突环24的位置具有一段高度降低的凹陷段261该安装板3是借数螺丝和基壳2的基壁21间隔地固定在一起,以便固定地安装该电控机构5及离合机构6的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手控机构4包括一安装在基壳2的安装孔22上的控杆41、一和控杆41连动地套合的连动件42、一扣设在该控杆41上的扣环43,以及一安装在基壳2的插柱27上的定位弹簧44。其中,该控杆41上具有一段可转动地插设在安装孔22上的控转部411、一和该控转部411间隔并突出于安装孔22外的手控部412,以及一介于两者间的定位部413,该控转部411的截面呈非圆形,而该连动件42是连动地套设在该控转部411处,在定位部413上具有四个等角度设置的定位切面414。安装后由侧面观察,前述定位切面414的位置大致上对应内突环23的切口231,在该连动件42的外周缘上凹设数个等角度的连动凹缘421。而该定位弹簧44具有一抵靠在外突环24内侧的第一顶脚441,以及一对应内突环23的缺口231并靠抵在控杆41的该等定位切面414中的其中之一上的第二顶脚442。
该电控机构5包括一马达51,以及一和马达51输出轴上的蜗杆啮合的衔接齿轮52。而该离合机构6包括一齿轮座61、一借螺丝和该齿轮座61固定地结合的弹簧座盖62、数个转动凸轮63、数个离合弹簧64,以及一限转弹簧65,图6中只示意一个转动凸轮63和一个离合弹簧64。其中该齿轮座61具有一和该衔接齿轮52啮合的齿轮部611、一位在齿轮部611中央并供控杆41穿过的穿孔612、一围绕该穿孔612周缘的中央突管613、数个环绕该中央突管613的定位突管614、数个位在该等定位突管614内的半圆形固定挡壁615,以及一自该齿轮部611往基壁21方向突出的转控突块616。
而该等离合弹簧64就是安装在各个定位突管614内,每一转动凸轮63都具有一架设在该等定位突管614上的底壁631、一自该底壁631突出并插设在齿轮座61上的支点轴632、一围绕该支点轴632并和固定挡壁615内外对应的活动挡壁633,以及一自该底壁631往远离齿轮座61一侧突出的凸轮部634。在正常状态下,该凸轮部634是嵌抵在连动件42的该等连动凹缘421中的其中之一内。而弹簧座盖62上具有一通孔621,在该通孔621上具有四个供该等转动凸轮63的凸轮部634伸入并限制凸轮部634偏转量的限抵部622。该限转弹簧65是架靠在延伸突肋26的凹陷段261处,具有往外突环24的该等定位缺槽241突出的一第一抵脚651、一第二抵脚652。
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机构7包括一连动地穿套在控杆41上的控制件71、一穿套在控杆41上并介于控制件71及扣环43间的弹压片72,以及一微动开关73,其中该控制件71可随着该控杆41转动,其上具有一可和微动开关73对应以控制马达51止动的控制部711。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锁在电动操控模式下,马达51的输出轴会受一图中未示出的控制器(例如遥控器)控制而转动,以便借衔接齿轮52带动该齿轮座61转动,当该齿轮座61和固结一起的弹簧座盖62一起转动时,插设在齿轮座61上的转动凸轮63也会沿着该齿轮座61的旋转中心轴移动,由于前述转动凸轮63受到离合弹簧64的作用,其凸轮部634卡抵在和控杆41套合的连动件42的连动凹缘421内,因此,在齿轮座61转动的过程中,会间接带动控杆41及控制件71转动,以达到电动操控的目的。
参阅图6、7,当随着控杆41转动的控制件71旋转对应该微动开关73时,马达51就会停止转动,此时马达51的惯性虽会持续作用在齿轮座61上,使得该齿轮座61持续转动,但是当齿轮座61的转控突块616抵靠在限转弹簧65的第一抵脚651时,受到该第一抵脚651的弹压,马达51的惯性作用就会被限转弹簧65所吸收,借此达到以柔性方式克服马达51断电后惯性的目的。
参阅图6、8,在手动操控模式下,使用者是直接转动该控杆41,转动时套合的连动件42会拨动该等转动凸轮63的凸轮部634偏转,直到连动件42的下一个连动凹缘421对应转动凸轮63时,该等转动凸轮63的凸轮部634就会因离合弹簧64的作用复位。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该限转弹簧65来克服马达51的惯性作用力,而该等离合弹簧64的功能只是单纯作离合操作,基于功能的单纯化,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弹簧64可以选择刚性较小的材料制造,用来克服马达51惯性作用力的限转弹簧65,可以选择刚性大的材料来制造,基于以上的原因,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克服马达51惯性作用力,也可以因此达到手动操控省力的功效至于本实用新型在控杆41上设置四个定位切面414,此等切面414中的其中之一会对应定位弹簧44的第二顶脚442的设计,其主要目的在于使控杆41在安装时以及转动后能够定位在正确的位置。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限转弹簧65来克服马达51的惯性作用力,而使离合弹簧64的功能单纯化,仅用来执行离合动作的设计,不仅未见于以往电动锁,该项设计更可在克服马达51惯性作用力的前提下,达到手动操控省力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包含一基壳,该基壳包括一基壁,以及一设在基壁上的安装孔;一手控机构,包括一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孔上的控杆;一电控机构,包括一马达;及一离合机构,用以联结该电控机构和该控杆;其特征在于该离合机构包括一受马达传动而可旋转的齿轮座以及一限转弹簧,上述限转弹簧具有两支抵脚,而该齿轮座上具有一靠抵在该限转弹簧的其中之一抵脚上的转控突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基壳上更包括一围绕该安装孔而设的外突环,以及一位在安装孔及外突环间并供该限转弹簧安装的安装区间,在该外突环上开设两个相间隔并供该限转弹簧的抵脚靠抵的定位缺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基壳上更包括围绕该安装孔的一内突环、一外突环、一位在该内突环和外突环间并供限转弹簧安置的安装区间、数个径向连结在该内突环和外突环间的延伸突肋,以及一自基壁突出并邻近该内突环的插柱,其中该内突环上开设一通向该安装孔的切口;而该手控机构更包括一安插在该插柱上的定位弹簧,上述定位弹簧具有一顶靠在外突环内侧的第一顶脚,以及一顶靠在该切口处的第二顶脚,而该控杆上对应切口的位置具有至少两个让定位弹簧的第二顶脚抵靠定位的定位切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齿轮座上具有一和马达的一输出轴间接啮合的齿轮部、一供该控杆穿出的穿孔,以及数个围绕该穿孔而设的定位突管;而该离合机构更包括一和齿轮座连动地结合的弹簧座盖、数个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定位突管上的转动凸轮,以及数个赋予该转动凸轮复位作用力的离合弹簧,该转动凸轮上分别具有一凸轮部,而该弹簧座盖上具有一通孔,在该通孔上具有数个和凸轮部对应的限抵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控杆上具有一突出于基壁外的手控部、一和手控部间隔的控转部,以及一介于该手控部及控转部间的定位部;而该手控机构更包括一扣设在该控转部上的扣环;又该电动锁更包含一感应机构,上述感应机构包括一连动地轴套在控转部上的控制件、一顶撑在该控制件和扣环间的弹压片,以及一安装在基壳上的微动开关,该控制件上设有一控制部与该微动开关相对应。
专利摘要一种可柔性克服马达惯性的电动锁,包含一基壳,该基壳包括一基壁,以及一设在基壁上的安装孔;一手控机构,包括一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孔上的控杆;一电控机构,包括一马达;及一离合机构,用以联结该电控机构和该控杆;该离合机构包括一受马达传动而可旋转的齿轮座以及一限转弹簧,上述限转弹簧具有两支抵脚,而该齿轮座上具有一靠抵在该限转弹簧的其中之一抵脚上的转控突块。当电控机构的一齿轮座上的一转控突块靠抵在该限转弹簧的一抵脚旁时,可以克服马达的惯性,同时由于离合弹簧只是用来执行离合动作,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选用刚性低的离合弹簧,使手动操控更为省力。
文档编号E05B15/00GK2690524SQ200420036378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7日
发明者林永成 申请人:林永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