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碗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2690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碗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碗盘,该智能碗盘可检测食物中盐分或者糖分,并将所测得的数据发送给与该智能碗盘进行信号连接的外置移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碗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物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碗盘也具有了很多智能的功能,例如带有温感元件、发光元件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乐趣。然而这些新的功能仍然是集中在碗盘的本身,并没有将碗盘融入到整体的用餐服务中,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碗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餐餐具,起到了传递食物的媒介作用,故此,在碗盘上设置传感器,并通过碗盘来检测我们每天所需要摄入的盐分或者糖分,能有效地帮助我们防止高血压及其它疾病的发生。

故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盐分或者糖分检测功能且可替代普通所使用,并可将所测得的数据发送给手机的碗盘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智能碗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碗盘,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彼此密封装配的壳体身部和壳体尾部,其中所述壳体身部与壳体尾部共同形成一密闭腔室;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密闭腔室内,且该传感器上的正、负极探头相对于壳体身部的底部端面齐平设置;

以及无线控制模块,所述无线控制模块设置在密闭腔室内,并与传感器电性连接,且所述无线控制模块向外与外置移动电子设备进行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尾部在面向壳体身部的一侧设置有一凸缘,所述凸缘在邻近壳体尾部的一侧开设有一圈槽,并在圈槽内嵌装有第一密封圈,且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径小于所述凸缘的外径;所述壳体身部在面向壳体尾部的一侧开设有插槽,以匹配所述壳体尾部上的凸缘,并通过壳体尾部上的凸缘与壳体身部上的插槽之间的插接配合来实现壳体尾部与壳体身部的装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凸缘的外径小于所述壳体尾部的外径,且当壳体尾部装配至壳体身部上时,所述壳体尾部盖设在所述壳体身部的插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身部的插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且当壳体尾部装配至壳体身部上时,所述第二密封圈抵靠在所述壳体尾部的凸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的正、负极探头上分别套接有防水垫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无线控制模块以蓝牙或者WiFi的方式与外置移动电子设备进行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智能碗盘包括控制线路板,且所述传感器的正、负极探头通过电线连接在控制线路板上,所述无线控制模块设置在控制线路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所述控制开关上设置有防水按钮,且所述防水按钮相对于壳体尾部部分凸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为盐度传感器或者糖分传感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智能碗盘,通过将外壳分为了彼此密封装配的壳体身部、和壳体尾部,使得该智能碗盘可分体模块化生产,这有效地降低了该智能碗盘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便于后续的维护;同时,将具体用于检测食物中盐分或者糖分的传感器的正、负极探头设置为与智能碗盘上壳体身部的底部端面相齐平的结构形式,使得该智能碗盘便于对食物的检测,可替代普通的碗盘的使用;另外,在该智能碗盘内设置有的无线控制模块,可向外置移动设备发送传感器所测得数据,实现了该智能碗盘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碗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碗盘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碗盘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身部与壳体尾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智能碗盘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置移动电子设备对智能碗盘进行无线控制的控制界面,其中该控制界面处于初始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置移动电子设备对智能碗盘进行无线控制的控制界面,其中该控制界面处于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碗盘100,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内的检测系统,可以理解,所述检测系统具体是用于检测食物中的盐分或者糖分,当然了也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通过替换其它功能的传感器来检测食物对应的数据,比如油脂,温度,PH值,蛋白,维生素、细菌等等。

其中,所述外壳为该智能碗盘100的整体框架结构,其具体可以根据使用者对智能碗盘100外在造型的需求来具体设置。本实施例的外壳具体包括了壳体身部11和壳体尾部12,其中所述壳体头部12与壳体尾部13之间是装配的,且所述壳体身部11与壳体尾部12共同形成一密闭腔室,以具体用来装配检测系统。亦即所述壳体身部11与壳体尾部13在装配过后两两之间的接触位置是密封设置,以满足智能碗盘100日常使用需求对其内检测系统的防水密封保护。

请参阅图3、图4,所述壳体尾部12在面向壳体身部11的一侧设置有一凸缘121,所述凸缘121在邻近所述壳体尾部12的一侧开设有一圈槽122,并在该圈槽内嵌装有第一密封圈101,且所述第一密封圈101的外径小于所述凸缘121的外径。相应地,所述壳体身部11在面向壳体尾部12的一侧开设有插槽111,以匹配所述壳体尾部12上的凸缘121,使得该壳体尾部12与壳体身部11之间在装配时,具体可以通过壳体尾部12上的凸缘121插设到壳体身部11上的插槽111来实现。这样可以理解,当壳体尾部12上的凸缘121插设到壳体身部11上的插槽111时,嵌装在凸缘121的第一密封圈101就会被壳体身部11上插槽111的内壁紧密接触,亦即所述第一密封圈101在壳体身部11与壳体尾部12的挤压之下,就实现了对壳体身部11与壳体尾部12共同形成一密闭腔室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缘121的外径小于所述壳体尾部12的外径,且当壳体尾部12装配至壳体身部11上时,所述壳体尾部12盖设在所述壳体身部11的插槽111上。亦即当壳体尾部12装配到壳体身部11上时,所述壳体尾部12对壳体尾部12与壳体身部11之间的密封腔室实现了封盖的作用,亦即对密封腔室实现了再次密封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身部11的插槽111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02,且当壳体尾部12装配至壳体身部11上时,所述第二密封圈102抵靠在所述壳体尾部12的凸缘121上,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密封圈102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密封圈101的工作原理一样,对密封腔室实现了密封的功能。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智能碗盘100通过第一密封圈101、第二密封圈102以及壳体尾部12对壳体身部11上插槽111的盖设作用,实现了对壳体身部11与壳体尾部12之间密闭腔室的有效密封。

请参阅图5,所述检测系统具体包括传感器21和控制线路板22,所述控制线路板22上对应地连接有无线控制模块23、无线充电模块24。可以理解,所述传感器21、控制线路板22、无线控制模块23及无线充电模块24共同设置在密闭腔室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21具体为盐分传感器或者糖分传感器,可以理解,当传感器21为盐分传感器时,本实施例对应的智能碗盘100即具有检测食物中盐分的功能;相应地,当传感器21为糖分传感器时,本实施例对应的智能碗盘100即具有检测食物中糖分的功能。所述无线控制模块23具体是以蓝牙或者WiFi的方式与外置移动电子设备(手机)进行信号连接。其中手机的控制界面请参阅图6、图7,这样该智能碗盘100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传感器21所测得的数据可适时的发送给手机,这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食物测量数据的获取。进一步的,手机在接受无线控制模块23所测得的数据后可以留档记录,并应用手机上APP进行后台分析,并得出人们每周,每月使用该智能碗盘100对相应的盐分、糖分或者其它摄入量的情况,以反馈给人们,让人们更好的调节饮食。可以理解,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4即为该检测系统的供电部件,其用于给传感器21、控制线路板22及无线控制模块23进行供电,且其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便于了人们对该智能碗盘100的使用。故此,本实施例的智能碗盘100还配套有无线充电底座200,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底座200的结构具体可以设置为碗垫的结构,使得该无线充电底座200在对智能碗盘100内的无线充电模块24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可以将该智能碗盘100中的壳体身部11放置在该无线充电底座200上实现,类同于日常智能碗盘所配套使用的碗垫来进行摆放即可。

可以理解,所述传感器21在对食物所进行的检测,其具体是通过传感器21上的正、负极探头211来与食物进行检测,并通过食物内溶液的导电率来确定它的盐分或者糖分的。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将传感器21上的正、负极探头211设置在壳体身部11的底部上,并与壳体身部11的底部端面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例中,所述传感器21上的正、负极探头211上分别套接有防水垫圈103,以对该传感器21上的正、负极探头211与壳体身部11之间的接触面进行密封。这样一方面便于人们用该智能碗盘100对食物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又不影响该智能碗盘100整体的外在美观度,以及智能碗盘100的正常使用。

另外,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智能碗盘100在具体结构设置的过程中,还应该设置有具体用于对检测系统进行开关控制的控制开关(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线路板22上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所述控制开关上设置有防水按钮25,且所述防水按钮25相对于壳体尾部12部分凸出。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智能碗盘,通过将外壳分为了彼此密封装配的壳体身部、和壳体尾部,使得该智能碗盘可分体模块化生产,这有效地降低了该智能碗盘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便于后续的维护;同时,将具体用于检测食物中盐分或者糖分的传感器的正、负极探头设置为与智能碗盘上壳体身部的底部端面相齐平的结构形式,使得该智能碗盘便于对食物的检测,可替代普通的碗盘的使用;另外,在该智能碗盘内设置有的无线控制模块,可向外置移动设备发送传感器所测得数据,实现了该智能碗盘的智能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