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变形小的锅底覆底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8915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变形小的锅底覆底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底覆底片,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变形小的锅底覆底片。



背景技术:

平常人们使用的锅具都希望锅内底平面平整,不希望锅体在烹饪加热时,锅内底向上凸起,以至于食油和食材因为锅内底凸起使得向锅边运动或流动,当然,锅体材料越薄热变形越严重,但是在锅体材料相对能满足使用的前提下都希望锅体材料越薄越好,这样可以减少贵重量金属的消耗,也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随着电磁炉的兴起,对于铝合金锅体都需要在其外底部进行覆合导磁钢以便于锅体能在电磁炉上使用,导磁钢覆合在铝合金锅体上的方法目前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冷压法,即用大吨位的液压机将翻好孔的覆底片直接压入铝合金锅外底部,另一种是热压法,即将铝合金锅体与覆底片加热后采用大吨位的摩擦压力机的打上去,也称打底工艺。覆底片的形状是直接影响锅内底热变形的重要原因,如果采用传统的覆底片,由于覆底的圆周方向没有切开,当锅体加热时,铝合金锅的热膨胀系数大,而覆底片一般材料是用410或430的导磁不锈钢片,其热膨胀系数小,从而导致锅体内底在热应力的作用下向锅内凸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小热变形的锅底覆底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变形小的锅底覆底片,包括了由410或430导磁钢制成的圆盘状基体,该基体紧贴在锅底外表面上,在所述基体的圆心处镂空形成有一直径为48mm的导热通孔,在所述基体的表面沿径向开设有6-12道切槽,所述的切槽一端开设在基体的外边沿上,另一端沿径向向所述基体的圆心延伸,所述基体被上述的切槽分隔成6-12块分度片体,在每一块分度片上均开设有若干圆孔和腰形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腰形孔和圆孔在所述分度片体上沿所述基体的径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圆孔的一侧形成有翻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腰形孔的一侧也形成有翻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这种锅底覆底片,由于此种覆底片在其周向切断成6~12等分,其周向应力被切断,另外,腰形孔也将径向应力切断,从而锅体在加热时,其周向应力和径向应力都很小,一般热变形量不会超过0.5mm,故能满足EN12983标准,也同时能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覆底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常见覆底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覆底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覆底片的使用效果图;

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圆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图5对本实用新型中锅底覆底片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热变形小的锅底覆底片,包括了由410或430导磁钢制成的圆盘状基体1,该基体紧贴在锅底2外表面上,在所述基体的圆心处镂空形成有一直径为48mm的导热通孔3,在所述基体的表面沿径向开设有6-12道切槽4,所述的切槽一端开设在基体的外边沿上,另一端沿径向向所述基体的圆心延伸,所述基体被上述的切槽分割成6-12块分度片体5,在每一块分度片上均开设有若干圆孔6和腰形孔7。

所述腰形孔和圆孔是一圈一圈地设置在基体上的,其中每一圈腰形孔和每一圈圆孔都是沿着基体的径向间隔设置的。在所述圆孔的一侧形成有翻边8,在所述腰形孔的一侧也形成有翻边,设置翻边的作用在于能使得整个基体更能贴紧锅底设置。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