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68447阅读:来源:国知局
配置的方式,形成有倾斜轴贯通孔18a。
[0090]另外,本实施例的后缘部15c为了接受(为了加强)连结框架18的焊接侧端部,向内侧方向平缓延伸。
[0091]S卩、后缘部15c构成为随着往下至下方,其左右方向宽度变得较大。
[0092]由于如此结构,提高了连结框架18的接合刚性。
[0093]另外、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框架I表示的是侧部框架15(侧板15a下方)和下部框架架起部18分别作为不同部件形成的例子,但也可以是为一体形成的例子。
[0094]另外,侧部框架15(侧板15a下方)的下方,形成有插入倾斜轴Ila的侧部框架侧的轴贯通孔17c,该下方通过倾斜机构11设置有就座框架2。
[0095]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由一块板材构成。
[0096]并不限于该构成,也可以是座椅靠背框架的侧方分开构成为侧部框架和连结于侧部框架下端部的下部框架基础部,但本例所示的将其设置为一体的结构,可以削减部件数量,降低成本。
[0097]并且,配置于左右方向的侧部框架15、15上,分别形成有在施加冲击负荷时会变形的脆弱部150、150。
[0098]另外,所谓该脆弱部150是由孔部、凹部等形成的。
[0099]在本实施例中,脆弱部150、150形成于以水平面为基准的同一高度的位置上。
[0100]以下,对脆弱部150的构成和机能进行说明。
[0101](关于脆弱部150)
[0102]本发明的车用座椅S具备,施加冲击负荷时会变形的脆弱部(以下将要说明的脆弱部150) ο
[0103]以下,对侧部框架15、15下方的脆弱部150、150各自形成的构成进行说明。
[0104]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脆弱部”是指,所表示的具备在施加后面碰撞时等超过指定的冲击负荷时,会变形的脆弱部的部分,由孔部、凹部等形成。
[0105]在本实施例中,脆弱部150、150形成于以水平面为基准的同一高度的位置上。
[0106]即、在本实施例中,一边的侧部框架15和倾斜轴Ila之间的连结部(侧部框架侧的轴贯通孔17c的位置),和在一边的侧部框架15下部形成的脆弱部150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与另一边的侧部框架15和倾斜轴Ila之间的连结部(侧部框架侧轴贯通孔17c的位置),和在另一边的侧部框架15下部形成的脆弱部150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0107]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脆弱部150、150相对沿座椅靠背框架I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N,分别形成于对照的位置(参照图3)。
[0108]如此结构,更易于在施加冲击负荷时,控制侧部框架15、15的变形位置,适宜适用于车用座椅。
[0109]但是,并不限于此结构,只要是形成于侧部框架15、15下部,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形成于任何位置都是可能的。
[0110]另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脆弱部150、150分别形成于侧部框架15、15下方,但由于左右为同样构成,只以一侧为例进行说明。
[0111]首先,对脆弱部150的形成位置进行说明。
[0112]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涉及到的第一脆弱部150A形成于接近构成连结框架18的弯曲焊接部18A和侧板15a之间的焊接连结地点上方的位置。
[0113]S卩、脆弱部150沿弯曲焊接部18A及侧板15a之间的焊接连结地点上方形成。
[0114]另外、脆弱部150形成于设置卡止螺旋弹簧P的一端部Pl的卡止部Kl的位置的更上方。
[0115]S卩、脆弱部150形成于弯曲焊接部18A和侧板15a之间的焊接连结地点及卡止部Kl更上方,位于接近该位置的位置(沿着的位置)。
[0116]另外,如上所述,后缘部15c构成为,为了接受(为了加强)连结框架18的焊接侧端部,向内侧方向平缓延伸,随着往下至下方,其左右方向宽度变得较大。
[0117]因此,脆弱部150形成的位置位于,后缘部15c左右方向的宽度变大的位置,因此,可高度保持车用座椅S的平常使用状态下的刚性。
[0118]本实施例涉及的脆弱部150由第一脆弱部150A及第二脆弱部150B构成。
[0119]第一脆弱部150A为,由侧板15a(下部)和后缘部15c (下部)形成的切除内角部分的长孔。
[0120]S卩、第一脆弱部150A,作为横跨侧板15a(下部)与后缘部15c (下部)的边界部(以下表述为“边界部L”)而形成(切口)的、在左右方向具有长轴的大致椭圆形状的长孔而形成。
[0121]该第一脆弱部150A中,于侧壁15a上形成的部分从边界部L向前方延伸(以下将该部分表述为“侧面侧延伸部150a”),于后缘部15c上形成的部分,从边界部L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延伸(以下,将该部分表述为“后面侧延伸部150b”)。
[0122]于是,该第一脆弱部150A的缘部分形成有向内侧弯曲、凸缘状的部分。
[0123]以下,将第一脆弱部150A的下方侧的边缘弯曲形成的凸缘状部分表述为“下侧限制部150c”、将上方侧的边缘弯曲形成的凸缘状部分表述为“上侧限制部150d”,将侧方侧的两边缘弯曲形成的凸缘状部分分别表述为“侧方限制部150e”。
[0124]后面碰撞时等对座椅靠背框架I施加冲击负荷时,第一脆弱部150A在上下方向压扁,侧部框架15的上方(具体为第一脆弱部150A形成的位置更上方部)向后方弯曲,但如图8所示,下侧限制部150c及上侧限制部150d可限制第一脆弱部150A的挤压量(即、侧部框架15的倾斜角度)不会超过一定值。
[0125]S卩、通过第一脆弱部150A设置于相对位置的一对下侧限制部150c及上侧限制部150d设置为,若设置于侧部框架15上的第一脆弱部150A的弯曲变大,则下侧限制部150c和上侧限制部150d相互接触,下方具备的下侧限制部150c会阻止上方具备的上侧限制部150do
[0126]此时,具体适用方法为,下侧限制部150c及上侧限制部150d的面积越大,第一脆弱部150A弯曲时,两部分越容易接触,可限制座椅靠背框架I的变形量(后倾量)。
[0127]在本实施例中,显示了在下侧限制部150c及上侧限制部150d的任意一个上形成了平面状的抵接面的例子,但也可以是,至少在其中一方上,当前面形成为平面状。
[0128]S卩、下侧限制部150c及上侧限制部150d中至少一方具备的当前面形成为平面状。
[0129]如此,由于下侧限制部150c及上侧限制部150d中至少一方的当前面为平面状,第一脆弱部150A弯曲时,两部分更容易接触。结果,第一脆弱部150A的弯曲量被限制,侧部框架15的变形量不会超出限定值。
[0130]另外,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脆弱部150A中,以后面侧延伸部150b的长度方向的距离(左右方向的距离)为dl,侧面侧延伸部150a的长度方向的距离(前后方向距离)为d2的话,为dl>d2的构成。
[0131]这是由于侧面侧延伸部150a的延长位置上形成了后述的第二脆弱部150B,受到该第二脆弱部150B的协助,侧面侧延伸部150a侧(侧板15a侧)可弯曲。因此,将侧面侧延伸部150a侧设置为小切口的结构,是考虑到了施加负荷时的变形平衡及平时使用时的刚性。
[013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脆弱部150A为贯通孔结构,但并不限于此结构,也可形成为截面大致半圆弧状,向前方凹陷的凹部(槽)。
[0133]此时,凹部内部自身可实现各限制部(侧方限制部150e、上侧限制部150d、下侧限制部150c)的机能。
[0134]另外,第一脆弱部150A形成为凹部(槽)时,也可为仅在跨越边界部L的位置形成贯通孔的结构,谋求有效传递施加负荷时的力。
[0135]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侧板15a上具备作为孔形成的第二脆弱部150B。
[0136]第二脆弱部150B位于侧板15a上,偏离第一脆弱部150A的位置(即、和第一脆弱部150A并不连续),该位置形成于构成第一脆弱部150A的侧面侧延伸部150a的延长上。
[0137]换言之,构成第一脆弱部150A的侧面侧延伸部150a为向第二脆弱部150B的形成位置延伸的结构。(参考图3箭头)
[0138]这是为了在第一脆弱部150A和第二脆弱部150B之间有效进行力的传递。
[0139]另外,第二脆弱部150B为在组装车用座椅S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