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力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的排气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为常用的家用电器。目前的电压力锅的排气管上方直接与弹簧限压阀连接,并且蒸汽在排出之前并没有消音结构。因此当锅体内压力较大,用户手动打开蒸汽阀时,排气管会发出很大的噪音,从而带给客户不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力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排气噪音大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包括外锅以及设置在外锅内的内锅,内锅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锅盖设置在锅体上,并可密封盖合于内锅,锅盖上设置有与内锅的内部连通的排气通道、及控制排气通道的通气状态的弹簧限压阀,蒸汽盒,设置在弹簧限压阀的上方,蒸汽盒的内部空间与弹簧限压阀的内部空间连通,以使得当弹簧限压阀在打开排气通道时,蒸汽能够进入至蒸汽盒进行消音,从而减小电压力锅的工作噪音。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弹簧限压阀的上端设置有蒸汽盒,并且蒸汽盒的内部空间与弹簧限压阀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当弹簧限压阀打开排气通道时,蒸汽能够进入至蒸汽盒进行消音,从而减小电压力锅的工作噪音。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排气噪音大问题。
进一步地,电压力锅还包括连通弹簧限压阀的内部空间与蒸汽盒的内部空间的过气通道。
进一步地,蒸汽盒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过气孔,弹簧限压阀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过气孔,第一过气孔和第二过气孔互相对齐并形成过气通道。
进一步地,电压力锅还包括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被夹设在蒸汽盒和弹簧限压阀之间,并且环形密封圈位于过气通道的周向外侧,以防止蒸汽由弹簧限压阀进入至蒸汽盒时从弹簧限压阀和蒸汽盒之间的缝隙泄漏。
进一步地,蒸汽盒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弹簧限压阀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定位凸起嵌入至定位凹槽时,第一过气孔和第二过气孔互相对齐。
进一步地,蒸汽盒固定设置在弹簧限压阀的上方。
进一步地,蒸汽盒的底壁设置有安装通孔,弹簧限压阀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孔,电压力锅还包括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穿设过安装通孔并旋入至螺纹孔内以将蒸汽盒固定在弹簧限压阀上。
进一步地,锅盖包括锅盖主体以及设置在锅盖主体上的内锅盖,排气通道形成在内锅盖上,弹簧限压阀设置在排气通道的上方。
进一步地,弹簧限压阀还包括:阀体,蒸汽盒连接在阀体的上方;堵头,堵头可移动地设置在阀体内,堵头位于排气通道上方进而打开或者封堵排气通道,堵头和阀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套筒,其顶端连接在阀体的下端,弹性套筒与内锅盖的上表面抵接,其中,阀体的内壁、弹性套筒的内壁与堵头的外壁之间的空间形成连通通道,连通通道与排气通道和过气通道均连通。
进一步地,弹簧限压阀和锅盖之间设置有螺旋举升机构,电压力锅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弹簧限压阀转动,弹簧限压阀在螺旋举升机构的作用下上升或者下降。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为电机,电压力锅还包括设置在驱动机构和弹簧限压阀之间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机的电机轴上的齿轮以及设置在弹簧限压阀上的齿形部,齿轮和所示齿形部之互相啮合。
进一步地,螺旋举升机构包括设置在锅盖上的第一螺纹段以及设置在弹簧限压阀上的第二螺纹段,弹簧限压阀被驱动机构驱动并转动时,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将弹簧限压阀的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弹簧限压阀为圆柱结构,弹簧限压阀的横截面的直径在18mm至50m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排气通道的直径在3.3-30m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排气通道的直径在4-10m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排气通道的长度在3-30m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排气通道的长度在5-15mm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电压力锅的剖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电压力锅的锅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电压力锅的弹簧限压阀和蒸汽盒的装配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弹簧限压阀和蒸汽盒的剖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电压力锅的蒸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电压力锅的弹簧限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电压力锅的锅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示出了图9中锅盖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11、外锅;12、内锅;20、锅盖;21、锅盖主体;22、内锅盖;30、排气通道;40、蒸汽盒;41、定位凸起;42、安装通孔;50、弹簧限压阀;51、连通通道;52、阀体;53、堵头;54、弹性复位件;55、弹性套筒;56、定位凹槽;57、螺纹孔;60、过气通道;61、第一过气孔;62、第二过气孔;70、螺旋举升机构;71、第一螺纹段;72、第二螺纹段;80、驱动机构;90、传动机构;91、齿轮;92、齿形部;100、环形密封圈;110、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10和锅盖20。其中,锅体10包括外锅11以及设置在外锅11内的内锅12,内锅12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20设置在锅体10上,并可密封盖合于内锅12。锅盖20上设置有与内锅12的内部连通的排气通道30、及控制排气通道30的通气状态的弹簧限压阀50。电压力锅还包括蒸汽盒40,蒸汽盒40设置在弹簧限压阀50的上方,蒸汽盒40的内部空间与弹簧限压阀50的内部空间连通,以使得当弹簧限压阀50在打开排气通道30时,蒸汽能够进入至蒸汽盒40进行消音,从而减小电压力锅的工作噪音。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弹簧限压阀50的上端设置有蒸汽盒40,并且蒸汽盒40的内部空间与弹簧限压阀50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当弹簧限压阀50打开排气通道30时,蒸汽能够进入至蒸汽盒40进行消音,从而减小电压力锅的工作噪音。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排气噪音大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弹簧限压阀50和重力限压阀的工作原理是有区别的。上述的弹簧限压阀指的是利用弹性力对排气通道30进行密封的限压阀结构。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压力锅还包括连通弹簧限压阀50的内部空间与蒸汽盒40的内部空间的过气通道60。当弹簧限压阀50打开排气通道30时,蒸汽进入至弹簧限压阀50向上通过过气通道60,最终进入至蒸汽盒40内进行消音。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蒸汽盒4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过气孔61,弹簧限压阀5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过气孔62,第一过气孔61和第二过气孔62互相对齐并形成过气通道60。本实施例中的蒸汽盒40的下端面是紧贴在弹簧限压阀50的上表面的,为了便于第一过气孔61和第二过气孔62对齐,蒸汽盒40的下表面和弹簧限压阀50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凸块和凹槽。当安装蒸汽盒40和弹簧限压阀50时,凸块嵌入至凹槽内,此时第一过气孔61和第二过气孔62对齐从而使蒸汽盒40内的空间和弹簧限压阀50内的空间连通。
当然,过气通道6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蒸汽盒40和弹簧限压阀50之间具有距离,二者之间是通过管道结构进行连接的。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锅盖20包括锅盖主体21以及设置在锅盖主体21上的内锅盖22,排气通道30形成在内锅盖22上,弹簧限压阀50设置在排气通道30的上方。具体地,排气通道30为形成在内锅盖22上的孔结构,上述的结构便于排气通道30的成型,同时也便于用户对排气通道30进行清洗。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弹簧限压阀50还包括阀体52、堵头53以及弹性套筒55。其中,蒸汽盒40连接在阀体52的上方,堵头53可移动地设置在阀体52内,堵头53位于排气通道30上方进而打开或者封堵排气通道30,堵头53和阀体52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54。弹性套筒55其顶端连接在阀体52的下端,弹性套筒55与内锅盖22的上表面抵接,从而防止弹簧限压阀50内的蒸汽泄漏至锅盖20内。其中,阀体52的内壁、弹性套筒55的内壁与堵头53的外壁之间的空间形成连通通道51,连通通道51与排气通道30和过气通道60均连通。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压力锅还包括环形密封圈100,环形密封圈100被夹设在蒸汽盒40和弹簧限压阀50之间,并且环形密封圈100位于过气通道60的周向外侧,以防止蒸汽由弹簧限压阀50进入至蒸汽盒40时从弹簧限压阀50和蒸汽盒40之间的缝隙泄漏。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蒸汽盒40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41,弹簧限压阀50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56,定位凸起41嵌入至定位凹槽56时,第一过气孔61和第二过气孔62互相对齐。上述结构可以实现第一过气孔61和第二过气孔62的迅速对位。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蒸汽盒40固定设置在弹簧限压阀50的上方。具体地,蒸汽盒40的底壁设置有安装通孔42,弹簧限压阀50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孔57,电压力锅还包括连接螺栓110,连接螺栓110穿设过安装通孔42并旋入至螺纹孔57内以将蒸汽盒40固定在弹簧限压阀50上。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弹簧限压阀50和锅盖20之间设置有螺旋举升机构70。电压力锅还包括驱动机构80,驱动机构80驱动弹簧限压阀50转动,弹簧限压阀50在螺旋举升机构70的作用下上升或者下降。根据上述结构,下面将介绍弹簧限压阀50的具体工作原理:
当排气通道30排气时,驱动机构80和螺旋举升机构70驱动阀体52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控制弹性复位件54的压缩量,从而使堵头53的两端的压力相平衡。具体地,弹性复位件54为弹簧,弹簧朝向堵头53施加压力使得堵头53向下封堵排气通道30。同时,通过设置阀体52的初始位置从而给予弹簧初始压缩量,也即设置初始压力。下面将介绍本实施例中的弹簧限压阀50的调节压力的方法:
以弹簧的初始压力为100KPa为例,当电压力锅的内锅12压力小于100KPa时,堵头53的上方的弹簧压力较大,此时堵头53被顶紧在排气通道30的上方,电压力锅不排气。当烹饪一端时间后,内锅12内的压力上升并超过100KPa,此时堵头53的下端压力较大,堵头53被顶开实现排气。当排气一定时间后,内锅12内的压力逐渐下降,例如内锅12内的压力下降到99KPa时,弹簧的弹性力较大,堵头53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此时步进电机工作,使阀体52的位置向上升并减小弹簧的弹性力,例如使弹簧的弹性力减至98KPa。此时堵头53的下端压力较大,堵头53继续保持打开排气通道30的状态。随着电压力锅的排气过程不断的进行,步进电机不断向上调整阀体52的位置,从而实现整个持续排气过程。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80为电机。电压力锅还包括设置在驱动机构80和弹簧限压阀50之间的传动机构90,传动机构90包括设置在电机的电机轴上的齿轮91以及设置在弹簧限压阀50上的齿形部92,齿轮91和所示齿形部92之互相啮合。具体地,电机优选地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具有控制精确的优点。同时,齿轮91和齿形部92构成了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具有传动稳定的优点。当步进电机运转时,齿轮91旋转并且带动齿形部92旋转,最终使弹簧限压阀50旋转。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螺旋举升机构70包括设置在锅盖20上的第一螺纹段71以及设置在弹簧限压阀50上的第二螺纹段72,弹簧限压阀50被驱动机构80驱动并转动时,第一螺纹段71和第二螺纹段72将弹簧限压阀50的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具体地,第一螺纹段71和第二螺纹段72构成了螺纹副结构,优选地,上述的齿形部92和第二螺纹段72均设置在阀体52上。也即当步进电机运转时只带动阀体52运动,弹性套筒55的侧壁为褶皱状进而可以实现被压缩以及伸展。
优选地,弹簧限压阀50为圆柱结构,弹簧限压阀50的横截面的直径在18mm至50mm的范围内。具体地,弹簧限压阀50的体积不宜过大,弹簧限压阀50的体积太大会给步进电机造成额外的负担。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排气通道30的直径在3.3-30mm的范围内。并且优选地,排气通道30的直径在4-10mm的范围内。上述的大口径排气通道30能够使电压力锅的排气速度更快,提味收汁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排气通道30的长度在3-30mm的范围内。并且优选地,排气通道30的长度在5-15mm的范围内。上述的段通道排气通道30能够使电压力锅在工作过程中排气通道30不宜堵塞,同时便于用户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