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载具及其餐盘段位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83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幼儿载具及其餐盘段位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幼儿载具及其餐盘段位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家有婴儿的父母而言,使用幼儿载具(例如儿童车、儿童餐椅、摇椅等)作为辅助性工具,已是普遍的做法。随着前述幼儿载具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其功能性及操作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希望婴儿在乘坐过程中安全舒适惬意,也希望在操作上更加便利。通常,幼儿载具包括一架体及安装于所述架体上以供幼儿坐卧的座椅,为方便幼儿进食或放置幼儿玩具等,一般会在幼儿载具的前方设置一可方便装卸的餐盘。为安装餐盘,在座椅前方设置有一安装架,且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容置所述餐盘的收容腔,所述安装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合孔,所述餐盘相应所述卡合孔设置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卡合于所述卡合孔内,从而使所述餐盘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安装架上,同时,为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使用,餐盘大多设计为段位可调的结构,以增大其使用范围。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段餐盘位调整机构中,其调整件21'的一端就有一抵触部214',其抵触部214'上设置有一倾斜的抵触面214a',该抵触面214a'与卡合件相抵触,通过施力使操作件21'的抵触面214a'抵推卡合件,从而使卡合件退出卡合孔,以调整餐盘位置;这种结构中,操作者难以恰当的控制施力,容易使抵触面214a' —直推动卡合件而使其完全脱离安装架,从而使餐盘被意外地拆下,给使用者的调整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避免意外拆下餐盘的段位调整机构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避免意外拆下餐盘的段位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儿载具,其具有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结构简单、且可避免意外拆下餐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餐盘段位调整机构,设置于幼儿载具的餐盘上用以调整所述餐盘于所述幼儿载具上的位置,所述幼儿载具还具有一餐盘安装架,所述餐盘安装架上开设有多个卡合孔,所述餐盘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餐盘安装架上,其中,所述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包括设置于餐盘上的卡合件及段位调整件,所述段位调整件用以控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合孔的卡合或分离并具有一抵触部,所述抵触部上设置有具有一夹角的第一抵触面及第二抵触面,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卡合件相抵触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合孔分离,使所述餐盘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餐盘安装架上的不同位置。较佳地,所述餐盘安装架上开设有卡合槽,多个所述卡合孔设置于所述卡合槽内,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卡合件相抵触时,所述卡合件保持于所述卡合槽内移动。较佳地,所述第二抵触面与所述卡合件相抵触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合槽分离,使所述餐盘与所述餐盘安装架分离。较佳地,从所述抵触部的顶部向底部倾斜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抵触面,从所述第二抵触面的端部向所述抵触部的前端倾斜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抵触面,并使所述第一抵触面、所述第二抵触面之间具有一夹角。较佳地,所述段位调整件还包括操作部及连接部,所述操作部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餐盘上并显露于所述餐盘外,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抵触部之间,通过所述操作部驱动所述抵触部抵推所述卡合件。较佳地,所述餐盘段位调整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抵触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餐盘之间,释放所述操作部后,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操作部复位。较佳地,所述餐盘上设置有呈弧形结构的导轨,所述连接部滑动地卡设于所述导轨内。较佳地,所述卡合件具有一呈中空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壁设置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对应卡合于所述卡合孔之一内。较佳地,所述本体的前端壁开设有一卡合口,所述抵触部部分伸入所述卡合口内,并使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本体相抵触。较佳地,所述餐盘段位调整机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侧壁还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餐盘上;更进一步地,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竖直地容置于所述本体的中空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本体的底部与所述餐盘之间。较佳地,所述餐盘段位调整机构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侧壁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轴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餐盘上;更进一步地,所述餐盘段位调整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水平地容置于所述本体的中空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本体的前端壁与所述餐盘之间。较佳地,多个所述卡合孔开设于所述餐盘安装架的侧壁上,且多个所述卡合孔沿所述餐盘的滑动方向开设。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幼儿载具,包括餐盘安装架及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餐盘安装架上的餐盘,所述餐盘安装架上开设有多个卡合孔,其还包括设置于餐盘上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包括设置于餐盘上的卡合件及段位调整件,段位调整件用以控制卡合件与卡合孔的卡合或分离并具有一抵触部,抵触部上设置有具有一夹角的第一抵触面及第二抵触面,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卡合件相抵触时,卡合件与卡合孔分离,使所述餐盘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餐盘安装架上的不同位置,因而对餐盘的段位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施加一较小的力,即可使第一抵触面抵推卡合件退出卡合孔,从而可滑动餐盘以对其段位进行调整,进一步增加施力,才可使第二抵触面抵推卡合件,进而使卡合件脱离餐盘安装架以将餐盘拆下,因此,操作者能很好的控制施力,有效地避免将餐盘意外拆下,增加餐盘调整的易操作性。具有本实用新型餐盘段位调整机构的幼儿载具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图1是现有调整件的结构不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儿童餐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餐盘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餐盘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5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分解图。图10是图9中段位调整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2是图9中卡合件的放大示意图。图13是图8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本实用新型所述餐盘段位调整机构20设置于餐盘10上,用以对餐盘10安装于座椅上的位置进行调整,下面以儿童餐椅为例,对其上设置的餐盘10及餐盘段位调整机构2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儿童餐椅包括餐盘组1、座椅2及餐盘安装架3,餐盘安装架3设于座椅2的前方,餐盘安装架3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可容置物品的收容腔,餐盘组I与餐盘安装架3之间具有滑轨及滑道使两者之间可相互套接并进行滑动,餐盘安装架3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卡合槽310,所述卡合槽310内分别设有多个卡合孔311,且多个所述卡合孔311沿餐盘组I的滑动方向开设,其中所述卡合槽310的两端侧壁的高度较所述卡合孔311之间的侧壁高,因此,所述餐盘组I滑动地且可选择性地拆卸连接于所述餐盘安装架3上。结合图5-图9所示,所述餐盘组I包括餐盘10及设置于餐盘10背面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20,餐盘段位调整机构20用以调整所述餐盘相对座椅2的位置。其中,餐盘10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上盖11及下盖12(见图9),所述餐盘段位调整机构20设置于下盖12的背面,餐盘段位调整机构20与所述卡合孔311可分离地卡合,通过所述餐盘段位调整机构20可调整餐盘10安装于座椅2上的位置。继续结合图5-图9所示,所述餐盘段位调整机构20包括设置于下盖12的背面的段位调整件21及卡合件22,且该实施例中,具有两卡合件22,两卡合件22对称地设置于下盖12的背面的左右两侧,段位调整件21滑动地设置于下盖12的背面的中部,且段位调整件21设置于餐盘10的前端,两卡合件22设置于靠近餐盘10后端的两侧位置处,因此,段位调整件21自餐盘10的前端向后方延伸并分别与两卡合件22连接,通过该段位调整件21可同时驱动两卡合件22,使两卡合件22均退出卡合孔311,从而进行餐盘10的段位调整。[0039]结合图8-图11所示,所述段位调整件21包括操作部211、滑动连接块212、连接部及抵触部214,其中,连接部为两呈细长结构的触条213,且两所述触条213均呈扰性;操作部211的一侧凸伸出所述滑动连接块212,两所述触条213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滑动连接块212的两侧,两触条2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抵触部214的后端,抵触部214的前端伸入卡合件22内并与之相抵触。所述抵触部214上设置有具有一夹角的第一抵触面214a及第二抵触面214b,更具体地,从抵触部214的顶部向其前端倾斜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抵触面214b,所述第二抵触面214b的下端部继续向其抵触部214的前端倾斜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抵触面214a,因此,所述第一抵触面214a、所述第二抵触面214b之间具有一夹角(见图10、图11),所述夹角小于180度。安装于下盖12的背面时,所述滑动连接块212滑动地连接于下盖12上,并使操作部211显露于所述餐盘10的前端侧壁外,两所述触条213分别向餐盘10的两侧旁弯曲延伸,并使两抵触部214的前端分别伸入卡合件22内,当第一抵触面214a分别与两卡合件22相抵触时,驱动所述抵触部214抵推所述卡合件22,以使所述卡合件22退出卡合孔311,此时,可调整所述餐盘10在餐盘安装架3的位置。若进一步施压于操作部211,驱动所述抵触部214继续前移,而以第二抵触面214b抵推所述卡合件22而加大卡合件22的旋转角度,此时所述卡合件22退出卡合槽,使所述餐盘10可以完全与餐盘安装架3分离。另外,段位调整件21内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15,所述第一弹性件215容置于滑动连接块212内,并使第一弹性件215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滑动连接块212与所述下盖12之间,因此,推动操作部211时,第一弹性件215被压缩,释放所述操作部211后,所述第一弹性件215驱动所述操作部211复位。与段位调整件21相对应,所述下盖12的背面上还设置有呈弧形结构的导轨121,具体地,两导轨121从所述餐盘10的前端的中部向两卡合件22的安装位置处弯曲延伸,两所述触条213滑动地卡设于所述导轨121内。结合图9-图13所示,所述卡合件22具有一呈中空结构的本体221,所述本体221的前端壁上设置有卡合块222,所述卡合块222可为一个或多个,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本体221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卡合块222,多个卡合块222中的部分或全部可分别对应卡合于部分或全部的卡合孔311内。所述本体221的前端壁上远离卡合块222的一端开设有一卡合口 223,所述本体221的两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连接轴224 ;连接于所述下盖12上时,所述本体221通过所述连接轴224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盖12上,并使卡合口 223与所述导轨121相对应,因此,所述抵触部214的前端部分伸入所述卡合口 223内,并使所述第一抵触面214a与所述本体221相抵触。另外,在本体221内还设置有第二弹性件225,用于对枢转后的卡合件22复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225竖直地容置于所述本体221的中空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弹性件225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本体221的底部与所述下盖12之间。因此,抵触部214抵推卡合件22使其绕连接轴224枢转,从而使卡合块222退出卡合孔311,在此过程中,所述本体221的底部抵触并压缩第二弹性件225,当调整完餐盘段位后,第二弹性件225复位,推动所述本体221往回枢转,进而使卡合块222重新卡入卡合孔311内(见图13)。当然,卡合件22与下盖12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上述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亦能实现上述功能,例如,将本体221通过所述连接轴224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下盖12上,在这种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件225水平地容置于所述本体221的中空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弹性件225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本体221的前端壁与所述下盖12之间。因此,抵触部214可推动卡合件22滑动以使其退出卡合孔311,同样能实现餐盘段位的调整。优选地,上述第一弹性件215、第二弹性件225均为弹簧,当然,并不以弹簧为限,还可以是其他的弹性物件。下面结合图2-图13所示,对本实用新型儿童餐椅之餐盘10的段位调整过程进行描述。需对餐盘10的段位进行调整时,施加一较小的力推动段位调整件21的操作部211,从而使滑动连接块212沿餐盘10滑动,以推动两触条213沿导轨121滑动,进而使抵触部214的第一抵触面214a抵推卡合件22的本体221,卡合件22本体221受力后绕其连接轴224枢转,从而使卡合块222退出卡合孔311,因此,可推动餐盘10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座椅2,实现其位置的调整;在滑动连接块212的滑动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15被压缩,且在所述本体221的枢转过程中,所述本体221的底部抵触并压缩第二弹性件225 ;因此,当调整完成后,释放所述操作部211,操作部211在第一弹性件215的作用下复位,进而使抵触部214对卡合件22的抵推力消失,因此,卡合件22的本体221可在第二弹性件225的弹性力作用下,绕连接轴224往回枢转,并最终使卡合块222重新卡入卡合孔311内。而当需要将餐盘10拆下时,在上述餐盘10段位调整的基础上,对操作部211进一步增加施力,从而可使第二抵触面214b抵推卡合件22,使本体221绕其连接轴224枢转的角度更大,从而使卡合件22完全脱离餐盘安装架3,这样才能将餐盘10拆下,因此,施加一较小的力只能调整餐盘10的段位,在餐盘10的段位调整过程中,能很好的控制施力,从而可避免不必要地将餐盘10拆下。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20,包括设置于餐盘10上的段位调整件21及卡合件22,所述段位调整件21用以控制卡合件22与卡合孔311的卡合或分离并具有一抵触部214,所述抵触部214上设置有具有一夹角的第一抵触面214a及第二抵触面214b,所述夹角小于180度,所述第一抵触面214a与所述卡合件22相抵触,卡合件22与卡合孔311分离,使所述餐盘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餐盘安装架上的不同位置;对餐盘10的段位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施加一较小的力,即可使第一抵触面214a抵推卡合件22退出卡合孔311,从而可滑动餐盘10以对其段位进行调整,当进一步增加施力时,使第二抵触面214b抵推卡合件22才能使卡合件22脱离餐盘安装架3,因此,操作者可很好的控制施力,有效地避免将餐盘10意外拆下,增加易操作性。具有本实用新型所述餐盘段位调整机构20的餐盘10,不仅限于安装在儿童餐椅上,还可用于其他幼儿载具,例如儿童车、摇椅等,此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餐盘段位调整机构,设置于幼儿载具的餐盘上用以调整所述餐盘于所述幼儿载具上的位置,所述幼儿载具还具有一餐盘安装架,所述餐盘安装架上开设有多个卡合孔,所述餐盘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餐盘安装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包括设置于餐盘上的卡合件及段位调整件,所述段位调整件用以控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合孔的卡合或分离并具有一抵触部,所述抵触部上设置有具有一夹角的第一抵触面及第二抵触面,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卡合件相抵触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合孔分离,使所述餐盘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餐盘安装架上的不同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安装架上开设有卡合槽,多个所述卡合孔设置于所述卡合槽内,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卡合件相抵触时,所述卡合件保持于所述卡合槽内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触面与所述卡合件相抵触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合槽分离,使所述餐盘与所述餐盘安装架分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抵触部的顶部向底部倾斜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抵触面,从所述第二抵触面的端部向所述抵触部的前端倾斜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抵触面,并使所述第一抵触面、所述第二抵触面之间具有一夹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段位调整件还包括操作部及连接部,所述操作部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餐盘上并显露于所述餐盘外,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抵触部之间,通过所述操作部驱动所述抵触部抵推所述卡合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抵触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餐盘之间,释放所述操作部后,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操作部复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上设置有呈弧形结构的导轨,所述连接部滑动地卡设于所述导轨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具有一呈中空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壁设置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对应卡合于所述卡合孔之一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前端壁开设有一卡合口,所述抵触部部分伸入所述卡合口内,并使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本体相抵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侧壁还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餐盘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竖直地容置于所述本体的中空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本体的底部与所述餐盘之间。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侧壁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轴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餐盘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水平地容置于所述本体的中空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本体的前端壁与所述餐盘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合孔开设于所述餐盘安装架的侧壁上,且多个所述卡合孔沿所述餐盘的滑动方向开设。
15.一种幼儿载具,包括餐盘安装架及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餐盘安装架上的餐盘,所述餐盘安装架上开设有多个卡合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餐盘段位调整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幼儿载具及其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其中,餐盘段位调整机构包括设置于餐盘上的卡合件及段位调整件,段位调整件用以控制卡合件与卡合孔的卡合或分离并具有一抵触部,抵触部上设置有具有一夹角的第一抵触面及第二抵触面,第一抵触面与卡合件相抵触时,卡合件与卡合孔分离,使餐盘可移动地设置于餐盘安装架上的不同位置;对餐盘的段位进行调整时,施加一较小的力,即可使第一抵触面抵推卡合件退出卡合孔,从而可滑动餐盘以对其段位进行调整,进一步增加施力,才可使第二抵触面抵推卡合件,进而使卡合件脱离餐盘安装架以将餐盘拆下,因此,操作者能很好的控制施力,有效地避免将餐盘意外拆下,增加餐盘调整的易操作性。
文档编号A47D1/00GK202843051SQ20122049685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杨涛 申请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