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特征的覆盖物以及相关操作系统、操作和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6022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版权声明

此专利文献的公开内容的一部分含有受版权保护的材料,特别是附图。版权拥有者不反对任何人对专利文献或专利公开内容进行复制,如同在专利商标局、专利文件或记录中那样,但另外无论如何都保留所有版权。

本公开涉及用于建筑特征的覆盖物以及相关系统和操作和制造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公开了可伸缩覆盖物,优选为用于窗户开口的卷起、柔性覆盖物。



背景技术:

用于建筑特征的可伸缩覆盖物长期以来已经采用了众多形式。最初,用于例如窗户、门、拱门等建筑特征的覆盖物主要由跨越建筑特征悬挂的织物组成。此类早期形式的覆盖物演变为可伸缩卷帘、窗帘、帷幔等,其中覆盖物可以跨越建筑特征(例如,开口)展开和/或缩回到所述特征(例如,开口)的顶部或侧面。

用于建筑特征的早期但仍然比较流行的形式的覆盖物是百叶窗,其中多个垂直延伸的绳索梯以一种方式支撑平行的水平延伸的叶片,使得抑制光传输的叶片可以围绕它们的纵轴枢转,以控制准许传输穿过所述特征(例如,开口)的光的量,并且整个百叶窗可以在展开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百叶窗跨越建筑特征的高度的至少一部分展开,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叶片邻近于建筑特征的顶部而积聚为垂直堆叠。

还可以获得垂直百叶窗,其中抑制光传输的板条或叶片垂直展开并且它们的上端经悬挂以用于围绕它们的纵向垂直轴进行枢转移动。整个百叶窗可以跨越建筑开口展开或者以垂直堆叠邻近于开口的一个或多个侧面而缩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用于建筑特征的覆盖物,所述覆盖物可以优选为可伸缩覆盖物,并且更优选为用于窗户等的柔性卷起覆盖物。本公开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且将在书面描述中陈述建筑覆盖物的目的和优势,并且所述目的和优势将从书面描述以及从附图显而易见。

根据本公开的覆盖物可以包括辊、窗帘盒、柔性光控制子组合件、下横栏和移动机构。所述柔性光控制子组合件可以包括多个叶片和用于移动所述叶片的至少两个大体上垂直的支撑部件,优选为细长带。所述多个叶片可以包括非蜂窝叶片和/或多层蜂窝叶片,并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叶片层的至少一个多层叶片,当所述叶片处于至少扩展位置时,所述至少两个叶片层被配置和布置成形成管,所述管具有在其间水平延伸的空间或单元。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叶片层可以沿着它们的侧边缘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连接、耦合或附接,使得所述叶片层在中间区中可为分开的,以形成细长、大体上纵向的套管或管,所述套管或管具有在层之间的空间或单元。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叶片层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耦合或附接到支撑部件,例如,带,以有助于形成具有间隙或单元的大体上细长、纵向的套管或管。所述大体上细长、纵向的套管或管可以具有任何横截面形状。一个或多个细长加固物可以与所述叶片相关联,沿着所述叶片设置、直接或间接地附接、连接和/或耦合到所述叶片,并且优选地,两个细长加固物与每个叶片相关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加固物可以呈角形并且相对薄。

辊可以与窗帘盒相关联,优选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窗帘盒,并且优选被配置成相对于窗帘盒旋转。移动机构可以与辊相关联,或者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辊,并且优选被配置成旋转所述辊。支撑部件,例如细长带,可以与辊相关联,并且优选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辊。多个叶片可以与支撑部件(例如,细长带)相关联,优选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支撑部件。下横栏可以与支撑部件(例如,细长带)和/或叶片中的一者或多者相关联,优选直接或间接地耦合支撑部件和/或叶片中的一者或多者。在实施方案中,卷起覆盖物可以通过使用移动机构而操作,以旋转辊来移动柔性子组合件。柔性子组合件可以从卷动配置移动到处于部分铺开的收缩配置、移动到处于完全铺开的配置、移动到完全铺开的扩展配置,在所述卷动配置中,柔性子组合件缠绕辊并且不阻挡任何光,所述部分铺开的收缩配置可以抑制、漫射和/或阻挡一些光的传输或穿视,在所述完全铺开的配置中,子组合件不再缠绕辊,而是完全从辊垂挂,在所述完全铺开的扩展配置中,叶片中的一者或多者已经枢转,使得其中间部分在基本上水平位置,这可以允许至少一些光穿过在相邻叶片之间形成的间隙,并且可以抑制、漫射和/或阻挡一些光的传输和穿视。

附图说明

当结合所提供的图式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本文公开的建筑覆盖物的各个方面、特征和实施方案。在图式中提供实施方案以用于说明窗户覆盖物的方面、特征和/或各种实施方案,但权利要求书不应受限于所示出的精确布置、结构、子组合件、特征、实施方案、方面和装置,并且可以单独地或者与其他布置、结构、子组合件、特征、实施方案、方面和装置组合地使用所示出的布置、结构、子组合件、特征、实施方案、方面和装置。所述图式不一定按比例并且绝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呈现所述图式以说明和描述建筑覆盖物的各种实施方案、方面和特征,可以单独地或者与额外的特征、方面或实施方案组合地使用建筑覆盖物的各种实施方案、方面和特征。

图1是具有处于铺开和扩展配置的子组合件的卷起蜂窝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前侧透视图。

图2是具有处于铺开和扩展配置的子组合件的卷起覆盖物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前侧透视图。

图3a是处于完全卷起配置的卷起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3b是处于部分铺开、收缩配置的卷起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3c是处于完全铺开、收缩配置的卷起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3d是处于完全铺开、部分扩展配置的卷起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3e是处于完全铺开、完全扩展配置的卷起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4a是处于完全铺开、收缩配置的卷起蜂窝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端视图的示意性表示。

图4b是处于完全铺开、部分扩展配置的卷起蜂窝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端视图的示意性表示。

图4c是处于完全铺开、完全扩展配置的卷起蜂窝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端视图的示意性表示。

图4d是处于完全铺开、完全扩展配置的卷起蜂窝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端视图的示意性表示,其中光与覆盖物相互作用。

图5a是柔性材料片的透视图。

图5b是在图5a中说明的片的端视图。

图5c是处于基本上扩展位置的非蜂窝叶片的端视图。

图5d是具有多层蜂窝叶片和非蜂窝叶片的柔性光控制子组合件的额外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6a是多层叶片的透视图。

图6b是图6a的多层叶片的端视图。

图6c是处于基本上扩展位置的如图6a和图6b中说明的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端视图。

图6d是图6c的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7a是被布置成形成为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单件材料的端视图。

图7b是图7a的多层叶片的前视图。

图7c是被布置成形成为多层叶片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单件材料的端视图。

图7d是图7c的多层叶片的前视图。

图8a是被布置成形成为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多件材料的端视图。

图8b是图9a的多层叶片的前视图。

图8c是被布置成形成为多层叶片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多件材料的端视图。

图8d是图8c的多层叶片的前视图。

图8e是被布置成形成为多层叶片的不同实施方案的多件材料的端视图。

图8f是图8e的多层叶片的前视图。

图9a是被布置成形成为具有加固物凹腔的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多件材料的实施方案的端视图。

图9b是图9a的多层叶片的前视图。

图10a是基本上平坦的细长加固物的实施方案的俯视透视图。

图10b是沿着如图10a中所示的平面b-b取得的图10a的细长加固物的横截面视图。

图10c是弯曲的细长加固物的实施方案的俯视透视图。

图10d是沿着如图10c中所示的平面b-b取得的图10c的细长加固物的横截面视图。

图10e是角形细长加固物的实施方案的俯视透视图。

图10f是沿着如图10e中所示的平面b-b取得的图10e的细长加固物的横截面视图。

图11a至图11c说明用于产生角形细长加固物的过程。

图12a是加固的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分解端视图。

图12b是具有在图12a中说明的加固的多层叶片和细长带的柔性光控制子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分解端视图。

图12c是图12b的部分a-a的放大视图,其示出多层叶片附接到细长带。

图12d是处于基本上收缩配置的在图12b中说明的光控制子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12e是处于基本上扩展配置的在图12b中说明的光控制子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13a是加固的多层叶片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分解端视图。

图13b是具有在图13a中说明的加固的多层叶片和细长带的柔性光控制子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分解端视图。

图13c是图13b的部分a-a的放大视图,其示出多层叶片附接到细长带。

图13d是在多层叶片处于基本上收缩位置的情况下处于铺开、基本上收缩配置的在图13b中说明的子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13e是在多层叶片处于基本上扩展位置的情况下处于铺开、基本上扩展配置的在图13b中说明的子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14a是加固的多层叶片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分解端视图。

图14b是具有在图14a中说明的加固的多层叶片和细长带的柔性光控制子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分解端视图。

图14c是图14b的部分a-a的放大视图。

图14d是处于基本上收缩配置的在图14b中说明的子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14e是处于基本上扩展配置的在图14b中说明的子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17a是具有处于打开位置的门的辊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17b是在门处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的图17a的辊的透视图。

图17c至图17d是连接到具有门的辊的子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17e至图17h是具有细长带和叶片材料的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透视图,所述建筑覆盖物在各个部署点处连接到包括门的辊。

图15是在蜂窝叶片围绕辊卷动的情况下的卷起蜂窝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端视图。

图16是在子组合件处于部分铺开、收缩配置的情况下的卷起蜂窝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端视图收缩。

图18a是多件叶片材料和多件凹腔片材料的透视图。

图18b是被布置成形成为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多件叶片材料和多件凹腔片材料的端视图。

图18c是被布置成配置为加固的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多件叶片材料和与其连接的多件凹腔片材料以及多个细长加固物的端视图。

图18d是加固的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陈述众多细节以便提供对建筑覆盖物、其操作方法及其制造方法的理解。所述描述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且在多种情况下,未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方法、程序、制造技术、组件和组合件,以免使建筑覆盖物的其他方面或特征混淆不清。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建筑覆盖物的不同和众多实施方案及其操作和制造方法,并且权利要求书和发明不应受限于在本文具体描述和示出的实施方案、子组合件或指定特征或细节。

因此,将容易理解,除了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之外,可以通过多种不同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在本文的图中大体上描述和说明的实施方案的组件、方面、特征、元件和子组合件。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覆盖物可以与可以特别适于特定环境和操作要求的形式、结构、布置、比例、材料和组件的许多添加、替代或修改一起使用。以下描述既定仅是举例,并且仅说明建筑覆盖物的某些选定实施方案。举例来说,虽然特别参考将建筑覆盖物用作控制光和穿视的窗户覆盖物而在实例中示出和描述了所述建筑覆盖物,但应理解,所述覆盖物还将具有其他应用。另外,虽然许多实例中的详细描述大体上针对于由形成大体上垂直的支撑元件的细长带和/或特定结构的多层叶片形成的覆盖物,但将了解,本公开和教导适用于形成垂直支撑元件的其他材料(例如,条带、片、薄纱、面板及其组合)以及用于多层叶片的其他构造和结构。所附权利要求书将陈述要求保护的发明并且应在广义上理解,除非另外清楚指示为更狭义地进行理解来排除实施方案。

在整个本申请中,使用参考数字来指示覆盖物的通用元件或特征。可以使用相同参考数字来指示在形式、形状、结构等方面不相同但提供类似的功能或益处的元件或特征。可以使用额外的参考符号(例如,上撇号、字母和上标)以将类似的元件或特征彼此区分。应理解,为了易于描述,本公开不始终提及或列举覆盖物的所有组件,并且对元件、部件或结构的单数参考,例如,对带、内带、外带、叶片、条带、板条、凹腔、加固物、垂直支撑元件或水平叶片元件的单数参考可以是对一个或多个此类元件的参考,除非上下文另外指示。

在建筑覆盖物的各种实施方案的以下描述中,将了解,所有方向参考(例如,近端、远端、上部、下部、向上、向下、左边、右边、横向、纵向、前方、后方、内部、外部、背面、顶部、底部、上方、下方、垂直、水平、径向、轴向、顺时针和逆时针)仅用于识别目的,以辅助读者理解本公开,除非在权利要求书中另有指示,并且尤其不对本公开中的位置、定向或使用进行限制。关于一个实施方案描述的特征可以应用于另一实施方案,无论有没有明确指示。

将在广义上解释连接参考(例如,附接、耦合、连接和接合),并且可以包括在元件集合之间的中间部件和元件之间的相对移动,除非另有指示。因此,连接参考不一定得出两个元件直接连接并且彼此处于固定关系的推论。识别参考(例如,主要、辅助、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无意暗示重要性或优先级,而是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特征区分开来。图式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在附图中反映的尺寸、位置、次序和相对大小可以改变。

本公开的特征是用于控制穿过建筑特征的光的传输的覆盖物,所述建筑特征可以包括窗户开口、门、拱门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覆盖物可以包括子组合件;所述子组合件可以是柔性的,并且适合于围绕辊卷起。所述子组合件具有至少第一外部支撑部件(例如,细长带),和第一内部支撑部件,例如,细长带,所述支撑部件各自可以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垂直于其长度的横向宽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部件是细长带,并且第一内部和第一外部细长带中的至少一者或两者的宽度基本上小于每个板条的长度,并且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有内部支撑部件的宽度的总和(例如,组合宽度)或所有外部支撑部件的宽度的总和(例如,组合宽度)小于、优选基本上小于每个板条的长度。所述子组合件(还被称为面板)可以包括多个板条,每个板条具有至少一个板条层,所述至少一个板条层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内部纵向边缘、外部纵向边缘、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以及在内部纵向边缘与外部纵向边缘之间延伸的宽度。所述支撑部件和板条优选是柔性的,并且可以由包括织物和膜的任何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叶片是由半透明、半不透明和/或不透明的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板条可以沿着第一外部支撑部件和第一内部支撑部件的相应长度而设置,或者在第一外部支撑部件与第一内部支撑部件之间延伸并且间隔开,并且每个板条可以定向成其长度横向于第一外部支撑部件和第一内部支撑部件的相应长度。内部支撑部件和外部支撑部件的移动可以被配置成在多个位置之间操纵板条。在一个方面中,至少一个板条是具有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的多层板条,其中所述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具有与多层板条的纵向边缘重合的内部纵向边缘和外部纵向边缘。内部层和外部层可以沿着它们的相应的内部纵向边缘和外部纵向边缘而耦合,其中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可以在它们的耦合的纵向边缘之间彼此隔开,以在至少一个多层板条处于其多个位置中的至少一者时形成由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限定的单元空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内部细长带和第一外部细长带中的至少一者的宽度基本上小于每个板条的长度。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每个板条的长度大于、优选基本上大于所有内部支撑部件(例如,细长带)的宽度的总和,或者大于、优选基本上大于所有外部支撑部件(例如,细长带)的宽度的总和,并且在实施方案中,每个板条的长度可以大于、优选基本上大于更大的那个总和。在另一方面,第一内部细长带和第一外部细长带两者的宽度比每个板条的长度小至少5倍,并且在另一方面,第一内部细长带和第一外部细长带的宽度是约5mm至约100mm。细长带的宽度大体上随美感而变,并且可以随带的强度和厚度以及多个叶片的支撑而变。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中的至少一者的宽度大于那个同一多层板条的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中的另一者的宽度。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通过超声波切割密封而彼此耦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折线沿着至少一个板条的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的内部纵向边缘和外部纵向边缘中的至少一者而形成。至少一个板条的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的宽度可以小到约1英寸并且大到约6英寸。板条层的宽度可能受到美感、覆盖物的大小和材料选择影响。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子组合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内部细长带和第二外部细长带,第二内部细长带沿着板条中的至少一者的长度与第一内部细长带横向地隔开至少约(6)英寸的距离,另外或交替地,第二外部细长带可以沿着板条中的至少一者的长度与第一外部细长带横向地隔开至少约六(6)英寸的距离。相邻细长带之间的分隔距离可以低到约六(6)英寸至多达二十四(24)英寸,并且可以在其间以约1/4英寸的增量改变。带的分隔距离受到所要的美感影响,包括相邻带之间的叶片的支撑。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内部细长带进一步具有由被第一内部细长带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表面所界定的内面、由被第一内部细长带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表面所界定的外面,所述内面和所述外面隔开第一内部细长带的厚度,并且另外或交替地,第一外部细长带进一步具有由被第一外部细长带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表面所界定的内面、由被第一外部细长带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表面所界定的外面,所述内面和所述外面隔开第一外部细长带的厚度。实施方案中的内部板条层可以具有由被内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表面所界定的内面,以及由被内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相对表面所界定的外面,并且外部板条层可以具有由被外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表面所界定的内面,以及由被外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相对表面所界定的外面,其中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可以被布置和配置成使得内部板条层的外面经定向并且面向外部板条层的内面,并且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外部板条层的外面连接到第一外部细长带的内面,并且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内部板条层的内面连接到第一内部细长带的外面。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内部板条层进一步包括:内部边缘区,所述内部边缘区沿着内部板条层的内部纵向边缘延伸并且由内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内部板条层的宽度的第一部分界定;外部边缘区,所述外部边缘区沿着内部板条层的外部纵向边缘延伸并且由内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内部板条层的宽度的第二部分界定;以及中间区,所述中间区在内部边缘区与外部边缘区之间延伸并且由内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内部板条层的宽度的第三部分界定。在一个方面中,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外部板条层进一步包括:内部边缘区,所述内部边缘区沿着外部板条层的内部纵向边缘延伸并且由外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外部板条层的宽度的第一部分界定;外部边缘区,所述外部边缘区沿着外部板条层的外部纵向边缘延伸并且由外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外部板条层的宽度的第二部分界定;以及中间区,所述中间区在内部边缘区与外部边缘区之间延伸并且由外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外部板条层的宽度的第三部分界定,所述外部板条层的宽度的第三部分大于外部板条层的宽度的第一部分和宽度的第二部分。在另一方面中,内部板条层的内部边缘区平行于内部细长带的长度,并且外部板条层的外部边缘区平行于外部细长带的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内部板条层的内部边缘区和外部边缘区以及外部板条层的内部边缘区和外部边缘区中的至少一者受到由硬化剂和至少一个细长加固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者加固。优选的是,内部板条层的内部边缘区和外部板条层的外部边缘区中的至少一者受到由硬化剂和至少一个细长加固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者加固。

当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移动远离彼此并且彼此分离时,子组合件可以具有扩展配置,并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可以被横向地隔开约等于辊的直径的距离。当子组合件处于扩展配置时,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的中间区可以基本上水平、横向于第一内部细长带和第一外部细长带的长度,并且隔开一定距离,以在内部板条层的外面与外部板条层的内面之间形成延伸多层板条的长度的空间,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的中间区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细长加固物的宽度。

所述覆盖物任选地可以进一步包括辊,所述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宽度、旋转轴、直径和曲率半径,其中至少第一外部细长带的第一端和至少第一内部细长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辊相关联,并且所述辊围绕其旋转轴的旋转会相对于所述辊移动子组合件,并且所述子组合件可以被配置成围绕所述辊卷起。

实施方案中的所述子组合件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至少第一)细长加固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细长加固物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在它们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垂直于其长度的厚度,其中加固物的长度比其厚度大至少100倍,并且细长加固物与至少一个板条层相关联,并且定位成使其长度在那个板条层的纵向边缘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细长加固物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在实施方案中,第一细长加固物的厚度小到约千分之六英寸至大到千分之三十英寸,并且可以在其间以千分之一英寸的增量改变,并且第一细长加固物的宽度小到约3/16英寸至大到约1英寸并且可以在其间以1/32英寸的增量改变。在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是由半透明材料形成,并且第一细长加固物是由比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中的至少一者的半透明材料更透明的材料形成。在其他方面,多个细长加固物与多层板条中的一者或多者相关联,并且定位成使得加固物的长度在板条层的纵向边缘的方向上。

所述细长加固物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包括第一侧、第二侧,和在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延伸并且垂直于其长度的宽度;以及由细长加固物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第一表面,和由细长加固物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隔开细长加固物的厚度;并且其中加固物的宽度比其厚度大至少5倍,并且加固物沿着板条层中的至少一者的纵向边缘并且在所述纵向边缘的方向上与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相关联。第一细长加固物可以是角形加固物,其具有:折痕,其在第一细长加固物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第一面,其由第一表面在第一侧与折痕之间的一部分界定;第二面,其由第一表面在第二侧与折痕之间的一部分界定;第三面,其由第二表面在第一侧与折痕之间的一部分界定;第四面,其由第二表面在第二侧与折痕之间的一部分界定;以及在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小于180度的角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细长角形加固物的折痕在第二表面上具有峰或顶,并且第一细长角形加固物具有在折痕的峰或顶与在第一表面与第一细长角形加固物的至少一侧之间的第一细长角形加固物的纵向边缘之间延伸的冠部高度,其中所述冠部高度低到约千分之二十英寸至高到约千分之一百英寸。所述冠部高度可以在其间以约千分之五(5)英寸的增量改变。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当第一内部细长带和第一外部细长带移动远离彼此时,子组合件从收缩配置移动到扩展配置,使得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隔开大于第一细长加固物的宽度的距离,并且当子组合件处于扩展配置时,内部板条层具有弯曲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角形加固物的第四面的至少一部分附接到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内部板条层,并且第三面不附接到任一板条层。替代地,第一角形加固物的第二面的至少一部分附接到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内部板条层,并且第二面不附接到任一板条层。

实施方案中的子组合件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细长加固物,并且第二细长加固物可以与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相关联,并且定位成使得其长度在板条层的纵向边缘的方向上延伸。第二细长加固物具有第一侧、第二侧、在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延伸并且垂直于其长度的宽度、由第二细长加固物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第一表面,以及由第二细长加固物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隔开第二细长加固物的厚度。第二细长加固物的宽度可以比其厚度大至少5倍。实施方案中的第二细长加固物是角形加固物,其具有:折痕,所述折痕在第二细长加固物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第一表面的第一面,其在第一侧与折痕之间延伸;第一表面的第二面,其在第二侧与折痕之间延伸;在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小于180度的角度(更优选低到约120度并且高到约170度,并且可以在其间以五(5)度的增量改变);第二表面的第三面,其在第一侧与折痕之间延伸;以及第二表面的第四面,其在第二侧与折痕之间延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角形细长加固物的第三面的至少一部分附接到至少一个板条的外部板条层,并且第二细长加固物的第四面不附接到外部板条层。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板条进一步包括至少第一加固物凹腔片,所述第一加固物凹腔片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纵向边缘、第二纵向边缘、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以及在第一纵向边缘与第二纵向边缘之间延伸的宽度,其中第一加固物凹腔片耦合到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至少一个板条层并且在那个板条层与第一加固物凹腔片之间形成至少第一加固物凹腔,并且第一细长加固物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所述第一加固物凹腔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加固物凹腔片是由基本上透明的材料形成,所述基本上透明的材料在实施方案中可以是聚乙烯。

所述第一加固物凹腔片可以耦合到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内部板条层,或者可以替代地耦合到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外部板条层。所述第一加固物凹腔片可以包括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折线,以及在第一加固物凹腔片的所述折线与第一纵向边缘之间的接触区域,其中第一加固物凹腔片的接触区域耦合到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内部板条层,其中内部板条层的内部纵向边缘比第一加固物凹腔片的折线更接近第一加固物凹腔片的第一纵向边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部分定位在第一加固物凹腔内的第一细长加固物包括:第一侧;第二侧;以及宽度,其在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延伸并且垂直于其长度;折痕,其在细长加固物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第一面,其由第一表面在第一侧与折痕之间的一部分界定;第二面,其由第一表面在第二侧与折痕之间的一部分界定;以及在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小于180度的角度。第一细长加固物可以定位成使得第一细长加固物的角度朝向第一加固物凹腔片定向,或替代地,第一细长加固物可以定位成使得第一细长加固物的角度朝向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内部板条层定向。实施方案中的第一加固物凹腔片可以进一步包括:折线,其在第一加固物凹腔片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以及重叠区域,其在第一加固物凹腔片的折线与第二纵向边缘之间,其中第一加固物凹腔片的重叠区域附接到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外部板条层,其中外部板条层的外部纵向边缘比第一加固物凹腔片的折线更接近第一加固物凹腔片的第二纵向边缘,并且在内部板条层与第一加固物凹腔片之间形成加固物凹腔。细长加固物可以定位成使得加固物凹腔内的第一加固物的角度朝向加固物凹腔片定向。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一种用于控制穿过建筑开口的光的传输的覆盖物的特征是包括子组合件,所述子组合件包括:至少第一外部细长带,所述子组合件包括:至少第一外部细长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垂直于其长度的横向宽度;至少第一内部细长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垂直于其长度的横向宽度;多个板条,每个板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内部纵向边缘、外部纵向边缘、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在内部纵向边缘与外部纵向边缘之间延伸的宽度,所述多个板条设置在第一外部细长带与第一内部细长带之间并且沿着第一外部细长带和第一内部细长带的相应长度间隔开,每个板条定向成其长度横向于第一外部细长带和第一内部细长带的相应长度,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的移动被配置成在多个位置之间操纵板条;以及多个相对薄的细长加固物,每个细长加固物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第二侧、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在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延伸的宽度;其中所述多个板条中的至少一者是具有内部板条层、外部板条层和多个细长加固物的多层板条;其中所述内部板条层具有由被内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表面所界定的内面,和由被内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相对表面所界定的外面;所述外部板条层具有由被外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表面所界定的内面,和由被外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相对表面所界定的外面;所述内部板条层和所述外部板条层各自被配置成内部板条层的外面和外部板条的内面朝向彼此定向并且面向彼此,并且沿着它们的相应内部纵向边缘和外部纵向边缘连接到另一者;所述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被布置和配置成可以在它们的内部纵向边缘和外部纵向边缘之间的区中隔开,以在内部板条层的外面与外部板条层的内面之间形成空间,当多层板条处于多个位置中的至少一者时,所述空间延伸多层板条的长度;第一细长加固物与内部板条层的纵向边缘相关联,并且定位成使得第一细长加固物的长度在所述纵向边缘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二细长加固物与外部板条层的纵向边缘相关联,并且定位成使得第二细长加固物的长度在所述纵向边缘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至少一个多层板条的内部板条层附接到第一内部细长带,并且那个多层板条的外部板条层附接到第一外部细长带。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穿过建筑特征的光的传输的覆盖物,所述覆盖物包括子组合件,其中所述子组合件具有:至少第一外部细长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垂直于其长度的横向宽度;至少第一内部细长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垂直于其长度的横向宽度;多个板条,每个板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内部纵向边缘、外部纵向边缘、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在内部纵向边缘与外部纵向边缘之间延伸的宽度,所述多个板条设置在第一外部细长带与第一内部细长带之间并且沿着所述第一外部细长带和第一内部细长带的相应长度间隔开,每个板条定向成其长度横向于第一外部细长带和第一内部细长带的相应长度,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的移动被配置成在多个位置之间操纵板条;以及至少第一相对薄的细长加固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细长加固物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第二侧、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在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延伸的宽度,其中所述多个板条中的至少一者是多层板条,并且所述多层板条包括内部板条层、外部板条层和至少第一加固物凹腔片;所述内部板条层具有由被内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表面所界定的内面,和由被内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相对表面所界定的外面;所述外部板条层具有由被外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表面所界定的内面,和由被外部板条层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相对表面所界定的外面;所述内部板条层和所述外部板条层各自被配置成内部板条层的外面和外部板条的内面朝向彼此定向并且面向彼此并且连接到另一者;所述第一加固物凹腔片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纵向边缘、第二纵向边缘、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在第一纵向边缘与第二纵向边缘之间延伸的宽度;所述第一加固物凹腔片连接到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在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板条层中的至少一者与加固物凹腔片之间形成至少第一加固物凹腔;并且所述内部板条层和所述外部板条层被布置和被配置成可以在它们的内部纵向边缘和外部纵向边缘之间的区中隔开,以在内部板条层的外面与外部板条层的内面之间形成空间,当所述多层板条处于多个位置中的至少一者时,所述空间延伸多层板条的长度,并且进一步其中第一相对薄的细长加固物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第一加固物凹腔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穿过建筑特征的光的传输的覆盖物,所述覆盖物具有柔性子组合件,所述子组合件包括:至少第一外部柔性细长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垂直于其长度的横向宽度;至少第一内部柔性细长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垂直于其长度的横向宽度;多个柔性多层板条,每个多层板条具有至少一个板条层,所述至少一个板条层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内部纵向边缘、外部纵向边缘、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在内部纵向边缘与外部纵向边缘之间延伸的宽度,所述多个多层板条设置在第一外部细长带与第一内部细长带之间,并且沿着第一外部细长带和第一内部细长带的相应长度间隔开,每个板条定向成其长度横向于第一外部细长带和第一内部细长带的相应长度,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的移动被配置成在多个位置之间操纵板条;以及至少第一细长加固物,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垂直于其长度的厚度,加固物的长度比其厚度大至少5倍,至少一个细长加固物与至少一个板条层相关联,并且定位成使得加固物的长度在那个板条层的纵向边缘的方向上延伸;其中至少一个板条层是由半透明材料形成,并且至少一个细长加固物是由塑料透明材料形成。

覆盖物的一般操作

本公开涉及用于建筑特征的覆盖物,所述建筑特征包括(例如)窗户开口、门框、拱门等。所述覆盖物对于窗户提供美学外表和合意的遮蔽和隐私特别有用。所述覆盖物大体上包括柔性光控制子组合件或面板,所述柔性光控制子组合件或面板可以包括耦合到大体上垂直的前方和后方支撑部件或元件的一个或多个大体上水平的叶片元件。为了易于参考,当用作(例如)窗户覆盖物时,面向窗户开口的外部或者在窗户覆盖物的外侧或后侧165上的大体上垂直的支撑部件被称作“后方”或“背面”支撑部件、元件或带,而面向开口的内部或者在窗户覆盖物的内侧或前侧175上的支撑部件被称作“前方”支撑部件、元件或带。

所述大体上水平的叶片元件,在本文还被称为板条或叶片,优选具有与大体上垂直的支撑元件不同的透光率或半透明度,并且叶片和支撑元件一起控制穿过覆盖物的穿视和光传输。即,叶片元件一般倾向于半透明、半不透明、不透明或黑视,这可以抑制或阻挡光和/或穿视。带可以是透明、半透明、半不透明、不透明或黑视的材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前方和后方支撑元件是细长带,并且叶片元件是半透明、半不透明、不透明或黑视的材料,因此当移动叶片时,例如,当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时,可以改变覆盖物的透光率。

可以通过使垂直支撑元件相对于彼此横向地并且垂直地移动来控制叶片的形状和角定向。具体来说,可以在不同的角定向之间调整(例如,旋转或枢转)叶片元件,从大体上水平并且基本上垂直于垂直支撑元件延伸准许光和穿视,到大体上垂直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垂直支撑元件延伸以便抑制或阻挡光和穿视,并且因此提供和控制光和穿视或遮蔽效果和/或区域的隐私。

大体上垂直的支撑元件可以包括(例如)带、条带、片、面板等以及这些元件的组合。每个垂直支撑元件可以由单件或多件材料形成。支撑元件可以相对薄并且具有长度(高度)和宽度。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垂直支撑元件一般并且通常比它们的长度或宽度薄得多,并且它们的宽度一般并且通常比它们的长度小得多。垂直支撑元件的长度一般并且通常对应于覆盖物或面板的高度或垂直尺寸并且与所述高度或垂直尺寸相关联,而垂直支撑元件的宽度一般并且在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中通常比覆盖物或面板的宽度(和叶片的长度)小得多。为了易于参考,并且无意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书,垂直支撑元件有时在本公开中将被称作细长带。

叶片元件可以由(例如)条带、带、面板等形成并且包括条带、带、面板等。每个叶片元件可以由单件或多件材料(例如,条带、带或面板)形成。叶片元件可以由相对薄并且一般比它们的长度和/或宽度薄得多的材料形成。优选的是,但不一定,叶片元件具有大于其宽度的长度。叶片元件的长度一般对应于覆盖物的宽度。为了易于参考,叶片元件有时将在本公开中被称作板条或叶片。

前方和后方垂直支撑元件以及叶片元件可以基本上是任何类型的材料,并且优选由柔性材料形成,所述柔性材料例如(但不限于)纺织品、织物和膜,包括针织品、梭织物、非梭织物等。为了易于参考,垂直支撑元件和叶片的子组合件或组合有时将被称为光控制面板、子组合件或简称为“面板”。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大体上水平的叶片元件是由大体上柔性的软材料制成,并且大体上垂直的支撑元件也是由大体上柔性的软材料制成,并且一起形成用于覆盖物的大体上柔性的子组合件或面板。在实施方案中,垂直支撑元件和/或叶片可以由互连在一起以形成柔性垂直支撑元件和/或叶片的相对硬或刚性材料形成。

大体上参看图1,覆盖物100大体上包括窗帘盒190、与窗帘盒相关联的辊150、光控制面板180、下横栏或重量160,以及机构170,所述机构170操作覆盖物(例如,用于旋转辊的机构)并且控制光被阻挡或经由面板传输的量、质量和方式以及面板的美学外表和外观。辊150,有时还被称为头管或卷管,可以与窗帘盒190相关联和/或连接到窗帘盒190,并且移动机构170优选与辊150相关联并且连接到辊150。辊150支撑面板180的顶端并且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所述顶端,并且下横栏160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面板180的底端。辊150的移动(例如,旋转)可以卷起子组合件180或从辊150铺开所述子组合件。

更具体来说,如图1中所示,辊150具有:旋转轴“r”,辊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在第一端151与第二端152之间的宽度“w”;直径“d”;以及曲率半径“r”。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辊的直径可以低到约0.5英寸至大到3英寸,并且优选可以是约1.5英寸。优选的是,子组合件180经由至少一个细长带102而连接到辊150。更优选的是,如图2中所示,内部细长带210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第一端或顶端245与辊250相关联,优选耦合到所述辊,使得内部细长带的纵轴x1与辊150的旋转轴“r”大体上正交地定向。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外部细长带220的第一端或顶端255还可以与辊250相关联,优选耦合到所述辊,使得外部细长带220的纵轴x2与辊250的中心旋转轴“r”大体上正交地定向。如本文参考,面板或覆盖物的“内部”特征和结构是在围绕辊卷起面板时从“外部”特征径向向内定位的特征和结构,使得(例如)在围绕辊卷起子组合件时,“内部”细长带从外面或“外部”细长带径向向内定位。带可以通过粘合剂(例如,胶水)、缝合、插入和/或其他附接方法(包括现在已知的方法和在未来开发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辊。辊的旋转有助于部署、扩展、收缩和卷起子组合件以控制经由建筑覆盖物和建筑特征所传输的光,如下文所描述。

如图1中示出的窗帘盒190可以将辊150和面板180支撑在建筑特征上,并且因此可以大体上对应于建筑特征的顶部的形状和尺寸(例如,宽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窗帘盒190可以与辊150相关联,以优选准许并且有助于辊150的旋转。辊150可以通过现在已知的方法或在未来开发的方法而直接或间接地可旋转地连接到窗帘盒190。窗帘盒190通常收容辊150,并且可以将辊150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窗帘盒190内。窗帘盒190可以是装饰性零件或组合件,其可以隐藏辊150,并且可以在子组合件180处于完全卷起配置时将辊150和整个子组合件180隐藏起来而在平面图中不可见。窗帘盒还可以隐藏用于安装覆盖物100的任何支架或者使任何支架不大看得到。窗帘盒还可以一方面与卷起柔性光控制子组合件并且另一方面与建筑特征的结构组合地隐藏辊150和/或辊之间的间隙。窗帘盒可以被配置成使得通过窗帘盒的至少一部分隐藏在辊与建筑特征之间的任何间隙,以便阻挡原本可以穿过此间隙的任何光。

下横栏或重量160可以与子组合件180的底端178相关联和/或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底端。下横栏向建筑覆盖物的底部提供重量,并且在这样做时,向子组合件施加张力以使子组合件保持基本上绷紧,同时从辊部分或完全铺开子组合件,这有助于在部署和卷起子组合件的同时还用于在卷起子组合件时约束辊以免被过度旋转。

下横栏160可以具有第一端161、第二端162、在第一端161与第二端162之间界定的长度163,和垂直于长度163的宽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下横栏可以是圆柱形(图1),并且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下横栏可以是矩形(图2)和/或弯曲的,但预期额外的大小、形状、配置和构造。下横栏160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内部细长带的第二端或底端相关联和/或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第二端或底端,或者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细长带的第二端或底端相关联和/或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第二端或底端,并且在实施方案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内部细长带和一个或多个外部细长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中所示,下横栏160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内部细长带110、110’的第二端112、112’。替代地,下横栏160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叶片1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下横栏160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叶片的一个或多个纵向边缘的一部分或整体。下横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最底叶片的内部纵向边缘,并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最低点,叶片在所述最低点处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细长带、优选耦合到内部细长带。下横栏可以通过粘合剂(例如,胶水)、缝合、插入、定位焊、装订、钉扎和/或其他附接方法(包括现在已知的方法和在未来开发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子组合件,或子组合件的一部分(例如,内部细长带)。下横栏可以通过与在以下文献中示出和描述的下横栏类似的方式来配置并且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面板:2016年10月28日申请的标题为“coveringforarchitecturalfeatures,relatedsystemsandmethodsofmanufacture”的美国专利申请第62/414,248号,并且所述申请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移动机构170优选与子组合件180相关联,以调整子组合件180的位置和配置。移动机构170还可以与窗帘盒190相关联和/或连接,并且还可以至少部分被收容和/或安装在窗帘盒190中。移动机构170控制光控制面板180的缩回和展开,以控制开口中的覆盖物的高度和因此传输穿过的光的性质和质量、穿视特性以及面板180的形状和美学效果。移动或控制机构170还可以控制水平叶片元件130相对于内部和外部细长带110、120的角定向,所述角定向也可以影响传输穿过的光的性质和质量、穿视特性以及面板180的形状和美学效果。

将了解,参考有助于子组合件180的缩回和展开的辊的使用而提供对移动机构以及所说明的子组合件180的缩回和展开的以下描述。然而,可以替代地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布置,例如,堆叠或其他折叠布置,来控制光控制面板的移动,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因为特定移动或机构并非本公开的方面的关键。可以通过利用任何所要的移动机构来实现辊的旋转,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现在已知的移动机构,例如用于旋转辊的拉链或绳索(如图1中示出为170)、系链棒、滑轮、直接驱动布置、齿轮系、离合器机构、泵机构、动力机构和/或与动力机构和将在未来开发的那些移动机构无线通信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辊150的旋转的移动机构170可以包括电动机,用户可以手动地控制所述电动机,或者可以通过预编程或可编程软件控制单元(例如,遥控器)来控制所述电动机。

移动机构可以旋转辊以便缩回、展开或有角度地定向光控制面板的叶片。如图3a至图3e中所示,辊350在第一方向上(在图3a至图3e中由箭头指示)的旋转致使光控制子组合件380从辊350铺开,并且辊350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旋转致使子组合件380围绕辊350卷起。

光控制面板大体上在(1)完全缩回位置与(2)完全展开位置与(3)完全展开、完全扩展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完全缩回位置,面板完全缠绕辊(图3a),在所述完全展开位置,面板完全从辊退绕并且在开口中大体上展开,其中垂直支撑元件大体上彼此平行和邻近,其中叶片位于支撑元件之间并且在支撑元件之间延伸,并且基本上垂直定向,并且大体上平行于垂直支撑元件(图3c),在所述完全展开、完全扩展位置,叶片的中间部分在垂直支撑元件之间展开、大体上横向于垂直支撑元件,沿着垂直支撑元件的长度间隔开,并且优选基本上与垂直支撑元件水平(图3e)。所说明的实施方案的进一步配置包括部分铺开、收缩配置(图3b)和完全铺开、展开、部分扩展配置(图3d)。

具体来说,通过前带和后带的相对移动来实现由在垂直支撑带之间水平地延伸的叶片构成的卷起类型窗户覆盖物中的叶片的角定向和移动。通过在第一方向上(在图3a至图3c中由箭头指示)旋转辊350而铺开图3a至图3c的子组合件380,其中前带310和后带330一致地垂直移动,这将子组合件380从完全卷起、缩回配置(图3a)降低到完全铺开、收缩配置(图3c),其中子组合件380在窗户开口中展开。

在窗户覆盖物从辊350完全展开和铺开之后(图3c中示出),例如在辊350在第一方向上进一步旋转(在图3c中由箭头示出)之后,前带310和/或后带320远离彼此横向或水平地移动增加了带310、320的间隔,并且在垂直相反的方向上(在图3d至图3e中示出为307)进一步移动前带和后带310、320,并且扩展柔性子组合件380。前带和后带310、320相对于彼此的此垂直相反的方向移动307会枢转或旋转带310、320之间的叶片330。带的相对垂直运动307可以是前带310和背带320中的一者或多者相对于彼此的垂直运动的任何组合。叶片330的此枢转或旋转移动改变了叶片330相对于前带和后带310、320的角定向,并且通过其他因素可以控制叶片330的形状。例如在于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与图3中的箭头相反)上旋转辊350之后的带的相对移动致使子组合件380收缩,并且辊350的进一步旋转将围绕辊350卷起子组合件380。

窗户覆盖物的叶片可以按不同的角定向或方向定向,并且可操作以在不同方向和定向上移动,以影响经由面板传输的光的量和/或穿过覆盖物的可见性。在被称为遮光定向并且在图1和图4a至图4d中示出的的第一定向上,叶片130的顶端113与前带120相关联和/或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前带,并且可操作以在其中叶片130的中间部分横向于后带110并且朝向所述后带大体上水平的位置之间展开(图1、图4c中示出),和/或从前带120朝向后带110向下展开(图4a和图4b中示出)。一般来说,在遮蔽定向上,与后带相关联、优选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后带的叶片的端部与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前带的叶片的端部处于相同高度,或者更低。因此,在遮蔽定向上,依据叶片130的角定向,穿过后侧165进入覆盖物的光可能会遇到叶片元件130,依据叶片材料的不透明度,这可以阻挡或漫射穿过覆盖物100的光,如图4d中所示。

在被称为隐私定向并且在图2和图3a至图3e中示出的第二定向上,叶片230、330的顶端253、353从后带220、320展开,并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后带,并且叶片230、330可操作以在其中叶片230的中间部分朝向前带210大体上水平地展开的位置之间展开(图2中示出),和/或从后带320朝向前带310向下展开(图3b至图3d中示出)。一般来说,在隐私定向上,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前带的叶片的端部与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后带的叶片的端部处于相同高度,或者更低。在此隐私定向上,从光源(太阳)穿过外侧165进入覆盖物的光195可以穿过叶片330之间的间隙或空间324传输(图3e中示出)。在隐私定向上,在窗户下方并且向上看的人员可能会由于叶片230、330(例如使用处于图3d中示出的位置的叶片330示出)阻挡它们的穿视而被阻挡看不到空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将通过带是从辊的后侧115还是从辊的前侧119展开和/或辊的旋转方向来影响卷起类型覆盖物中的叶片的光控制和穿视特性(包括角定向和相对移动)。如果窗户覆盖物从辊150的前侧119卷上卷下,如图1和图4a至图4d中所示,那么当带110、120首先从完全展开位置缩回时,前带120将垂直向上升起,同时后带110降低并且朝向前带120横向地移动(比较图4c、图4b、图4a)。前带和后带120、110的此相对移动会旋转或枢转叶片130以改变它们相对于前带和后带120、110的角定向,使得叶片130从前带120朝向后带110向下展开,并且处于遮蔽定向,如图4a和图4b中所示。然而,如果窗户遮蔽物从辊的后侧115卷上卷下,如图2、图3a至图3e中所示,那么当带首先从完全展开和扩展位置缩回时,后带220、320将垂直向上升起,同时前带210、310降低并且朝向后带220、320横向地移动。前带和后带的此移动会旋转或枢转叶片以改变它们相对于前带和后带210、310的角定向,使得叶片从后带220、320朝向前带210、310向下展开,并且处于隐私定向,如图2、图3c至图3d中所示。因此,围绕辊卷起的方向无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和/或围绕辊的前侧或后侧都至少影响覆盖物是在遮蔽定向还是隐私定向上操作。

子组合件的概述

在图1中说明的实施方案中的子组合件180优选包括一个或多个带102,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细长带110、110’等(一般称为内部细长带110)、一个或多个外部细长带120、120’等(一般称为外部细长带120)、多个叶片130、130’等(一般称为叶片130)和多个任选的加固物140、140”等(一般称为加固物140)。将了解,子组合件180可以包括比示出的内部细长带、外部细长带、叶片和或加固物更多或更少的内部细长带110、外部细长带120、叶片130和或加固物140。子组合件180通过内部细长带110、110’的第一端111、111’和外部细长带120、120’的第一端121、121’而连接到辊150(在存在时)。下横栏160通过内部细长带110、110’的第二端112、112’中的至少一者而连接到子组合件180。

带和叶片优选由相对柔性材料形成,而加固物140优选与叶片相比是相对刚性的,因为在实施方案中,它们会形成连接元件或桥以支撑带之间的柔性叶片材料,从而抑制或防止下垂,或带之间的叶片的过度下垂。将了解,加固物140也可以是柔性的,使得它们可为可弯曲而不会断裂,但具有足够的结构完整性和/或刚性以在叶片130具有最小下垂(如果有)的情况下支撑叶片130。

支撑部件的构造

子组合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每个支撑部件具有在其间界定支撑部件长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垂直于其长度的支撑部件宽度,和垂直于其长度和宽度的支撑部件厚度。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各自具有在相应支撑部件的长度的方向上延伸的纵轴“x”。每个支撑部件具有内面以及优选与内面相对的外面,每个面是由被相应支撑部件的宽度和长度界定的表面所界定,并且隔开相应支撑部件的厚度。在一个增强形式中,支撑部件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是细长带。

更具体地,如图2中说明,子组合件280包括一个或多个外部细长带220,所述一个或多个外部细长带220具有在第一端255与第二端256之间的长度225、优选在中心定位的纵轴“x2”、垂直于长度225的宽度226(并且优选在与在平行于旋转轴“r”的方向上延伸的辊相关联时),和在垂直于外部细长带220的长度和宽度的方向上延伸的厚度227。第一外部细长带220具有外面224(在图2中不可见)和优选与外面相对的内面223,每个内面223和外面224是由被第一外部细长带220的长度225和宽度226界定的表面所界定,并且隔开第一外部细长带220的厚度227。子组合件280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细长带210,所述一个或多个内部细长带具有在第一端245与第二端246之间的长度215、优选在中心定位的纵轴x1、垂直于长度215的宽度216(并且优选在与在平行于旋转轴“r”的方向上延伸的辊相关联时),和在垂直于内部细长带210的长度和宽度的方向上延伸的厚度217。内部细长带210具有外面214(在图2中不可见)和内面213,每个内面213和外面214是由被第一内部细长带210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表面所界定,并且隔开第一内部细长带210的厚度217。

图2的实施方案中的子组合件280进一步包括第二外部细长带220’和第二内部细长带210’,其具有如上文针对第一内部细长带210和外部细长带220所描述的长度、宽度、纵轴、内面和外面。

另外,应了解,可以在建筑覆盖物的实施方案中包括任何数目的细长带,并且内部细长带的数目可以等于或不同于外部细长带的数目。可以利用各种数目的细长带,这取决于所要的功能和美学特性。举例来说,在一个此类实施方案中,如图2中说明,在第一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与第二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之间提供第三内部细长带210”和第三外部细长带220”。在图2中说明的第一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以及第二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位于叶片的端部处、接近所述端部或邻近于所述端部,并且第三外带、第三内带或第三内带和第三外带可以存在于所述内带与外带之间,例如在内带与外带之间等距。在替代性实施方案中,第三外部细长带存在于第一外部细长带和第二外部细长带之间,例如在第一外部细长带和第二外部细长带之间等距,但不利用第三内部细长带,使得存在三个外部细长带和两个内部细长带。可以在子组合件中使用外部细长带和内部细长带的其他布置。

如图1的实施方案中说明,内部细长带110和外部细长带120可以沿着子组合件180的宽度彼此横向地对准,使得当子组合件180围绕辊卷动时,它们位于彼此顶部上。在替代性实施方案(未示出)中,内部细长带中的一者或多者和外部细长带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沿着子组合件的宽度彼此横向地移位,使得它们彼此不对准,并且如此在子组合件围绕辊卷动时不会在彼此顶部上卷动。如图1和图2中说明,在子组合件处于各种配置并且在各种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外部细长带可以沿着带的长度基本上与第一内部细长带平行。优选的是,第一内部细长带的面平行于第一外部细长带的面。更优选的是,内部细长带的外面和外部细长带的内面在相对的方向上相向,更优选朝向彼此。在替代性实施方案中,带可以被配置成沿着带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不具有平行面。

在子组合件380围绕辊350卷动时(如图3a至图3b中说明),为了完成围绕辊350的完整旋转(限定辊),内带310的长度小于外带320的长度。为了在子组合件围绕辊350旋转时容纳内带310和外带320的这些不同长度,内带310可以屈曲,并且在一些情形中,内带可以自身重叠。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内带310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铰链段或线处实际上折叠在自身上。举例来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内部细长带可以界定沿着内部细长带的长度而设置的多个可收缩铰链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沿着内部细长带的宽度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间隔开的折痕线来界定每个铰链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将铰链段加工到内部细长带中。举例来说,可以将内带处理为形成折痕并且热定型,以形成优先折线。内带可以发生屈曲、重叠和/或折叠以便在卷起时缩短内带310的长度来补偿从外带320径向向内定位,并且准许子组合件380围绕辊350更整洁并且更均匀地卷起。因此,内带可以被配置成沿着它们的长度屈曲、重叠和/或折叠,以在内部细长带围绕辊卷起时将内部细长带的长度减小至缩短的“有效长度”。内带进一步被配置成在卷起的覆盖物从辊铺开时解开和/或展开,以便使内部细长带返回至它们的整个长度。此屈曲、折叠和/或可收缩铰链段导致外带和内带在铺开子组合件时具有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几何长度,并且同时在卷起子组合件时实际上具有不同的长度,因此准许卷起覆盖物更整洁并且可靠地卷起。

在相邻的内部细长带和/或相邻的外部细长带之间的沿着子组合件的宽度的横向间距可以依据所要的功能和美学特性而改变。具体来说,如果使用第一内部细长带和第二内部细长带,并且使用第一外部细长带和第二外部细长带,那么沿着子组合件的宽度的在内部细长带之间的横向间距可以设定在任何所要的距离,并且沿着子组合件的宽度的在外部细长带之间的间距可以设定在任何所要的距离,所述距离可以是相等距离或不同距离。

如所描述,应理解,沿着子组合件的宽度的在一对相邻带之间的横向间距(例如,距离)可以不同于沿着子组合件的宽度的在另一对相邻带之间的间距。优选的是,在第一内部细长带110与相邻的第二内部细长带110’之间的距离和/或在第一外部细长带120与相邻的第二外部细长带120’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6英寸。更优选的是,在第一内部或外部细长带与对应的相邻的第二内部或外部细长带之间的距离大于9英寸,大于12英寸,优选大于18英寸,并且可以是24英寸或更大,这取决于子组合件的所要的功能和/或美学特性和叶片的构造。

沿着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的长度的叶片的垂直间距可以依据所要的功能和美学特性而改变。更具体来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一对相邻叶片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并且优选所有外部细长带的长度可以与同一对相邻叶片之间的内部细长带的长度相同或比内部细长带的长度更长,或反之亦然,至少一对相邻叶片之间的内部细长带的长度可以比同一对相邻叶片之间的外部细长带的长度更长。在需要时,在最顶叶片与辊之间的外部细长带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优选所有外部细长带的长度可以相同于或长于那个最顶叶片与辊之间的内部细长带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优选所有内部细长带的长度。替代地,在最顶叶片与辊之间的内部细长带中的一者或多者并且优选所有内部细长带的长度可以长于那个最顶叶片与辊之间的外部细长带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优选所有外部细长带的长度。在需要时,最底叶片与下横栏之间的内部细长带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优选所有内部细长带的长度可以相同于或长于那个最底叶片与下横栏之间的外部细长带中的至少一者、优选所有外部细长带的长度,或反之亦然,最底叶片与下横栏之间的外部细长带中的一者或多者并且优选所有外部细长带的长度可以长于那个最底叶片与下横栏之间的内部细长带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优选所有内部细长带的长度。通过改变相邻叶片之间的内带的长度(与外带的长度相比),辊和/或下横栏可以影响叶片到子组合件180的底部的闭合。

细长带优选是由柔性材料制成。举例来说,柔性材料可以选自包括膜、织物、纺织品、塑料或其他材料及其组合的组。在需要时,纺织品可以是针织、编织或非编织材料。细长带还可以是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细长带还可以由通过相对柔性的材料互连的相对刚性的材料的组合和/或互连在一起以形成可以围绕辊弯曲和卷起的柔性细长带的多个刚性材料形成。

一般将细长带选择为具有一定长度,使得子组合件展开以覆盖从顶部到底部的整个建筑特征,例如结构和/或开口。细长带可以具有低到约5mm并且大到约100mm的宽度,所述宽度在其间以约1mm的增量改变。优选的是,细长带的宽度低到大约8mm并且大到大约25mm,更优选地,低到大约8mm并且大到大约12mm。细长带的宽度可以随美感、构造、材料、用于支撑窗户覆盖物的强度和叶片的支撑而变。细长带优选具有低到大约0.25mm并且大到大约0.5mm的厚度,所述厚度在其间以约0.01mm的增量改变,但可以使用其他厚度,并且基于若干因素(包括所使用的材料、其宽度和对uv退化的敏感性)进行选择。

叶片元件的构造

如图1和图4a至图4d中所示,覆盖物的一些实施方案可以具有多个优选独立形成的多层叶片130,所述多层叶片形成依据垂直支撑部件(例如,垂直带110、120)的位置而改变容积的单元103。多层叶片130在相应的垂直支撑部件之间展开并且沿着相应的垂直支撑部件的长度间隔。被配置成当在建筑覆盖物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时并且优选至少在子组合件处于扩展配置时在两个或更多个层之间具有空间(单元)的多层叶片在本文被称作多层蜂窝叶片或“蜂窝叶片”,而不是多层和/或不在层之间形成或具有空间(单元)的叶片在本文被称作“非蜂窝叶片”。

图1示出具有都是蜂窝叶片的子组合件,而图2示出具有非蜂窝叶片的子组合件。图5d示出具有蜂窝叶片和多个非蜂窝叶片的子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透视图。非蜂窝叶片530可以由单片材料形成,所述单片材料具有在第一端和第二端531、532之间延伸的长度538;在侧边缘533、534之间延伸的宽度537;界定厚度539的内面535和外面536。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不同形状、大小和/或配置的非蜂窝叶片可以适合于在建筑覆盖物的子组合件内使用。举例来说,非蜂窝叶片可以由主要侧到侧对准和耦合的多件材料形成,和/或非蜂窝叶片可以包括结合或层叠在一起的多层材料。图5d还示出在侧边缘543、544之间延伸的多层蜂窝叶片540。

带的横向和垂直移动控制多层叶片130的形状和角定向。因此,叶片130在收缩位置或配置(参看图4a)与打开位置或配置之间改变,在所述打开位置或配置,叶片130形成在叶片材料层之间具有单元或空间103的三维多层蜂窝叶片130(参看图1、图4c至图4d)。

在收缩位置,每个单元103可以基本上扁平,并且形成多层叶片130的材料可以大体上垂直并且基本上彼此平行,并且与支撑元件110、120中的每一者基本上平行,如图4a中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收缩位置,多层叶片130当处于关闭位置时可以彼此邻近或部分地重叠,在所述关闭位置,单元已经收缩或扁平,使得叶片130可以形成定位在前方和后方支撑元件(例如,细长带120、110)之间的伪中间片(一般参看图4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叶片处于关闭或收缩位置时,叶片可能不存在重叠,并且可以在相邻叶片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穿过相邻叶片之间的间隙的光或观看可以是可能的。

依据所使用的材料和面板180的构造,可以打开或关闭由多层叶片130形成的单元103,并且它们的体积会由于支撑元件(例如,带)的移动而改变,所述移动可以改变面板180的光传输和穿视。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多层叶片可以通过一种方式被构造和配置,并且优选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支撑元件,使得甚至当叶片处于关闭位置时,例如当子组合件处于图4a中示出的铺开-收缩配置时,通过多层叶片的层形成单元。在实施方案中,多层叶片中的外部叶片层132的更大宽度和其构造可以导致外部叶片层132弯曲并且与内部叶片层131略微横向地定位或隔开,而内部叶片层131保持基本上笔直和绷紧,以甚至当子组合件处于收缩配置时也在层131、132之间产生间距103。内部叶片层131与外部叶片层132之间的间距产生单元103,还被称为空间。当完全铺开或部分铺开实施方案的子组合件时,子组合件可以处于收缩配置,如图4a中说明,并且多个叶片可以在重叠区域“oa”中彼此重叠。优选的是,相邻的叶片重叠,使得叶片可以控制、抑制和/或依据叶片材料来阻挡穿过子组合件的光的传输。虽然可以甚至在面板处于收缩配置时构造多层叶片以形成单元,但可以通过一种方式来配置叶片,使得当面板处于收缩配置时,在多层叶片中不形成或基本上不形成蜂窝间距。

当多层叶片130定位成使得打开或至少部分打开单元103时,每个叶片130的中间部分可以相对于支撑元件(例如,带110、120)中的至少一者基本上垂直(参看图1、图4c至图4d)或有角度(参看图4a至图4b)。多层叶片130在打开或部分打开时优选形成限定和封围具有开放端的空间或单元103的壁。多层叶片130可以彼此相邻和间隔地单独耦合到带110、120,使得叶片不与另一叶片共享共同壁或材料。换句话说,叶片130中的每一者与其沿着垂直支撑元件(例如,细长带)的长度的相邻叶片130分开、独立并且隔开。可以在相邻叶片130之间形成间隙或空间124,使得(例如)相邻的多层蜂窝叶片130被前方和后方支撑元件120、110隔开并且沿着前方和后方支撑元件120、110的长度隔开。也就是说,间隙124可以提供穿视并且准许穿过面板的光传输,而不会撞击在叶片130上。在打开配置,多层叶片形成可以通过将空气捕集在每个单元中而提供绝缘的单元。此外,所述单元可以减少或漫射在覆盖物的外侧165上产生的阴影,以免在覆盖物的内侧111上引人注意。换句话说,可以减少从覆盖物的内侧观看到的由于光遇到覆盖物的结构或其外侧上的物体(例如,碎片)而产生的阴影线(无论是否以特定入射角)。

在实施方案中,如图4b中所示,当子组合件处于铺开、部分扩展配置时,内部叶片层131与外部叶片层132之间的间距(单元103)随着内部叶片层与外部叶片层之间的距离增长而扩展或扩大。如本文描述,内部叶片层还被称为内部板条层,并且外部叶片层还被称为外部板条层。在组装好的覆盖物的实施方案中,当围绕辊卷起面板子组合件时,内部板条或叶片层从其对应的外部板条或叶片层径向向内定位。扩大的单元103当处于部分扩展配置时比当子组合件处于完全卷起、收缩配置时更大程度地散射光。

如图4c中所示,可以通过进一步旋转辊而将子组合件从部分扩展配置部署为完全扩展配置。当子组合件进一步扩展为完全扩展配置时,如图4c中所示,细长带进一步分开,这会使叶片移动到其中多层蜂窝叶片130采用基本上双“s”形横截面的位置,其中外部叶片层132和内部叶片层131变得进一步隔开,进而扩大叶片单元103。当处于完全扩展配置时,多个叶片完全彼此分离,并且在较高叶片130的外部叶片层132与较低叶片130’的内部叶片层131’之间形成间隙124。因此,一些直射光可以不受阻挡并且穿过相邻叶片之间的间隙124,并且因此穿过子组合件,并且穿过建筑开口。

如图4d中说明,当处于遮蔽配置时在多层蜂窝叶片130中形成的单元103会将撞击内部叶片层131的内面133的直射光110分散为传输到外部叶片层132的分散光175。此导致叶片单元103漫射直射光195,并且因此,单元103使来自碎片、灰尘、小虫或其他物品的阴影最小化,并且使出现在距光源最远的多层叶片的叶片层(在图4d的实施方案中是外部叶片层132)上的瑕疵最小化。

如图4d中说明,直射光195不照射内部叶片层131、131’的内面133、133’的整体。因此,内部叶片层131’的部分105’比内部叶片层131’的被照射部分104’更暗。由于多层叶片130、130’的多个层以及内部叶片层131、131’的半透明性质,穿过内部叶片层131、131’的直射光195在于内部叶片层131、131’与外部叶片层132、132’之间行进时被分散和散射以变为分散光175、175’。由于直射光195在叶片层之间的分散,分散的光175照射外部叶片层132的内表面135,并且外部叶片层132的外表面136具有视觉上较淡的部分176,并且所述部分在中间部分177中柔和地转变为更暗的部分178,使得外部叶片层132上的淡区域与暗区域之间的转变伸展开并且显得柔和得多。如果叶片不是多层叶片,那么暗部分178与淡部分176之间的转变将会更加突然并且具有更大的对比度。单元103(内部叶片层和外部叶片层131、132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与光经受的扩散的量成比例相关,使得当建筑覆盖物100处于完全扩展、铺开配置(如图4d中所示)时比当其处于部分扩展、铺开配置(如图4b中所示)时将出现更大的光扩散。

在覆盖物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叶片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是多层叶片,所述多层叶片包括柔性材料的顶部条带或层和柔性材料的底部条带或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层叶片可以独立地产生并且可以耦合到所述带,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直接地耦合到所述带以形成多层叶片。所述多层叶片可以通过若干不同方式形成并且具有不同构造。一般来说,所述多层叶片形成顶部条带和底部条带,每个条带具有界定长度的两端和界定宽度的两个侧边缘,并且可以对所述侧边缘进行折叠、耦合、形成折痕、热定型、操纵和/或互连以形成扁平管或多层叶片,所述扁平管或多层叶片将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支撑元件并且可以变为蜂窝叶片。

如图6a至图6d中说明,蜂窝叶片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叶片层,所述至少两个叶片层在多层叶片处于至少一个位置时并且优选至少在多层叶片的多个层分离为基本上扩展位置时在其间形成空间(单元)。叶片层可以被配置和/或连接以形成充分完整的多层叶片,其中层可以分开以完全地限定空间。

多层叶片600包括内部或第一叶片层610(还被称为内部板条层)和外部或第二叶片层620(还被称为外部板条层)。内部叶片层610具有第一端611和第二端612,以及在第一端611与第二端612之间的第一纵向边缘613和第二纵向边缘614。内部叶片层610具有在第一端611与第二端612之间(在纵向边缘613、614的方向上)延伸的长度616,和在纵向边缘613与纵向边缘614之间(在横向于、优选大体上垂直于边缘613、614的在方向上)延伸的宽度615。内部叶片层610具有垂直于长度616和宽度615的厚度619。内部叶片层610具有沿着第一纵向边缘613延伸的内部边缘区691、沿着第二纵向边缘614延伸的外部边缘区695,和在内部边缘区691与外部边缘区695之间延伸的中间区693。

在图6a至图6d中,外部叶片层620具有第一端621和第二端622,和在第一端621与第二端622之间的第一纵向边缘623和第二纵向边缘624。外部叶片层620具有在第一端612与第二端622之间(在纵向边缘614、624的方向上)延伸的长度626,和在纵向边缘623与纵向边缘624之间延伸的宽度625。外部叶片层620的宽度625优选大于内部叶片层610的宽度615。外部叶片层620具有垂直于长度626和宽度625的厚度629。外部叶片层620具有沿着第一纵向边缘623延伸的内部边缘区692、沿着第二纵向边缘624延伸的外部边缘区696,和在内部边缘区792与外部边缘区696之间延伸的中间区694。

内部叶片层610具有优选被内部叶片层610的厚度619隔开的内面617(图6c)和外面618(优选与内面617相对)。外部叶片层620具有优选被外部叶片层620的厚度隔开的内面627(在图6a至图7d中不可见)和外面628(优选与内面627相对)。

叶片可以被配置成在它们的纵向边缘之间“折曲”或弯曲以从大体上平坦定向改变为大体上弯曲,例如,基本上“s”横截面,出于美学原因,“s”形状是优选的,但还预期其他形状。叶片130的此类柔性可以为卷起覆盖物提供变化多端的几何形状。子组合件可以被配置成驻留在或被偏置到收缩配置,其中叶片基本上收缩,使得在子组合件起初从辊铺开时,所述叶片抑制或阻挡光从中穿过。

将理解,内部和外部叶片层的长度不需要相同,并且每个叶片层的宽度或厚度也不需要相同,并且有可能(但不必须)内部和外部叶片层是由不同材料(例如,织物)制成。外部叶片层620和内部叶片层610的尺寸优选被设定和配置成使得在外部叶片层620与内部叶片层610之间可以存在空间630,进而在叶片处于至少一个位置时并且优选至少在叶片处于基本上扩展位置时,优选在外部叶片层620的内面627与内部叶片层610的外面618之间形成叶片单元630。外部叶片层620的宽度625大于内部叶片层610的宽度615可以有助于形成单元630。可能影响单元630的形成的其他因素是形成叶片层610、620的材料、叶片材料和/或层的构造和/或附接以及叶片层的尺寸(厚度、宽度和长度)。在下文描述的细长加固物和它们与叶片的相互作用还将影响单元630的形成。

优选的是,单元630延伸叶片层的长度,并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叶片层可以沿着它们的相应的纵向边缘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连接、耦合或附接,以形成细长、大体上纵向的套管或管。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叶片层可以在所述带附近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连接、耦合或附接,以有助于形成具有间距或单元的大体上细长、纵向的套管或管。大体上细长、纵向的套管可以具有任何横截面形状。

叶片层优选由柔性材料形成。叶片层可以由织物、纺织品、针织品、梭织物、非梭织物、塑料、膜和具有所要的光传输或抑制性质以及所要的柔性和强度特性的任何其他材料中的一者或多者形成。可以将不同色彩的材料和/或不同图案用于叶片。可以将不透明、半透明或透明的材料用于叶片材料。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形成单个多层叶片的外部叶片层和内部叶片层。举例来说,一个叶片层可以由半透明纺织品形成,而另一叶片层由不透明或相对透明的不同材料(例如,金属或塑料)形成。叶片层还可以由多种材料形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覆盖物可以被设计成在关闭配置通过利用多层叶片来基本上阻挡光传输穿过建筑开口,例如,暗室,在下文出于方便起见还被称为“黑视”,但不限制本公开。举例来说,面向外部或后方的条带或层可以是黑色或者色彩比另一条带或层更暗。后向条带(例如)可以是基本上阻挡任何光穿过所述材料的黑视材料,并且另一前方条带可以由半透明材料制成。通过利用具有面向后方或外部的黑色条带和面向前方的半透明条带的多层叶片,将由前向层散射后方黑视条带中的任何缺陷或传输经过后方层的任何光。在隐私定向或版本中,面向后方的黑视或更暗的条带是底部条带。在遮蔽版本中,面向后方的黑视或更暗的条带是多层叶片的顶部条带。替代地,可以将极具光漫射的材料用于后方条带,优选是底部条带,并且可以优选将纹理织物用于前向条带,优选是顶部条带,或反之亦然。

叶片还可以除顶部条带和底部条带之外含有一个或多个额外层。举例来说,使用在顶部条带与底部条带之间定位的第三条带可以是多层叶片中的中间层。第三或中间层,并且任选地,额外层可以是由与可以用于形成多层叶片的另一条带的其他聚酯材料键结和/或良好焊接的聚酯制成的膜或织物。多层叶片中的额外层可以提供更好的遮蔽效果。在说明性实施方案中,顶部条带的第一卷织物、中间层材料的第二卷织物和底部条带的第三卷各自铺开,使得顶部条带、中间层材料和底部条带被布置成多个层,并且馈送到超声波焊机或其他附接过程以形成多层叶片。在特定版本中,在多层叶片中使用第三层可以提供改进的黑视叶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三层可以形成中间层,并且可以对材料进行选择以提供黑视,使得光不穿过多层叶片。例如#329和等金属化膜可以用作所述第三中间层以提供黑视效果。所有三个层优选可以同时切割密封,并且在它们的边缘处耦合。第三层仅在其边缘处结合到其他层,并且所述第三层可以与其他层分开以形成或有助于形成单元或间距。

静电积累可能会影响叶片层的间隔和叶片的打开。这对于形成薄光滑单元的多层叶片来说尤其成问题。因此,使用抗静电化合物处理叶片材料、特别对面向彼此并且形成空腔的条带的表面进行处理可以减少此静电效应并且有助于打开单元。还可以通过(例如)将抗静电材料印刷在叶片条带的表面上而将抗静电材料并入到条带中。

在需要时,可以向叶片材料提供注册标记并且印刷有图像或设计的分立段,其中当卷起覆盖物处于铺开-收缩配置时形成完整设计。另外,可以在制造过程期间将图像与注册标记印刷在叶片材料上以提供定制的卷起窗户覆盖物。

优选的是,内部和外部叶片层各自具有约10英寸至约144英寸的长度,所述长度在其间可以以约1/8英寸的增量改变。预期更短和更长的长度。叶片层的宽度可以是任何合意的宽度,但为大体上约一(1)至六(6)英寸,优选为约二(2)至约五(5)英寸,并且最优选为约三(3)至约四(4)英寸,并且可以在其间以约1/8英寸的增量改变。可以使叶片具有均匀恒定宽度,或者子组合件中的叶片的宽度可以不同并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宽度。优选的是,叶片层的第一部分的宽度,即,内部边缘区的宽度,可以低到约1/16英寸至大到约3/8英寸,叶片层的第二部分的宽度,即,外部边缘区的宽度,可以低到约1/16英寸至约大到3/8英寸,并且叶片层的第三部分的宽度,即,中间区的宽度,构成叶片层的剩余宽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内部边缘区的宽度和外部边缘区的宽度可以与任选的细长加固物的宽度大致相同,或者是在下文描述的角形细长加固物的宽度的约一半,和/或与叶片层到细长带的附接区域的宽度大致相同。虽然已经将内部边缘区的宽度描述为低到1/16英寸至大到3/8英寸宽,但所述宽度在其间可以以约1/32英寸的增量改变,并且预期更小和更大的其他宽度是可行的。优选的是,叶片层的长度大于每个细长带的宽度,并且更优选地,大于每个内部细长带的宽度的总和和/或每个外部细长带的宽度的总和。叶片层优选具有低到约0.005英寸至大到约0.0005英寸的厚度,并且可以在其间以约0.0001英寸的增量改变。每个叶片层的厚度比叶片层的长度和/或宽度小大体上至少50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叶片层的厚度优选可以比其长度和/或宽度小至少100倍,更优选地,比其长度和/或宽度小至少300倍。

为了形成多层叶片,可以利用单件或多件材料来形成内部叶片层和外部叶片层。可以使单件材料形成折痕、折叠和/或热定型并且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自身以产生叶片层。替代地,可以使用多件材料来形成内部层和/或外部层,并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多件材料可以在它们的端部处耦合以形成内部叶片层,并且多件材料可以在它们的端部处耦合以形成外部叶片层。将了解,形成多层叶片的方式可以影响所形成的蜂窝空间的轮廓(横截面),并且可为合意的是:形成当在支撑叶片的细长带之间观看时在美学上令人愉悦的具有干净边缘的多层叶片,以及以其他方式形成所述叶片以实现各种美学效果。

现在转向图7a至图9b,将在下文论述多层叶片的各种实施方案的构造。具体来说,图7a至图7b说明由单件材料形成的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构造,而图7c至图7d说明由单件材料形成的多层叶片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构造。图8a至图8b说明由两件材料形成的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构造,图8c至图8d说明由两件材料形成的蜂窝叶片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构造,并且图8e至图8f说明由两件材料形成的多层叶片的额外实施方案的构造。图9a至图9b说明由四件材料形成的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构造并且包括加固物凹腔。预期由更多或更少件材料形成的多层叶片的其他构造和与图7a至图9b中说明的构造不同的构造。举例来说,可以通过组合一种或多种材料(包括一片或多片材料)来构造和形成单个叶片层。

如图7a至图7b中说明,多层叶片700可以由单件连续(一体)材料710形成,所述单件连续材料可以是片,所述片具有第一端711、第二端712、在第一端711与第二端712之间延伸的第一纵向边缘713,和在第一端711与第二端712之间延伸的第二纵向边缘714,并且所述片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第一纵向边缘713。片710具有在第一端711与第二端712之间延伸的长度716。使片710形成折痕、折叠、被穿孔、热定型和/或以其他方式操纵,并且耦合到自身以形成多层叶片700。

更具体来说,可以沿着单件材料710的长度816操纵所述单件材料,以便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多层叶片700:形成折痕、折叠、穿孔、热定型和/或以其他方式形成第一折线721,并且沿着片的长度716使所述片形成折痕、折叠和/或热定型以形成第二折线722,这致使单件材料710在于第一纵向边缘713与第二纵向边缘714和端部711、712之间的区域730上重叠和/或接触。所述片材料710可以在区域730内耦合到自身以形成具有叶片长度的多层叶片700,所述叶片长度可以(例如)等于单片材料710的长度716。材料710可以经由焊接(超声波、热切刀等)、胶水、缝合或其他附接方法沿着单条线或在区域730内的单独的点或区域处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自身。

一旦材料710直接或间接地折叠并且耦合到自身,蜂窝叶片700可配置以在内部叶片层701与外部叶片层702之间形成、并且优选在建筑覆盖物中的至少扩展状况下形成蜂窝间距703。所得的内部叶片层701具有在第一折线721与第二折线722之间延伸的宽度。外部叶片层702在第一折线721与第二折线722之间延伸。虽然将重叠区域730示出为内部叶片层710的部分,但可了解,重叠区域730可以替代地形成外部叶片层720的部分并且可以被配置成位于内部或外部叶片层710、720的不同位置。

替代地,如图7c至图7d中说明,单片材料710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多层叶片700:沿着所述片的长度716使所述片形成折痕、折叠和/或热定型以形成第一折线721,并且经由焊接(超声波、热切刀等)、胶水、缝合或其他附接方法使材料710的纵向边缘713、714彼此附接。优选的是,所述片的纵向边缘713、714所耦合的区域较小并且具有有限的宽度。在图7c中,一旦折叠和耦合,内部叶片层701便在第一纵向边缘713与第一折线721之间延伸,并且外部叶片层702在第一折线721与第二纵向边缘714之间延伸。虽然将多层叶片700的实施方案示出和描述为由单件材料形成,但多层叶片700可以由多件材料形成。

现在将描述由多件材料形成的多层叶片的实例。如图8a至图8b的实施方案中说明,两个不同片材料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耦合以形成多层叶片800。片810具有在第一端811与第二端812之间延伸的长度816,和在第一纵向边缘813与第二纵向边缘814之间延伸的宽度。第二片820具有在第一端821与第二端822之间延伸的长度826,和在第一纵向边缘823与第二纵向边缘824之间延伸的宽度。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操纵所述两片材料810、820:沿着第一片810的长度816使所述第一片形成折痕、折叠和/或热定型,进而形成第一折线817,并且沿着第二片820的长度826使所述第二片形成折痕、折叠和/或热定型,进而形成第二折线827。片810、820可以彼此覆盖并且相对于彼此而定位,使得第一片810的第二纵向边缘814超过第二片820的第二纵向边缘824而定位,以形成其中片810、820优选彼此重叠并且直接或间接地耦合的第一重叠区域840,并且第一片810的第一纵向边缘813超过第二片820的第一纵向边缘823而定位,以形成其中片810、820优选彼此重叠并且耦合的第二重叠区域830。两片材料810、820可以经由焊接(超声波、热切刀等)、胶水、缝合和/或其他附接方法(包括现在已知的方法和在未来开发的方法)沿着单条线、在所述重叠区域830、840内的多个单独的位置处或在整个重叠区域830、840内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耦合。两片材料810、820可以在第一重叠区域840内和第二重叠区域830内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耦合,但优选在其他区域或区中不耦合,因此这些未附接的区可以彼此分开以形成空间或单元803。附接区域830、840可以位于除了图8a至图8b中说明的位置之外的位置。一旦彼此耦合,第一片材料810和第二片材料820可以形成具有内部叶片层801和外部叶片层802的多层叶片800,所述内部叶片层和外部叶片层在第一折线817与第二折线827之间延伸并且有助于在内部层801与外部层802之间形成空间或单元803。

替代地,可以操纵第一片材料和第二片材料810、820以使得可以形成多层叶片800,但不使任一片形成折痕和/或折叠。如图8c至图8d中说明,具有第一端811和第二端812的第一片810和具有第一端821和第二端822的第二片820可以彼此覆盖,并且前方片810的第一纵向边缘813与第二片820的第一纵向边缘823大致端到端地对准以形成第一重叠区域831,并且第一片810的第二纵向边缘814与第二片820的第二纵向边缘824大致端到端地对准以形成第二重叠区域841。两片材料810、820可以经由焊接(超声波、热切刀等)、胶水、缝合和/或其他附接方法(包括现在已知的方法和/或在未来开发的方法)沿着重叠区域831、841内的单条线、在重叠区域831、841内的单独或离散区域处或在重叠区域831、841的整个区域内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耦合。一旦耦合,第一片材料810形成内部层801,并且第二片材料820形成外部层802。第一片和第二片优选在除了区域831、834之外的区中不耦合,因此那些其他未附接的区可以分开,如图8c中说明。以此方式,片810、820可配置以形成,并且优选在建筑覆盖物中的至少扩展状况下形成在内部叶片层801与外部叶片层802之间具有空间803的多层叶片800。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8e至图8f中说明,片810、820经过对准,并且被布置成彼此覆盖,并且被切割焊接,因此片810、820沿着它们的纵向边缘在有限的区处耦合。多片材料810、820可以沿着每个片810、820的第一纵向边缘813、823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耦合,并且沿着每个片810、820的第二纵向边缘814、824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可以经由焊接(例如,超声波切割焊接密封、热切刀)或其他附接方法来实现耦合和附接。一旦耦合,第一片材料810形成内部叶片层801,并且第二片材料820形成外部叶片层802。优选的是,第一叶片层801和第二叶片层802的尺寸被设定、被配置并且被构造成有助于形成在内部层与外部层801、802之间具有空间或单元803的多层叶片800。

还可以如以下文献中所示和描述来配置和组装多层叶片:美国专利申请13/830,241,或2016年10月28日申请的标题为“coveringforarchitecturalfeatures,relatedsystemsandmethodsofmanufacture”的美国专利申请第62/414,248号,所述两个申请在此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片8e-8f的附接可以沿着有限的附接区,并且优选形成铰链,使得内部层和外部层容易分开,如2016年10月28日申请的标题为“coveringforarchitecturalfeatures”的前述美国专利申请第62/414,248号中所描述。

优选的是,在至少处于扩展位置的多层叶片700、800的实施方案中的每一者中,蜂窝间距延伸叶片的长度,并且其中叶片层形成具有开放端的细长管或套管。优选的是,外部层的纵向边缘(例如,由附接区或折线形成)之间的距离(宽度)长于内部层的纵向边缘(例如,由附接区或折线形成)之间的距离(宽度),使得外部叶片层的宽度大于内部叶片层的宽度,这有助于形成蜂窝空间。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多层叶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加固物凹腔以将细长加固物固持在多层叶片内。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加固物凹腔。如图9a至图9b中说明,多层叶片900可以由具有第一面917和第二面918的第一片材料910、具有第一面927和第二面928的第二片材料920和被配置成形成至少一个加固物凹腔960并且具有第一面948和第二面949的第三片材料930(在本文还被称为“凹腔片”)构造。所述片材料具有第一纵向边缘、913、923、933和第二纵向边缘914、924、934。片910、920具有第一端911、921和第二端912、922;在相应端911、912与端921、922之间延伸的长度916、926;以及在相应纵向边缘913、914和923、924之间延伸的宽度。第三件材料930(在本文还被称为凹腔片930)、优选为片,具有在第一端931与第二端932之间延伸的长度936,和大体上横向并且优选垂直于其长度并且在第一纵向边缘933与第二纵向边缘934之间延伸的宽度。可以沿着第三片930的长度936通过以下方式操纵所述第三片:折叠、形成折痕、穿孔、热定型和/或以其他方式形成第一折线937,进而形成第一纵向边缘933与折线937之间的重叠区域961。片930可以在重叠区域961中耦合到第二片材料920的第一面927。第二纵向边缘934可以耦合到或沿着第一片材料910的纵向边缘914和/或第二片材料920的纵向边缘924,以在第二片920的第一面927与凹腔片930之间形成加固物凹腔960。

可以类似地通过将通过折叠、形成折痕、穿孔、热定型和/或以其他方式形成折线947而操纵的至少一片材料940(在本文还被称为“凹腔片”)附接到第一片910来形成第二加固物凹腔970。在第一纵向边缘943与凹腔片940的折线947之间形成重叠区域971,其中凹腔片940优选与第一片910重叠。第二凹腔片940可以在重叠区域971中耦合到第一片910的第二面918。第二凹腔片940的第二纵向边缘944可以耦合到或沿着第二片920的第一纵向边缘923和/或第一片材料910的第一纵向边缘913,以在第一片910的第二面918与第二凹腔片1040之间形成第二加固物凹腔970。

凹腔片930的纵向边缘933和第二凹腔片940的纵向边缘943可以替代地通过以下方式在不利用折线937、947的情况下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相应的片920、910:与片920、910基本上平行并且以提供用于细长加固物的空间的方式延伸凹腔片930、940。

第一片材料910优选形成在第一片材料910的第一纵向边缘913与第二纵向边缘914之间延伸的内部叶片层901,并且第二片材料920优选形成在第二片材料920的第一纵向边缘923与第二纵向边缘924之间延伸的外部叶片层902。优选的是,外部叶片层902和内部叶片层901的尺寸被设定和配置成在叶片层901、902之间形成单元或空间903。优选的是,在至少扩展位置,蜂窝间距903延伸叶片的长度,并且其中叶片层形成具有开放端的细长管或套管。优选的是,第二片920的纵向边缘923、924之间的距离长于第一片910的纵向边缘913、914之间的距离,使得外部叶片层902的宽度大于内部叶片层901的宽度,这有助于形成单元903。虽然已经在图9a至图9b的实施方案中将片910、920描述和说明为单个、整片材料,但片910、920可以由多件材料形成。

凹腔片可以经由粘合剂、胶水、结合、焊接、热密封、缝合、装订、超声波焊接或超声波切割密封以及其他选项而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叶片的面和/或一件材料的面,从而形成叶片。加固物凹腔的大小优选被设定和配置成具有设置在其内的细长加固物,并且所述加固物凹腔的大小可以进一步被设定和配置成约束加固物扭转或旋转。加固物凹腔优选将准许加固物在加固物凹腔内进行横向移动、膨胀和皱缩,并且将准许加固物以不同于叶片(包括叶片层)的速率膨胀和皱缩,以避免由于加固物与叶片材料之间的不同热膨胀率而引起的叶片材料的起皱、凸出和其他非所要的变形。凹腔片可以由柔性材料形成,所述柔性材料例如为织物、纺织品、编织和非编织材料、针织织物和塑料材料,包括膜。凹腔片可以由透明、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凹腔片优选可以由薄的非编织织物形成。优选的是,凹腔片由薄的、透明的(优选非常透明)柔性的热塑性膜形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优选为具有高到大约0.005英寸和低到大约0.0005英寸粗的厚度的聚乙烯膜,其中所述厚度在其间以约0.0001英寸的增量改变,最优选具有约0.0005英寸的厚度。

细长加固物的构造

子组合件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细长加固物。优选的是,如图1中说明,子组合件180进一步包括多个细长加固物140,更优选的是,每个叶片具有两个相对薄的细长加固物。细长加固物与叶片相关联、沿着所述叶片而设置,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叶片,以在(例如)沿着所述叶片的纵向边缘的某些位置向叶片提供刚度和/或扭转刚性,在所述某些位置,所述叶片优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垂直支撑元件。细长加固物优选抑制或防止叶片沿着它们的长度以及在垂直支撑元件(例如,细长带)之间下垂和低垂。加固物还可以提高叶片的控制和移动,使得叶片可以更可靠地移动、旋转、折曲和/或枢转。举例来说,加固物有助于细长带沿着叶片的长度将扭转施加到叶片,因此叶片更可靠地旋转、折曲和枢转。细长加固物一般是单件一体材料,所述单件一体材料具有与叶片的长度大体上对应或大致相同或相同的长度,但多件材料可以形成细长加固物,并且其长度不需要与叶片的长度对应或大致相同。这些和其他益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

转向图10a至图10f,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在上文大体上引入的细长加固物的各种实施方案的细节。具体来说,图10a至图10b说明平坦细长加固物的实施方案的细节,图10c至图10d说明弯曲细长加固物的实施方案的细节,并且图10e至图10f说明角形细长加固物的实施方案的细节。预期其他形状和大小的细长加固物。

如图10a至图10f中说明,细长加固物1000优选具有第一端1001和第二端1002、在第一端1001与第二端1002之间延伸的长度1008、沿着其长度1008优选在中心定位的横轴“y”、第一侧1003和第二侧1004,以及在第一侧1003与第二侧1004之间延伸的宽度1007,使得宽度1007大体上垂直于长度1008。细长加固物1000优选具有大体上垂直于其长度1008和宽度1007两者的厚度1009,所述厚度低到约千分之六英寸至大到约千分之三十英寸,其中所述厚度在其间以约千分之一英寸的增量改变,并且优选为约千分之十五英寸至千分之二十英寸的厚度。厚度1009大体上比长度1008和/或宽度1009小至少5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加固物1000的厚度1009优选可以比其长度1008和/或宽度1007小至少10倍,更优选地,比其长度1008和/或宽度1007小至少30倍。细长加固物具有与叶片的长度大体上对应、大致相同或相同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长加固物1000具有第一面1005和第二面1006,每个面1005、1006是由被加固物的长度1008和宽度1007界定的表面形成,并且隔开厚度1009。加固物可以基本上平坦、弯曲、具有角形表面与沿着其长度1008的折痕、具有角形表面和弯曲表面、沿着其长度1008的弯曲的横截面,或其他形状和横截面配置。虽然已经将图10a至图10f中的细长加固物1000描述为具有第一侧1003和第二侧1004,但将了解,所述侧可以在面1005、1006的交叉点处达到纵向边缘。

如图10a至图10b中说明,基本上平坦的加固物1000具有第一平坦面1005和第二平坦面1006。第一面1005优选在与第二面1006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如所说明。替代地,第一面1005可以相对平坦,并且在不与第二面1006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第一面1005和第二面1006还可以具有轮廓。

如图10c至图10d中说明,细长加固物1000可以沿着其长度弯曲,进而产生弯曲加固物。图10c至图10d的弯曲加固物优选在垂直于横轴y的平面b-b中具有弯曲横截面(例如,“有冠”),使得细长加固物的第一弯曲表面1005可以是凹的,并且细长加固物的第二相对的弯曲表面1006可以是凸的。加固物的凹表面1005可以具有与在建筑覆盖物中使用的辊的曲率半径基本上匹配或接近的曲率半径“r”。弯曲加固物的曲率半径“r”可以(例如)低到约1英寸至大到约4英寸,并且可以在其间以约1/16英寸的增量改变。预期弯曲加固物的曲率半径的其他值,这可以受到所使用的辊的曲率半径影响。细长加固物1000的凸表面1006可以具有与第一表面1005的曲率半径相同、几乎相同或不同的曲率半径。

弯曲加固物具有冠部高度“ch”,所述冠部高度是纵向边缘1013、1014中的一者或多者与沿着第二表面1006的顶或最高点/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可以在侧1003、1004与第一表面1005之间形成纵向边缘1013、1014。如图10d中所示,弯曲细长加固物的冠部高度ch可以从约0英寸至约千分之一百英寸改变,并且可以在其间以千分之五(5)英寸的增量改变。更优选地,冠部高度ch是约千分之二十英寸至约千分之七十英寸,并且更优选为约千分之五十英寸。

面1005、1006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是凹的、凸的或基本上平坦(平面)。举例来说,细长加固物可以具有如图10b中说明的弯曲凹面1005和如图10a中说明的基本上平面平坦面。还预期其他组合和形状。

如图10e至图10f中说明,细长加固物1000可以沿着其长度形成折痕或弯曲,进而产生细长角形加固物。角形加固物可以具有折痕“c”、沿着第一表面1005的第一面1015(参看图10f)、沿着第一表面1005的第二面1025(参看图10f)、沿着第二表面1006的第三面1036和沿着第二表面1006的第四面1046。细长加固物可以在垂直于横轴y的平面b-b中的横截面中呈角形(例如,可以“有冠”)。在图10f中示出的角形加固物具有在第一面1015与第二面1025之间的优选小于180度并且更优选为约120度至约170度的角度“a”。第一面1015和第二面1025会合的角度a的顶或峰可以沿着加固物的长度在中心定位,或者角度a的顶(例如,峰)可以横向地偏移以更接近侧1003、1004中的一者。角形加固物具有冠部高度“ch”,所述冠部高度是细长加固物在第一表面1005的纵向边缘1013、1014中的一者或多者与沿着第二表面1006的顶点或线(优选为折痕c的峰)之间的最大垂直高度。可以在侧1003、1004与第一表面1005之间形成纵向边缘1013、1014。角形加固物的冠部高度ch可以从约千分之二十英寸至约千分之一百英寸改变,更优选为约千分之五十英寸。冠部高度可以依据所要的性质和特性而改变,所述冠部高度可以随制成细长加固物的材料、叶片配置和叶片的材料的性质而变。

虽然图10e至图10f示出具有基本上平面、平坦面1015、1025、1036和1046的角形细长加固物,但可了解,面1015、1025、1036和1046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采取不同的形状。所述面可以圆化或弯曲或采取任何其他形状并且不必是平面或基本上平坦的。面1015、1025会合的角的顶可以在中心定位或定位在从中心偏移的不同位置。

细长加固物的宽度相对小,并且大体上小于辊的直径,以有助于在围绕辊卷起子组合件时卷起加固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固物的宽度可以小到约3/16英寸至大到约5/8英寸、可以高达约一英寸,并且可以在其间以约1/32英寸的增量改变。更大的加固物宽度可为适当的,对于更大宽度的叶片(例如,4英寸、4.5英寸、5英寸、5.5英寸或6英寸)尤其如此。加固物的宽度可以依据美感、叶片和在叶片之间形成的单元的所要形状以及支撑元件的间距或形式(例如,相对薄的带或更宽的条带或片)而改变。

细长加固物可以由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形成,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透明或基本上透明的加固物是优选的。与叶片的构造相比,加固物优选是相对刚性或硬的,并且可以由塑料或聚合材料、金属材料(例如,铝、钛、黄铜或钢)、陶瓷、硬质泡沫、木材等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替代地,除了在图10a至图10f中示出的配置之外,加固物可以形成并且成形为像电线、缆线或细杆。优选的是,角形细长加固物是由透明塑料形成,并且更优选由聚碳酸酯形成。

转向图11a至图11c,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如图10e至图10f中说明的角形加固物的实施方案的形成。可以通过对基本上薄、平面、平坦的塑料材料零件1100(其可以是矩形)进行冷成形弯曲而产生角形加固物。将具有第一面1105和第二面1106的基本上薄的、平面塑料材料零件1100拖过在图11a中示出的具有大约90度的角度a1的至少一个模子1130。在将塑料加固物材料1100拖过具有大约90度的角度的至少一个模子1130之后,塑料材料在第一面1105的第一部分1115与第一面1105的第二部分1125之间的角度松弛到在图11c中示出的在约110度与约170度之间的角度a2,进而产生具有角度a2和冠部高度“ch”的角形加固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多个细长加固物:碾出两个连续卷的笔直、平面聚碳酸酯膜;通过使膜延伸穿过其中具有大约90度的角度的模子而使膜弯曲到约90度;其后,塑料中的角度a2松弛到约110度至约170度,并且按一定长度切割加固物。

加固的多层叶片的构造

图1的光控制子组合件的构造大体上涉及构造具有一个或多个细长加固物的多层叶片,并且将一个或多个加固的多层叶片连接到细长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子组合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两个叶片层和至少两个细长加固物的多层叶片,其中将多层叶片连接到细长带,优选为一个或多个内部细长带和一个或多个外部细长带。优选的是,在至少扩展位置,多层叶片形成并且叶片层限定延伸叶片的长度的空间或单元,并且其中所述叶片层(和优选一个或多个加固物)形成优选具有开放端的细长管或套管。

可以构造多层叶片并且所述多层叶片具有在图6a至图6d、图7a至图7d、图8a至图8f或图9a至图9b中说明的结构,或者可以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的其他构造。可以如图10a至图10f和图11a至图11c中所说明来构造细长加固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细长加固物并且构造多层叶片,其中加固物随后与多层叶片相关联、沿着所述多层叶片而设置或者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多层叶片,并且沿着多层叶片的长度定位以形成加固的多层叶片。随后,加固的多层叶片与多个细长带相关联,或者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多个细长带。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细长加固物与一件或多件材料相关联、沿着一件或多件材料而设置或者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一件或多件材料,随后通过与细长加固物组合的一件或多件材料来构造加固的多层叶片,并且随后加固的多层叶片与多个细长带相关联,或者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多个细长带。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在一个集成过程中构造所述叶片、加固物和带。

优选的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细长加固物与外部叶片层的内面相关联、沿着所述内面而设置或者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所述内面,并且第二细长加固物与内部叶片层的外面相关联、沿着所述外面而设置或者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所述外面。内部叶片层可以与内部或外部细长带相关联、沿着所述内部细长带或外部细长带而设置或者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所述内部或外部细长带,并且外部叶片层可以与另一剩余的细长带(例如,外部细长带或内部细长带)相关联、沿着所述另一剩余的细长带而设置或者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所述另一剩余的细长带。最优选的是,加固物是角形细长加固物。

使细长加固物与叶片关联、设置和/或连接优选使得细长加固物沿着叶片的长度定位,更优选沿着叶片的边缘区定位,这用于增加叶片的那个区的刚度,使得叶片可以桥接细长带之间的水平距离,而不会使叶片跨越分隔细长带的距离过分下垂或低垂,以满足叶片的结构上和美学上所要的特性和性质。当子组合件在配置之间移动时,细长加固物还用于跨越叶片、优选跨越叶片的整个长度施加扭转力,使得叶片将移动(例如,旋转、枢转)到所要位置(例如,基本上扩展、基本上收缩或呈角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不使用细长加固物的情况下,例如通过沿着边缘使用加固材料或硬化剂浸渍和/或涂覆柔性叶片材料的边缘区,而沿着叶片层的边缘将叶片加固。

在图12a至图12e、图13a至图13e和图14a至图14e中说明卷起蜂窝建筑覆盖物的子组合件的各种实施方案。图12a至图12b、图13a至图13b和图14a至图14b说明加固的多层叶片的不同实施方案的分解视图。虽然在图12a至图12b、图13a至图13b、图14a至图14b中仅示出一个加固的多层叶片1230、1330、1430,但应理解,子组合件可以包括类似或不同构造的一个或众多额外的加固的多层叶片1230、1330、1430,非加固的多层叶片、非蜂窝叶片,并且进一步可以包括更少的细长带或加固物和/或额外的细长带或加固物。

转向图12a、图13a、图14a,说明细长加固物到多层叶片的各种配置和连接以形成加固的多层叶片的各种实施方案,并且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具体来说,图12a说明具有多个角形细长加固物的蜂窝叶片的实施方案,所述多个角形细长加固物定向和配置成使得角度a2、a3在相对的方向上并且面向彼此。图13a说明具有多个角形细长加固物的蜂窝叶片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多个角形细长加固物定向和配置成使得角度a2和a3在相同的方向上。图14a说明具有多个角形细长加固物的蜂窝叶片的额外实施方案,所述多个角形细长加固物定位在加固物凹腔中并且定向和配置成使得角度a2和a3在相对的方向上并且面向彼此。

如图12a至图12b中说明,并且在图12c中放大,第一角形加固物1240耦合到多层叶片1200的外部叶片层1232的内面1235并且优选沿着所述内面的整个长度延伸。第二角形加固物1250耦合到多层叶片1200的内部叶片层1231的外面1234。多层叶片1200可以如图6a至图6d、图7a至图7d、图8a至图8f中所说明进行构造,或者可以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的其他构造。第一角形加固物1240的第三面1243的至少一部分或整体可以在叶片层1232的外部边缘区1296内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或耦合到外部叶片层1232的内面1235,如图12b至图12c中所示。如图12c中所示,在所说明的实施方案中,角形细长加固物1240的基本上整个第三面1243经由粘合附接1202而耦合到外部叶片层1232,而基本上整个第四面1244不耦合到外部叶片层1232。第二角形加固物1250的第四面1254的至少一部分或整体可以在叶片层1231的内部边缘区1291内连接或耦合到内部叶片层1231的外面1234,而基本上整个第三面1253不耦合到内部叶片层1231,如图12b至图12c中所示。第一加固物和第二加固物到叶片层的附接区域是加固物的相应宽度的约一半,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优选为约低到1/16英寸至大到约3/8英寸,并且可以在其间以约1/32英寸的增量改变。

第一角形加固物1240具有在第一面1241与第二面1242之间的角度a2,并且具有冠部高度。第二角形加固物1250具有在第一面1251与第二面1252之间的角度a3,并且具有冠部高度。在图12a的实施方案中,细长加固物的角度a2和a3面向不同方向,并且远离每个加固物所连接到的叶片层而定向。细长加固物的角度a2和a3优选可以低到约120度并且大到约170度,并且可以在其间以约5度的增量改变。

替代地,如图13a中说明,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加固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多层叶片1330相关联、沿着所述多层叶片而设置或者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多层叶片。多层叶片1330可以如图6a至图6d、图7a至图7d、图8a至图8f中所说明进行构造,或者可以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的其他构造。在图13a的多层叶片1330中,第一角形加固物1340的第三面1343的至少一部分或整体可以在叶片层1332的外部边缘区1396内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或耦合到外部叶片层1332的内面1335,如图13b至图13c中所示。如图13c中说明,构成少于角形加固物1340的第三面1343的整体的多个部分经由粘合附接1304、1305而耦合到叶片层1332。第二角形加固物1350的第二面1352的至少一部分或整体可以在层1331的内部边缘区1391内连接或耦合到内部叶片层1331的外面1334,如图13b至图13c中所示。

第一角形加固物1340具有在第一面1341与第二面1342之间的角度a2,并且具有冠部高度,并且第二角形加固物1350具有在第一面1351与第二面1352之间的角度a3,并且具有冠部高度。在实施方案中,如图13a中说明,细长加固物1340、1350的角度a2、a3小于180度,并且优选为约120度至约170度,并且面向相同方向,使得在卷起建筑覆盖物时,细长加固物可以堆叠或嵌套在一起。

另外,如图14a中说明,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加固物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多层叶片1430相关联、沿着所述多层叶片而设置或者间接地连接到所述多层叶片。多层叶片1430可以如图9a至图9b中所说明进行构造,但可以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的其他构造。在图14a的多层叶片1430中,并且如在图14c中放大,第一角形加固物1440通过被约束在于第一加固物凹腔片1460与外部叶片层1432的内面1435之间形成的凹腔1461中而连接到多层叶片1430。第一角形加固物1440在叶片层1432的外部边缘区1496内与外部叶片层1432相关联、沿着所述外部叶片层而设置、连接到所述外部叶片层和/或相对于所述外部叶片层而受约束,如图14b中所示。第二角形加固物1450也通过被约束在于第二加固物凹腔片1470与内部叶片层1431的外面1434之间形成的凹腔1471中而连接到多层叶片1430。第二角形加固物1450在叶片层1431的内部边缘区1491内与内部叶片层1431相关联、沿着所述内部叶片层而设置、连接到所述内部叶片层和/或相对于所述内部叶片层而受约束,如图14a至图14b中所示。

第一角形加固物1440的第一面1441和第二面1442形成朝向第一加固物凹腔片1460定向的小于180度的角度a2,而第一角形加固物1440的第三面1443和第四面1444朝向外部叶片层1432的内面1435定向。第二角形加固物1450的第一面1451和第二面1452形成朝向第二加固物凹腔片1470定向的小于180度的角度a3,而第二角形加固物1450的第三面1453和第四面1454朝向内部叶片层1431的外面1434定向。在图14的实施方案中,角形细长加固物1440、1450优选被约束在相应的凹腔1461、1471中,使得它们可以在凹腔1461、1471内横向地移动,但是被抑制或防止在所述凹腔内扭转或旋转,使得面的定向和角度可以略微更改但基本上是固定的。

每个加固物的角度和每个加固物的冠部高度有助于在外部叶片层与内部叶片层之间形成单元。角形加固物的连接和定向以及叶片的构造也有助于形成所述单元。优选的是,单元延伸叶片的长度,并且与叶片层一起形成优选具有开放端的套管状或管状结构。虽然已经将多层叶片示出为具有角形加固物,但将了解,可以使用例如在图11a至图11c中说明的加固物,并且预期其他形状和大小。

如图12c、图13c、图14c中所说明,加固物可以沿着加固物的整个面(图12c)、沿着加固物的面的一部分或多个部分(图13c)或者通过受约束的关联(图14c)而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叶片。加固物可以通过粘合剂、一个或多个紧固件、缝合、三维编织、焊接、约束凹腔和/或其他已知的方法或在未来开发的方法而耦合到叶片。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固物可以沿着叶片的长度的一部分或多个部分而耦合到叶片。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加固物可以沿着叶片的整个长度而连续地耦合到叶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固物可以沿着叶片的一部分或整个长度而断续地耦合到叶片。每个加固物的角度a2、a3以及冠部高度可以不同。

叶片到带的附接

转向图12b、图13b、图14b,在分解视图中将加固的多层叶片的各种配置和实施方案说明为与细长带相关联和/或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细长带以形成子组合件的各种实施方案。具体来说,图12b说明被定向并且耦合到多个细长带的如在图12a中所描述和说明而构造的加固的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分解视图;图13b说明被定向并且耦合到多个细长带的如在图13a中所描述和说明而构造的加固的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分解视图;以及图14b说明被定向并且耦合到多个细长带的如在图14a中所描述和说明而构造的多层叶片的实施方案的分解视图。图12c、图13c、图14c说明图12b、图13b和图14b的实施方案的相应部分的放大视图。将了解,虽然大部分描述针对于加固的叶片,但预期包括不包括细长加固物的多层叶片的叶片。

在图12b、图13b、图14b的实施方案中,子组合件包括设置在外部细长带与内部细长带之间并且直接耦合到外部细长带和内部细长带的加固的多层叶片。更具体来说,加固的多层叶片的长度相对于第一内部细长带的第一纵轴x1横向地定向并且相对于第一外部细长带的第二纵轴x2横向地定向,其中优选的是,多层叶片的纵向边缘基本上并且优选垂直于纵轴x1、x2。

优选的是,在图12b的实施方案中,内部叶片层1231的内面1233耦合到第一内部细长带1210的外面1214上的区域1218。优选的是,外部叶片层1232的外面1236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外部细长带1220的内面1223上的区域1229。更优选的是,如图12c中说明,由于角形加固物1240到叶片1232的附接1202和带1220到叶片1232的附接1201至少部分在对准区域(a-a)内,所以外部细长带1220的内面1223的区域1229与第一角形加固物1240的第三面1243对准并且并列。类似地,内部细长带1210的外面1214的其中内部叶片层1231的内面1233耦合到内部细长带1210的区域1218优选与第二角形加固物1250的第四面1254对准并且并列。细长加固物的角度a2、a3优选面向不同方向并且朝向彼此而定向,如图12b中所示。

优选的是,在图13b的实施方案中,内部叶片层1331的内面1333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第一内部细长带1310的外面1314的区域1318,并且外部叶片层1332的外面1336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外部细长带1320的内面1323的区域1329。更优选的是,如图13c中说明,由于角形加固物1340到叶片1332的在区域1304、1305处的附接和带1320到叶片1342的在区域1301、1302、1303处的附接至少部分在对准区域(a-a)内,所以外部细长带1320的内面1323的区域1329与第一角形加固物1340的第三面1343对准并且并列。类似地,内部细长带1310的内面1313的其中内部叶片层1331的内面1333耦合到内部细长带的区域1318优选与第二角形加固物1350的第二面1352对准并且并列。细长加固物1340、1350的角度a2、a3优选面向相同方向,如图13a中所示。

优选的是,在图14b的实施方案中,内部叶片层1431的内面1433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第一内部细长带1410的外面1414的区域1418,并且外部叶片层1432的外面1436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外部细长带1420的内面1423的区域1429。更优选的是,如图14c中说明,由于角形加固物1440受约束并且带1420到叶片1442的在区域1401、1402、1403处的附接至少部分在对准区域(a-a)内,所以外部细长带1420的内面1423的区域1429与第一角形加固物1440的第三面1443对准并且并列。类似地,内部细长带1410的内面1413的其中内部叶片层1431的内面1433耦合到内部细长带1410的区域1418与第二角形加固物1450的第四面1454对准并且并列。细长加固物的角度a2、a3优选面向不同方向并且朝向彼此而定向,如图14b中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叶片的层可以沿着单维接触或结合区域(例如,直线或点)而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细长带,或者叶片的层可以沿着位于带平面内的二维接触或结合区域而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带。举例来说,接触或结合区域可以是大体上矩形、三角形、“x”形、“l”形,或在需要时的任何其他形状。如图12c中说明,细长带1220可以使用单个附接1201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叶片层1232。替代地,如图13c和图14c中说明,细长带可以使用多个附接区域和构件(例如,1301、1302、1303、1401、1402和1403)而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叶片层1332、1432。叶片层的柔性材料可以通过粘合剂(如图12c和图13c中说明)、一个或多个紧固件(例如,订书钉或销)(如图14c中说明)、缝合、三维编织、焊接和/或其他已知的方法或在未来开发的方法而耦合到所述带。

内带和外带相对于彼此的移动有助于隔开多层叶片的内部层和外部层,如图12d至图12e、13d至图13e、14d至图14e中所示,使得可以扩大和减小空间(单元)1280、1380、1480,叶片可以移动和/或枢转到各种位置,并且可以将子组合件操纵到各种扩展状态和收缩配置。图12d、图13d、图14d说明子组合件的各种实施方案,其中多层叶片处于收缩或基本上收缩位置,其中中间区垂直或基本上垂直,而图12e、图13e、图14e说明子组合件的各种实施方案,其中多层叶片处于扩展或基本上扩展位置,其中中间区大体上或基本上水平。优选的是,在完全铺开、扩展配置中,子组合件具有沿着其长度完全限定在一个或多个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之间设置和延伸的空间或单元的多个套管状或管状结构。套管状或管状结构的单元或空间可以具有任何横截面形状。

优选的是,如图12d、13d和14d中所示,叶片层连接到细长带,使得当多层叶片处于基本上收缩和基本上扩展位置时,并且当叶片的至少中间区处于基本上垂直和基本上水平时,内部叶片层1231、1331、1431的内部边缘区1291、1391、1491基本上平行于内部细长带的部分(例如1218、1318、1418)。当叶片处于基本上收缩和基本上扩展位置时,外部叶片层1232、1332、1432的外部边缘区1296、1396、1496也优选基本上平行于外部细长带的至少一部分(例如,1229、1329、1429)。更优选的是,当叶片处于基本上收缩和基本上扩展位置时(如图12d至图12e、图13d至图13e和图14d至图14e中说明),第一角形加固物1240、1340、1440的第三面1243、1343、1443基本上垂直,并且第二角形加固物1250、1450的第四面1254、1454基本上垂直。然而,如图13d至图13e中所示,第二角形加固物1350的第二面1352在基本上展开或基本上收缩位置可以不基本上垂直。

此外,当叶片处于基本上收缩位置时,如图12d、13d和14d中所示,优选的是,外部细长带的内面1223、1323、1423的区域1229、1329、1429与内部细长带的外面1214、1314、1414的区域1218、1318、1418垂直隔开比隔开细长带的水平距离大的距离,并且优选的是,外部叶片层1232、1332、1432的中间区1294、1394、1494与内部叶片层1231、1341、1441的中间区1293、1393、1493隔开比第一角形加固物1240、1340、1440的宽度和/或第二角形加固物1250、1350、1450的宽度小的距离。更优选的是,当叶片处于基本上收缩位置时,叶片层的中间区隔开第一角形加固物的约冠部高度和/或第二角形加固物的冠部高度的距离。

此外,当叶片处于基本上扩展位置时,如图12e、图13e和图14e中所示,优选的是,外部细长带的内面1223、1323、1423的区域1229、1329、1429与内部细长带的外面1214、1314、1414的区域1218、1318、1418垂直隔开比隔开细长带的水平距离大的距离,并且优选的是,外部叶片层的中间区与内部叶片层的中间区隔开比第一角形加固物1240、1340、1440的冠部高度和/或第二角形加固物1250、1350、1450的冠部高度大的距离。更优选的是,当叶片1230、1330、1430处于基本上扩展位置时,外部叶片层1232、1332、1432的中间区1294、1394、1494与内部叶片层1231、1331、1431的中间区1293、1393、1493隔开比第一角形加固物1240、1340、1440的宽度和/或第二角形加固物1250、1350、1450的宽度大的距离。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当子组合件处于收缩配置并且叶片处于基本上收缩位置时(图12d、图13d、图14d),角形加固物1240、1250、1340、1350、1440、1450的材料特性和角度有助于通过抵抗作用在叶片层和细长带上的挤压力而保持叶片层1231、1232、1331、1332、1431、1432至少部分隔开。此外,当子组合件从铺开、收缩配置(图12d、图13d、图14d)移动到完全铺开、扩展配置(图12e、图13e、图14e)时,外部细长带1220、1320、1420和内部细长带1210、1310、1410进一步移动远离彼此,并且内部细长带1210、1310、1410可以略微垂直地移动,使得内部细长带1210、1310、1410的区域1218、1318、1418上升,从而致使将内部细长带1210、1310、1410的区域1218、1318、1418与外部细长带1220、1320、1420的区域1229、1329、1429隔开的垂直距离减小。当子组合件处于完全铺开、扩展配置时(图12e、图13e、图14e),角形加固物1240、1250、1340、1350、1440、1450由于所述角形加固物的抵抗重力的材料特性和角度而用于致使叶片层1231、1232、1331、1332、1431、1432进一步隔开,重力将自然地致使内部叶片层1231、1331、1431朝向相应的外部叶片层1232、1332、1432下落。与相应的内部叶片层1231、1331、1431相比,外部叶片层1232、1332、1432的更大的宽度还有助于使内部叶片层与外部叶片层隔开。

卷起具有加固的多层叶片的覆盖物

具有包括如本文描述的蜂窝叶片、细长带和细长加固物的子组合件的覆盖物的操作和使用可能由于它们的构造和操作方法而容易出现潜在问题,所述问题可能导致皱褶和其他瑕疵,以及光控制子组合件的较大和凌乱的卷。也就是说,来自多层叶片、细长带和细长加固物的多个材料层可能导致卷起来非常大和凌乱的覆盖物。下文论述的若干技术可以提供用于卷起本文描述的子组合件的可能的解决方案。

举例来说,当围绕辊的旋转轴卷起多层叶片以使得多层叶片具有围绕辊的至少一部分的弧形状时,如图15中示出,一个叶片层(内部叶片或板条层)将从另一叶片层(外部叶片或板条层)径向向内定位,这可能会导致子组合件的皱褶和屈曲。为了抑制或防止在叶片层中发生起皱或屈曲,外部叶片层可以具有比内部叶片层更大的宽度。在图15的实施方案中,外部叶片层1532具有在叶片1530的外部纵向边缘(ole)与内部纵向边缘(ile)之间延伸的比内部叶片层1531更大的宽度。外部叶片层具有更大的宽度以考虑到带和叶片构造(例如,叶片层1531、1532以及任选地细长加固物1540、1550和凹腔片1560、1570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厚度,这导致外部叶片层1532的更大的周长,进而需要更大的宽度来防止叶片层、特别是外部叶片层1532的应力和/或拉伸。对于1.5英寸直径的辊和大约3.5英寸的内部叶片宽度,外部叶片层与内部叶片层之间的宽度的示例性、代表性差将是约0.06英寸,使得外部叶片宽度将是约3.56英寸。预期内部叶片层与外部叶片层的宽度之间的更小和更大的差,并且容易基于辊的直径以及叶片和带的厚度来计算外部叶片层的更大宽度。换句话说,可以基于辊的直径、叶片和带的厚度、叶片的宽度和叶片的所要的美感来影响内部叶片层和外部叶片层之间的宽度的差。随着叶片和带的厚度增加,并且辊的直径增加,外部叶片宽度和内部叶片宽度之间的宽度差可以增加。

如图16中说明,卷起的建筑覆盖物1600可以具有围绕辊1660卷动的子组合件,所述子组合件具有内部细长带1610、外部细长带1620、多个叶片1630、多个第一细长加固物1640和多个第二细长加固物1650。众多材料层和大量材料可以产生将被窗帘盒隐藏的大直径和质量的材料。第一叶片1630的卷起半径rr与辊1660的曲率半径大致相同,但每个额外叶片的半径会增长。当子组合件处于卷动配置或处于部分铺开-收缩配置时,多个叶片可以随着围绕辊卷动叶片而彼此重叠。当围绕辊卷动时,具有第一端1611的内部细长带1610沿着卷起半径rr从具有第一端1621的外部细长带1630的对应部分径向向内定位。为了最小化在围绕辊1660卷动时的子组合件的大小,相邻叶片1630、1630’的相应加固物1650、1640’可以围绕辊定位,使得第一细长加固物1640’以紧凑的方式沿着卷起半径与第二细长加固物1650对准和重叠,如图16中说明。第二叶片1630’在第一重叠区域1601内与相邻的第一叶片1630部分地重叠。第三叶片1630”在第二重叠区域1602内与相邻的第二叶片1630’部分地重叠。第四叶片1630”’在第三重叠区域1603内与相邻的第三叶片1630”部分地重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相应的第一加固物和第二加固物的此类对准可以导致子组合件以更紧凑或整洁的方式围绕辊卷起,使得当子组合件围绕辊完全卷起时,子组合件的周长可以减小。

辊的设计和构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辊可以包括任选的门。图17a至图17b说明其中可以在辊1720的主体上提供门1700的实施方案。可以提供门并且所述门连接到辊1720,使得可以通过重力来打开或关闭(例如,枢转)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门可以具有轨道1704,使得可以在于门1700中提供的轨道1704中设置至少一个插入物1780,例如,加固物。根据如图17a至图17b中说明的优选实施方案,门1700具有由辊1720的第一端1722和第二端1724界定的长度、与辊1720的径向曲率基本上匹配的径向曲率、内端1701、外端1702,和在内端1701与外端1702之间界定的宽度。门1700的径向曲率可以在门1700上形成凹内面1708和凸外面1709。如图17a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说明,门1700可以在所述门的内端1701处,例如,在门1700的被接纳到辊1720的接纳空腔1705b中的凹向弯曲的内端1705a处经由闩锁元件1705而耦合到辊1720。门1700的外端1702可以沿着辊1720的长度从所述辊卸下,使得门可以自由地摆动打开,同时门1700在所述门的内端1701处经由闩锁元件1705而耦合到所述辊。门1700可以进一步可操作以通过围绕闩锁元件1705旋转而关闭,使得门1700的外端1702朝向辊1720移动。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17a中所示,可以沿着门1700的长度在门1700的凹内面1708上一体地提供凸起的脊状物1703,借此,门1700的脊状物1703和外端1702沿着门1700的长度形成“c”形轨道1704。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如图17b中说明,可以在辊1720的主体上一体地提供“c”形接纳轨道1710(例如,形成于所述主体中),所述轨道具有由辊1720的第一端1722和第二端1724界定的长度、与辊1720的曲率基本上匹配的径向曲率、第一端1706、第二端1707,和在接纳轨道1710的第一端1706与第二端1707之间界定的宽度。如图17c中说明,辊1720上的接纳轨道1710可以容纳被叶片1790的一部分覆盖的至少一个插入物1780’(不可见),使得使用叶片1790覆盖的插入物可以在接纳轨道1710的一部分或整个长度上设置在接纳轨道1710中,并且覆盖插入物1780’的叶片1790通过(例如)订书钉1742而耦合到外部细长带1740的内面。细长带1740可以通过例如胶合、缝合、定位焊、钉扎、熔合、焊接等其他手段或现在已知或稍后开发的其他手段而耦合到插入物1780’。

如图17d中详细说明,在辊1720的第二端1724处,根据一个实施方案,门1700上的轨道1704可以容纳至少一个插入物1780,例如,细长加固物,使得插入物1780可以在轨道的一部分或整个长度上设置在轨道1704中,并且插入物1780可以(例如)通过订书钉1741而耦合到内部细长带1730的外面。细长带1730可以通过例如胶合、缝合、定位焊、钉扎、熔合、焊接等其他手段或现在已知或稍后开发的其他手段而耦合到插入物178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插入物1780可以被柔性织物覆盖物覆盖。

图17e至图17h描绘在从关闭位置打开的过程中包括如图17a至图17b中说明的门的卷起覆盖物的实施方案的渐进视图。根据所说明的实施方案,当辊1720上的门1700处于与辊1720相抵的关闭位置时,门1700上的轨道1704沿着辊1720的圆周而邻近于轨道1710。在图17e中的关闭位置,卷起覆盖物具有设置在门1700的轨道1704中的至少一个插入物1780和设置在辊1720的轨道1710中的至少一个插入物1780’。设置在轨道1704中的插入物1780与内部细长带1730相关联和/或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内部细长带,并且设置在轨道1710中的插入物1780’与外部细长带1740相关联和/或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外部细长带。每个插入物1780、1780’可以使用相应的织物覆盖物进行覆盖。内部细长带1730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而与门1720相关联和/或耦合到所述门,并且外部细长带1740可以通过其他手段(例如,通过紧固件、胶水、缝合或现在已知或稍后开发的其他附接方法)而与辊相关联和/或耦合到所述辊。

如图17f中进一步说明,当子组合件从辊完全铺开时,随着辊1720在箭头的方向上进一步解开,门1700初始打开,使得外端1702变得从辊1720的主体卸下或分离,并且门1700围绕闩锁元件1705枢转,所述闩锁元件经由凹弯曲内端1705a(图17a中示出)而保持耦合到接纳空腔1705b(图17a中示出)或钩在所述接纳空腔中。还如图17f中示出,当门1700处于如所说明的初始打开位置时,内部细长带1730的松弛部分从插入物1780悬挂,并且内部细长带1730的屈曲部分1750可以变得横向于和/或基本上垂直于外部细长带1740。

在图17g的实施方案中,随着辊1720在箭头的方向上进一步旋转并且门17”枢转到其中门基本上垂直于辊1720的打开位置,细长带1730、1740分开,使得最顶叶片1760的中间部分不再基本上平行于带1730、1740,并且多个叶片移动到扩展位置。

如图17h中示出,当辊1720在箭头的方向上进一步旋转时,门1700变得基本上水平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卷起覆盖物的最上叶片1760,并且门1700使覆盖物维持在完全扩展位置,其中叶片的中间区横向于并且优选基本上垂直于细长带1730、1740,并且其中内部细长带1730与外部细长带1740完全分开并且平行于所述外部细长带。将了解,在辊内使用门可以有助于促进使内带与外带隔开,这是因为门增加了辊的有效直径,这可以准许在内部细长带和外部细长带之间使用比辊的直径宽的叶片,并且仍然维持子组合件和建筑覆盖物的光控制益处以及所要的美感。

构造方法

在图18a至图18d中说明构造用于在卷起蜂窝建筑覆盖物内使用的加固的多层叶片的方法。按大小切割第一件叶片材料1810和第二件叶片材料1820:每件材料具有第一端1811、1821;第二端1812、1822;第一纵向边缘1813、1823;第二纵向边缘1814、1824;在第一纵向边缘1813、1823与相应的第二纵向边缘1814、1824之间延伸的宽度1815、1825;在第一端1811、1821与相应的第二端1812、1822之间延伸的长度1816、1826、由被长度1816、1826和宽度1815、1825界定的表面所界定的第一面1817、1827、由被长度1816、1826和宽度1815、1825界定的表面所界定的第二相对的面1818、1828,和由第一面1817、1827与相应的相对的第二面1818、1828之间的距离界定的厚度。第二件材料1820优选具有比第一件材料1810的宽度1815更大的宽度1825。第一件材料和第二件材料与它们的宽度或长度相比可以相对薄。

还可以提供并且也按大小切割第一片凹腔材料1870和第二片凹腔材料1860:每个片具有第一端1871、1861;第二端1872、1862;第一纵向边缘1873、1863;第二纵向边缘1874、1864;在第一纵向边缘1873、1863与相应的第二纵向边缘1874、1864之间延伸的宽度1875、1865;以及在第一端1871、1861与相应的第二端1862、1872之间延伸的长度1876、1866;以及厚度。可以如关于图10e至图10f和图11a至图11c所描述和说明而提供和构造第一角形加固物1840和第二角形加固物1850,使得每个角形加固物1840、1850具有在相应的第一面1841、1851与相应的第二面1842、1852之间的小于180度的角度a2、a3,同时每个加固物还具有相应的第三面1843、1853和相应的第四面1844、1854。

沿着第一凹腔片1870的长度使所述第一凹腔片形成折痕、折叠和/或热定型以产生折线1877和在纵向边缘1873与折线1877之间的区域1878。第一片1870在如图18b中所示的区域1878内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第一件叶片材料1810的第二面1818,使得折线1877与第一件叶片材料1810的第一纵向边缘181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凹腔片1870的第一纵向边缘1873与第一件叶片材料1810的第一纵向边缘1813之间的距离。沿着第二凹腔片1860的长度1866使所述第二凹腔片形成折痕、折叠和/或热定型以产生折线1867和在第一纵向边缘1863与折线1867之间的区域1868。第二凹腔片1860在如图18b中所示的区域1868内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第二件叶片材料1820的第一面1827,使得折线1867与第二件叶片材料1820的第二纵向边缘182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凹腔片1860的第一纵向边缘1863与第二件叶片材料1820的第二纵向边缘1824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凹腔片1860、1870的区域1868、1878经由超声波焊接或热切刀切割密封而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所述件叶片材料1810、1820材料的面1818、1827。

随后,第一细长加固物1840以面向第一件叶片材料1810的小于180度的角度a2邻近于第二件叶片材料1820的第一面1827而定位。第二凹腔片1860缠绕第一细长加固物1840,优选缠绕180度,使得第二凹腔片1860的第二纵向边缘1864与第二件叶片材料1820的第二纵向边缘1824对准并且在所述第二纵向边缘处,如图18c中所示。以此方式,第一细长加固物1840的面被第二件叶片材料1820和第二凹腔片1860环绕和包围,并且在第一角形加固物1840的第一面1841与第二面1842之间的优选小于180度的角度a2面向第二凹腔片1860。类似地,第二细长加固物1850以面向第二件材料1820的优选小于180度的角度a3邻近于第一件叶片材料1810的第二面1818而定位。第一凹腔片1870缠绕第二细长加固物1850,优选缠绕180度,使得第一凹腔片1870的第二纵向边缘1874与第一件叶片材料1810的第一纵向边缘1814对准并且在所述第一纵向边缘处,如图18c中所示。以此方式,第二细长加固物1850的面被第一件叶片材料1810和第一凹腔片1870环绕和包围,并且在第二角形加固物1850的第一面1851与第二面1852之间的角度a3面向第一凹腔片1870。

第一件叶片材料1810、第二件叶片材料1820和第二凹腔片1860的第二纵向边缘1814、1824、1864随后例如通过超声波切割焊接沿着第二纵向边缘1814、1824、1864在线性超声波切割焊缝处耦合在一起,以产生第一加固物凹腔1869,如图18d中所示。类似地,第一件叶片材料1810和第二件叶片材料1820的第一纵向边缘1813、1823和第一凹腔片1870的第二纵向边缘1874例如通过超声波切割焊接沿着相应的纵向边缘1813、1823、1874在线性超声波切割焊缝处耦合在一起,以产生第二加固物凹腔1879,如图18d中所示。

通过附接所述件材料的纵向边缘而形成加固的多层叶片1830,使得所述多层叶片具有内部叶片层1831、外部叶片层1832、第一凹腔片1870、第二凹腔片1860、第一角形加固物1840和第二角形加固物1850。第一角形加固物1840定位在外部叶片层1832的内面1835与第二凹腔片1860之间的第一凹腔1869内,并且第二角形加固物1850定位在内部叶片层1831的外面1834与第一凹腔片1870之间的第二凹腔1879内,其中优选小于180度的角形加固物1840、1850的角度a2、a3面向相应的加固物凹腔片1860、1870并且在相对的方向上定向。在此实施方案中,外部叶片层1832具有在蜂窝叶片1830的纵向边缘1837、1838之间的比蜂窝叶片1830的纵向边缘1837、1838之间的内部叶片层1831的宽度大的宽度。在此实施方案中,多层叶片1830具有在内部叶片层1831的外面1834、外部叶片层1832的内面1835、第一凹腔片1860与第二凹腔片1870之间的空间(单元)1880。

通过如上文描述进行构造,在加固物凹腔1869、1879内具有多个角形细长加固物1860、1870的多层叶片1830经过加固,使得当直接或间接地耦合到细长带(如上文关于图14b所描述)作为子组合件的部分时,加固的多层叶片1830将能够在子组合件的配置和叶片的位置在收缩配置和扩展配置之间改变时从基本上收缩位置移动和/或枢转到基本上扩展位置。凹腔1869、1879通过以下方式对角形细长加固物1860、1870相对于彼此并且相对于子组合件的其他组件的定向进行约束和维持:在抑制和/或防止角形加固物1860、1870扭转和/或旋转的同时准许叶片1830的角形加固物1860、1870在相应的加固物凹腔1869、1879内在长度方向上在一定程度上横向地移动,使得角形加固物1860、1870可以在与叶片不同的速率下膨胀和皱缩,进而避免可能由于加固物与叶片材料之间的不同热膨胀率而引起的叶片材料的起皱、凸出和其他难看的变形。

卷起建筑覆盖物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容易定制。可以容易通过选择所要数目的叶片来控制长度,并且可以容易通过选择所要的叶片长度(从连续卷叶片材料切割叶片)以与所要的卷起覆盖物宽度匹配来控制宽度。因为不需要通过梯子或卷起覆盖物的任何其他预存在的元件来确定叶片间距,所以卷起覆盖物长度是可以进一步定制的。替代地,可以将叶片置于沿着带(或其他支撑元件)的长度的任何所要的点处以实现所要的卷起覆盖物长度和叶片间距。在需要时,相邻叶片之间的总间距可以是均匀或非均匀的,但却是可以基于卷起覆盖物的总最终定制长度而定制。优选对叶片的数目进行选择以提供沿着卷起建筑覆盖物的长度的足够的叶片,使得所述叶片将在卷起覆盖物处于各种配置时提供所要的改光效果。在标题为roll-upcoveringsforarchitecturalopeningsandrelatedmethods,systemsanddevices的pct/us2015/049444中描述了提供定制的窗户覆盖物的一种方式,所述文献的公开内容在此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在不脱离广泛的发明性概念的情况下可以对上文描述的实施方案作出改变。因此,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而是意在涵盖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修改。虽然已经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特征,但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建筑覆盖物的所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形式和细节方面进行省略、替代和改变。另外,本发明的范围涵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对本文描述的组件的常规上已知、未来开发的改变和修改。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建筑覆盖物具有许多应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施,并且因此不受前述实施方案和实例限制。可以将本文描述的不同实施方案的任何数目的特征组合为单个实施方案。可以更改特定元件(例如,细长带和/或加固物)的位置。与所描述的特征相比具有额外特征或者可以具有少于所描述的所有特征的替代性实施方案是可能的。功能性还可以通过现在已知或将已知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分布在多个组件之间。

为了避免所寻求的保护范围方面的任何歧义,将向未明确定义的术语和短语给予它们的最广泛合理的解释。如本文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和“所述”也可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希望本发明的范围不受所描述的实例限制,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