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47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原汁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原汁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传统结构原汁机榨汁过程中,转动的进料螺杆与上盖轴承端面存在滑动摩擦,以及螺杆底部与前体底面也会出现滑动摩擦,这样造成摩擦噪音、摩擦抖动,摩擦出来的粉末会影响果汁的口感,严重威胁使用用户的健康安全问题。此外,进料螺杆与上盖轴承端面长时间摩擦会造成螺杆与上盖轴承端面的间隙扩大,当食材压榨过程中,螺杆挤压食材,食材对螺杆存在一个反作用力,导致螺杆在集汁容器中的窜动量加大,影响螺杆与滤网之间的压榨间隙,从而影响了原汁机的出汁率。此外,进料螺杆与上盖轴承端面之间为滑动摩擦,也会导致螺杆与上盖轴承之间的摩擦力过大,造成开盖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原汁机,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进料螺杆的中心转轴与上盖轴承端面存在滑动摩擦造成螺杆与上盖轴承端面的间隙扩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原汁机,包括螺杆、中心转轴和上盖,螺杆固定套设在中心转轴外,中心转轴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上盖内,中心转轴的上端面与上盖的端面之间形成滚动摩擦。

作为优选,上盖朝向螺杆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沉台,沉台内设置有滚动轴承,中心转轴的上端面抵接在滚动轴承上。

作为优选,滚动轴承包括支撑架、滚珠和转动轴承,支撑架设置在外侧,转动轴承设置在内侧,转动轴承与支撑架之间卡接,滚珠设置在支撑架与转动轴承之间的环形腔内,中心转轴的上端面抵接在转动轴承的下端面上。

作为优选,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沉槽。

作为优选,转动轴承的底部伸出上盖的端面外。

作为优选,上盖与滚动轴承之间为强压装配或注塑嵌件装配。

作为优选,滚动轴承与沉台之间零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螺杆外罩设有滤网。

作为优选,原汁机还包括前体底部,螺杆的底部与前体底部之间为线接触配合。

作为优选,前体底部设置有凹槽,螺杆的底部设置在凹槽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汁机包括螺杆、中心转轴和上盖,螺杆固定套设在中心转轴外,中心转轴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上盖内,中心转轴的上端面与上盖的端面之间形成滚动摩擦。原汁机的中心转轴的上端面与上盖的端面之间由原来的滑动摩擦配合改变为滚动摩擦配合,降低了摩擦阻力,提高了整机性能,降低了摩擦噪音,减少了原汁机工作过程中的抖动,而且可以有效避免中心转轴的上端面与上盖端面在相对运动过程中产生粉末而影响汁液口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汁机的剖视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处的放大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汁机的滚动轴承的剖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螺杆;2、中心转轴;3、上盖;4、沉台;5、滚动轴承;6、支撑架;7、滚珠;8、转动轴承;9、沉槽;10、滤网;11、前体底部;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结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原汁机包括螺杆1、中心转轴2和上盖3,螺杆1固定套设在中心转轴2外,中心转轴2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上盖3内,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与上盖3的端面之间形成滚动摩擦。中心转轴2为台阶轴,台阶轴的小端转动设置在上盖3内,台阶轴的台阶抵接在滚动摩擦结构上。

原汁机的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与上盖3的端面之间由原来的滑动摩擦配合改变为滚动摩擦配合,降低了摩擦阻力,提高了整机性能,降低了摩擦噪音,减少了原汁机工作过程中的抖动,而且可以有效避免螺杆与上盖端面在相对运动过程中产生粉末而影响汁液口感。

此外,由于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与上盖3的端面之间由原来的滑动摩擦配合改变为滚动摩擦配合,降低了摩擦阻力,使得电机带动螺杆的旋转扭力变小,减少了电机的输出扭矩,压榨相同数量的食材更加省电。在用户压榨后清洗前体组件时,扭开上盖3的阻力会更小,拧动时会更加省力,不会出现螺杆与上盖卡死情况,使得原汁机的清洗更加方便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3朝向螺杆1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沉台4,沉台4内设置有滚动轴承5,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抵接在滚动轴承5上。滚动轴承5设置在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与上盖3的端面之间,从而避免了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直接与上盖3的端面接触,避免了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相对于上盖3转动时与上盖3之间发生滑动摩擦。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通过滚动轴承5与上盖3实现配合,可以将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与上盖3之间的安装配合关系通过滚动轴承5调整为滚动配合,从而有效降低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与上盖3之间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摩擦力,避免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与上盖3发生相对滑动而产生粉末,保证汁液的口感。

此处的滚动轴承5也可以为其他轴承或者其他传动机构,例如齿轮传动等,只要能够降低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与上盖3之间的滑动摩擦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滚动轴承5包括支撑架6、滚珠7和转动轴承8,支撑架6设置在外侧,转动轴承8设置在内侧,转动轴承8与支撑架6之间可转动地卡接,滚珠7设置在支撑架6与转动轴承8之间的环形腔内,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抵接在转动轴承8的下端面上。

支撑架6与转动轴承8之间形成凹凸配合的嵌合卡接结构,可以对支撑架6和转动轴承8之间的配合起到轴向限位作用,在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的压紧作用下,可以保证滚动轴承5转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地,支撑架6与转动轴承8之间的嵌合卡接结构均为间隙配合。

滚珠7设置在支撑架6与转动轴承8之间,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与转动轴承8的下端面之间相配合,支撑架6与上盖3之间固定连接。在原汁机压榨食材时,螺杆1受到食材向上的正推力,导致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与转动轴承8的下端面相接触,当电机带动中心转轴2旋转时,转动轴承8也会与中心转轴2一同转动,两者之间无相对运动,因此可以解决磨粉的问题。

优选地,支撑架6的顶部设置有沉槽9,可以减少支撑架6的材料用量,降低成本。

优选地,转动轴承8的底部伸出上盖3的端面外,在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与转动轴承8形成抵接后,可以使中心转轴2与上盖3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避免中心转轴2的上端面与上盖3的端面之间发生滑动摩擦。

上盖3与滚动轴承5之间为强压装配或注塑嵌件装配。在本实施例中,滚动轴承5采用强压装配进沉台4内,上盖沉台4与滚动轴承5之间采取零间隙配合,使用手动压装工装将滚动轴承5压装到上盖沉台4的内部,实现滚动轴承5在沉台4内的固定安装。

螺杆1外罩设有滤网10,可以对榨出的汁液进行过滤,使得流出的汁液能够满足饮用需要。

原汁机还包括前体底部11,螺杆1的底部与前体底部11之间为线接触配合。螺杆1的底部与前体底部11之间的配合采用线接触,最大限度降低了螺杆1与前体底部11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为了保证螺杆1在前体内转动的同轴度,前体底部11处设有凹槽12,螺杆1的底部设置在该凹槽12内,从而可以通过凹槽12对螺杆1起到限位和运动导向作用。中心转轴2的上部与滚动轴承5配合,螺杆1的底部与前体底部11的凹槽12配合,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螺杆1在前体内部运动更加平稳,降低了运动噪音和抖动现象。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