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教学讲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5902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教学讲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教学讲台。



背景技术:

教师教课所需要的用具一般都是放置在讲台上,有黑板擦、粉笔等。由于讲课桌面没有专门放置黑板擦和粉笔等用具的装置,导致讲台桌面的物品很不整齐,有时满桌都是粉笔,弄的桌面都是粉笔末,而且传统讲台比较宽大笨重,位置不容易移动,需要抬起或大力推才能移动,而且占用了教室里老师讲课位置很大一部分空间。

现在有很多的课程会安排到室外,对于条件稍微艰苦一点的环境,需要在那进行授课时,则会受到很多的限制,比如说电源、照明。且现有的移动讲台搬移不方便,且固定也不方便,给使用造成不便,所以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讲台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教学讲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教学讲台,包括教学讲台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讲台本体分为讲台平台、电脑显示层和储藏柜;所述的储藏柜分为左右两个储藏室;所述储藏柜的外壁上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且储藏柜的内壁上设置有太阳能储蓄电池块;所述教学讲台本体的后部设置有黑板储藏层;所述黑板储藏层的两侧设置有升降移动滑轨,且升降移动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黑板;所述电脑显示层中设置有可折叠支架;所述的电脑显示层的一侧设置有录像装置;所述讲台平台分为左平台和右平台,且左平台和右平台上均设置有推拉轨道;所述电脑显示层的后部设置有吸尘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教学讲台本体分为讲台平台、电脑显示层和储藏柜三部分,讲台平台分为左平台和右平台,在还未使用的时候,将两者闭合,可以减少灰尘进入到电脑显示层,且上方可以放置一些教学用品,当投入使用时,则可以通过推拉轨道将左平台和右平台拉开,将可折叠支架支起后,让电脑显示器能够呈现一定角度的倾斜,方便教学者观察课件和讲义,太阳能发电板在白天吸收了足够的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太阳能储蓄电池块中,可以将稳定后的电能传输到各个用电器中,让各部分能够正常运作,通过黑板储藏层两侧的升降移动滑轨将黑板拉起,便可以供教学者书写板书,粉笔灰则会落入到吸尘槽中进行集中收集,从而防止粉笔灰的飞扬,而影响人体健康,并且录像装置对课程过程进行录制,便于后续的学习和改进工作的开展。

优选的,所述储藏柜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条,用于散发讲学讲台本体中产生的热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散热条可以将各个部分投入运行中产生的热量及时的散发出去,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现象的发生概率,提高工作运行效率。

优选的,所述录像装置中设置有储存芯片,且录像装置的数据线连接于电脑的usb插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录像装置和电脑的连接,可以将录像数据信息传输到电脑中,方便拷贝和观看。

优选的,所述教学讲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移动教学讲台本体的推拉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推拉把手可以大大减少移动教学讲台本体的力度,方便移动,省时省力。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储蓄电池块上设置有稳压输出端口,且稳压输出端口连接各个用电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稳压输出端口可以大大提高用电的安全性,提高整体的安全性能,保障用电安全。

优选的,所述教学讲台本体的下方设置有万象滑轮,用于各方向灵活移动教学讲台本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万向滑轮可以方便移动,各个方向都能够移动,减少了移动过程中的阻碍。

优选的,所述万象滑轮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教学讲台的锁死机构,。

优选的,所述黑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光线较暗时照明的led灯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led灯管可以有效照明,耗能少,体积小。

优选的,所述黑板储藏层的上方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黑板的固定销。

优选的,所述吸尘槽的四周设置有卡槽块,且吸尘槽的下方设置有吸尘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可移动教学讲台结构简单,方便移动和定位,结构稳定,且占用面积小,使用的地方不受限制,并且有黑板可以进行书写,并且具有录像功能,可以记录教学过程,便于后续的学习和分享,除此之外采用太阳能进行供电,节能环保,耗能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教学讲台本体;2-讲台平台;3-电脑显示层;4-储藏柜;5-储藏室;6-太阳能发电板;7-太阳能储蓄电池块;8-黑板储藏层;9-升降移动滑轨;10-黑板;11-可折叠支架;12-录像装置;13-左平台;14-右平台;15-推拉轨道;16-吸尘槽;17-散热条;18-储存芯片;19-推拉把手;20-稳压输出端口;21-万象滑轮;22-锁死机构;23-led灯管;24-固定销;25-卡槽块;26-吸尘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教学讲台,包括教学讲台本体1,所述教学讲台本体1分为讲台平台2、电脑显示层3和储藏柜4;所述的储藏柜4分为左右两个储藏室5;所述储藏柜4的外壁上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6,且储藏柜4的内壁上设置有太阳能储蓄电池块7;所述教学讲台本体1的后部设置有黑板储藏层8;所述黑板储藏层8的两侧设置有升降移动滑轨9,且升降移动滑轨9之间滑动连接有黑板10;所述电脑显示层3中设置有可折叠支架11;所述的电脑显示层3的一侧设置有录像装置12;所述讲台平台2分为左平台13和右平台14,且左平台13和右平台14上均设置有推拉轨道15;所述电脑显示层3的后部设置有吸尘槽16;教学讲台本体1分为讲台平台2、电脑显示层3和储藏柜4三部分,讲台平台2分为左平台13和右平台14,在还未使用的时候,将两者闭合,可以减少灰尘进入到电脑显示层3,且上方可以放置一些教学用品,当投入使用时,则可以通过推拉轨道15将左平台13和右平台14拉开,将可折叠支架支起后,让电脑显示器能够呈现一定角度的倾斜,方便教学者观察课件和讲义,太阳能发电板6在白天吸收了足够的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太阳能储蓄电池块7中,可以将稳定后的电能传输到各个用电器中,让各部分能够正常运作,通过黑板储藏层8两侧的升降移动滑轨9将黑板10拉起,便可以供教学者书写板书,粉笔灰则会落入到吸尘槽16中进行集中收集,从而防止粉笔灰的飞扬,而影响人体健康,并且录像装置12对课程过程进行录制,便于后续的学习和改进工作的开展。

进一步的,所述储藏柜4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条17,用于散发讲学讲台本体1中产生的热量,提高工作运行效率,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现象的发生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录像装置12中设置有储存芯片18,且录像装置12的数据线连接于电脑的usb插口,可以将录像数据信息传输到电脑中,方便拷贝和观看。

进一步的,所述教学讲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移动教学讲台本体1的推拉把手19,省时省力,方便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储蓄电池块7上设置有稳压输出端口20,且稳压输出端口20连接各个用电器。

进一步的,所述教学讲台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万象滑轮21,用于各方向灵活移动教学讲台本体1,减少了移动过程中的阻碍。

进一步的,所述万象滑轮2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教学讲台本体1的锁死机构22,防止滑动给教学带来不便的现象,移动和固定都能自如。

进一步的,所述黑板10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光线较暗时照明的led灯管23,便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且led灯管23耗能小,节能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黑板储藏层8的上方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黑板的固定销24,方便书写。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槽16的四周设置有卡槽块25,且吸尘槽16的下方设置有吸尘风扇2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教学讲台本体1分为讲台平台2、电脑显示层3和储藏柜4三部分,讲台平台2分为左平台13和右平台14,在还未使用的时候,将两者闭合,可以减少灰尘进入到电脑显示层3,且上方可以放置一些教学用品,当投入使用时,则可以通过推拉轨道15将左平台13和右平台14拉开,将可折叠支架支起后,让电脑显示器能够呈现一定角度的倾斜,方便教学者观察课件和讲义,太阳能发电板6在白天吸收了足够的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太阳能储蓄电池块7中,通过稳压输出端口20可以加工电能稳定得输出到到各个用电器中,让各部分能够正常运作,通过黑板储藏层8两侧的升降移动滑轨9将黑板10拉起,固定销24固定黑板,方便书写,便可以供教学者书写板书,且黑板上的led灯管23,用于光线较暗时照明,便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且led灯管23耗能小,节能环保,粉笔灰则会落入到吸尘槽16中进行集中收集,卡槽块25便于拿取,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将收集的粉笔灰倒到垃圾中,且吸尘槽16的下方设置的吸尘风扇26可以将粉笔灰吸收入吸尘槽中,将从而防止粉笔灰的飞扬,而影响人体健康,并且录像装置12对课程过程进行录制,便于后续的学习和改进工作的开展,侧壁上的散热条17,可以散发讲学讲台本体1中产生的热量,提高工作运行效率,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现象的发生概率,录像装置12的数据线连接于电脑的usb插口,可以将录像数据信息传输到电脑中,方便拷贝和观看,教学讲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把手19,用于移动教学讲台本体1,省时省力,方便移动,同时下方的万向滑轮21可以让移动教学讲台本体1变得灵活,减少了移动过程中的阻碍,当移动到固定位置时,则用锁死机构22将其固定,防止滑动给教学带来不便的现象,移动和固定都能自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