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57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体,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充气和泄气方式来改变垫体柔软程度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
背景技术
垫体是一种应用各个领域中用以隔离一部件和另一部件的辅助用品,其中,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垫体有床垫、座垫、枕垫、鞋垫等等,普通的床垫一般包括面料层、底层及设置于面料层与底层之间的弹簧,弹簧作为面料层与底层之间的支撑,使得床垫具有弹性和柔性,从而使得人在睡觉时更加舒适,而普通的座垫、枕垫一般包括面料层、底层及设置面料层或底层之间海绵或其他填料,鞋垫一般包括一层或多层底料连接形成。然而,上述结构的床垫、座垫、枕垫或鞋垫等垫体,由于采用弹簧作为支撑或采用海绵及其他填充物填充,使得床垫、座垫、枕垫或鞋垫的柔软程度不可调节,而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或不同身体状态的人,对垫体的柔软程度的要求不同,因此,现有的床垫、座垫、枕垫或鞋垫等垫体,不能满足于不同需要人群的需要;此外,现有的床垫、座垫、枕垫或鞋垫等垫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上表面与人体接触,容易造成闭气闷热,降低了人体的舒适度;与此同时,长时间使用后,弹簧由于受长时间压缩,容易产生不可恢复变形(即高度变小),如此,使得垫体的中间等局部位置形成凹陷等,同样,海绵及其他填充物也容易在长时间使用下产生变形,致使中间等局部位置凹陷,影响垫体使用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软程度可调节、透气性好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气囊,该气囊由内气囊和外气囊组成,所述内气囊设置于外气囊内部;至少一个充泄气装置,与所述内气囊相连,用于为所述内气囊充气或泄气,以使所述外气囊随所述内气囊被充气而膨胀,随所述内气囊被泄气而收缩。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阐述: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载体,该载体包含一透气面料及一底料,所述气囊布置并固定于所述透气面料与底料之间形成垫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长条形或方形,多个长条形气囊或方形气囊排列形成垫体。进一步的,所述外气囊上设有允许外部流体进入外气囊内部的垫面呼吸阀及允许外气囊内部流体释放至外部的呼吸控气阀;在该呼吸控气阀处于开启状态下,外气囊与外部单向导通,以使所述外气囊内部流体可释放至外部,在该呼吸控气阀处于关闭状态下,外气囊与外部隔离形成封闭状态,以使所述外气囊内部流体不能释放至外部。[0013]进一步的,所述内气囊的侧面设有一与该内气囊相通的内气囊接管,该内气囊接管穿过外气囊与所述充泄气装置通过导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气囊的侧面设有一与该外气囊相通的外气囊接管,该外气囊接管通过导管与所述呼吸控气阀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多个,所述多个气囊通过连接管连通形成一组或多组气囊,每组气囊分别与一个充泄气装置连接及一个呼吸控气阀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呼吸控气阀包括一前壳,具有一流体通道及一与所述流体通道连接的气管接口部,所述前壳的末端为敞口端;一后壳,其底部设有呼吸孔A,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前壳的敞口端,所述后壳底部内表面与敞口端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一弧形呼吸片A,在气压作用下弧形呼吸片A形变以使所述流体通道与呼吸孔A导通,所述后壳底部的外表面卡设有止气密封圈;一开关旋钮部,其底部设有与外部相通的呼吸孔B,所述前壳末端的圆周表面设有螺旋状锁紧滑道,所述开关旋钮部的内圆周表面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锁紧滑道内;该开关旋钮部沿第一方向旋转,可使其底部内表面与所述后壳底部外表面的止气密封圈抵接密封,所述呼吸孔A与呼吸孔B隔离形成非连通状态;该开关旋钮部沿第二方向旋转,可使其底部内表面与所述后壳底部外表面的止气密封圈远离,所述呼吸孔A与呼吸孔B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 垫面呼吸阀包括一上壳,其上表面设有呼吸孔C ;一下壳,与所述上壳连接,其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外气囊相通的呼吸孔D,所述上壳与下壳之间设有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置有一弧形呼吸片B,在气压作用下弧形呼吸片B形变以使所述呼吸孔C与呼吸孔D导通。进一步的,所述垫体结构为床垫、座垫、枕垫及鞋垫中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实用新型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利用充泄气装置为内外气囊充气或泄气,充气时,可使垫体的硬度增大,泄气时,可使垫体的硬度减小,如此实现了垫体的柔软程度可调,当作为床垫、座垫、枕垫或鞋垫使用时,可提高其舒适度,通过调节垫体柔软程度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其使用更加方便,更加人性化;其二、由于外气囊上设置的垫面呼吸阀及呼吸控气阀,作为座垫,在汽车行驶时马路的颠波时,或作为鞋垫,人踏步行走时,或作为床垫,睡眠身体挪动时,外气囊腔体在受挤压伸缩变形,呼吸控气阀排气(或吸气)、镶嵌于外气囊上的垫面呼吸阀吸气(或排气),如此,产生空气对流,夏天可把呼吸控气阀开启,让空气呼吸对流,起凉爽作用,而冬天可以把呼吸控气阀关闭不让空气呼吸对流,起到保暖作用,即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其三、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充泄气装置为内外气囊充气或泄气,因此,只要气囊的密封性良好,即可保证垫体在当前柔软度下长时间使用也不产生变形等,避免了现有垫体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的变形等问题;其四、本实用新型的垫体通过多个气囊布置于载体上形成,如此,可通过增加或减少气囊数量来改变垫体的面积(大小),因此,使用灵活方便,适应性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气囊串联连接示意图;图5为内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内气囊与外气囊的组装示意图;图7为气囊并联连接示意图;图8为多组气囊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呼吸控气阀的爆炸图图10为呼吸控气阀呼气结构开启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1为呼吸控气阀呼气结构关闭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2为呼吸控气阀吸气结构开启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3为呼吸控气阀吸气结构关闭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4为垫面呼吸阀的爆炸图;图15为垫面呼吸阀吸气结构的剖视图;图16为垫面呼吸阀呼气结构的剖视图;图17为手动充泄气装置的爆炸图;图18为手动充泄气装置的剖视图;图19为智能电动充泄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智能电动充泄气装置与气囊的连接关系图;图21为包含本实用新型的床垫结构示意图;图22为包含本实用新型的坐垫结构示意图;图23为包含本实用新型的枕垫结构示意图;图24为包含本实用新型的鞋垫结构示意图;图25为床垫的使用状态图;图26为坐垫的使用状态图;图27为枕垫的使用状态图;图28为鞋垫的使用状态图;图29为床垫内嵌于床垫本体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0为坐垫内嵌于坐垫本体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1为枕垫内嵌于枕垫本体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2为鞋垫内嵌于鞋垫本体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3为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4为图33中B-B剖视图;图35为图33中C-C剖视图;图36为图3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7为图35中 C处的局部放大图;[0063]图中:气囊I ;内气囊101 ;高韧性薄胶片1011 ;外气囊102 ;安装孔1021 ;手动充泄气装置2 ;充气鼓201 ;开关壳202 ;开关按钮203 ;杆状部204 ;密封环205 ;弹簧206 ;出气单向阀207 ;进气单向阀208 ;气管连接口 209 ;垫面呼吸阀3 ;上壳301 ;呼吸孔C3011 ;下壳302 ;呼吸孔D3021 ;容纳槽3022 ;弧形呼吸片B303 ;呼吸控气阀4 ;前壳401 ;后壳402 ;呼吸孔A4021 ;锁紧滑道4022 ;开关旋钮部403 ;呼吸孔B4031 ;弧形呼吸片A404 ;止气密封圈405 ;气管接口部406 ;载体5 ;面料501 ;底料502 ;三通接头6 ;内气囊接管7 ;外气囊接管8 ;外壳9 ;主控电路板10 ;充气气控器11 ;呼吸气控器12 ;充气气控接口 13 ;呼吸气控接口 14 ;气泵15 ;连接管16 ;床垫本体17 ;坐垫本体18 ;枕垫本体19 ;鞋垫本体20 ;床垫100 ;坐垫200 ;枕垫300 ;鞋垫4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它包括多个气囊1、至少一个充泄气装置及一载体5,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气囊I为长条形,该气囊I由内气囊101和外气囊102组成,所述内气囊101设置于外气囊102内部;所述充泄气装置与所述内气囊101相连,用以为所述内气囊101充气或将内气囊101中的气体排出(泄气),以使所述外气囊102随所述内气囊101被充气而膨胀,随所述内气囊101被泄气而收缩,所述载体5包含一透气面料501及一底料502,所述气囊I布置并固定于所述透气面料501与底料502之间形成垫体结构。为了使外气囊102能随所述内气囊101被充气而膨胀,随所述内气囊101被泄气而收缩,本实施例中,于外气囊102上设有垫面呼吸阀3及呼吸控气阀4 ;垫面呼吸阀3允许外部流体进入外气囊102内部(吸气),呼吸控气阀4允许外气囊102内部流体释放至外部(呼气);在该呼吸控气阀4处于开启状态下 ,外气囊102与外部(外气囊102的外部)单向导通,以使在外气囊102被压缩时,所述外气囊102内部流体可释放至外部,在该呼吸控气阀4处于关闭状态下,外气囊102与外部隔离形成封闭状态,以使所述外气囊102内部流体不能释放至外部。可以理解的是,外气囊上设置的垫面呼吸阀3也可以设计为呼气结构,即允许外气囊102内部流体释放至外部,对应的,呼吸控气阀4也可以设计为吸气结构,即允许外部流体进入外气囊102内部。参照图5所示,为内气囊10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利用两层高韧性薄胶片1011采用热压工艺,将两层高韧性薄胶片1011边缘热压粘接,使其形成一端开口的内袋体,再将开口位置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将以内气囊连接管7与该开口热压粘接形成所述内气囊101,可以理解的是,内气囊101也可采用其他合适材质制成具有韧性的腔体结构。参照图6所示,为外气囊102与内气囊101组装示意图,外气囊102采用高弹力胶体材料制成,在制作过程中,先制作形成两端敞口的外气囊102,在外气囊102上表面设有安装孔1021,再将内气囊101由外气囊102—端敞口中装入至外气囊102中,进一步将外气囊102的一端通过热压成型工艺与内气囊连接管7之间粘接密封,另一端通过热压成型工艺与外气囊连接管8之间粘接密封,最后将垫面呼吸阀3粘接于外气囊102的安装孔1021上,如此形成气囊结构。由于外气囊102具有弹性作用,在外力使其变形后,恢复形变过程中,可通过外气囊102上的垫面呼吸阀3和呼吸控气阀4使内部气体排出至外部及使外部气体吸入至外气囊102内部,如此实现呼气和吸气。参照图2、图4及图7所示,多个气囊I可以采用串联方式充气或泄气,如图2为一种串联充气或泄气的连接结构,在气囊I的一侧,每个内气囊101的一端设有一与该内气囊101相通的内气囊接管7,每个内气囊接管7穿过外气囊102连接一三通接头6,相邻两个三通接头6之间通过导管串联连接,如此,每个内气囊101的一端彼此连通,再通过一连接管将最外侧内气囊101上的三通接头6连接至所述充泄气装置,即可通过充泄气装置为各个内气囊101充气或排气。在气囊I的另一侧,每个外气囊102的一端设有一与该外气囊102相通的外气囊接管8,每个外气囊接管8连接一三通接头6,相邻两个三通接头6之间通过导管串联连接,如此,每个外气囊102的一端彼此连通,再通过一连接管将最外侧内气囊101上的三通接头6连接至所述呼吸控气阀4,即可通过呼吸控气阀4为各个外气囊102排气或吸气。如图4所示,为另一种串联充气或泄气的连接结构,即直接通过连接管将各个内气囊101串联连接后再与充泄气装置连接,使各内气囊101连通至充泄气装置,同样,直接通过连接管将各个外气囊102串联连接后再与呼吸控气阀4连接,使各外气囊102连通至呼吸控气阀4。参照图7所示,多个气囊I可以采用并联方式充气或泄气,即将各个内气囊101分别通过一连接管与充泄气装置连接,使各内气囊101并联至充泄气装置,同样,将各个外气囊102分别通过一连接管与呼吸控气阀4连接,使各外气囊102并联至呼吸控气阀4。参照图8所示,多个气囊I可以通过连接管连通形成一组或多组气囊,每组气囊I分别与一个充泄气装置连接及一个呼吸控气阀4连接,如此,每组气囊I通过独立充泄气装置和呼吸控气阀4分别控制。参照图9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呼吸气控阀为呼气结构,呼吸控气阀4包括一前壳401、一后壳402及一开关旋钮部403,前壳401具有一流体通道及一与所述流体通道连接的气管接口部406,所述前壳401的末端为敞口端;后壳402的底部设有呼吸孔A4021,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前壳401的敞口端,所述后壳402底部内表面与敞口端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一弧`形呼吸片A404,在气压作用下弧形呼吸片A404形变以使所述流体通道与呼吸孔A4021导通,所述后壳402底部的外表面卡设有止气密封圈405 ;开关旋钮部403的底部设有与外部相通的呼吸孔B4031,所述前壳401末端的圆周表面设有螺旋状锁紧滑道4022,所述开关旋钮部403的内圆周表面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锁紧滑道4022内。该开关旋钮部403沿第一方向(顺时针)旋转,可使其底部内表面与所述后壳402底部外表面的止气密封圈405抵接密封,所述呼吸孔A4021与呼吸孔B4031隔离形成非连通状态,外气囊102中的气体无法从呼吸控气阀4中排出;该开关旋钮部403沿第二方向(逆时针)旋转,可使其底部内表面与所述后壳402底部外表面的止气密封圈405远离,所述呼吸孔A4021与呼吸孔B4031相连通,此状态下,当外气囊102收到压力压迫时,外气囊102中的气体可通过依次经过呼吸控气阀4的流体通道、容置空间、呼吸孔A4021及呼吸孔B4031排出到外部,完成呼气。参照图12至图13所示,呼吸控气阀4可设计成吸气结构,呼气结构与排气结构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吸气结构中弧形呼吸片A404的弯曲方向与呼气结构中弧形呼吸片A404的弯曲方向刚好相反,如此,在反方向气体压力作用下,弧形呼吸片A404变形后即可实现吸气。[0074]参照图14至图15所示,该垫面呼吸阀的吸气结构,垫面呼吸阀3包括一上壳301及一下壳302,上壳301的上表面设有呼吸孔C3011,下壳302与所述上壳301连接,其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外气囊102相通的呼吸孔D3021,所述上壳301与下壳302之间设有一容纳槽3022,所述容纳槽3022中设置有一弧形呼吸片B303,在气压作用下弧形呼吸片B303形变以使所述呼吸孔C3011与呼吸孔D3021导通,在内气囊101充气时,外气囊102内部受到内气囊101的向外的压力,弧形呼吸片B303变形,外部空气进入至外气囊102内而膨胀,完成吸气,与呼吸控气阀4的呼气一同实现呼吸功能。参照图16所示,当呼吸控气阀4设计成吸气结构时,对应的,垫面呼吸阀3则设计为呼气结构,该垫面呼吸阀3的呼气结构与吸气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呼气结构中的弧形呼吸片B303弯曲方向与吸气结构中的弧形呼吸片B303的弯曲方向刚好相反,如此,在反方向气体压力作用下,弧形呼吸片B303变形后即可实现呼气,与呼气控气阀4的吸气一同实现呼吸功能。参照图17至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充泄气装置可以采用手动充泄气装置2,图17至图18为一种手动充泄气装置2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充气鼓201,该充气鼓201的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孔位置设有进气单向阀208,另一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位置设有出气单向阀207,出气单向阀207上方设有放气开关,该放气开关包括开关壳202、开关按钮203、弹簧206、密封环205及杆状部204 ;所述开关壳202与充气鼓201连接成一体,其腔体与出气口连通,开关壳202的侧部设有一放气孔,上部设有气管连接口 209 ;杆状部204设置于开关壳202内,其一端由放气孔伸出并与开关按钮203连接,另一端与弹簧206的一端连接,弹簧206的另一端与开光壳内侧壁抵接;密封环205套接于杆状部204上,且与放气孔所在的开关壳202内侧壁抵接,以使放气孔密封,当在开关按钮203上施加一与开关壳202侧面垂直的外力时,杆状部204由外向内运动,弹簧206被压缩,杆状部204上的密封环205逐渐离开开关壳202内侧壁,当弹簧206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密封环205与开关壳202内侧壁分离形成间隙,以使开关壳202的腔体与放气孔连通,气囊I中的气体经开关壳202上的气管连接口 209进入开关壳202的腔体中,再由腔体进入放气孔,如此实现放气(泄气)。上述手动充泄气装 置2为现有技术常见结构,在此不作详细描述。参照图19至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充泄气装置还可以采用智能电动充泄气装置,图19为单组充气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壳9、主控电路板10、呼吸气控器12、充气气控器11及气泵15,其中,呼吸气控器12、充气气控器11及气泵15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板10电性连接,呼吸气控器12上连接呼吸气控接口 14,充气气控器11上连接有充气气控接口 13,气泵15与充气气控接口 13连接,通过该充气气控接口 13为内气囊101充气,同时通过充气气控器11加以控制调节,而呼吸气控接口 14在呼吸气控器12的控制和调节下实现外气囊102的吸气与排气;图20为单组充气的连接关系图,充气气控接口 13与串联的各个气囊I的内气囊101连接,为内气囊101充气或排气,呼吸气控接口 14与串联的各个气囊I的外气囊102连接,外气囊102可以从呼吸气控接口 14排出气体或吸入气体。此外,可在单组充气的基础上,将呼吸气控器12及呼吸气控接口 14设为多个,每个呼吸气控接口14与一个外气囊102或多个相连通的外气囊102连接,为一个外气囊102或多个相连通的外气囊102放气或吸气;充气气控器11和充气气控接口 13也设为多个,每个充气气控接口13与一个内气囊101或多个相连通的内气囊101连接,为内气囊101充气或放气。[0078]参照图21至图28所示,由于多个气囊I通过连接管连通形成一组或多组气囊I后,每组气囊I可分别通过一个充泄气装置充气或排气,因此,当该垫体作为不同产品时,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为气囊I充气或泄气,例如作为床垫100使用时,为了使床垫100符合人体工学曲线,所以,可以将部分气囊I设计不同大小,高度较高的几个气囊I串联成一组,其他相同气囊I串联成另一组,同时,将采用两个充泄气装置为两组气囊I充气或排气,如此,即可为每组气囊I单独充气或泄气,最终充气完成后的厚度不相同,符合人体工学曲线的要求;作为坐垫200时,可将背部与底部气囊分别通过一个充泄气装置充气或泄气,满足不同的调节需要;作为枕垫300时,利用人体工学原理可将中间和两侧的气囊分别通过一个充泄气装置充气或泄气,满足不同的调节需要;作为鞋垫400时,可将脚跟的气囊I设计较高等,其手动充泄气装置及呼吸控制阀由脚底的中间内侧引穿于鞋外,符合人体工学,随时可调整气囊的舒适度,且手动充泄气装置及呼吸控制阀可由裤腿遮掩或寄系于鞋边沿,不影响正常使用及鞋的美观度。参照图29至32所示,作为床垫100、坐垫200、枕垫300、及鞋垫400的垫体,该垫体还可以镶嵌于床垫本体17、坐垫本体18、枕垫本体19或鞋垫本体20内部,与床垫本体17、坐垫本体18、枕垫本体19或鞋垫本体20形成一体式结构。参照图33至图3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气囊I为方形,每个方形的内气囊101通过连接管16连接形成彼此连通的一组或多组内气囊101,再通过内气囊连接管7连接至手动充泄气装置2,同样每个外气囊102也通过连接管7连接形成彼此连通的一组或多组外气囊102,再通过外气囊连接管8连接至呼吸控气阀4,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累述。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利用充泄气装置为内外气囊102充气或泄气,充气时,可使垫体的硬度增大,泄气时,可使垫体的硬度减小,如此实现了垫体的柔软程度可调,当作为床垫100、座垫、枕垫30 0或鞋垫400使用时,可提高其舒适度,通过调节垫体柔软程度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其使用更加方便,更加人性化;其次、由于外气囊102上设置的垫面呼吸阀3及呼吸控气阀4,作为座垫,在汽车行驶时马路的颠波时,或作为鞋垫400,人踏步行走时,或作为床垫100,睡眠身体挪动时,外气囊102腔体在受挤压伸缩变形,呼吸控气阀4排气(或吸气)、镶嵌于外气囊102上的垫面呼吸阀3吸气(或排气),如此,产生空气对流,夏天可把呼吸控气阀开启,让空气呼吸对流,起凉爽作用,而冬天可以把呼吸控气阀关闭不让空气呼吸对流,起到保暖作用,即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再次、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充泄气装置为内外气囊101、102充气或泄气,因此,只要气囊I的密封性良好,即可保证垫体在当前柔软度下长时间使用也不产生变形等,避免了现有垫体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的变形等问题。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至少一个气囊,该气囊由内气囊和外气囊组成,所述内气囊设置于外气囊内部; 至少一个充泄气装置,与所述内气囊相连,用以为所述内气囊充气或泄气,以使所述外气囊随所述内气囊被充气而膨胀,随所述内气囊被泄气而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载体,该载体包含一透气面料及一底料,所述气囊布置并固定于所述透气面料与底料之间形成垫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长条形或方形,多个长条形气囊或方形气囊排列形成垫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气囊上设有允许外部流体进入外气囊内部的垫面呼吸阀及允许外气囊内部流体释放至外部的呼吸控气阀; 在该呼吸控气阀处于开启状态下,外气囊与外部单向导通,以使所述外气囊内部流体可释放至外部,在该呼吸控气阀处于关闭状态下,外气囊与外部隔离形成封闭状态,以使所述外气囊内部流体不能释放至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囊的侧面设有一与该内气囊相通的内气囊接管,该内气囊接管穿过外气囊与所述充泄气装置通过导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气囊的侧面设有一与该外气囊相通的外气囊接管,该外气囊接管通过导管与所述呼吸控气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多个,所述多个气囊通过连接管连通形成一组或多组气囊,每组气囊分别与一个充泄气装置连接及一个呼吸控气阀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控气阀包括 一前壳,具有一流体通道及一与所述流体通道连接的气管接口部,所述前壳的末端为敞口端; 一后壳,其底部设有呼吸孔A,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前壳的敞口端,所述后壳底部内表面与敞口端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一弧形呼吸片A,在气压作用下弧形呼吸片A形变以使所述流体通道与呼吸孔A导通,所述后壳底部的外表面卡设有止气密封圈; 一开关旋钮部,其底部设有与外部相通的呼吸孔B,所述前壳末端的圆周表面设有螺旋状锁紧滑道,所述开关旋钮部的内圆周表面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锁紧滑道内; 该开关旋钮部沿第一方向旋转,可使其底部内表面与所述后壳底部外表面的止气密封圈抵接密封,所述呼吸孔A与呼吸孔B隔离形成非连通状态;该开关旋钮部沿第二方向旋转,可使其底部内表面与所述后壳底部外表面的止气密封圈远离,所述呼吸孔A与呼吸孔B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面呼吸阀包括 一上壳,其上表面设有呼吸孔C ; 一下壳,与所述上壳连接,其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外气囊相通的呼吸孔D,所述上壳与下壳之间设有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置有一弧形呼吸片B,在气压作用下弧形呼吸片B形变以使所述呼吸孔C与呼吸孔D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结构为床垫、座垫、枕垫 及鞋垫中任意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气囊,该气囊由内气囊和外气囊组成,所述内气囊设置于外气囊内部;至少一个充泄气装置,与所述内气囊相连,用以为所述内气囊充气或泄气,以使所述外气囊随所述内气囊被充气而膨胀,随所述内气囊被泄气而收缩。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外双气囊可循环收放气的垫体装置,利用充泄气装置为内外气囊充气或泄气,充气时,可使垫体的硬度增大,泄气时,可使垫体的硬度减小,如此实现了垫体的柔软程度可调,当作为床垫、座垫、枕垫或鞋垫使用时,可提高其舒适度,通过调节垫体柔软程度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其使用更加方便,更加人性化。
文档编号A47C27/10GK203088339SQ20132007275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陶子中 申请人:陶子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