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88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04年9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0/611,409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而完整地结合在本文中。
背景技术
1.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闩锁组件(latch assemblies)的领域。
2.相关技术的简介在许多应用中依靠闩锁组件来将诸如嵌板、门、和门框的物品固定在一起。例如,货拒、橱拒、壁橱、隔室和类似物可以用闩锁固定。闩锁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在汽车领域中,在该领域中要求并且需要进入汽车隔室,诸如车辆的行李箱或车厢,以及诸如手套箱的内部隔室。已经使用用于嵌板盖的各种闩锁,其中诸如摆动门或类似物的嵌板,其中之一要被紧固或固定到静止的嵌板、门框、或隔室主体上。在1999年7月27日公布的美国专利No.5,927,772中可找到这种闩锁的一个示例,其通过引用而完整地结合在本文中。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知许多闩锁组件,但是没有发现一种讲述或提出了本发明独特特征或者实现本发明优点的闩锁组件。
发明概要本发明致力于用于将两个部件固定在一起的闩锁系统。本发明包括外壳、旋转掣子、用于可释放地将该掣子保持在关闭状态下的锁位装置、和用于操作该锁位装置的装置。掣子回转式地连接在外壳上,并且可以在关闭或接合状态与打开或脱离状态之间旋转式地运动。掣子设有朝向打开或脱离状态而偏压掣子的扭簧部件。锁位装置包括可在未偏转或释放位置和偏转位置之间运动,并且是有弹性的锁定部件,从而通过其自身内部的弹簧弹力而将锁定部件偏压向释放位置。锁定部件可通过用于操作锁位装置的装置的动作而偏转至偏转位置,所述装置在所示的示例中为可回转式地受到外壳支撑的手柄(handle)。当掣子在关闭期间碰撞锁栓(keeper)时,掣子被运动到关闭状态。一旦掣子在关闭状态,锁定部件就与从掣子中凸出的凸部接合,以便将掣子保持在关闭状态。此时,掣子和外壳的一部分协作式地锁定锁栓,以便将闩锁固定到锁栓上。通过将手柄旋转至其打开位置而促动手柄的作用,将使锁定部件偏转而脱离与从掣子凸出的凸部的接合,这就允许掣子在扭簧的作用下旋转至打开状态。从而,闩锁可以与锁栓脱离,并且例如可以打开隔室。闩锁的外壳或框架设有用于锁筒(lock barrel)或锁塞(lock plug)的外壳或容座。锁筒受到闩锁框架中的容座的支撑,从而通过用户使用合适的钥匙而可选择性地使锁筒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锁筒具有销,其与锁定部件一端的槽口相接合。锁筒至锁定位置的旋转使锁定部件直线地运动到锁定部件不再与手柄接合的位置,使得手柄至打开位置的旋转不再使锁定部件偏转而脱离与从掣子中凸出的凸部的接合。因此,锁筒可用于选择性地锁定旋转式掣子闩锁,以免打开。
附图简介

图1是在安装了锁塞,并且锁定部件处于解锁位置时,从后面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立体图。
图2是在安装了锁塞,并且锁定部件处于锁定位置时,从后面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立体图。
图3是在取下锁塞,并且手柄处于关闭位置时所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正视图。
图4是在取下锁塞,并且锁定部件处于解锁位置时所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后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底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顶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右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左侧视图。
图9是在取下锁塞,并且手柄处于关闭位置时所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正面立体图。
图10是在安装了锁塞,锁定部件处于解锁和未偏转位置,手柄处于关闭位置,并且掣子处于锁定位置时所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后视图。
图11是在安装了锁塞,锁定部件处于锁定和未偏转位置,手柄处于关闭位置,并且掣子处于锁定位置时所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后视图。
图12是在安装了锁塞,锁定部件处于锁定位置,手柄回转式地运动到打开位置,并且掣子处于锁定位置时所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立体图。
图13是在安装了锁塞,锁定部件处于解锁和偏转位置,手柄回转式地运动到打开位置,并且掣子旋转到解锁位置时所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立体图。
图14是在安装了锁塞,锁定部件处于解锁和未偏转位置,手柄处于关闭位置,并且掣子旋转到解锁位置时所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立体图。
图15是在安装了锁塞,锁定部件处于解锁和未偏转位置,手柄处于关闭位置,并且掣子处于锁定位置时所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后视图。
图16是在安装了锁塞,锁定部件处于解锁和偏转位置,手柄处于打开位置,并且掣子旋转到解锁位置时所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后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外壳或框架的后立体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外壳或框架的前立体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外壳或框架的顶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外壳或框架的正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外壳或框架的左侧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外壳或框架的后视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外壳或框架的底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外壳或框架的右侧视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手柄的后立体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手柄的前立体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手柄的顶视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手柄的正视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手柄的左侧视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手柄的后视图。
图31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手柄的底视图。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手柄的右侧视图。
图33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塞容座盖的后立体图。
图34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塞容座盖的前立体图。
图35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塞容座盖的顶视图。
图36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塞容座盖的正视图。
图37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塞容座盖的左侧视图。
图38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塞容座盖的后视图。
图39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塞容座盖的底视图。
图40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塞容座盖的右侧视图。
图41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定部件的前立体图。
图42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定部件的后立体图。
图43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定部件的顶视图。
图44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定部件的后视图。
图45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定部件的底视图。
图46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定部件的正视图。
图47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定部件的左侧视图。
图48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定部件的右侧视图。
图49-55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手柄扭簧的视图。
图56-58显示了将锁定部件组装到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框架或外壳上的顺序。
图59显示了将掣子和掣子扭簧组装到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框架或外壳上的装配情况。
图60-61显示了将锁塞容座盖组装到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框架或外壳上的顺序。
图62-63显示了将手柄扭簧组装到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框架或外壳上的顺序。
图64显示了将手柄组装到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框架或外壳上的装配情况。
图65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掣子闩锁的锁塞的立体图。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参看图1-65,可看到一种根据本发明制成的闩锁100。闩锁100包括闩锁外壳或框架104、掣子140、锁定部件138,用于选择性地使锁定部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的装置,以及当锁定部件处于解锁位置时,用于选择性地使锁定部件与掣子分离的装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了具有促动臂170的手柄102,当锁定部件138处于解锁位置时,其用于选择性地使锁定部件138与掣子140分离。
闩锁100可用于将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固定在关闭位置。锁栓通常相对于第二部件设在固定位置,并且锁栓与闩锁100接合,以便将第一部件固定在关闭位置。第一部件可以是例如汽车手套箱的门,并且第二部件可以是例如限定了手套箱开口的结构。闩锁100通常安装成使得包括手柄正面的闩锁正面面向手套箱门的外部,并且闩锁100的后面面向手套箱的内部。
外壳104优选具有当掣子140处于关闭位置时封闭掣子槽156敞开端的一部分。这可通过当掣子140处于锁定位置时,使框架104的一部分堵塞槽口156的开口来实现。此外,框架优选适合于允许当掣子140处于解锁位置时,没有阻塞通向掣子槽156的开口。
本发明的闩锁100在操作上与美国专利No.5,927,772中所公开的闩锁是基本相同的,其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文中。出于简洁清楚起见,本文的描述将大部分致力于在本发明的闩锁和美国专利No.5,927,772中所公开的闩锁之间的差异。
旋转式掣子闩锁100具有促动部件,例如手柄或把柄102,其回转式地安装在闩锁框架104上。手柄102设有凸缘106和108,其分别具有孔110和112。框架104设有用于连接手柄102的合适装置,例如分别具有凸起118和120的凸缘114和116。凸起118和120分别容纳在孔110和112中,从而回转式地将手柄102连接到框架104上。在孔110和112的前面具有倾斜面,从而形成通往孔110和112的斜面122和124。凸起118和120设有倾斜面,其与在组装期间与斜面122和124对准,并且通过它们和斜面122和124的相互作用而便于组装。凸缘114和116和凸缘106和108具有足够的弹性,使得手柄102可卡扣配合在框架104上。在手柄102相对于框架104定位成使得凸起118和120分别与斜面122和124对准的条件下,可朝向框架104按压手柄102,直到凸起118和120分别卡扣到孔110和112中时为止。因此将手柄102回转式地连接在框架104上。虽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了一种卡扣配合式手柄连接装置,但是可以设想,还可采用其它紧固装置,例如销、轴、轴承等等。另外,可以使孔110和112以及凸起118和120的位置反向,使得凸起118和120设于手柄102上,并且孔110和112设于框架104上,这也是可行的。
手柄102还设有高于孔110和112的台肩105和107。台肩105和107由相对于手柄102的背面103而倾斜的表面形成。另外,当手柄102处于关闭位置时,台肩105和107相对于凸缘114和116是倾斜的。当手柄102到达解锁位置时,台肩105和107接触到框架104的凸缘114和116,并防止手柄102越过解锁位置的进一步旋转。手柄102还具有从手柄102的背面103凸出来的凸起109。当手柄102到达关闭位置时,凸起109接触到框架104的正面,并防止手柄102越过关闭位置进一步旋转。因此,台肩105,107和凸起109组成了用于限制手柄102旋转的装置,并且限定了手柄102的旋转运动的范围极限。
在所示的示例中,框架104设有主体部分126,其具有从中凸出的钩状部件128。这里使用的钩状表示具有钩状物、曲线形状、弯曲形状,从而可锁定另一部件的任何部件。钩状部件或凸缘128具有尖顶130,当闩锁100连接的第一部件运动到关闭位置时,其指向锁栓(未示出)。第一槽口132设于框架主体126的部分中,并且贯穿钩状部件128。锁定部件138包括基部136和细长锁定臂180。细长锁定臂180弹性地连接在基部136上。框架104具有用于接受和支撑基部136的空腔134,使得基部136和细长锁定臂180、即锁定部件138可在预定的运动范围内,平行于掣子140的旋转轴线而来回直线地运动。
闩锁组件100还包括所示为利用合适的连接装置例如掣子枢轴部件142而旋转式地连接在闩锁框架104上的掣子140,枢轴部件142设于掣子140的两侧,并且从掣子140两侧向外延伸出来。在附图中只显示了其中一个枢轴部件142,另一个是所示枢轴部件142的镜像。枢轴部件142还可作为贯穿掣子140的单个枢轴部件来提供。通过将掣子枢轴部件142卡扣配合到设置在槽口132两侧的掣子枢轴孔144,146中,可将掣子140安装在框架104上。向外扩张的引导斜面148,150设于槽口132的任一侧。向外扩张的引导斜面148,150分别通往孔144,146。在将掣子140卡扣配合安装到框架104上的过程中,引导斜面148,150在掣子枢轴孔144,146的方向上引导掣子枢轴部件142。
掣子140具有带一对掣子枢轴部件142的主体部分152,这对掣子枢轴部件142在相反的方向上,从主体部分152的任一侧延伸出来。掣子140具有锁定接合部分或凸起154,其涉及选择性地将掣子140保持在锁定位置上。掣子140还具有从掣子主体152中延伸出来的掣子钳155和掣子臂158。掣子钳155和掣子臂158协作式地限定了定位在这两者之间的掣子槽156。当掣子140旋转到锁定位置时,掣子钳155运动到与第二部件保持固定关系的锁栓的后面,以便将第一部件保持在关闭位置。当第一部件运动到关闭位置时,锁栓对掣子臂158的碰撞导致掣子140旋转到锁定位置。掣子槽口156提供使掣子140完成其至锁定位置的旋转所必要的间隙,同时允许锁栓定位在掣子臂158和掣子钳155之间,而不会使掣子的任何部分与锁栓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将会防止掣子完成其到达锁定位置的旋转。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锁栓部件(未示出)可连接在固定的门框或隔室开口上的某个位置,使得当闩锁组件100所连接的门回转式地运动到关闭位置时,锁栓部件将定位在钩状部件128的钩状物或弯曲形状的内部。此外,锁栓将碰撞并导致掣子140旋转至锁定位置,其中锁栓将被锁在掣子槽156中。
如果掣子钳155对锁栓后面的门框的碰撞可用于使掣子旋转到锁定位置,那么可以消除掣子臂158,并从而消除掣子槽口156。然而,这种设计将导致锁栓后面的门框部分的过度磨损,这将是不符合要求的。此外,在这种备选实施例中,将必须消除钩状部件128,使其在掣子的整个运动范围内,不会干扰在掣子和锁栓后面的门框部分之间的接触。这种变型将消除由钩状部件128提供的增加的安全性和强度。
闩锁组件100还包括具有两个卷绕部分162的掣子扭簧160。掣子扭簧160安装在掣子140上,使各个卷绕部分162包围相应的其中一个掣子枢轴部件142。扭簧160包括导线圈164,其与臂部分158中的凹口166相接合。导线圈164各端连接在相应的卷绕部分162上。导线圈164的侧臂从相应的卷绕部分162延伸至凹口166,使得掣子臂158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导线圈164的侧臂的中间。扭簧160还具有两个尾部部分168。掣子140安装成使得当尖顶130面向观察者时,凹口166由观察者看去位于掣子槽156的后面。在完全装配的闩锁中,扭簧160的两个尾部部分168各搁置在槽口132的任一侧所形成的相应台阶184上。在扭簧160的尾部部分168沿台阶184定位的条件下,与凹口166相接合的导线圈164在掣子140的臂部分158上施加作用力,其朝向打开或解锁位置来偏压掣子140。
手柄102具有朝向框架104而延伸的促动臂170。扭簧172设于手柄102和框架104之间,其朝向关闭位置偏压手柄102。手柄扭簧172具有卷绕部分171和两个臂173。臂173具有钩状末端。其中一个臂173容纳在作为框架104一部分而提供的凹腔175中。一旦容纳在凹腔175中,臂173就定位在水平方向上。凹腔175从框架104的正面水平地延伸到框架104的后面,并且至少在框架104的正面是打开的,以便接受手柄扭簧172的其中一个臂173。手柄扭簧172的另一臂173压靠在手柄102的背面103上,高于手柄102的枢轴线,即位于与手柄102的握持部分101相反的手柄的枢轴线那一侧。当手柄扭簧172处于这个位置时,朝着解锁位置运动手柄102将迫使手柄扭簧172的臂173彼此更为靠近。当手柄102被释放时,手柄扭簧的臂173将分开运动,因此迫使手柄102回到关闭位置。
所提供的手柄102的促动臂170用于与锁定部件138的细长锁定臂180的促动器接合端174相接合。当锁定部件138处于解锁位置时,所提供的细长锁定臂180在框架主体104中的槽口176的前面延伸。在与促动器接合端174相对的末端,细长锁定臂180以悬臂方式弹性地连接在基部136上,其被支撑在空腔134中。
促动臂170延伸穿过槽口176,从而当锁定部件处于解锁位置时,促动臂170的一部分定位在锁定部件138的促动器接合端174上。锁定部件138还设有沿着细长锁定臂180定位的掣子接合部分178,其与掣子140的凸起154相接合。通过将手柄102的握持部分101抬升离开框架104,使锁定部件处于解锁位置,来促动闩锁组件100。远离把柄102的促动臂170的末端182,与锁定部件138的促动器接合端174相接合,并且使促动器接合端174偏离掣子140的旋转轴线。通过将手柄102运动到打开位置,锁定部件138的细长锁定臂180偏转至离掣子140旋转轴线足够远,使得锁定部件138的掣子接合部分178运动而脱离与凸起154的接合,从而释放掣子140,以便旋转到打开位置。由掣子扭簧160提供的偏压使掣子140从其锁定位置运动,并迫使掣子140旋转至打开或解锁位置,在其锁定位置,锁栓将被掣子钳155锁定。掣子140至解锁位置的旋转使掣子钳155运动,使得掣子钳不再阻碍锁栓和第一部件彼此分离。因此,曾经锁定在掣子槽156中锁栓,现在可能脱离了与掣子140的接合。之后可打开被闩锁100固定在关闭位置上的第一部件。锁栓可以是例如连接在框架上的U形杆件,框架包围了由关闭部件固定的隔室的开口,闩锁100连接在关闭部件上。此外,任何相似的合适部件例如棒、爪或其它合适的连接部件,都可用作锁栓。
在锁定部件138的细长锁定臂180偏离掣子140的旋转轴线足够远,使得锁定部件138的掣子接合部分178运动而脱离与掣子140接合的条件下,锁定部件138据称处于偏转状态下。当锁定部件138的细长锁定臂180处于与其将掣子140保持在锁定位置时相同的位置时,锁定部件138据称处于未偏转状态下。
提供了适合的安装装置,以将闩锁组件100保持在嵌板或关闭部件上。例如,利用螺钉、铆钉或销可实现闩锁组件100在嵌板上的安装,这些螺钉、铆钉或销用于与闩锁组件紧固在关闭部件、例如汽车手套箱的门上的孔188相接合。
现在将描述在锁定部件处于解锁位置的条件下,闩锁100在关闭第一部件期间的操作。当上面安装有闩锁100的关闭部件关闭时,掣子槽156的开口面向锁栓,并且没有受到钩状部件128的阻碍。当闭合部件被猛地关闭时,锁栓在钩状部件128的尖顶130和掣子钳155之间穿过,并碰撞到掣子臂158,导致掣子140旋转到图中所示的锁定位置。当掣子140旋转到锁定位置时,凸轮面186使锁定部件138的细长锁定臂180脱离凸起154的轨道,因此掣子140可在由锁栓传递到掣子140上的作用力下而旋转到锁定位置。一旦掣子140处于关闭或锁定位置时,锁定部件138将由于其自身内部的弹簧弹力而返回其未偏转状态。在未偏转状态下,锁定部件138的细长锁定臂180锁定凸起154的平直边190,将掣子140保持在如图1-12中所示的锁定位置,从而将锁栓锁定在掣子槽156中,并将上面安装有闩锁100的第一部件固定在关闭位置。
闩锁100设有用于锁定闩锁,以防止越权打开被闩锁100固定的隔室的装置。这是通过提供锁塞容座192作为框架104的一部分来完成的。容座192适合于接受锁塞194。锁塞194适合于选择性地由用户利用钥匙而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这种类型的锁塞具有一系列接片196,其通常被偏压而从锁塞194中凸出来,并与容座192中的台肩或台阶198相接合,从而防止锁塞194相对于容座192而在图2,11和12中所示的锁定位置以及图1,3,4,10,13,14,15和16中所示的解锁位置之间的旋转。通过在钥匙孔200中插入合适的钥匙(未示出),接片196收缩到锁塞194中,并且可将锁塞从锁定位置旋转到解锁位置,反之亦然。
锁塞具有钥匙孔端202,锁定部件接合端204,以及纵向轴线,锁塞194围绕该纵向轴线的旋转使锁塞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圆柱凸起206从锁塞194的锁定部件接合端204中凸出来,并延伸到锁定部件138的基部136中所形成的槽口208中。凸起206相对于锁塞的纵向轴线是偏离的,即偏心的,从而当锁塞旋转时,其沿着圆弧运动。凸起206在与锁塞194的纵向轴线的平行方向上延伸。当凸起206由于锁塞194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旋转而沿着其弧形路径运动时,锁定部件138分别在其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直线运动。当锁定部件138处于锁定位置,并且掣子140处于锁定位置时,锁定部件138的促动器接合端174从促动臂170下方运动出来。因此,在锁定部件138处于锁定位置下,手柄102可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而不会使手柄的促动臂170与锁定部件138的促动器接合端174相接合。因此,在锁定部件处于锁定位置下,促动臂170不能使锁定部件138的细长锁定臂180偏转而脱离与掣子140的接合,并且即使当手柄102从关闭位置运动打开位置时,掣子140也将仍保持在锁定位置。因此,在锁定部件处于锁定位置时,即使手柄102运动到解锁位置,也不能打开闩锁100。
当掣子140处于闩锁位置时,锁塞194旋转至解锁位置,这将导致锁定部件138的促动器接合端174再次定位在促动臂170的下面,因此,手柄102至打开位置的运动将使锁定部件138脱离掣子140,从而允许闩锁被打开。
闩锁100还设有连接在锁塞容座192上的锁塞容座盖210。锁塞容座盖210与手柄102分离,在闩锁100的操作期间并不相对于框架104运动。通过在将手柄提升到打开位置时,防止或阻止工具或仪器插入到闩锁机构或锁塞区域中,锁塞容座盖210可用于提高闩锁100的防篡改能力。锁塞容座盖210具有正面212,一对从正面212的背面凸出来的部分套筒214,和锁塞检修孔216。部分套筒214定位在检修孔216的两侧。部分套筒214各设有孔218。锁塞容座192在其外表面上设有凸起220。凸起220容纳在孔218中,从而将锁塞容座盖210连接到锁塞容座192上。在孔218的前面存在倾斜面,从而形成通往孔218的斜面222。凸起220还设有在组装期间与斜面222对准的倾斜面,并且通过它们与斜面222的相互作用而便于组装。部分套筒214是有弹性的,使得锁塞容座盖210可卡扣配合在锁塞容座192上。在锁塞容座盖210相对于锁塞容座192定位成使得凸起220与斜面222对准的条件下,可将锁塞容座盖210朝向框架104压缩,直到凸起220卡扣到孔218中时为止。因此将锁塞容座盖210连接在锁塞容座192上,并从而连接在框架104上。
框架104还具有定位在锁定部件138的细长锁定臂180下面的凸出的翼片(fin)224。锁定部件138具有末端开口的槽口226,当锁定部件138处于解锁位置时,其与翼片224对准。槽口226为翼片224提供了间隙,使得细长锁定臂180可偏转而脱离与掣子的接合,从而在不受翼片224干扰的条件下从锁定位置释放掣子。当锁定部件138处于锁定位置时,翼片224与细长锁定臂180的运动发生干扰,使得细长锁定臂180不能偏转而脱离与掣子的接合,以便从锁定位置释放掣子。这个特征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可防止细长锁定臂180通过经由槽口176插入某些工具或仪器而偏转脱离与掣子的接合,而在没有合适钥匙的条件下从锁定位置释放掣子,从而增强了闩锁100的防篡改能力。
另外,锁定部件138包括从掣子接合部分178向上延伸出来的凸起228。当锁定部件138处于解锁位置时,凸起228定位在促动器接合端174和掣子140的中间。凸起228和掣子接合部分178与凸起228相邻的部分可在基部136的方向上与凸起154的平直边190相接合,从而将掣子140保持在锁定位置。然而,凸起228仍然可在锁塞容座192的方向上越过掣子主体152,从而锁定部件138可运动到锁定位置,使掣子140处于锁定位置。当掣子140处于解锁位置时,掣子主体152与凸起228发生干扰。因此,当掣子140处于解锁位置时,凸起228可防止锁定部件138运动到锁定位置。由于翼片224的缘故,当锁定部件138处于锁定位置时,锁定部件138的细长锁定臂180不能充分偏转,以允许掣子运动到或脱离锁定位置。因此,如果在掣子140处于解锁位置的条件下,锁定部件138可运动到锁定位置,那么当上面连接有闩锁的关闭部件被猛地关闭时,闩锁100将不会正确工作,并且将不会上锁。此外,在这种情形下,锁栓对掣子140的碰撞可能导致对掣子140和锁定部件138的损伤。在所示的示例中,有利的是,槽口226定位在凸起228的下面,从而锁定部件138的细长锁定臂180将不会由于槽口226的存在而被削弱。
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能够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闩锁作出各种各样的修改,并且本发明旨在包括所附权利要求和其等效范围内的闩锁的修改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可释放地固定在关闭位置中的闩锁组件,所述第二部件具有与其保持固定的位置关系的锁栓,所述闩锁组件包括适合于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框架;由所述框架旋转式地支撑的掣子,所述掣子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式地运动;由所述框架支撑的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直线地运动,所述锁定部件还能够至少在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采取偏转状态,所述锁定部件还能够采取未偏转状态,当所述掣子处于所述锁定状态、并且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未偏转状态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掣子接合并将其保持在所述锁定状态,当所述锁定部件采取所述偏转状态、而且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锁定位置释放所述掣子;回转式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并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手柄,当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并且所述手柄运动到打开位置时,所述手柄导致所述锁定部件采取所述偏转状态,所述锁定部件定位在所述锁定位置中,使得所述锁定部件不能与所述手柄接合;由所述框架支撑的锁塞,所述锁塞适合于由用户利用钥匙而选择性地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所述锁塞与所述锁定部件接合,使得所述锁塞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旋转相应地使所述锁定部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和由所述框架支撑的手柄扭簧,所述手柄扭簧将所述手柄朝向所述关闭位置偏压。
2.一种用于将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可释放地固定在关闭位置中的闩锁组件,所述第二部件具有与其保持固定的位置关系的锁栓,所述闩锁组件包括适合于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锁塞容座;由所述框架旋转式地支撑的掣子,所述掣子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式地运动;由所述框架支撑的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直线地运动,所述锁定部件还能够至少在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采取偏转状态,所述锁定部件还能够采取未偏转状态,当所述掣子处于所述锁定状态、并且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未偏转状态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掣子接合并将其保持在所述锁定状态,当所述锁定部件采取所述偏转状态、而且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锁定位置释放所述掣子;回转式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并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手柄,当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并且所述手柄运动到打开位置时,所述手柄导致所述锁定部件采取所述偏转状态,所述锁定部件定位在所述锁定位置中,使得所述锁定部件不能与所述手柄接合;由所述框架支撑的锁塞,所述锁塞适合于由用户利用钥匙而选择性地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所述锁塞与所述锁定部件接合,使得所述锁塞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旋转相应地使所述锁定部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和连接在所述锁塞容座上的锁塞容座盖,所述锁塞容座盖与所述手柄分开,并用于提高所述闩锁组件的防篡改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塞容座盖具有一对从其一侧凸出来的部分套筒,所述这对部分套筒适合于卡扣配合式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闩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锁塞容座,并且所述这对部分套筒是围绕所述锁塞容座而定位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闩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塞容座设有一对凸起,所述这对部分套筒各自设有孔,并且所述这对凸起各自容纳在所述这对部分套筒中的相应一个套筒的孔中,以便将所述锁塞容座盖连接到所述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闩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这对部分套筒各设有通往所述这对部分套筒的所述各孔的斜面,其便于通过卡扣配合连接而将所述锁塞容座盖连接到所述框架上。
7.一种用于将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可释放地固定在关闭位置中的闩锁组件,所述第二部件具有与其保持固定的位置关系的锁栓,所述闩锁组件包括适合于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框架;由所述框架旋转式地支撑的掣子,所述掣子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式地运动;由所述框架支撑的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直线地运动,所述锁定部件还能够至少在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采取偏转状态,所述锁定部件还能够采取未偏转状态,当所述掣子处于所述锁定状态、并且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未偏转状态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掣子接合并将其保持在所述锁定状态,当所述锁定部件采取所述偏转状态、而且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锁定位置释放所述掣子;回转式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并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手柄,当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并且所述手柄运动到打开位置时,所述手柄导致所述锁定部件采取所述偏转状态,所述锁定部件定位在所述锁定位置中,使得所述锁定部件不能与所述手柄接合;由所述框架支撑的锁塞,所述锁塞适合于由用户利用钥匙而选择性地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所述锁塞与所述锁定部件接合,使得所述锁塞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旋转相应地使所述锁定部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和用于将所述手柄朝向所述关闭位置偏压的偏压机构,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翼片,所述锁定部件具有末端开口的槽口,当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槽口与所述翼片对准,使得所述槽口为所述翼片提供间隙,从而允许所述锁定部件偏转而脱离与所述掣子的接合,以便在不受所述翼片的干扰下从所述闩锁位置释放所述掣子,并且,当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翼片干扰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运动,使得所述锁定部件不能偏转脱离与所述掣子的接合,以便从所述锁定位置释放所述掣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可释放地固定在关闭位置中的闩锁组件。这种闩锁组件包括框架、旋转掣子、锁定部件、手柄和锁塞。框架适合于安装在第一部件上。手柄回转式地连接在框架上,并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当锁定部件处于未偏转状态时,锁定部件将掣子保持在锁定位置。当锁定部件处于解锁位置、并且手柄运动到打开位置时,手柄导致锁定部件偏转,并从锁定位置释放掣子。锁筒由框架支撑,并可选择性地使锁定部件运动到锁定位置,在这个锁定位置,手柄不能促动锁定部件。
文档编号E05B3/00GK101057050SQ200580038898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9日
发明者R·霍尔顿, J·利厄 申请人:索斯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