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97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汽车等车辆上的车用座椅。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在乘客上下车时座椅坐垫能上升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车室板上设置有可供乘客坐下的车用座椅。该车用座椅包括可供乘客弯下腰坐下的座椅坐垫。在这种车用座椅中,已知一种设有可改变弯腰坐下的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的升降机构的车用座椅。在下述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公开的车用座椅中,在座椅坐垫的前方和后方位置配置有在宽度方向上成对的连杆(前侧连杆、后侧连杆)。与一般的连杆结构同样地,上述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基端侧被连接成能相对于车室板侧的底座构件旋转,上述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前端侧被连接成能相对于坐垫框旋转。在此,由于连杆的基端设于底座构件,因此,连杆的基端是即便在连杆旋转时其前后位置及高度位置也不发生改变的固定端。与此相对的是,连杆的前端设于坐垫框,因此,连杆的前端是在连杆旋转时其前后位置及高度位置会发生改变的可动端。在此,在后侧连杆上设有使后侧连杆相对于车室板侧旋转的驱动机构。通过操作上述驱动机构,就能驱动后侧连杆相对于车室板侧的固定构件转动。这样,随着后侧连杆的驱动旋转,与坐垫框连接的前侧连杆也从动地相对于车室板侧的固定构件转动。因此,就能改变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另外,上述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的改变用于与乘客的体格相应地适当对乘客坐下时的乘坐者姿势进行调节。因此,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的变位量仅是与一般乘客的体格差相对应的细微的变位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 - 327023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 - 151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方面,乘客中有老人等从座椅起立时脚力不够的人。例如,也有在从弯腰坐下的姿势改变为起身站起的姿势的情况下,因脚力不够而无法很好地站起这样的乘客。因此,要求能对高度位置进行改变,以预先提高从座椅坐垫起身的高度位置,这样,即便是上面这样的乘客也能容易站起。另一方面,在上述座椅坐垫中,以保持乘坐的乘客的躯体为目的,而具有越朝向后侧越朝下侧倾斜的形状。即,以使坐在车用座椅上的乘客的臀部的高度位置比乘客的膝盖的高度位置低的方式,使座椅坐垫后侧朝下倾斜。因此,在从弯腰坐下的姿势改变为起身站起的姿势时,由于臀部下沉,因此,更多地需要用于站起的脚力。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乘客上下车时能使座椅坐垫上升的车用座椅中,在乘客上下车时使座椅坐垫更好地上升,以使处于上下车时的乘坐姿势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对于乘客的膝盖位置的相对高度比处于行驶中的乘坐姿势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对于乘客的膝盖位置的相对高度更高。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车用座椅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即,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是在乘客上下车时可使座椅坐垫上升的车用座椅,其特征是,在配置于车室板侧的底座构件与构成上述座椅坐垫的骨架的坐垫框之间,在处于相对于上述座椅坐垫的乘坐姿势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中的前后位置关系中的前方位置及后方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该坐垫框朝上侧上升的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各自的基端侧构成为能转动地连接于上述底座构件的固定端侧轴部,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各自的前端侧构成为能转动地连接于上述坐垫框的可动端侧轴部,使上述前侧连杆转动时的该前侧连杆的上述可动端侧轴部所在的范围设定为相对于将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各自的上述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位于上侧的范围,使上述后侧连杆转动时的该后侧连杆的上述可动端侧轴部所在的范围设定为跨过将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各自的上述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的范围。根据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在以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为转动轴支承点转动的情况下,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沿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移动。在此,前侧连杆的转动范围设定成前侧连杆的可动端侧轴部相对于将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始终位于上侧。与此相对的是,后侧连杆的转动范围设定成后侧连杆的可动端侧轴部位于跨过将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的范围。藉此,可将后侧连杆的转动范围(转动角度)设定为比前侧连杆的转动范围(转动角度)大的转动范围。另外,由于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均与坐垫框连接,因此,仅在将上述可动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位于后侧连杆的固定端侧轴部的上侧的情况下,才能使上述可动端侧轴部彼此朝相同方向联动地转动。也就是说,在将可动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相对于后侧连杆的固定端侧轴部从下侧位置切换到上侧位置之前,上述前侧连杆的转动并不与后侧连杆的转动在相同方向上联动转动(例如相反地,朝下侧联动转动),而使前侧连杆的可动端侧轴部处于等待联动转动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将可动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相对于后侧连杆的固定端侧轴部从下侧位置切换到上侧位置的过程中,能不使前侧连杆的可动端侧轴部上升(例如下降),而仅使后侧连杆的可动端侧轴部上升。藉此,能使因后侧连杆转动而使后侧连杆的可动端侧轴部上升的移动高度比因转动前侧连杆而使前侧连杆的可动端侧轴部上升的移动高度大。也就是说,能使坐着的乘客的臀部所在的座椅坐垫后侧的上升高度比坐着的乘客的膝盖所在的座椅坐垫前侧的上升高度大。此外,在后侧连杆的固定端侧轴部位于将可动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上(将可动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相对于后侧连杆的固定端侧轴部从下侧位置切换至上侧位置)之前,能减小后侧连杆的可动端侧轴部与前侧连杆的可动端侧轴部间的相对高度差。也就是说,在坐垫框的上升过程中,能使坐垫框的后侧上升,以在早期阶段消除座椅坐垫后侧的下沉(臀部的下沉)。
进而,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在乘客上下车时能使座椅坐垫更好地上升,以使处于上下车时的乘坐姿势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对于乘客的膝盖位置的相对高度比处于行驶中的乘坐姿势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对于乘客的膝盖位置的相对高度更高。第二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是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将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各自的上述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设定为朝向处于上述前后位置关系中的前方位置而朝上侧上升的朝前上方倾斜的方向。根据该第二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由于将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设定为朝向处于前后位置关系中的前方位置而朝上侧上升的朝前上方倾斜的方向,因此,能减少上述前侧连杆的可动端侧轴部跨过将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而处于连接线下侧的机率。也就是说,在上述前侧连杆的可动端侧轴部跨过将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而位于连接线下侧这样的情况下,前侧连杆与后侧连杆间的联动转动容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但根据该第二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能消除上述联动转动的不稳定,能使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联动转动稳定。第三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是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或上述第二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上述座椅坐垫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比该座椅坐垫的中央部位更朝上侧突出而呈堤坝状的侧支承部位,在设置于上述座椅坐垫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上述侧支承部位中的至少上下车侧一侧的侧支承部位上设置有限制构件,该限制构件将上述侧支承部位的随着该座椅坐垫的上升而朝上侧突出的突出部分压扁,来限制上述侧支承部位的上表面随着上述上升而上升移动。根据上述第三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至少设置在上下车侧一侧的侧支承部位上的限制构件起到将上述侧支承部位的朝向上侧的突出部分压扁的作用,从而能限制侧支承部位的上表面随着座椅坐垫的上升而上升移动。藉此,即便座椅坐垫上升,侧支承部位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也不会达到与上升相应的高度。因此,在使座椅坐垫上升的状态下,想要坐下的乘客坐在车用座椅上时,或坐着的乘客想要离开车用座椅时,能减少上述侧支承部位的朝向上侧的突出,从而能更好地进行坐上车用座椅、离开车用座椅的动作。发明效果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在乘客上下车时能使座椅坐垫更好地上升,以使处于上下车时的乘坐姿势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对于乘客的膝盖位置的相对高度比处于行驶中的乘坐姿势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对于乘客的膝盖位置的相对高度更高。根据第二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能消除联动转动的不稳定,能使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联动转动稳定。根据第三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即便处于座椅坐垫上升的状态,也能减少侧支承部位的朝向上侧的突出,以更好地进行坐上车用座椅、离开车用座椅的动作。


图1是示意表示上升前的上升机构的侧视图。图2是示意表示上升后的上升机构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前侧连杆和后侧连杆的动作的示意第一动作图。图4是表示前侧连杆和后侧连杆的动作的示意第二动作图。
图5是表示前侧连杆和后侧连杆的动作的示意第三动作图。图6是表示前侧连杆和后侧连杆的动作的示意第四动作图。图7是以斜视的方式来表示车用座椅的外观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上升前的座椅坐垫的剖视图。图9是表不上升后的座椅坐垫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表示上升前的上升机构30的侧视图。图2是示意表示上升后的上升机构30的侧视图。另夕卜,图1及图2是示意表示车用座椅10中的座椅坐垫11的上升的图,特别是以能使坐垫框12和上升机构30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图示。因此,在图1及图2中,重点示出坐垫框12、上升机构30及滑轨机构20,而省略对除此之外的车用座椅10的结构的图示。另外,在图1及图2中,将图中的左方设定为车用座椅10的前方,将图中的右方设定为车用座椅10的后方。此外,将图中的上方设定为车用座椅10的上方,将图中的下方设定为车用座椅10的下方。上述车用座椅10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与相对于座椅坐垫11的乘坐姿势方向相一致。因此,以下说明的前后及上下的位置关系是以相对于上述座椅坐垫11的乘坐姿势方向为基准而成为相对位置关系中的前后及上下的位置关系。在图1及图2中记载有设置在汽车等车辆中的车用座椅10。该车用座椅可供乘坐车辆的乘客坐下,其包括供乘客弯腰坐下的座椅坐垫11和在弯腰坐在座椅坐垫11上时作为靠背的椅背15。另外,虽未具体图示,但椅背15构成为具有适当的骨架,并由构成骨架的坐垫框12支承。此外,上述车用座椅10构成为可在乘客上下车辆时(以下称为乘客上下车时)使座椅坐垫11上升,从而对于从上述车用座椅10起身时脚力不够的人也能使其容易地上下车。上述座椅坐垫11的作为骨架的坐垫框12通过滑轨机构20和上升机构30而固定在车室板F上。在下文中将详细记载,在上述坐垫框12上,能转动地连接有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前端侧(可动端侧轴部45、55)。为此,在上述坐垫框12上设有轴支承连接部121、122,该轴支承连接部121、122用于将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和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可转动地连接。滑轨机构20配置在车室板F侧。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滑轨机构20包括脚撑
21、21和滑轨25。脚撑21、21通过适当的紧固构件固定在车室板F上,并对滑轨25进行固定支承。因此,上述脚撑21、21左右成对地配置在滑轨25的前后位置。滑轨25包括下轨26和上轨27。下轨26被上述脚撑21、21固定支承。具体来说,下轨26的下部被固定在固定于上述车室板F的脚撑21的上部。因此,下轨26被固定在车室板F上。上轨27被组装在上述下轨26上。组装好的上轨27可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上述下轨26相对滑动。这样相对于下轨26相对滑动的上轨27可相对于下轨26固定在适当的滑动位置上。也就是说,这样固定在下轨26上的上轨27会被固定在车室板F上,以对下文中说明的上升机构30的连杆支承构件31进行固定支承。在上述车室板F侧的滑轨机构20与坐垫框12之间设置有上升机构30。因此,坐垫框12通过上升机构30而被固定在滑轨机构20上。上升机构30用于使坐垫框12朝上侧上升,其包括连杆支承构件31、前侧连杆41、后侧连杆51及驱动机构60。连杆支承构件31是固定支承在上述上轨27上且对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进行支承的构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连杆支承构件31相当于本发明的底座构件。上述连杆支承构件31具有沿着上述上轨27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形状。此外,连杆支承构件31的下部与上轨27的上部结合。此外,在连杆支承构件31的前方位置及后方位置的各位置上,设置有分别对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进行轴支承的前侧轴支承部33及后侧轴支承部35。上述前侧轴支承部33及后侧轴支承部35形成为具有朝上侧突出的形状,从而对下文中说明的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基端侧进行转动轴支承。另外,在下文中也会详细记载,将上述前侧轴支承部33及后侧轴支承35中的、对前侧连杆41的基端侧(固定端侧轴部43)进行转动轴支承的前侧轴支承部33的高度位置设定为比对后侧连杆51的基端侧(固定端侧轴部51)进行转动轴支承的后侧轴支承部35的高度位置高。也就是说,如图所示,形成为对前侧连杆41的基端侧进行转动轴支承的前侧轴支承部33比对后侧连杆51的基端侧进行转动轴支承的后侧轴支承部35朝上侧突出的形状。接着,对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进行说明。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构成为所谓的四连杆。具体来说,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分别形成为大致长板状。在此,后侧连杆51形成为长度比前侧连杆41的长度短的大致长板状。也就是说,将后侧连杆51的转动半径(从固定端侧轴部53至可动端侧轴部55的距离)设定为比前侧连杆41的转动半径(固定端侧轴部43至可动端侧轴部45的距离)短。此外,在大致长板状的前侧连杆41中,基端侧构成为可转动地连接至连杆支承构件31的前侧轴支承部33的固定端侧轴部43,前端侧构成为可转动地连接至坐垫框12的轴支承连接部121的可动端侧轴部45。此外,在大致长板状的后侧连杆51中,基端侧构成为可转动地连接至连杆支承构件31的后侧轴支承部35的固定端侧轴部53,前端侧构成为可转动地连接至坐垫框12的轴支承连接部122的可动端侧轴部55。另外,在将上述固定端侧轴部43、53及可动端侧轴部45、55可转动地连接时,形成为适当的轴支承结构。此外,在上述后侧连杆51上,与该后侧连杆51 —体化地设置有下文中说明的驱动机构60的从动齿轮62。驱动机构60用于使上述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转动,以使坐垫框12上升或下降。驱动机构60配置成对后侧连杆51进行驱动。即,驱动机构60包括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对来自上述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减速的减速齿轮61及与上述减速齿轮61啮合并将减速后的驱动力传递的从动齿轮62。在此,从动齿轮62配置成与上述后侧连杆51呈一体化的状态,并使轮齿沿后侧连杆51的转动周向设置。这样,当乘客对驱动机构60进行操作时,驱动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旋转,并利用上述旋转驱动来驱动减速齿轮61旋转。这样,上述减速齿轮61对啮合的从动齿轮62进行驱动,从而使与上述从动齿轮62 —体化的后侧连杆51转动。另外,若如上所述转动(驱动)后侧连杆51,则经由坐垫框12使前侧连杆41也转动(从动),利用上述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的转动,使坐垫框12相对于车室板F靠近、远离。也就是说,能改变座椅坐垫11的
高度位置。接着,参照图3 图6的动作图,对上述前侧连杆41和后侧连杆51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图3 图6是示意表示构成上升机构30的前侧连杆41和后侧连杆51的动作的图。即,图3是不意第一动作图,图4是意第二动作图,图5是意第二动作图,图6是意第四动作图。因此,按图3、图4、图5、图6的顺序,上升机构30使坐垫框12上升。相反,按图6、图5、图4、图3的顺序,上升机构30使坐垫框12下降。也就是说,图3表示坐垫框12位于最下端位置的情况,车用座椅10整体呈图1所示的状态。此外,图6表示坐垫框12位于最上端位置的情况,车用座椅10整体呈图2所示的状态。与此相对的是,图4及图5表示坐垫框12位于中间位置的情况。在此,图3 图6所示的符号L是将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43、53彼此连接的线。以下,将上述固定端侧轴部43、53彼此连接的线规定为转动中心连接线L。此外,图3 图6所示的符号M是将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彼此连接的线。以下,将上述可动端侧轴部45、55彼此连接的线规定为可动端连接线M。此外,图3 图6所示的符号12示意表示了上述坐垫框,其意味着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连接成能相对于坐垫框12转动。也就是说,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处于可经由上述坐垫框12而与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联动转动的状态。在此,如图3 图6所示,转动中心连接线L设定为随着朝向前侧(朝向前方位置的方向)而朝上侧上升的朝前上方倾斜的方向。具体来说,如上所述,前侧连杆41的固定端侧轴部43的高度位置位于比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的高度位置高的上侧。此外,如图3 图6所示,通过使前侧连杆41转动,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所在的范围设定为相对于上述转动中心连接线L位于上侧的范围。与此相对的是,通过使后侧连杆51转动,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所在的范围设定为跨过上述转动中心连接线L的范围。也就是说,在上述上升机构30使坐垫框12从最下端位置上升到最上端位置时,使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如图3 图6所示地移动。具体来说,如图3 图6所示,前端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在位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的上侧的范围内移动。此外,如图3 图6所示,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在跨过转动中心连接线L的范围内移动。若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则如图3及图1所示,当坐垫框12位于最下端位置时,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相对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位于上侧。与此相对的是,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相对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位于下侧。然而,反之,如图6及图2所示,当坐垫框12位于最上端位置时,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两者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相对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位于上侧。如上所述构成的上升机构30通过上述驱动机构60驱动后侧连杆51转动,并使前侧连杆41联动地转动,来使坐垫框12上升。另外,上述坐垫框12的上升按图3、图4、图5、图6的顺序进行。S卩,如图3所示,当坐垫框12位于最下端位置时,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相对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位于上侧,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相对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位于下侧。在此,若利用驱动机构60的驱动而转动(驱动)后侧连杆51,则上升机构30从图3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4所示的状态。也就是说,若后侧连杆51以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朝向上侧移动的方式转动,则上述可动端侧轴部55如图4所示朝向转动中心连接线L逐渐移动。与此相对的是,如图4所示,前侧连杆41以可动端侧轴部45朝向下侧移动的方式转动。这样,将可动端侧轴部45、55彼此连接的线即可动端连接线M慢慢地朝上侧上升,最终,可动端连接线M如图4所示位于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上。也就是说,在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位于可动端连接线M上(可动端连接线M相对于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从下侧位置切换至上侧位置)之前,能减小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与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间的相对高度差。接着,若进一步利用驱动机构60的驱动而转动(驱动)后侧连杆51,则上升机构30从图4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5所示的状态。此时,由于后侧连杆51的转动(驱动)为可动端连接线M位于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的上侧时的转动,因此,前侧连杆41随着后侧连杆51的转动(驱动)朝相同方向联动地转动。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若后侧连杆51以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朝向上侧移动的方式转动,则与之相应地,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也以朝向上侧移动的方式转动。接着,若这样使后侧连杆51与前侧连杆41联动地转动,以使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55、45朝向上侧移动,则如图6所示,坐垫框12位于最上端位置。此时,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的上升移动长度比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的上升移动长度大。图7的立体图是以斜视的方式示出车用座椅10的外观的图,其也以斜视的方式示出了座椅坐垫11的外观。图8及图9是以图7的VIII — VIII截面向视的方式示出座椅坐垫11的剖视图。另外,图8是表示上升前的座椅坐垫11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上升后的座椅坐垫11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将座椅坐垫11的中央部分设定为落座中央部位16。上述座椅坐垫11的落座中央部位16是乘客坐下时承载乘坐者的臀部的部分。而在落座中央部位16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比落座中央部位16更朝上侧突出的侧支承部位17、18。如图8及图9所示,通过在坐垫框12等上安装缓冲垫161、171,来形成上述落座中央部位16及侧支承部位
17。另外,上述缓冲垫161、171由发泡聚氨酯(发泡树脂)形成。因此,缓冲垫161、171形成为在适当的压力下能发生弹性变形。此外,如图7所示,侧支承部位17、18形成为呈比落座中央部位16更朝上侧突出的堤坝状。具体来说,侧支承部位17、18的上表面175、185位于比落座中央部位16的上表面165更靠上侧的位置。上述侧支承部位17、18能利用自身上侧的突出部分,对坐在落座中央部位16的乘客的、左右侧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身体载荷进行支承。另外,图7所示的车用座椅10是副驾驶座侧的车用座椅10。因此,将设置在座椅坐垫11左右侧向(座椅宽度方向)两侧的侧支承部位17、18中的、左侧的侧支承部位17设定为位于上下车侧一侧的上下车侧侧支承部位17。而将右侧的侧支承部位18设定为与驾驶座侧的车用座椅相对的非上下车侧侧支承部位18。在此,在上下车侧侧支承部位17上配置有限制构件19。上述限制构件19具有在座椅坐垫11以从图8切换到图9的方式上升时,限制侧支承部位17的上表面175随着上述座椅坐垫11的上升而上升移动的功能。如图7所示,上述限制构件19构成为形成带状的带构件。上述限制构件19配置成覆盖侧支承部位17的上表面175中的、至少最上侧位置即最上表面176的部分。上述限制构件19以侧支承部位17的最上表面176为中心而在前后方向上沿展。上述侧支承部位17形成为具有沿车用座椅10的前后方向适当扩展的扩展区域。上述限制构件19的左右两侧端如下所述固定。即,限制构件19的带状的外侧端(图示的左侧端)191被粘接固定(附图标记192)于滑轨25的上轨27,带状的内侧端(图示的右端侧)193被粘接固定(附图标记194)于坐垫框12。另外,上述限制构件19在形状上为带状的带构件,但在原材料上由不能伸缩的布形成。因此,在上述两侧端191、193朝彼此相反一侧拉伸时,上述限制构件19自身的长度基本没有改变。另外,虽然没有在图8及图9中示出,但在配置有限制构件19的侧支承部位17的缓冲垫171上,与落座中央部位16的缓冲垫161同样地,配置有与限制构件19 一起覆盖缓冲垫171的座罩。在座椅坐垫11上升时,上述限制构件19从图8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9所示的状态。即,在座椅坐垫11上升时,利用上述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使坐垫框12自身相对于滑轨25 (滑轨机构20)升高。此时,上述限制构件19起到随着座椅坐垫11的升高(上升),将侧支承部位17的朝向上侧的突出部分压扁的作用。即,粘接固定有(附图标记192)限制构件19的外侧端(图示的左侧端)191的上轨27没有上升,粘接固定有(附图标记194)限制构件19的内侧端(图示的左侧端)193的坐垫框12升高(上升)。这样,由于限制构件19自身的长度基本没有变化,因此,上述限制构件19起到对侧支承部位17的缓冲垫171朝下侧按压的作用,从而起到将侧支承部位17的朝向上侧的突出部分压扁的作用。也就是说,侧支承部位17没有像图9中的附图标记17A所表示的假想线那样上升,而是以将侧支承部位17的朝向上侧的突出部分压扁的方式,对缓冲垫171朝下侧按压作用。另外,在乘客坐下时承载乘坐者的臀部的座椅坐垫11的落座中央部位16随着坐垫框12的升高(上升)而升高。这样,在图9中的上升后的座椅坐垫11中,与图8中的上升前的座椅坐垫11相比,侧支承部位17的上表面175形成与落座中央部位16的上表面165齐平的面,侧支承部位17的上升位置受到限制构件19的限制。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车用座椅10,能起到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S卩,根据上述车用座椅10,在以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43,53为转动轴支承点转动时,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沿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移动。在此,前侧连杆41的转动范围设定为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相对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 (将固定端侧轴部43、53彼此连接的连接线)始终位于上侧。与此相对的是,后侧连杆51的转动范围设定为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位于跨过转动中心连接线L的范围。藉此,可将后侧连杆51的转动范围(转动角度)设定为比前侧连杆41的转动范围(转动角度)大的转动范围。另外,由于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均与坐垫框12连接,因此,仅在将上述可动端侧轴部45、55彼此连接的可动端连接线M位于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的上侧的情况下,才能使上述可动端侧轴部45、55彼此朝相同方向联动地转动。也就是说,在可动端连接线M相对于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从下侧位置切换到上侧位置之前,上述前侧连杆41的转动与后侧连杆51的转动相反,联动地朝下侧转动,而使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处于等待联动转动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可动端连接线M相对于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从下侧位置切换到上侧位置的过程中,能使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下降,而仅使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上升。藉此,能使因后侧连杆51转动而使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上升的移动长度相对于因转动前侧连杆41而使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上升的移动长度大。也就是说,能使坐着的乘客的臀部所处的座椅坐垫后侧的上升高度比坐着的乘客的膝盖所处的座椅坐垫前侧的上升高度大。此外,在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位于可动端连接线M上(可动端连接线M相对于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从下侧位置切换至上侧位置)之前,能减小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与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间的相对高度差。也就是说,在坐垫框12的上升过程中,能使坐垫框12的后侧上升,以在早期阶段消除座椅坐垫11后侧的下沉(臀部的下沉)。进而,根据上述车用座椅10,以使处于上下车时的乘坐姿势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对于乘客的膝盖位置的相对高度比处于行驶中的乘坐姿势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对于乘客的膝盖位置的相对高度更高的方式,在乘客上下车时使座椅坐垫11更好地上升。此外,根据上述车用座椅10,由于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转动中心连接线L设定为朝向在前后位置关系中的前方位置而朝上侧上升的朝前上方倾斜的方向,因此,能减少上述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跨过转动中心连接线L而处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下侧的机率。也就是说,在上述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跨过转动中心连接线L而位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下侧这样的情况下,前侧连杆41与后侧连杆51的联动转动容易变得不稳定,但根据上述车用座椅10,能消除这种联动转动的不稳定,能使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的联动转动稳定。此外,根据上述车用座椅10,至少设置在上下车侧一侧的侧支承部位17上的限制构件19起到将上述侧支承部位17的朝向上侧的突出部分压扁的作用,从而能限制侧支承部位17的上表面175随着座椅坐垫11的上升而上升移动。藉此,即便座椅坐垫11上升,侧支承部位17的上表面175的高度位置也不会达到与上升相应的高度。因此,在使座椅坐垫11上升的状态下,想要坐下的乘客坐在车用座椅10上时,或坐着的乘客想要离开车用座椅10时,能减少上述侧支承部位17的朝向上侧的突出部分,从而能更好地进行坐上车用座椅10、离开车用座椅10的动作。另外,本发明的车用座椅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所述对适当部位进行改变来构成。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形成笔直的大致长板形状。但是,本发明的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形状不限定于这种笔直的大致长板形状,也可以选择适当弯曲的形状,以避开适当的配置构件。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构件19构成为形成带状的带构件。但是,本发明的限制构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像上述限制构件19那样配置固定将侧支承部位覆盖的表皮,藉此来形成限制构件。即,也可以通过将侧支承部位的表皮固定在与坐垫框不同的滑轨机构上,来将上述侧支承部位的表皮构成为本发明的限制构件。此外,本发明的限制构件不限定于一个带构件的结构,也可以形成根据部位而分割的分割构成品。(符号说明)10车用座椅11 座椅坐垫12 坐垫框121、122轴支承连接部15 椅背16落座中央部位165落座中央部位的上表面17上下车侧侧支承部位175上下车侧侧支承部位的上表面176上下车侧侧支承部位的最上表面18非上下车侧侧支承部位185非上下车侧侧支承部位的上表面161、171 缓冲垫19限制构件191外侧端193内侧端20滑轨机构21 脚撑25 滑轨26 下轨27 上轨30上升机构31连杆支承构件33前侧轴支承部35后侧轴支承部41前侧连杆43固定端侧轴部45可动端侧轴部51后侧连杆53固定端侧轴部55可动端侧轴部60驱动机构61减速齿轮62从动齿轮F车室板
L转动中心连接线M可动端连接线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座椅,是在乘客上下车时能使座椅坐垫上升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车室板侧的底座构件与构成所述座椅坐垫的骨架的坐垫框之间,在处于相对于所述座椅坐垫的乘坐姿势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中的前后位置关系中的前方位置及后方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该坐垫框朝上侧上升的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 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各自的基端侧构成为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构件的固定端侧轴部, 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各自的前端侧构成为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坐垫框的可动端侧轴部, 使所述前侧连杆转动时的该前侧连杆的所述可动端侧轴部所在的范围设定为相对于将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各自的所述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位于上侧的范围, 使所述后侧连杆转动时的该后侧连杆的所述可动端侧轴部所在的范围设定为跨过将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各自的所述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的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各自的所述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设定为朝向处于所述前后位置关系中的前方位置而朝上侧上升的朝前上方倾斜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坐垫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比该座椅坐垫的中央部位更朝上侧突出而呈堤坝状的侧支承部位, 在设置于所述座椅坐垫的宽度方向两侧的所述侧支承部位中的至少上下车侧一侧的侧支承部位上设置有限制构件,该限制构件将所述侧支承部位随着该座椅坐垫的上升而朝向上侧突出的突出部分压扁,来限制所述侧支承部位的上表面随着所述上升而上升移动。
全文摘要
一种车用座椅,在以固定端侧轴部(43、53)为转动轴支承点转动时,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沿上下方向移动。前侧连杆(41)的转动范围设置成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相对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始终位于上侧。后侧连杆(51)的转动范围设置成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位于跨过转动中心连接线(L)的范围。藉此,在可动端连接线(M)相对于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从下侧位置切换到上侧位置之前,使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下降,而仅使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上升,从而能以使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对于乘客的膝盖位置的相对高度变高的方式,在乘客上下车时使座椅坐垫更好地上升。
文档编号A47C7/02GK103189231SQ20118002738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日
发明者吴竹弘行 申请人: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