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78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会展中,有许多大型展台及大型展示道具制造时,都用到方通作为骨架。通常是将大型的展示道具拆分成各骨架零部件,然后用螺钉或者铆钉对各零部件进行连接。然而用螺钉或者铆钉进行连接存在明显缺点,其连接处较生硬,不能达到圆滑过渡,使得展示道具的流线型产生明显的过渡处,影响道具的外形美观,且不能根据现场进行优化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相关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转向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旋转支架、第二旋转支架、旋转轴、限位齿轮以及固定齿盖;所述第一旋转支架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可相对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旋转支架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之间夹角可调;所述限位齿轮与第二旋转支架固定连接,固定齿盖可分离地盖合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与所述限位齿轮上,以限制所述第一旋转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旋转。所述限位齿轮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转向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将所述限位齿轮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相连接。所述限位齿轮上形成有轴孔及偏离轴孔的销孔,分别供所述旋转轴及固定销穿置其中。所述固定销与所述旋转轴相平行。所述第一旋转支架包括第一底座及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包括第二底座及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支架板;第一支架板与第二支架板上分别形成有横向贯通的轴孔,以供旋转轴穿置于其中,将所述第一旋转支架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旋转轴末端还设有轴帽。所述固定齿盖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内壁面与第一支架板外周侧相适配的第一侧壁以及内壁面与限位齿轮侧壁面的突齿相适配的第二侧壁。所述固定齿盖进一步通过扎带固定在第一旋转支架上。所述转向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分别套装在两个骨架上的两个固定套,所述第一旋转支架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两个固定套上。所述固定套的断面呈方形、多边形或圆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安装拆卸简易,通过第一、第二旋转支架分别安装在两骨架上来连接骨架,骨架之间连接圆滑,达到流线型效果,提高道具的外形美观,两骨架之间的角度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能根据现场进行优化调节,适用各种突变的造型要求。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限制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固定齿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调节装置组装于骨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转向调节装置,适用于连接展示骨架并对其进行角度调节,其包括第一旋转支架10、第二旋转支架20、旋转轴30、两个限位齿轮40以及两个固定齿盖50。第一旋转支架10与第二旋转支架20通过旋转轴30可转动地连接,使得第一旋转支架10与第二旋转支架20之间夹角可调,该两个限位齿轮40套设于旋转轴30上并与第二旋转支架20相对固定,该两个固定齿盖50分别可分离地盖合第一旋转支架10及限位齿轮40的两相对侧,以限制第一旋转支架10相对于第二旋转支架20转动,从而固定第一旋转支架10与第二旋转支架20之间的夹角。通过将第一、第二旋转支架10、20分别安装在两个骨架100上,能够实现两个骨架100之间的圆滑连接及适用多种突变造型,使展示道具体现流线型效果,外形美观。第一旋转支架10可包括第一底座11及设于该第一底座11上的第一支架板12。第一旋转支架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大致呈U形,其包括第一底座11及分别设于该第一底座11的两相对侧的两个第一支架板12。该两个第一支架板12相互平行布置,并与该第一底座11相垂直。每一个第一支架板12上均形成有横向贯通的轴孔120,以供旋转轴30穿置于其中。可以理解地,第一旋转支架10并不局限于U形,其也可以呈其他形状,例如类似第二旋转支架20的T形等。第二旋转支架20可包括第二底座21及设于第二底座21上的第二支架板22。第二旋转支架20在一些实施例中大致呈T形,其包括第二底座21及垂直设于第二底座21 —个侧面中部的第二支架板22。第二支架板22上形成有一个轴孔220和一个销孔221,该轴孔220及该销孔221均横向贯穿第二支架板22,且两者之间相隔一段距离。该轴孔220及该销孔221分别供所述旋转轴30以及一个固定销60穿置于其中。可以理解地,第二旋转支架20在一些实施例中也不局限于T形。如图2所示,每一限位齿轮40在一些实施例中均可呈圆柱状,其侧壁面上形成有数个突齿43。每一限位齿轮40上均形成有轴孔41及销孔42,而销孔42设置在偏离轴孔41 一段距离的位置处,该限位齿轮40的轴孔41和销孔42分别供旋转轴30和固定销60穿置于其中。固定销60将限位齿轮40与第二旋转支架20相连接,优选的,固定销60与旋转轴30相平行。第一旋转支架10、第二旋转支架20、旋转轴30以及该两个限位齿轮40组装时,可以先将该两个限位齿轮40放置在第二旋转支架20的第二支架板22的两相对侧,让该两个限位齿轮40的轴孔41和销孔42分别与第二支架板22的轴孔220和销孔221正对。然后,将固定销60插入该两个限位齿轮40以及该第二支架板22的销孔221中,将限位齿轮40与第二旋转支架20初步组合在一起。再将第一旋转支架10的两个第一支架板12分别放置在该两个限位齿轮40的外侧,并令该两个第一支架板12的轴孔120与该两个限位齿轮40的轴孔41正对,此时,第一支架板12、限位齿轮40以及第二支架板22的轴孔120、41、220均正对。最后将旋转轴30穿置于该两个第一支架板12、该限位齿轮40以及该第二支架板22的轴孔中,即将第一旋转支架10、第二旋转支架20以及两个限位齿轮40组合在一起。第一旋转支架10、第二旋转支架20以及两个限位齿轮40被旋转轴30组合好以后,该第一旋转支架10可相对于第二旋转支架20绕旋转轴30转动。该两个限位齿轮40与第二旋转支架20之间由于同时通过旋转轴30和固定销60相连接,而不能够相对于第二旋转支架20旋转,也即该两个限位齿轮40是相对第二旋转支架20固定连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防止旋转轴30脱落,可在旋转轴30的两个末端还分别设置两个轴帽31。如图3所不,每一个固定齿盖50在一些实施例中均可包括底板51以及设置于底板51上的侧壁52,侧壁52与底板51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以容纳第一旋转支架10的第一支架板12及限位齿轮40,从而使得固定齿盖50覆盖在第一旋转支架10与限位齿轮40上。侧壁52包括内壁面与第一支架板12外周侧相适配的第一侧壁521以及内壁面与限位齿轮40侧壁面的突齿43相适配的第二侧壁522,其中第二侧壁522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与限位齿轮40的突齿43相啮合的齿槽523。固定齿盖50盖合在第一旋转支架10与限位齿轮40上时,该第一侧壁521可以紧密地贴合在相应的第一支架板12的外周侧,第二侧壁522通过其齿槽523与相应的限位齿轮40的突齿43相啮合而紧密地贴合在限位齿轮40的侧壁面,从而将固定齿盖50盖合在第一旋转支架10及限位齿轮40上,进而使得第一旋转支架10相对于固定齿盖50固定。固定齿盖50的底板51上还设有通孔510以供轴帽31容置其中。由此可知,当将固定齿盖50的覆盖在第一旋转支架10和限位齿轮40上时,可以将第一旋转支架10相对于固定齿盖50固定连接,并可以将固定齿盖50相对于限位齿轮40固定连接。又由于限位齿轮40相对于第二旋转支架20是固定连接的,因此,通过将固定齿盖50的覆盖在第一旋转支架10和限位齿轮40上,可以实现第一旋转支架10相对于第二旋转支架20固定连接。如此,则第一旋转支架10与第二旋转支架20之间的任意角度均可被固定齿盖50固定下来。固定齿盖50进一步可通过扎带固定在第一旋转支架10上,防止其脱落。旋转轴30、限位齿轮40均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第一旋转支架10、第二旋转支架20及固定齿盖50均可以采用工程塑料或合金材料压铸成型。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分别套装在两个骨架上的两个固定套70,第一旋转支架10与第二旋转支架20可拆卸地安装在两个固定套70上。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旋转支架10的第一底座11与第二旋转支架20的第二底座21分别开设有安装孔110、210,以供螺钉、铆钉等连接件穿过其中,而将其与固定套70相连接。固定套70可以采用工程塑料、金属或合金等材料制成,其断面形状为呈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等,具体可根据骨架形状设置,如方形固定套,用于套装在方通骨架上,圆形固定套则用于套装在圆通骨架上等。同样的,第一旋转支架10的第一底座11与第二旋转支架20的第二底座21的外周形状也可根据骨架形状设置为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等。结合图1-图4所示,组装时,可先通过螺钉、铆钉等连接件将第一旋转支架10与第二旋转支架20分别安装在固定套70上,再将第一旋转支架10与第二旋转支架20通过旋转轴30、限位齿轮40转动连接起来,且限位齿轮40通过固定销50与第二旋转支架20固定连接,然后将固定套70分别套装在两骨架100上,根据骨架100是直线或弧形(如图4中所示)形状等及骨架100组装需要调节第一旋转支架10与第二旋转支架20之间的角度,再将固定齿盖50盖合在第一旋转支架10及限位齿轮40上,从而固定第一旋转支架10与第二旋转支架20之间的角度。通过本实用新型连接的骨架之间连接圆滑,达到流线型效果,使得展示道具外形美观。此外,对骨架连接还能够根据现场进行优化调节,调节时只需将固定齿盖50摘下,将第一旋转支架10以旋转轴30为中心轴相对第二旋转支架20作转动即可调节其之间的角度,从而调节两骨架100之间的连接角度。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转支架(10)、第二旋转支架(20)、旋转轴(30)、限位齿轮(40)以及固定齿盖(50); 所述第一旋转支架(10)通过所述旋转轴(30)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20)可相对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旋转支架(10)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20)之间夹角可调;所述限位齿轮(40)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2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齿盖(50)可分离地盖合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10)与所述限位齿轮(40)上,以限制所述第一旋转支架(10)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20)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齿轮(40)安装在所述旋转轴(30)上;所述转向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销(60),所述固定销(60)将所述限位齿轮(40)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2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齿轮(40)上形成有轴孔(41)及偏离轴孔(41)的销孔(42),分别供所述旋转轴(30)及固定销(60)穿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60)与所述旋转轴(30)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10)包括第一底座(11)及设于所述第一底座(11)上的第一支架板(12 ),所述第二旋转支架(20 )包括第二底座(21)及设于所述第二底座(21)上的第二支架板(22);第一支架板(12)与第二支架板(22)上分别形成有横向贯通的轴孔(120、220),以供旋转轴(30)穿置于其中,将所述第一旋转支架(10)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20)可转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30)末端还设有轴帽(3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盖(50)包括底板(51)以及设置于底板(51)上的侧壁(52);所述侧壁(52)包括内壁面与第一支架板(12)外周侧相适配的第一侧壁(521)以及内壁面与限位齿轮(40)侧壁面的突齿(43)相适配的第二侧壁(5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盖(50)进一步通过扎带固定在第一旋转支架(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分别套装在两个骨架上的两个固定套(70),所述第一旋转支架(10)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20 )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两个固定套(70 )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70)的断面呈方形、多边形或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支架、第二旋转支架、旋转轴、限位齿轮以及固定齿盖;所述第一旋转支架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可相对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旋转支架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之间夹角可调;所述限位齿轮与第二旋转支架固定连接,固定齿盖可分离地盖合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与所述限位齿轮上,以限制所述第一旋转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旋转。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简易,通过第一、第二旋转支架分别安装在两骨架上来连接骨架,骨架之间连接圆滑,达到流线型效果,提高道具的外形美观,两骨架之间的角度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能根据现场进行优化调节,适用各种突变的造型要求。
文档编号A47F11/00GK203073901SQ20122065494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刘梦龙, 向荣, 刘义, 高城, 金茂林 申请人: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