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形椅。
背景技术:
在办公及家居等多种场合,桌椅作用常用家具被广泛使用。但是一般的桌椅只具有单一的用途,需要同时配备桌椅才能实现相应功能。现今众多小型企业涌现,小型办公场所增多。由于现有的办公家具体积与尺寸相对固定,办公面积较小,很多办公需求被迫消减,且而现有的办公家具功能单一,空间利用率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变形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形椅,具有多种功能,提高空间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形椅,包括支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支架包括两个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竖直向上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顶端的连线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顶端的连线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顶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边缘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顶端铰接,且各铰接处的旋转轴线均平行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顶端的连线,所述第二支撑板能够绕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顶端的连线旋转至水平位置,所述第二支撑板水平时,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铰接梁,所述铰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铰接梁匹配的铰接槽,所述铰接梁安装于所述铰接槽内,且能够在所述铰接槽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铰接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铰接梁匹配的套扣。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梁,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平行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顶端的连线。
优选地,所述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铰接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一体式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架具体为镀锌钢管支架,所述套扣具体为铝合金套扣。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处交替设置有插接槽。
优选地,所述支架侧面设置有雨伞挂架和水杯架,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背面设置有抽拉式键盘托。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处设置有同轴轴承合页,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处设置有同轴轴承合页。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旋转的锁止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形椅,包括支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支架包括两个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梁,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竖直向上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高于第一支撑杆,且两个第一支撑杆顶端的连线与第二支撑杆顶端的连线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边缘与第一支撑杆顶端铰接,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边缘与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边缘铰接,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边缘与第二支撑杆顶端铰接,且各铰接处的旋转轴线均平行于两个第一支撑杆顶端的连线,第二支撑板能够绕两个第二支撑杆顶端的连线旋转至水平位置,第二支撑板水平时,第一支撑板用于支撑第二支撑板。变形前,第一支撑板为椅座,第二支撑板为椅背,支架为椅腿,旋转变形后,第二支撑板为桌面,第一支撑板和支架共同形成桌腿。通过同轴转动原理,使椅面与椅背正反双向翻转,实现了椅子与桌子功能的交替转换;节省办公占用空间,增加办公功能选项;利用率和适用性高,既能提供基本办公室需求,又能放在多种区域实行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形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变形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形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变形前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形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变形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形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变形后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形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变形椅,具有多种功能,提高空间利用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形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变形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形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变形前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形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变形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形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变形后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形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变形椅,包括支架1、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支架1包括两个支撑梁11,两个支撑梁11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支撑梁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竖直向上的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3高于第一支撑杆12,且两个第一支撑杆12顶端的连线与第二支撑杆13顶端的连线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边缘与第一支撑杆12顶端铰接,第一支撑板2的另一侧边缘与第二支撑板3的一侧边缘铰接,第二支撑板3的另一侧边缘与第二支撑杆13顶端铰接,且各铰接处的旋转轴线均平行于两个第一支撑杆12顶端的连线。即各铰接处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支撑梁11、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形成的平面。
第二支撑板3能够绕两个第二支撑杆13顶端的连线旋转至水平位置,第二支撑板3水平时,第一支撑板2用于支撑第二支撑板3。其中第一支撑板2能够由接近水平状态旋转至接近竖直状态,第二支撑板3能够由接近竖直状态旋转至水平状态,且两者达到极限位置后均能反向旋转,为了乘坐舒适,两板在变形前不能是完全的垂直状态,因此为接近垂直的状态。为了提高座椅舒适性,按人体标准,将椅面处理与成人体臀部相近的微弧座面,可提高与人体的切合度。
变形前,第一支撑板2为椅座,第二支撑板3为椅背,支架1为椅腿,旋转变形后,第二支撑板3为桌面,第一支撑板2和支架1共同形成桌腿。通过同轴转动原理,使椅面与椅背正反双向翻转,实现了椅子与桌子功能的交替转换;节省办公占用空间,增加办公功能选项;利用率和适用性高,既能提供基本办公室需求,又能放在多种区域实行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变形椅中,支架1还包括铰接梁,铰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13的顶端,即铰接梁与两个第二支撑杆13的顶端连线重合,第二支撑板3的背面设置有与铰接梁匹配的铰接槽,铰接梁安装于铰接槽内,且能够在铰接槽内转动。铰接槽扣合在铰接梁上,形成转动副。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如在两个第二支撑杆13两端分别设置铰接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增加耐磨性,可在铰接槽内设置与铰接梁匹配的套扣。
为了增加强度,两个第一支撑杆12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梁,两个第二支撑杆13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平行于两个第一支撑杆12顶端的连线。同时支撑梁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铰接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一体式设置。支架1具体为镀锌钢管支架,套扣具体为铝合金套扣。也采用其他方式和材料,如使用分体式设置,通过螺纹连接,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变形椅中,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连接处交替设置有插接槽。即第一支撑板2的下边缘依次设置有多个插接槽,第二支撑板3的上边缘也依次设置有多个插接槽,两个支撑板上的插接槽交替插接,并设置一个穿过全部插接槽的铰接轴,进一步提高强度。同时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连接处设置有同轴轴承合页,第一支撑板2与第一支撑杆12处设置有同轴轴承合页。也可只在第一支撑板2的两端设置相应的铰接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增加更多实用功能,可在支架1侧面设置有雨伞挂架和水杯架,第二支撑板3的背面设置有抽拉式键盘托。
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变形椅的基础上,可在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连接处设置用于限制旋转的锁止装置,防止变形桌面存在不稳定性。具体可以为阻尼装置,也可以为卡扣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形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