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面封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281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台面封边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边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台面封边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实验台台面一般在出厂前将封边固定于实验台台面边缘,由于实验台台面一般为牛皮纸、环氧树脂等压缩而成,易在运输过程中因热胀冷缩而变形,尤其是对于需要出口的实验台台面则更容易发生变形,即实验台台面向上凸或向下凹的现象,从而导致出厂前的封边与实验台台面之间产生缝隙,甚至直接断裂损坏,而实验台台面的水分易通过上述缝隙溢出,其不利于提高封边对实验台台面实验物品或物质的保护作用,其也不利于延长实验台台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台面封边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封边结构需要提前固定导致运输过程中因台面热胀冷缩而导致其变形、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台面封边结构,包括沿台面边缘布置的多个封边条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封边条的转角连接件;所述封边条呈“6”型,其包括一横截面呈环状的支撑部、由所述支撑部上表面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贴合部及由所述贴合部上端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的卡套部,所述支撑部、贴合部、卡套部之间形成有一配合卡套于所述台面边缘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一配合包覆于所述台面的转角处的转角包覆部及由所述转角包覆部下端延伸形成的两个插接部,两个所述插接部可过盈配合的插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封边条的支撑部内。

优选的,所述转角包覆部的外表面呈平滑弧形并与所述封边条边缘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卡套部自由端的端面为一过渡斜面。

优选的,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台面边缘端面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的横截面呈矩形环状、梯形环状或三角环状。

优选的,所述卡套部相对水平面向下倾斜角度为2~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部、贴合部、卡套部配合形成卡槽,可在到达运输地之后再进而实地安装,其避免了台面变形导致封边结构的变形或损坏;而且,通过支撑部提高了封边条的支撑强度,降低了封边条变形的几率,卡套部相对贴合部倾斜向下延伸,有利于提高卡套部卡贴于台面上表面的紧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台面封边结构的卡套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封边条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台面封边结构,包括沿台面1边缘布置的多个封边条2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封边条2的转角连接件3;所述封边条2呈“6”型,其包括一横截面呈环状的支撑部21、由所述支撑部21上表面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贴合部22及由所述贴合部22上端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的卡套部23,所述支撑部21、贴合部22、卡套部23之间形成有一配合卡套于所述台面1边缘的卡槽。

具体的,本实施例封边条2与转角连接件3之间可通过常规的卡接方式连接,从而便于在运输目的地进行封边结构的安装。具体安装时,如图2所示,卡槽卡套于台面1边缘,卡套部23卡贴于台面1的上表面,支撑部21则抵接于台面1的下表面,贴合部22相配合贴附于台面1边缘的侧面上。

如图4所示,而为了增加卡套部23卡贴于台面1的上表面的紧密性,本实施例所述卡套部23相对水平面向下倾斜角度为2~15°,即卡套部23卡套后能够产生向下的弹性抵紧于台面1的上表面。具体倾斜角度可根据封边条2的材质的韧性来确定,以保证卡套部23紧密卡贴于台面1上表面为佳。本实施例封边条2优选采用硬质塑料材料,对应的,卡套部23相对水平面向下倾斜角度为8°。

其中,一般台面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而台面1边缘的侧面则可为弧形面或不规则面,故本实施例所述贴合部22与所述台面1边缘端面相契合,进而保证贴合部22贴合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的便于转角连接件3与封边条2的卡接,本实施例所述转角连接件3包括一配合包覆于所述台面1的转角处的转角包覆部31及由所述转角包覆部31下端延伸形成的两个插接部32,两个所述插接部32可过盈配合的插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封边条2的支撑部21内。转角包覆部31具体可根据台面1的转角的形状设置,安装时将两个插接部32分别插设于支撑部21内即可,操作便捷。

由于大多数台面1均呈矩形,其四个角易导致人体或器具碰撞受伤或损坏,故本实施例所述转角包覆部31的外表面呈平滑弧形并与所述封边条2边缘相契合,从而避免人体碰撞受伤或器具碰撞损坏,且转角包覆部31与封边条2边缘相契合,使得转角包覆部31与封边条2的边缘平滑过渡。

相对应的,如图2、图4所示,所述卡套部23自由端的端面为一过渡斜面231,使得卡套部23上表面与台面1上表面也平滑过渡,其有利于增加台面1工作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所述支撑部21的横截面呈矩形环状、梯形环状或三角环状,其优选采用为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部、贴合部、卡套部配合形成卡槽,可在到达运输地之后再进而实地安装,其避免了台面变形导致封边结构的变形或损坏;而且,通过支撑部提高了封边条的支撑强度,降低了封边条变形的几率,卡套部相对贴合部倾斜向下延伸,有利于提高卡套部卡贴于台面1上表面的紧密性。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