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清洗的窗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188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清洗的窗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方便清洗的窗户。



背景技术: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于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窗户包括窗框、至少两扇窗扇和连接组件,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窗扇又包括玻璃框和玻璃,其中玻璃安装在玻璃框内,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窗框和窗扇,可以是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等结构。

公告号为CN20545840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窗户擦拭装置,包括通过轴承设于窗框顶部的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齿轮,在齿轮上缠绕有环形的珠链拉绳,一滑板的两端分别活动卡装于设在两侧窗框上的滑槽内,滑板靠近窗户玻璃的一侧面上设有擦拭海绵,滑板与第二转轴之间通过两钢丝绳相连,两钢丝绳的一端均与滑板固连,另一端分别缠绕于设在第二转轴上的两线圈上。上述窗户擦拭装置,操作者可以通过拽动珠链拉绳即可实现擦拭海绵对玻璃的循环往复擦拭,但是上述窗户擦拭装置一次只能清洗一块玻璃,若要完成对整个窗户上所有外侧玻璃的擦洗则需要两个清洗步骤,擦洗效率较低。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清洗的窗户,能够提高清洗窗扇外侧玻璃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清洗的窗户,包括窗框,窗框内设有两扇窗扇,两扇窗扇分别通过第一转轴铰接在窗框两侧,窗扇包括玻璃框和玻璃,外侧玻璃框在靠近第一转轴的一侧面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转动连接于玻璃框的丝杠和导杆,所述丝杠与导杆之间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螺纹连接于丝杠的螺孔和套接于导杆的套孔,所述窗扇外侧设有与玻璃相贴合的清洗块,所述清洗块在靠近丝杠的一侧面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清洗块上,其另一端穿过滑槽并固定连接在滑块上,所述丝杠的一端穿过玻璃框转动连接在窗框内,所述窗框内设有用于驱动相对设置的两个丝杠转动的联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窗框内设置联动机构,能够使得两根丝杠在联动机构的带动下同时进行转动,在导杆的限位作用下,丝杠的转动带动滑块上下滑移,连接块随之上下移动,而连接块的上下运动带动清洗块在窗扇外侧玻璃处上下滑移,达到了同时擦拭两块玻璃的作用,提高了清洗窗扇外侧玻璃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杠包括转动连接于玻璃框的丝杆和转动连接于窗框的连杆,所述丝杆在靠近连杆的一端上设有凸块,外侧窗框上设有与连杆相对应的开孔,所述连杆靠近开孔的一侧面上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凹槽,窗户闭合时凸块卡接在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擦洗窗扇外侧玻璃的同时也能够降低对窗户正常开合的影响,使得窗扇与窗框之间的开合更加的自然和流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杆上的第一齿轮和用于带动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齿轮转动的链条,所述第一齿轮与连杆同轴转动,所述窗框在靠近窗扇的一侧面上设有与联动机构相对应以用于人工转动链条的槽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人工拨动链条,使得链条传动带动与链条分别啮合的两个齿轮的转动,而齿带动连杆转动,并使得丝杆随之转动,从而使得清洗块也能随之在窗扇外侧的玻璃处上下滑移,从而实现了对窗扇外侧玻璃的清洗作用,并且上述联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有效以及安装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孔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窗框,其另一端上设有与链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齿轮远离第二转轴的一侧面,其另一端穿过槽孔凸出在窗框外。

操作者直接人工手动拨动链条,操作相对复杂费力,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只需要通过手柄转动第二齿轮,而第二齿轮进一步带动链条运动,从而使得链条传动更加的顺畅和灵活,与此同时也使得操作者在推动链条传动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省力和高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齿轮在靠近手柄的一侧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中心部位上设有短杆,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周外壁上设有若干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设有小齿,所述小齿通过弹簧连接在短杆的侧壁上,所述手柄在其靠近第二齿轮的一端上设有固定卡接在卡槽内的卡块,所述卡块在远离手柄的一侧面上设有内陷槽,所述内陷槽内设有套接短杆的孔洞和用于推动小齿的推块,卡块与第二齿轮底壁相抵触时小齿与链条相啮合,所述小齿上壁与卡块朝向短杆的一侧面之间设有倒角。

操作者通过向下按压卡块,小齿能够克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并在卡块的推动下沿着滑移孔方向向外移动,使小齿与链条相互啮合,此时操作者能够通过手柄人工转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带动链条传动,从而能够实现链条的传动;而当结束清洗窗扇外侧玻璃时,操作者只需要放松手柄,此时小齿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朝着短杆的方向移动,此时小齿与链条相互分离并收拢在第二齿轮内,而小齿的运动会进一步推动卡块沿着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并使得卡块与小齿上壁贴合,此时操作者转动手柄,链条不发生传动,因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操作者因意外转动手柄引起清洗块无故擦洗玻璃的问题,使操作手柄的过程更加规范、有序且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短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底壁上,其另一端穿过槽孔套接在手柄内,所述短杆的侧壁上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通过弹性件固定连接于短杆,所述手柄的侧壁上设有与卡接块相适配的通孔。

操作者通过上述按压转动手柄的方式使小齿与链条相互啮合,但是此时操作相对费用麻烦,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只需要通过向下按压一次手柄,使得手柄侧壁上的通孔沿着竖直方向向下并成功卡接在通孔内,此时卡块与第二齿轮底壁相抵触,小齿从滑移孔内伸出并与链条相互啮合,随后操作者只需转动手柄即可实现链条的传动,操作相对方便和省力;而当操作者结束清洗任务时,操作者只需要通过按压凸块,并向上移动手柄即可使得小齿与链条相互分离,由此可以使得操作者在推动链条传动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和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杆上的竖向锥齿轮、水平设置的转动轴和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的第一横向锥齿轮,所述竖向锥齿轮与丝杠同轴转动,转动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窗框的两侧,第一横向锥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竖向锥齿轮相啮合,内侧窗框上设有与联动机构相对应以用于人工旋转转动轴的槽孔。

先前操作者采用链条实现两个相对设置的丝杠之间的联动,由于链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受到重力的作用容易脱落从而可能会影响整个联动的运行,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人工手动旋转转动轴,使得转动轴在窗框内随之转动,从而促使横向锥齿轮一起转动,而横向锥齿轮的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竖向锥齿轮的转动,进而使得丝杠随之转动,此时丝杠转动,并在导杆的限位作用下进一步带动滑块上下滑移,而滑块带动连接块的移动,从而使得清洗块能够在窗扇外侧玻璃处上下滑移,不仅可以达到擦拭玻璃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减少联动机构之间零部件的脱落,从而可以使得上述联动机构更加的耐用和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动轴上设有第二横向锥齿轮,所述第二横向锥齿轮与转动轴同轴转动,所述槽孔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窗框,其另一端上设有与第二横向锥齿轮啮合的手柄锥齿轮,所述手柄锥齿轮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手柄锥齿轮远离第二转轴的一侧面,其另一端穿过槽孔凸出在窗框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转动手柄,使得手柄锥齿轮随之转动,带动第二横向锥齿轮的转动,而第二齿轮的转动能够促使转动轴的旋转,根据上述操作过程,操作者只需在窗户内侧转动手柄即可驱动联动机构,从而实现清洗窗扇外侧玻璃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框在靠近窗扇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开合窗框的盖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后期对联动机构部分进行检修或者更换零部件,使得操作者对位于窗户上的各个零部件的检修更加的方便和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清洗的窗户,通过设置联动机构,能够一次实现对两扇窗户外侧的玻璃同时进行清洗的目的,提高了擦洗窗扇外侧玻璃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1除去左侧窗扇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1中丝杠的爆炸图;

图5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C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施例1中卡块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施例2除去左右窗扇后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施例2除去窗框和右侧窗扇后的立体图。

附图说明:1、窗框;2、窗扇;21、玻璃框;22、玻璃;3、第一转轴;4、滑槽;5、丝杠;51、丝杆;52、连杆;53、凸块;54、凹槽;6、导杆;7、滑块;71、螺孔;72、套孔;8、清洗块;81、连接块;9、联动机构;91、第一齿轮;92、链条;93、竖向锥齿轮;94、转动轴;95、第一横向锥齿轮;96、第二横向锥齿轮;97、手柄锥齿轮;10、槽孔;11、第二转轴;12、第二齿轮;13、手柄;131、卡块;132、内陷槽;133、孔;134、推块;135、通孔;15、短杆;151、卡接块;152、弹性件;16、滑移孔;17、小齿;171、倒角;18、弹簧;19、开孔;2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方便清洗的窗户,包括窗框1,窗框1内安装有两扇窗扇2,两扇窗扇2分别通过第一转轴3铰接在窗框1的左右两侧,其中窗扇2又包括玻璃框21和安装在玻璃框21内的玻璃22,其中外侧玻璃框21右侧面上设有滑槽4,滑槽4内设有丝杠5和导杆6,结合图2所示,竖直设置的丝杠5与导杆6均固定套接在玻璃框21内,丝杠5螺纹连接在滑块7右侧的螺孔71内,而导杆6套接在滑块7左侧的套孔72内,窗扇2外侧设有与玻璃22相贴合的清洗块8,清洗块8通过连接块81安装在滑块7上,并且“L”型连接块81的一端焊接在清洗块8上,其另一端穿过滑槽4并焊接在滑块7上,结合图3所示,丝杠5的下端穿过玻璃框21插接在下侧窗框1内,窗框1内安装有联动机构9,可以驱动相对设置的两个丝杠5的转动。

如图3和图4所示,联动机构9包括链条92和两个第一第一转轴91,其中第一第一转轴91安装在连杆52的下端并与连杆52同轴转动,而链条92水平安装在窗框1内并分别与两个第一转轴91相互啮合,其中丝杠5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丝杆51和连杆52,其中丝杆51竖直套接在玻璃框21内,而连杆52的两端均套接在窗框1内,丝杆51的下端上设有凸块53,并且外侧窗框1上设有与连杆52相对应的开孔19,连杆52靠近开孔19的一侧面上设有与凸块53相适配的凹槽54,窗户闭合时凸块53卡接在凹槽54内。

如图1所示,下侧窗框1的上端面上设有槽孔10和用于开合窗框1的盖体20,结合图5所示,第二转轴11的下端插接在窗框1内,其上端安装有与链条92啮合的第二齿轮12,并且上述第二齿轮12为伸缩第一第一转轴91,另外第二齿轮12上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卡槽,第二齿轮12上部设有手柄13,手柄13内部中空其下端穿过卡槽设有卡块131,其上端向上穿过槽孔10凸出在窗框1外,第二齿轮12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四个滑移孔16,滑移孔16内设有小齿17,小齿17通过弹簧18连接在短杆15的侧壁上,小齿17上壁与卡块131朝向短杆15的一侧面之间分别设有倒角171。

如图5所示,卡槽底壁的中心部位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短杆15,短杆15的一端焊接在第二齿轮12底壁上,其另一端向上穿过槽孔10套接在手柄13内,结合图6所示,短杆15的侧壁上设有卡接块151,卡接块151通过弹性件152焊接在短杆15上,其中弹性件152为弹簧,手柄13的侧壁上设有四个与卡接块151相适配的圆形通孔135,结合图7所示,在卡块131下端面上设有内陷槽132,内陷槽132中设有套接短杆15的孔133洞和用于推动小齿17的推块134,操作者通过向下按压手柄13,圆形通孔135随之向下移动并与卡接块151相互卡接,此时卡块131向下移动并与第二齿轮12底壁相抵触,于此同时小齿17沿着滑移孔16向外移动并与链条92相互啮合,由此操作者只需要通过手柄13转动第一第一转轴91即可推动链条92传动,使得联动机构9的运行更加的流畅和自然。

清洗玻璃22时,关闭窗户,丝杆51与连杆52相互卡接,操作者通过向下按压手柄13,通孔135随之向下移动并与卡接块151相互卡接,而卡块131向下移动并与第二齿轮12的底壁相抵触,卡块131的下移带动推块134沿着第二齿轮12径向方向向外推动小齿17,小齿17在卡块131的作用下沿着滑移孔16的方向向外移动并与链条92相互啮合,此时操作者通过手柄13转动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带动链条92传动,使得与链条92啮合的第一第一转轴91随之转动,第一第一转轴91进一步带动连杆52转动,此时丝杆51随之转动,并在导杆6的限位作用下进一步带动滑块7上下滑移,滑块7的上下滑移带动连接块81的移动,使得清洗块8随之在窗扇2外侧玻璃22处上下滑移,由此实现了同时对两块窗扇2的外侧玻璃22进行清洗的作用;当清洗完成后,操作者通过向上拉动手柄13,使得圆型通孔135挤压弹簧18将卡接块151从圆形通孔135内退出,使得小齿17在弹簧18的弹性作用下朝着短杆15的方向移动,此时小齿17与链条92相互分离并收拢在第二齿轮12内,而小齿17的运动会进一步推动卡块131沿着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并使得卡块131与小齿17上壁贴合即可,此时操作者转动手柄13,链条92不发生传动,可以减少操作者因意外转动手柄13引起清洗块8无故擦洗玻璃22的问题,使操作手柄13的过程更加规范、有序且合理。

实施例2:一种方便清洗的窗户,如图1和图8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联动机构9的组成和传动方式不同以及手柄13的安装方式不同,联动机构9包括两个竖向锥齿轮93、两个第一横向锥齿轮95、第二横向第一转轴91、手柄锥齿轮97和转动轴94,其中两个竖向锥齿轮93分别安装在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杆52下端并与连杆52同轴转动,结合图9所示,手柄锥齿轮97固定焊接在手柄13上,其中水平设置的转动轴94的两端卡接在窗框1两侧,转动轴94依次间隔安装有两个第一横向锥齿轮95和一个第二横向锥齿轮96,并且第一横向锥齿轮95分别与两个竖向锥齿轮93啮合,而第二横向锥齿轮96则与手柄锥齿轮97相啮合。

清洗玻璃22时,关闭窗户,丝杆51与连杆52相互卡接,操作者通过转动手柄13,使得手柄锥齿轮97随之转动,带动第二横向锥齿轮96的转动,转动轴94在窗框1内随之转动,从而促使第一横向锥齿轮95一起转动,而第一横向锥齿轮95的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竖向锥齿轮93的转动,进而使得丝杠5随之转动,此时丝杠5转动,并在导杆6的限位作用下进一步带动滑块7上下滑移,而滑块7带动连接块81的移动,从而使得清洗块8能够在窗扇2外侧玻璃22处上下滑移,即可达到擦拭玻璃22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