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52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烤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烹饪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烧烤炉。



背景技术:

烧烤炉是一种用于烧烤羊肉串、蔬菜,烤肉等的设备,烧烤炉分炭烧烤炉、气烤炉和电烤炉三种,其中气烤炉和电烤炉以无油烟、对产品无污染而备受欢迎,但是碳烤炉却最为常见,几乎每一个城市的烧烤店、烧烤摊都能看到碳烤炉,但是由于碳烤炉中的烧炭通常位于食物的下方,而食物上的油脂滴落到烧炭上则容易出现烟雾和明火,不但影响烧烤环境,且影响烧烤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10596137.2)公开了一种环保健康型烧烤炉,包括炉体、炭槽、端板、侧板和水槽,炉体为横向棱柱形中空的箱体,上底面设有放置食材烤串的烧烤口,下底板与左右两侧端面的端板及前后两侧的侧板固定连接构成箱体,炉体内部下底面上设置有正对烧烤口的水槽,炭槽在炉体内部下底面上位于水槽的前后两侧,炉体纵向截面为一个长方形上底边与梯形下底边共边相接的多边形,炉体至少有一个端面的端板下侧设有进出炭槽和水槽的开口;炭槽为上底面开口的长方体形箱体,上层为燃烧室,下层为空气室,两层之间为炉桥;水槽为上底面开口的长方体形箱体,该烧烤炉虽然能够避免食物上的油脂滴落到烧炭上,但是由于炭槽位于烧烤口的侧部,而炭槽的侧壁又阻挡了烧炭热量的散发,因此导致了烧烤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烧烤炉,该烧烤炉能够避免出现烟雾、明火现象,且加热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烧烤炉,包括呈长条状的炉体,所述炉体的上端沿长度方向具有长条状的出热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沿长度方向固连有两长条状并用于放置烧炭的托板,该两托板分别位于出热口下方的两侧,所述托板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且两托板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变大,所述托板的下边沿均固连有防止烧炭掉落的栏杆,所述托板的上方均设有能够将托板上烧炭的热量导向出热口的导流板。

炉体通过若干支脚水平架设,烧烤串沿炉体长度方向排列,烧烤串竹签的两端抵靠在出热口两侧的炉体上,此时烧烤串上的食物与出热口相对,烧炭放置在托板上,而两托板分别位于出热口下方的两侧,即烧炭位于食物下方的两侧,而不是位于食物的正下方,因此食物上的油脂不会滴落到烧炭上,避免出现烟雾、明火现象,提高烧烤质量并净化烧烤环境,进一步的,由于托板上方均设有导流板,导流板能够将烧炭向上散发的热量导向出热口,并产生具有一定速度的热气流,即炉体内的大部分热量由两侧向出热口汇集并对食物进行烧烤,同时托板倾斜,使得烧炭虽然没有位于食物的正下方,但是能够从下方侧部与食物相对,使得烧炭产生的热量能够穿过栏杆直接辐射食物,因此烧烤的效率更高。

在上述的烧烤炉中,两所述导流板均呈长条状并沿炉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流板的宽度方向倾斜,且两导流板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变小。一块导流板覆盖一块托板,导流板的上边沿向出热口倾斜,因此托板上烧炭散发的热量能够沿着导流板流向出热口并在出热口汇集,提高烧烤效率。

在上述的烧烤炉中,所述导流板的下边沿与托板的上边沿相固连,所述导流板的上边沿与炉体的出热口边沿相固连。即烧炭散发的热量在导流板的导流下直接、顺畅的流向出热口,避免热量流失,提高烧烤效率。

在上述的烧烤炉中,所述托板与水平之间的夹角为25°~35°,所述导流板与托板相垂直。该角度过小则烧炭难以直接辐射食物,该角度过大则导流板的导流效果降低,导致热量在炉体内弥漫,但是对食物的热气流较小。

在上述的烧烤炉中,所述炉体内底面上固连有两长条状的隔板,该两隔板沿炉体长度方向设置,且两隔板之间形成储水槽,所述出热口位于储水槽的上方,两所述托板位于储水槽的两侧,且两托板的下边沿分别与两隔板的上边沿相固连。两隔板之间的储水槽在烧烤时预先盛水,食物上滴落的油脂能够直接落入水中并漂浮在水面上,方便对油污的清洁。

在上述的烧烤炉中,所述托板上均布有过渣孔,所述炉体的底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两长条状的出渣口,该两出渣口分别与两托板相对,所述炉体底面上还设有能够对出渣口进行封盖的挡板。烧炭烧完后呈炭灰并从过渣孔掉落至炉体底面上,待积累一定量的炭灰后打开挡板进行清理,当然在烧烤过程中开启挡板,使得炉体出渣口能够进风,进入的气流穿过过渣孔作用于烧炭,能够加速热气流,提高烧烤效率,因此能够通过控制出渣口的大小来调节烧炭产生的热量,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在上述的烧烤炉中,所述炉体外底面在出渣口的两端均沿出渣口宽度方向固连有滑轨,所述挡板呈长条状,且挡板的两端边沿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滑轨内。挡板采用滑动式,使得开启出渣口的大小控制更加准确、方便。

在上述的烧烤炉中,所述炉体的一侧为竖直的侧板,另一侧为上边沿向内弧形弯折的侧板,所述炉体的两侧板上边沿均具有水平的支撑板,该两支撑板的相对边沿形成上述的出热口,两导流板的上边沿分别与两支撑板的相对边沿相固连。烧烤串的竹签两端分别架设在两支撑板上,而弧形的侧板则为工作人员翻转烧烤串时提供手持的空间,避免手与炉体接触而烫伤。

在上述的烧烤炉中,所述出热口的宽度为15cm~25cm。该出热口的宽度大小适合大部分的烧烤串长度,同时也使得两侧烧炭散发的热量能够有效的汇集至出热口,使得烧烤串上中部的食物也能够快速烤熟。

在上述的烧烤炉中,所述栏杆沿托板长度方向设置,且栏杆的侧面竖直设置。栏杆与隔板以及支撑板的内边沿大致对齐,使得整体结构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烧烤炉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两托板分别位于出热口下方的两侧,即烧炭位于食物下方的两侧,而不是位于食物的正下方,因此食物上的油脂不会滴落到烧炭上,避免出现烟雾、明火现象,提高烧烤质量并净化烧烤环境。

2、由于托板上方均设有导流板,导流板能够将烧炭向上散发的热量导向出热口,并产生具有一定速度的热气流,即炉体内的大部分热量由两侧向出热口汇集并对食物进行烧烤,提高烧烤效率。

3、由于托板倾斜,使得烧炭虽然没有位于食物的正下方,但是能够从下方侧部与食物相对,使得烧炭产生的热量能够穿过栏杆直接辐射食物,因此烧烤的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烧烤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烧烤炉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烧烤炉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炉体;11、出热口;12、出渣口;13、滑轨;14、支撑板;2、托板;21、过渣孔;3、栏杆;4、导流板;5、隔板;6、储水槽;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烧烤炉,包括呈长条状的炉体1,炉体1通过若干支脚水平架设,炉体1的上端沿长度方向具有长条状的出热口11,炉体1内沿长度方向固连有两长条状并用于放置烧炭的托板2,该两托板2分别位于出热口11下方的两侧,托板2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且两托板2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变大,托板2的下边沿均固连有防止烧炭掉落的栏杆3,托板2的上方均设有能够将托板2上烧炭的热量导向出热口11的导流板4。烧烤串沿炉体1长度方向排列,烧烤串竹签的两端抵靠在出热口11两侧的炉体1上,此时烧烤串上的食物与出热口11相对,烧炭放置在托板2上,而两托板2分别位于出热口11下方的两侧,即烧炭位于食物下方的两侧,而不是位于食物的正下方,因此食物上的油脂不会滴落到烧炭上,避免出现烟雾、明火现象,提高烧烤质量并净化烧烤环境,进一步的,由于托板2上方均设有导流板4,导流板4能够将烧炭向上散发的热量导向出热口11,并产生具有一定速度的热气流,即炉体1内的大部分热量由两侧向出热口11汇集并对食物进行烧烤,同时托板2倾斜,使得烧炭虽然没有位于食物的正下方,但是能够从下方侧部与食物相对,使得烧炭产生的热量能够穿过栏杆3直接辐射食物,因此烧烤的效率更高。

具体来说,两导流板4均呈长条状并沿炉体1长度方向设置,一块导流板4覆盖一块托板2,导流板4的宽度方向倾斜,且两导流板4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变小,即导流板4的上边沿向出热口11倾斜,因此托板2上烧炭散发的热量能够沿着导流板4流向出热口11并在出热口11汇集,提高烧烤效率。导流板4的下边沿与托板2的上边沿相固连,导流板4的上边沿与炉体1的出热口11边沿相固连,即烧炭散发的热量在导流板4的导流下直接、顺畅的流向出热口11,避免热量流失,提高烧烤效率。托板2与水平之间的夹角过小则烧炭难以直接辐射食物,过大则导流板4的导流效果降低,导致热量在炉体1内弥漫,但是对食物的热气流较小,因此本实施例中托板2与水平之间的夹角为30°,同时导流板4与托板2相垂直。出热口11的宽度为19cm,该出热口11的宽度大小适合大部分的烧烤串长度,同时也使得两侧烧炭散发的热量能够有效的汇集至出热口11,使得烧烤串上中部的食物也能够快速烤熟。栏杆3沿托板2长度方向设置,且栏杆3的侧面竖直设置,栏杆3与隔板5以及支撑板14的内边沿大致对齐,使得整体结构对称。

结合图4、图5所示,炉体1内底面上沿长度方向固连有两长条状的隔板5,该两隔板5之间形成储水槽6,出热口11位于储水槽6的上方,两托板2位于储水槽6的两侧,且两托板2的下边沿分别与两隔板5的上边沿相固连,两隔板5之间的储水槽6在烧烤时预先盛水,食物上滴落的油脂能够直接落入水中并漂浮在水面上,方便对油污的清洁。托板2上均布有过渣孔21,炉体1的底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两长条状的出渣口12,该两出渣口12分别与两托板2相对,炉体1底面上还设有能够对出渣口12进行封盖的挡板7,烧炭烧完后呈炭灰并从过渣孔21掉落至炉体1底面上,待积累一定量的炭灰后打开挡板7进行清理,当然在烧烤过程中开启挡板7,使得炉体1出渣口12能够进风,进入的气流穿过过渣孔21作用于烧炭,能够加速热气流,提高烧烤效率,因此能够通过控制出渣口12的大小来调节烧炭产生的热量,使用更加方便、灵活。炉体1外底面在出渣口12的两端均沿出渣口12宽度方向固连有滑轨13,挡板7呈长条状,且挡板7的两端边沿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滑轨13内,挡板7采用滑动式,使得开启出渣口12的大小控制更加准确、方便。炉体1的一侧为竖直的侧板,另一侧为上边沿向内弧形弯折的侧板,炉体1的两侧板上边沿均具有水平的支撑板14,该两支撑板14的相对边沿形成上述的出热口11,两导流板4的上边沿分别与两支撑板14的相对边沿相固连,烧烤串的竹签两端分别架设在两支撑板14上,而弧形的侧板则为工作人员翻转烧烤串时提供手持的空间,避免手与炉体1接触而烫伤。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炉体1、出热口11、出渣口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