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6844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收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能量的时候,不会过于后倾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汽车等车辆后部遭到追尾,或在倒车时发生严重冲撞等,即发生后面碰撞时,就座的乘客由于惯性而急速向后方移动的同时,乘客的上身会后倾。
[0003]一般、车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为在金属制座椅靠背框架上搭载衬垫材料,披覆表皮材料的结构,在后面碰撞时等,如上所述由于乘客急速向后方移动,针对该动作的座椅靠背的变形量不充分,有时无法减轻施加于乘客身体上的负荷。另、令人担心的是,由于对座椅施加巨大负荷,恐怕可能引起座椅靠背故障。
[0004]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向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施加向后的负荷时,侧部框架(专利文献I中记载为侧部构件)弯曲的构成,在后面碰撞时缓和施加于乘客的负荷的技术。
[0005]专利文献1:特许第42005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如专利文献I记载的椅背框架,在后面碰撞时等,若伴随着乘客的后方移动施加向后方的负荷,侧部框架会弯曲,座椅靠背框架会吸收后方移动的冲击能量。但是,专利文献I的座椅靠背框架不能限定侧部框架的变形部分(弯曲部分)而变形,因此,在侧部框架的上下方向上任意一点弯曲。结果,因为不能限定弯曲点,冲击能量向座椅靠背框架整体传递,冲击能量的吸收效率较低,很难稳定下来并缓和冲击能量。
[0007]于是,本申请人提出一种涉及通过使座椅靠背框架变形而吸收冲击能量的技术,通过于下部框架形成具有可弯曲性的收缩部,在后面碰撞等时,通过施加冲击能量时优先让收缩部弯曲,有效吸收冲击能量(PCT/JP2011/078478).如此,可限定座椅靠背框架的变形位置,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0008]但是,我们期待上述技术中,在确保平时使用时的刚性的同时,确保施加冲击负荷时更容易变形,能更有效地把握两者间的平衡。
[0009]另外,我们担心的问题是,在座椅靠背框架后倾变形时,由于施加巨大冲击能量,后倾角度过大,乘客的就座姿势发生变化并损害就座舒适度。
[0010]因此,如上所述,我们追求的技术是,在施加冲击负荷时,在座椅靠背框架(座椅)弯曲变形并后倾的车用座椅中,确保平时使用时的刚性及施加冲击负荷时容易变形的两者间的平衡的同时,限制弯曲量,及座椅靠背框架(座椅)的变形量(后倾角度)。
[001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碰撞时,特别是在施加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时,通过使座椅弯曲变形吸收冲击能量的车用座椅中,在确保平时使用时的高度刚性的同时,在施加冲击负荷时易于使座椅变形,缓和该冲击负荷的车用座椅。
[0012]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碰撞时,特别是在施加后面碰撞的冲击能量时,通过限制座椅的变形量(倾斜的角度),控制座椅的弯曲变形量,减轻对乘客的就座姿势的影响的车用座椅。
[0013]所述课题由以下方法解决,本发明的车用座椅,为具备位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左右侧方、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框架侧部的车用座椅,该框架侧部形成有施加冲击负荷时会变形的脆弱部,该脆弱部构成为具备从所述框架侧部的后端向前方延伸形成的第一脆弱部,及在所述框架侧部上的偏离所述第一脆弱部的位置上形成的第二脆弱部。所述第一脆弱部向所述第二脆弱部的形成位置延伸。
[0014]如此,在本发明中,由于车用座椅上具备施加冲击负荷时变形的脆弱部,在对车用座椅施加后面碰撞时等冲击负荷时,可以脆弱部为起点,使车用座椅的一部分变形,并吸收冲击能量。
[0015]而且,本发明中的脆弱部构成为具备第一脆弱部及第二脆弱部,第一脆弱部向第二脆弱部的形成位置延伸。
[0016]因此,可在确保平时使用时的刚性的状态下,可在冲击负荷传递至第一脆弱部及第二脆弱部并使之变形时,更有效地传递第一脆弱部及第二脆弱部之间的力。
[0017]此时,如权利要求2所述,优选为以下结构,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备,从所述框架侧部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延伸的框架延伸部,所述第一脆弱部形成为横跨所述框架侧部及所述框架延伸部之间的边界部,所述第一脆弱部中,形成于所述框架侧部的部分,从所述边界部向前方延伸,所述框架延伸部从所述边界部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延伸。
[0018]由于如此结构,由于第一脆弱部形成为横跨(切口)所谓“角部”,所以在施加冲击负荷时,该部分可有效变形。
[0019]具体结构如权利要求3所示,所述第一脆弱部及所述第二脆弱部皆优选为贯通孔。
[0020]由于如此结构,施加冲击负荷时,可有效地使该部分变形。
[0021]另外,此时,如权利要求4所述,优选所述第一脆弱部及所述第二脆弱部双方形成为,该双方在上下方向位于同一位置。
[0022]如此,例如,在普通座椅上,可在从车体地板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形成第一脆弱部及第二脆弱部。
[0023]因此,施加冲击负荷时更易于控制框架侧部的变形位置。
[0024]另外,具体来说,如权利要求5所示,所述第二脆弱部优选为安装所述车用座椅时,插入其他部件的贯通孔。
[0025]作为插入该其他部件的贯通孔,具体如权利要求6所示,所述第二脆弱部优选为组装所述车用座椅时,插入固定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固定治具的贯通孔。
[0026]由于如此结构,形成第二脆弱部不需要特别的加工,可以使用原本就存在的贯通孔。
[0027]因此,可减轻形成第二脆弱部的成本,同时,可减少形成第二脆弱部的工时。
[0028]此时,更具体来说,如权利要求7所述,优选为以下结构: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具备的一对侧部框架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框架侧部,和从所述框架侧部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延伸的框架延伸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上具备连结所述侧部框架之间的连结框架,该连结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各端部,与各所述座椅框架上设置的所述框架侧部及所述框架延伸部的任意一个都重合,所述第一脆弱部沿着所述侧部框架中、所述连结框架所重合的区域而形成。
[0029]若为如此结构,由于第一脆弱部沿连结框架和侧部框架重合的区域形成,可保持平时使用时的高度刚性。
[0030]另外,通常,构成侧部框架的框架延伸部,构成为,为了接受连结框架的(焊接端侦D端部,而向内侧方向平缓延伸,且随着往下至下方,其左右方向宽度变得较大。
[0031]因此,形成第一脆弱部的该位置,通常为扩大左右方向宽度的位置,由此,可保持车用座椅平时使用状态下的高度刚性。
[0032]另外,更具体为,考虑到变形效率,作为第一脆弱部的形成位置,优选为邻接连结框架所重合区域的上部的位置。
[0033]另外,此时,如权利要求8所述,所述第一脆弱部为贯通孔,包围所述第一脆弱部的所述贯通孔的缘部优选为弯曲状。
[0034]另外,具体而言,如权利要求9所述,优选为以下结构,所述第一脆弱部,即所述贯通孔,在对所述车用座椅从后方施加冲击负荷时,在上下方向压扁而变形,所述缘部中,在上下方向排列并相对的两个区域,在所述贯通孔的变形量达到指定量时,会相互抵接,并限制所述贯通孔的进一步变形。
[0035]如此使包围贯通孔的缘部弯曲,则相对的缘部形成于夹紧第一脆弱部的位置,而限制第一脆弱部的变形量,因此,当第一脆弱部变形至一定位置(形状)时,相对的缘部相互接触,阻止第一脆弱部进一步发生更大的变形。
[0036]从而,第一脆弱部的变形量不会超过一定数值,结果,座椅的变形量可被限制(控制)在一定数值之下。
[0037]另外,如上所述,施加冲击负荷时,由于为不使座椅的变形量变得过大而进行限制,可减轻对乘客就座姿势的影响。
[0038]并且,不需要使用特殊限制部件,可通过使贯通孔周围弯曲而形成缘部,达到限制部件的机能,可削减追加限制部件的成本。
[0039]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由于车用座椅具备施加冲击负荷时会变形的第一脆弱部及第二脆弱部,施加冲击负荷时,侧部框架会变形,以减轻乘客的冲击。
[0040]另外,通过将脆弱部分割为第一脆弱部和第二脆弱部,可在确保平时使用时的刚性的同时,由于第一脆弱部向所述第二脆弱部形成的位置延伸,可在冲击负荷传递至第一脆弱部及第二脆弱部并使之变形时,更有效地传递第一脆弱部及第二脆弱部之间的力。
[0041]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在施加冲击负荷时,可有效地使第一脆弱部的形成部分变形。
[0042]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在施加冲击负荷时,可有效地使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