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孔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0496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孔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清除小孔内残余物的小孔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动车组检修过程中,需要对齿轮箱等设备进行拆解,齿轮箱等设备在拆解后,需要将设备上各螺纹孔、工艺孔中的残余物清除。由于齿轮箱等设备上的螺纹孔、工艺孔较多且直径较小,目前无有效的工具可以吸除小孔内的残余物,清理起来很不方便,存在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以及清理效果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觖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小巧,操作方便,易于吸除小孔内残余物的小孔吸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孔吸尘装置,包括导管、吸尘管和集尘箱,所述吸尘管的尾部套装在所述导管前部的内部,在套装部分的所述导管和吸尘管之间留有引导空气向吸尘管尾部末端方向流动的气流通道,所述导管的尾部插入所述集尘箱内固定,所述导管与吸尘管之间的气流通道与风管连通。

进一步,与所述风管连接的气流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导管的前端部。

进一步,在所述导管的前端部安装一接头,所述接头的另一端固定在吸尘管上,在所述接头内具有一连通腔,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口与连通腔连通,连通腔的入口与风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接头与导管和吸尘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粘接固定、或通过过盈配合插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导管和吸尘管为等直径管。

进一步,所述导管和吸尘管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所述气流通道等间距环绕在吸尘管的外围。

进一步,在所述集尘箱的壳体上开有通气孔,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 结构。

进一步,所述集尘箱的壳体由中间的筒体和两端的顶盖和底盖组成,所述顶盖和底盖可拆卸连接在筒体上,所述导管固定在所述底盖上。

进一步,在所述筒体和/或顶盖上设置有所述通气孔,相应地在所述筒体和顶盖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结构。

进一步,所述过滤结构为粘贴在壳体内壁上的海绵或帆布。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孔吸尘装置,结构小巧,前方的吸尘管可以插入螺纹孔、工艺孔等直径较小的孔内,只要接入风管即可吸除小孔内的残余物,操作非常方便,有效保证小孔的清理效果,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改变纯手工作业方式为半自动作业方式,而且该装置自身带有集尘箱,可以避免二次污染,该装置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

如图1至图3所示,风管1,导管2,吸尘管3,集尘箱4,气流通道5,进风口6,接头7,连通腔8,通气孔9,筒体10,顶盖11,底盖12,安装部13,过滤结构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孔吸尘装置,包括风管1、导管2、吸尘管3和集尘箱4。

本实施例中,导管2和吸尘管3均采用等直径的不锈钢管,吸尘管3的直径小于工艺孔、螺纹孔等需要吸除残余物的小孔,导管2的直径大于吸尘管3的直径,吸尘管3的尾部套装在导管2前部的内部,在套装的部分,导管2的内壁和吸尘管3的外壁之间留有供空气流动的间隙,该间隙是引导空气向吸尘管3尾部末端方向流动的气流通道5,气流通道5与风管1连通,导管2的尾部插入集尘箱4内并固定,吸除的残余物留存在集尘箱4内。

本实施例中,与风管1连接的气流通道5的进风口6位于导管2的前端部,并在导管2的前端部安装一接头7,接头7为不锈钢的接头,接头7的另一端固定在吸尘管3上, 接头7将导管2和吸尘管3密封连接在一起。在接头7内具有一连通腔8,气流通道5的进风口6与连通腔8连通,连通腔8的入口开在接头7的一侧,连通腔8的入口与风管1连接。为了操作方便,实现吸尘装置的便携化,接头7采用快速接头。导管2和吸尘管3与接头7之间为密封连接,以保证风管1内的空气仅能从进风口6进入气流通道5内部,不会从接头7与导管2和吸尘管3的连接处泄漏。导管2和吸尘管3与接头7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将导管2和吸尘管3插入接头7的插孔内并用胶粘接固定同时实现密封,还可以将导管2和吸尘管3插入接头7的插孔内仅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密封固定。

集尘箱4的壳体整体为圆筒状的结构,由中间的筒体10和两端的顶盖11和底盖12组成,顶盖11和底盖12均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筒体10上,以方便对集尘箱4内进行清理。顶盖11和底盖12与筒体10之间要密封连接,尽量避免吸出的残余物从集尘箱4内流出而造成二次污染。顶盖11和底盖12与筒体10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密封固定连接。

在底盖12的中心开有一通孔,导管2的尾部穿过该通孔进入集尘箱4的内部,导管2插入集尘箱4内要有一定的长度,在底盖12上具有一向外突出的安装部13,通孔位于安装部13的中心,导管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盖12的安装部13内,安装拆卸非常方便,便于清理,安装部13的设置增加了导管2用于固定的高度,使细长的导管2固定更加稳固。

在集尘箱4的壳体上开有通气孔9,本实施例中,在顶盖11和筒体10上均开有通气孔9,并在顶盖11和筒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结构14,过滤结构优选采用粘贴在内壁上的海绵或帆布,带有残余物的空气进入集尘箱4后,在海绵或帆布的过滤作用下,残余物会被阻挡而沉积在集尘箱4内,过滤后的空气则从多个通气孔9排出,避免吸出的残余物从集尘箱4内流出造成二次污染。集尘箱4的体积不易过大,减轻重量,以方便操作人员提携。

该吸尘装置的工作原理如图2和图3所示,在需要吸尘时,将风管1接在接头7上,如图2所示,空气依次经过风管1、接头7内的连通腔8、导管2前端部的环形的进风口6处进入导管2和吸尘管3之间的环形的气流通道5内,并顺着气流通道5向吸尘管3尾部末端的方向高速流动,使导管2内(即在气流通道5内流动的空气)和吸尘管3内流动的空气产生一个气流速度差,导管2内的空气流到达吸尘管3的尾部末端时,将呈 现如图3所示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导管2和吸尘管3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即气流通道5等间距环绕在吸尘管3的外围,进入气流通道5内的空气沿着环形的气流通道5流向吸尘管3尾部末端。

根据伯努利方程:

导管2内的空气流速为V,吸尘管3内的空气流速为V,P为管内空气的压强,导管2内的压强为P,吸尘管3内的压强为P,导管2与吸尘管3的压强差为ΔP,C为一个常数。

假设空气为理想气体,即空气密度ρ不变;吸尘装置使用地点不变,即高度h不变,重力加速度g不变。即

ΔP=P-P

由此可得:

由于V始终小于V,即

ΔP<0

最终可得出:当接头1接上风管1后,即将导管2内的气流通道5的进风口6与风管1连通后,如图3所示的B点导管2处将产生一个相对于吸尘管3的负压,而吸尘管3气压等于大气压,即吸尘管3和导管2之间构成压强差,使吸尘管3前端的管口处产生吸力,残留物从吸尘管3前端的管口处被吸入,先后到达导管2和集尘箱4,在集尘箱4内的海绵或帆布的阻挡作用下,使残留物沉积在集尘箱4内,而使过滤后的空气流出集尘箱4,从而达到吸取各螺纹孔、工艺孔等小直径孔内残留物的目的。以动车组上的齿轮箱为例,其上的螺纹孔和工艺孔的直径为mm,经过反复试验,导管2的内径优选为8mm,导管2的外径优选为10mm,吸尘管3的内 径优选为4mm,吸尘管3的外径优选为6mm,导管2与吸尘管3之间气流通道5的宽为大约为1mm,导管2的总长度选择为270mm,吸尘管3的总长度选择为200mm,吸尘管3的尾部插入至导管2接近中间的位置,吸尘管3有大约2/3的长度套装在导管2的内部,有1/3的长度伸出导管2的前端部。

在检修时,操作人员只要将接头7与风管1连接在一起,并将吸尘管3的前端部一一伸入至需要清理残余物的螺丝孔或工艺孔中,即可实现螺丝孔或工艺孔内残余物的清除,不但可有效保证小孔的清理效果,而且操作非常方便,可以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变纯手工作业方式为半自动作业方式,而且该装置自身带有集尘箱4,可以避免吸出的残余物对设备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该装置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