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9223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枕头高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不良的睡眠姿势是引发颈椎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在睡眠时,由于肌肉韧带处于非保护性的松弛状态,不适合的高度会由于颈肌缺乏对颈椎的保护作用,造成颈椎损伤。因此,睡觉时要注意枕头的高低,枕头过高、过低都会增加颈椎负担,影响睡眠或者引发或加重颈椎类疾病的发生。

人体仰卧和侧卧时,对枕头高度的需求是不同的,通常仰卧需要枕头高度较低,而侧卧时需要枕头高度要高2至3厘米。

传统的枕头高度是无法调整高度的,这就造成了睡眠时,至少有一种睡姿是传统枕头的高度无法满足的。通常情况下,为了解决侧卧状态下颈侧的不适,人们会选择略微高一点的枕头,这样就造成了仰卧时颈部处于“低头”的状态,不知不觉中加重了颈椎病的程度。而如果使用所谓的“护颈枕”,只对仰卧时颈部做一个支撑,则侧卧时完全无法支撑头部重量,易出现落枕或者颈椎侧面出问题。

为此人们设计了一种能够适应仰卧和侧卧两种睡姿,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但是这种枕通常都是在枕头的内部植入升降的装置,与枕头成一体,但是这种枕头一般价格较贵,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枕头外的织布弄脏或老化, 不得不对枕头进行整体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装置,与枕头是分离的,可适用各种类型的枕头,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体型的人群具有广泛适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提供一种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装置,包括主机、安装板、撑板和检测按键条;所述主机内部设有控制电路与电机,活动安装在安装板上,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工作驱动主机可在安装板上进行上下升降,所述撑板的一侧与主机相连接,其另一边放置于床上,主机的升降可带动撑板整体或一侧边进行升降,其中枕头放置于撑板上;

所述检测按键条与控制电路进行电连接,用以检测睡姿,其为一长条形的软性簿板,被分隔成一排若干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设置有一薄膜按键。

检测按键条在使用时设置在人体的下方,处于人体的腰部到颈部之间,并横向放置,人在侧睡或仰睡时,与床的接触的宽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其按压在检测按键条上的区域也不同,对装置预先进行设定,通过检测人体按压区域的数量判定睡姿状态,并控制电路控制电机工作以调节主机的升降,达到调节枕头高度的目的。

以下对上述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主机的侧端面设有由电机所驱动进行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齿轮,齿轮随转轴一起进行转动;在安装板上设置有与齿轮相匹配的齿条。

为了防止齿轮及齿条暴露在外,及外观的美观,在所述的主机的两侧还 设置有盒盖,盒盖覆盖在转轴、齿轮和齿条之上。

所述主机与安装板之间采用滑块与滑轨进行连接,滑块与主机固定,滑轨固定在安装板上。

所述主机内的电机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能精确驱动转轴,使转轴转动平稳。

所述撑板与主机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撑板上设置有卡扣,并且在主机上设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卡位,撑板整体随主机升降。

另一种方式是所述撑板与主机之间进行铰链连接,使撑板与主机可活动翻转,撑板靠主机的一侧随主机升降。

所述检测按键条包括柔线电路板层和覆盖在柔线电路板层上的薄膜层,柔线电路板层上设置有若干个按键线路,按键线路呈均匀一排布置,每个区域内包括一个按键线路。

所述检测按键条的长度至少40厘米,其宽度为1至12厘米。

本实用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人体处于不同睡姿时,人体的颈背部和肩部与床的接触面积的不同,来实现检测区分,可以实现精确判别的目的;本装置为独立的机构,不限制枕头的类型,可适用各种类型的枕头,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体型的人群可使用各自适应的枕头,具有广泛适用性;结构简单,枕头调节高度精度高,提升缓慢使人体感觉不到,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任何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装置的爆炸分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装置降低枕头高度后的侧面整体结构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装置升高枕头高度后的侧面整体结构视图。

附图标号

主机10;转轴11;齿轮12;

安装板20;齿条21;滑轨22;滑块23;

撑板30;卡扣21;

枕头40;

检测按键条50;薄膜按键51;电线5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阐述,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本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装置,包括主机10、安装板20、撑板30和检测按键条50;主机在其内部设有控制电路与电机,在主体的两个侧端面设有由电机所驱动可以进行转动的转轴,电机采用步进电机,通过主机内部齿轮传动机构带动转轴,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工作。

在转轴11上安装有齿轮12,齿轮随转轴11一起进行转动;同时在安装板上设置有与齿轮相匹配的齿条21,为了防止齿轮及齿条暴露在外,及外观的美观,在主机的两侧还设置有盒盖,盒盖图中未示出,其中盒盖覆盖在转轴、齿轮和齿条之上。

在主机与安装板之间采用滑块23与滑轨22进行连接,滑块与滑轨设有 两组,其中滑块与主机固定,滑轨固定在安装板上。

主机内的电机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能精确驱动转轴,使转轴转动平稳。主机通过滑块与滑轨结构活动安装在安装板上,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工作并驱动主机可在安装板上进行上下升降,

撑板的一侧与主机连接,其另一边放置于床上,主机的升降可带动撑板整体或一侧边进行升降,其中枕头放置于撑板上;

撑板与主机之间进行铰链连接,使撑板与主机可活动翻转,撑板靠主机的一侧随主机升降。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方式是撑板与主机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撑板上设置有卡扣,并且在主机上设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卡位,撑板整体随主机升降。

检测按键条50包括柔线电路板层和覆盖在柔线电路板层上的薄膜层,柔线电路板层上设置有若干个按键线路,按键线路呈均匀一排布置,每个区域内包括一个按键线路。

采用检测按键条对人体的睡姿进行检测,即仰睡或侧睡,检测按键条通过电线52与主机内的控制电路进行电连接,将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并由控制电路控制步进电机带动撑板的上升或下降,以达枕头高度的升高或降低。

检测按键条50为一长条形的软性簿板,从整体结构上看被分隔成一排若干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设置有一薄膜按键51。检测按键条主要由柔线电路板层和覆盖在柔线电路板层上的薄膜层,柔线电路板层上设置有若干个按键线路,按键线路呈均匀一排布置,每个区域内包括一个按键线路,薄膜按键由按键线路与薄膜层上的按键帽共同组成的。

检测按键条的长度至少40厘米,以使仰睡时能足够的长度,其宽度为1至12厘米。检测按键条在使用时横向放置在人体下面的床单下,还可以采用 如魔术贴、胶贴等方式使检测按键条平铺在床单下,防止收缩一起,检测按键条位于人体的腰部到颈部之间,人在侧睡或仰睡时,与床的接触的宽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其按压在检测按键条上的区域也不同,对装置预先进行设定,通过检测人体按压检测按键条上的区域数量判定睡姿状态,并控制电路控制电机工作以调节撑板的升降,达到调节枕头高度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