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膜建筑及其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831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气膜建筑及其门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膜建筑及其门结构。



背景技术:

气膜建筑以其低成本、便于拆装、轻便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行各业。气膜建筑的进出门一般用旋转门或双层互锁门,作为进入气膜建筑的主要通道,使用频繁,会造成热量气体或冷量气体大量外泄,影响到气膜建筑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温性好且能够减少气体泄漏的气膜建筑及其门结构。

一种气膜建筑的门结构,用于安装在气膜主体上,所述气膜建筑的门结构包括安装座、第一门组件、第二门组件和第三门组件;

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入口和出口,以及连通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的通道;所述入口用于连通外界,所述出口用于连通所述气膜主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门组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门组件设置在所述入口处,用于封闭和开启所述入口;

所述第二门组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门组件设置在所述出口处,用于封闭和开启所述出口;

所述第三门组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三门组件设置在所述通道内,位于所述第一门组件和所述第二门组件之间,用于封闭和开启所述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组件包括第一门框和第一对开门,所述第一门框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对开门安装在所述第一门框上;

所述第二门组件包括第二门框和第二对开门,所述第二门框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对开门安装在所述第二门框上;

所述第三门组件包括第三门框和第三对开门,所述第三门框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三对开门安装在所述第三门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开门的开启方向朝向所述第三门组件,所述第二对开门和所述第三对开门的开启方向与所述第一对开门的开启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门组件还包括第一自动关门结构,所述第一自动关门结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门框和所述第一对开门,使开启后的所述第一对开门自动关闭;

所述第二门组件还包括第二自动关门结构,所述第二自动关门结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门框和所述第二对开门,使开启后的所述第二对开门自动关闭;

所述第三门组件还包括第三自动关门结构,所述第三自动关门结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三门框和所述第三对开门,使开启后的所述第三对开门自动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组件还包括第一挡帘,所述第一挡帘设置在所述第一对开门的门板上,所述第一挡帘遮挡所述第一对开门和所述第一门框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一对开门的两扇门板之间的缝隙;在所述第一对开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挡帘位于靠近所述第三门组件的一侧;

所述第二门组件还包括第二挡帘,所述第二挡帘设置在所述第二对开门的门板上,所述第二挡帘遮挡所述第二对开门和所述第二门框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二对开门的两扇门板之间的缝隙;在所述第二对开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挡帘位于远离所述第三门组件的一侧;

所述第三门组件还包括第三挡帘,所述第三挡帘设置在所述第三对开门的门板上,所述第三挡帘遮挡所述第三对开门和所述第三门框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三对开门的两扇门板之间的缝隙;在所述第三对开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三挡帘位于靠近所述第二门组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软连接膜,所述软连接膜分别与所述安装座的外部和所述气膜主体的外部连接,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气膜主体密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将所述软连接膜的一侧的边缘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外部;所述软连接膜的另一侧的边缘焊接在所述气膜主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用于设置在地面或基台上,所述软连接膜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和两侧。

一种气膜建筑,包括气膜主体和所述的气膜建筑的门结构;所述气膜主体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出口连通所述气膜主体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组件位于所述气膜主体边缘,所述第二门组件和所述第三门组件均位于所述气膜主体内部;

或者所述第三门组件位于所述气膜主体边缘,所述第二门组件位于所述气膜主体内部,所述第一门组件位于所述气膜主体外部;

或者所述第二门组件位于所述气膜主体边缘,所述第一门组件和所述第三门组件均位于所述气膜主体外部。

上述气膜建筑及其门结构,人员需要进入气膜建筑时,先打开第一门组件进入通道,进入通道后关闭第一门组件,再打开第三门组件,穿过第三门组件后将其关闭,之后再打开第二门组件,进入气膜主体。第一门组件、第二门组件和第三门组件不同时打开,可以减少气体泄漏。第三门组件将通道分隔为两部分,气膜主体内部、通道靠近出口的部分、通道靠近入口的部分,以及外部环境,气压是逐渐减小的,由于将通道分隔为两部,因此可以减小每道门两侧的压力差,压力差越小,气体越不容易泄露,因此上述门结构的保温效果突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气膜建筑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气膜建筑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又一实施例中气膜建筑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气膜建筑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又一实施例中气膜建筑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气膜建筑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气膜建筑及其门结构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气膜建筑及其门结构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气膜建筑及其门结构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气膜建筑及其门结构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气膜建筑及其门结构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气膜建筑10包括气膜主体100和门结构200。门结构200安装在气膜主体100上,门结构200包括安装座220、第一门组件240、第二门组件260和第三门组件280。为了提高气膜建筑10的保温效果,门结构200还可以包括保温层290。其中,安装座220开设有入口和出口,以及连通入口和出口的通道222。入口连通外界,出口连通气膜主体100的内部。保温层290可以设置在安装座220的内壁上。

第一门组件240与安装座220连接,第一门组件240设置在入口处,用于封闭和开启入口。第二门组件260与安装座220连接,第二门组件260设置在出口处,用于封闭和开启出口。第三门组件280与安装座220连接,第三门组件280设置在通道222内,位于第一门组件240和第二门组件260之间,用于封闭和开启通道222。

人员需要进入气膜建筑10时,先打开第一门组件240进入通道222,进入通道222后关闭第一门组件240,再打开第三门组件280,穿过第三门组件280后将其关闭,之后再打开第二门组件260,进入气膜主体100。相应的,人员需要离开气膜建筑10时,先打开第二门组件260进入通道222,进入通道222后关闭第二门组件260,再打开第三门组件280,穿过第三门组件280后将其关闭,之后再打开第一门组件240,离开气膜建筑10。

第一门组件240、第二门组件260和第三门组件280不同时打开,可以减少气体泄漏。第三门组件280将通道222分隔为两部分,气膜主体100内部、通道222靠近出口的部分、通道222靠近入口的部分,以及外部环境,气压是逐渐减小的,由于将通道222分隔为两部,因此可以减小每道门两侧的压力差,压力差越小,气体越不容易泄露,因此上述门结构200的保温效果突出。

再参见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门组件240包括第一门框242和第一对开门244,第一门框242安装在安装座220上,第一对开门244安装在第一门框242上。第二门组件260包括第二门框262和第二对开门264,第二门框262安装在安装座220上,第二对开门264安装在第二门框262上。第三门组件280包括第三门框282和第三对开门284,第三门框282安装在安装座220上,第三对开门284安装在第三门框282上。对开门的结构使用方便,如果是仅人员通过,可以仅打开一扇门,如果需要运送物料,两扇门均可以开启。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对开门244的开启方向朝向第三门组件280,第二对开门264和第三对开门284的开启方向与第一对开门244的开启方向一致。由于气体泄漏时的流向是从气膜主体100的内部流向外界,气流的方向与开启门的方向相反,压力差可以使门关闭的更紧密,同时可以防止内部压力将门推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门组件240还包括第一挡帘,第一挡帘设置在第一对开门244的门板上,第一挡帘遮挡第一对开门244和第一门框242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一对开门244的两扇门板之间的缝隙。在第一对开门244关闭的状态下,第一挡帘位于靠近第三门组件280的一侧。第二门组件260还包括第二挡帘,第二挡帘设置在第二对开门264的门板上,第二挡帘遮挡第二对开门264和第二门框262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对开门264的两扇门板之间的缝隙。在第二对开门264关闭的状态下,第二挡帘位于远离第三门组件280的一侧。第三门组件280还包括第三挡帘,第三挡帘设置在第三对开门284的门板上,第三挡帘遮挡第三对开门284和第三门框282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三对开门284的两扇门板之间的缝隙。在第三对开门284关闭的状态下,第三挡帘位于靠近第二门组件260的一侧。

设置第一挡帘、第二挡帘和第三挡帘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同时,由于气体泄漏时的流向是从气膜主体100的内部流向外界,第一挡帘处气流方向是由通道222流向外界,第二挡帘处气流方向是由气膜主体100内部流向通道222,第三挡帘处气体流向是从靠近第二组件的一侧流向靠近第一组件的一侧,将第一挡帘、第二挡帘和第三挡帘均设置在气流来向的一侧,可以防止气流顶开挡帘,保证密封效果。第一挡帘、第二挡帘和第三挡帘的材质均可以是软质橡胶,具体的,可以采用软质橡胶片或者软质橡胶条。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门组件240还包括第一自动关门结构200,第一自动关门结构200分别连接第一门框242和第一对开门244,使开启后的第一对开门244自动关闭。第二门组件260还包括第二自动关门结构200,第二自动关门结构200分别连接第二门框262和第二对开门264,使开启后的第二对开门264自动关闭。第三门组件280还包括第三自动关门结构200,第三自动关门结构200分别连接第三门框282和第三对开门284,使开启后的第三对开门284自动关闭。第一自动关门结构200、第二自动关门结构200和第三自动关门结构200在图中未示出,上述自动关门结构200可以是带有弹簧的自动关门合页,也可以是利用液压的自动闭门器,还可以是其他能够自动关门的机械结构或电子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门结构200还可以包括软连接膜300,软连接膜300分别与安装座220的外部和气膜主体100的外部连接,使安装座220与气膜主体100密封连接。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门组件240位于气膜主体100边缘,第二门组件260和第三门组件280均位于气膜主体100内部。参见图3、图4,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门组件280位于气膜主体100边缘,第二门组件260位于气膜主体100内部,第一门组件240位于气膜主体100外部。参见图5、图6,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二门组件260位于气膜主体100边缘,第一门组件240和第三门组件280均位于气膜主体100外部。

如果气膜主体100内部空间充裕或者外部空间受限时,可以将门结构200设置在气膜主体100内部,即图1、图2所示的形式。如果气膜主体100内部和外部空间都被限制,例如附近设置有其他物体或装置,则可以采用图3、图4所示的形式。如果气膜主体100外部空间很充裕,内部空间受限,则可以采用图5、图6所示的形式。

进一步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220可以设置在地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在基台上。软连接膜300与安装座220连接的位置位于安装座220的顶部和两侧,靠近底面的一侧,软连接膜300与安装座220均与地面连接,而无需设置用于密封的软连接膜300。

在一实施例中,门结构200还可以包括压板(图中未示出),压板将软连接膜300的一侧的边缘安装在安装座220的外部。软连接膜300的另一侧的边缘焊接在气膜主体100上。软连接膜300是柔性的结构,安装座220是相对较有刚性的结构,通过压板将软连接膜300的边缘安装在安装座220的外部,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而且容易压紧软连接膜300,密封性好。在一实施例中,软连接膜300的另一侧的边缘焊接在气膜主体100上。软连接膜300和气膜主体100均为柔性的材质,将二者焊接连接,结构稳定,密封性好,而且容易施工安装。在一实施例中,软连接膜300和气膜主体100可以采用相同的塑料材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