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睡眠监测和恒温功能的气囊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3588发布日期:2019-06-19 00:15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睡眠监测和恒温功能的气囊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睡眠监测和恒温功能的气囊床垫。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使得人们对睡眠质量也越来越关心。好的睡眠质量可以缓解身体和精神压力,因此,各种各样的床垫随之而生。

目前相关的床垫包括用弹簧、海绵、棕垫做内衬的弹簧床垫,水床垫以及充气床垫。其中充气床垫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年轻白领一族;同时,睡眠监测和睡眠质量分析已经成为评定人的健康状态和相关疾病预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睡眠温度也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适宜的睡眠温度有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是,目前的充气床垫并没有睡眠监测功能和恒温功能,人们无法得到好的睡眠质量和得知自己的睡眠质量。该缺陷十分明显,亟需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舒适性高,并且自带有睡眠检测功能和恒温功能的气囊床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睡眠监测和恒温功能的气囊床垫,包括床垫围边软套、设置于床垫围边软套内的气囊垫、设置于气囊垫与床垫围边软套之间的气囊垫整形软框、设置于气囊垫上方的乳胶垫、设置于乳胶垫上方的床垫软套、设置于乳胶垫上的睡眠监测装置以及设置于乳胶垫上的床垫恒温装置;所述气囊垫设有多个向上鼓起的气垫,多个气垫平行设置。

其中的,所述睡眠监测装置包括设置于乳胶垫上的睡眠监测带和与睡眠监测带电性连接的睡眠监测主机。

其中的,所述床垫恒温装置包括设置于乳胶垫上的石墨烯加热膜和用于调节石墨烯加热膜温度的温度控制器。

其中的,所示乳胶垫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睡眠监测装置和床垫恒温装置的内层套,所述内层套设置有用于容纳睡眠监测装置的第一容置袋和用于容纳床垫恒温装置的第二容置袋。

其中的,所述气囊垫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气囊垫整形软框的中部设置隔离条,所述两个气囊垫分别设置于隔离条的两侧。

其中的,所述乳胶垫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和多个圆点凸起。

其中的,所述床垫软套的表面设有多个凸粒。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气垫沿气囊垫的长度方向呈波浪形结构。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气垫之间设有加强体,所述加强体设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睡眠监测和恒温功能的气囊床垫,在实际应用中,向气囊垫内充入气体,使多个气垫鼓起,通过多个气垫的支撑方式,可以使床垫的外表面轮廓做优化的与人体外轮廓贴合,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在气囊垫整形软框的包围巩固作用下,使气囊垫在充气状态下始终保持气囊垫的整体外形规则平整,以防止气囊垫在受到人体压力时出现塌陷的现象,从而提高床垫的和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床垫的乳胶垫上设置有睡眠监测装置,用以对睡眠者在睡眠时的心跳、呼吸、体动以及打鼾等进行监测并生成数据及分析报告,有效地让人们能清楚自己的健康状态;为了使人们在冬天睡觉时,无需另外使用保暖电器,本床垫的乳胶垫还设置有床垫恒温装置,可以直接地在床垫上为睡眠者提供合适的睡眠温度,大大地提高了睡眠者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睡眠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床垫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垫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透气除螨防菌的气囊床垫,包括床垫围边软套2、设置于床垫围边软套2内的气囊垫1、设置于气囊垫1与床垫围边软套2之间的气囊垫整形软框21、设置于气囊垫1上方的乳胶垫3、设置于乳胶垫3上方的床垫软套23、设置于乳胶垫3上的睡眠监测装置以及设置于乳胶垫3上的床垫恒温装置;所述气囊垫1设有多个向上鼓起的气垫11,多个气垫11平行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向气囊垫1内充入气体,使多个气垫11鼓起,通过多个气垫11的支撑方式,可以使床垫的外表面轮廓做优化的与人体外轮廓贴合,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在气囊垫整形软框21的包围巩固作用下,使气囊垫1在充气状态下始终保持气囊垫1的整体外形规则平整,以防止气囊垫1在受到人体压力时出现塌陷的现象,从而提高床垫的和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床垫的乳胶垫3上设置有睡眠监测装置,用以对睡眠者在睡眠时的心跳、呼吸、体动以及打鼾等进行监测并生成数据及分析报告,有效地让人们能清楚自己的健康状态;为了使人们在冬天睡觉时,无需另外使用保暖电器,本床垫的乳胶垫还设置有床垫恒温装置,可以直接地在床垫上为睡眠者提供合适的睡眠温度,大大地提高了睡眠者的睡眠质量。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睡眠监测装置包括设置于乳胶垫3上的睡眠监测带431和与睡眠监测带431电性连接的睡眠监测主机(图中未标示)。具体地,所述睡眠监测带431为压电薄膜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睡眠监测带431设置在靠近人体心脏部位,用以监测人体在睡眠状态时的心跳、呼吸、体动以及打鼾等所产生的波动,接着将这些波动频率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然后将电信号传送至睡眠监测主机进行分析并产生出相关的分析数据和分析结果,人们可以从中得知自己的睡眠质量和相关的健康状态信息。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床垫恒温装置包括设置于乳胶垫3上的石墨烯加热膜441和用于调节墨烯加热膜441温度的温度控制器(图中未标示)。在实际应用中,在大冷天睡眠时,石墨烯加热膜441可以为床垫加热,温度控制器可以调节石墨烯加热膜441的温度,用以为睡眠者提供合适的睡眠恒定温度,从而提高睡眠者的睡眠质量。石墨烯加热膜441无毒无害,安全持久,性能优良,具有使用寿命长、省电、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1和图4,所述气囊垫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气囊垫整形软框21的中部设置隔离条22,所述两个气囊垫1分别设置于隔离条22的两侧。所述隔离条22为海绵体,海绵体可折叠便于运输,而且海绵体可以对气囊垫1起到缓冲作用。具体地,隔离条22与气囊垫整形软框21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各自单独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在床垫睡两个人的时候,当一个人做出上下床或翻身等动作时,会改变对气囊垫1的压迫而影响整个气室的状态,进而影响到另外一个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床垫围边软套2内可以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气囊垫1,每个气囊垫1独立承受每个人的重量,在一个人在动时只改变一个气囊垫1的状态,不会影响另一个气囊垫1的状态,即不会影响另一个躺在气囊垫1上的人,有效地保证了两个人同时躺在气囊垫1上的舒适性和互不干扰;隔离条22用以将两个气囊垫1隔开,防止两个气囊垫1相互碰撞,另外也对气囊垫1起到巩固的作用。具体地,参见图4,两个所述气囊垫1彼此靠近的一侧设有裙边部12,两个裙边部12经由连接拉链13连接,连接拉链13将两个气囊垫1的裙边部12封闭,用以将隔离条22挡止在两个气囊垫1之间,防止床垫在使用时隔离条22被两个气囊垫1挤出。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1和图3,所述床垫软套23与床垫围边软套2之间至少相邻两边经由封口拉链2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床垫软套23的一边与床垫围边软套2固定连接,其余三边均与床垫围边软套2采用封口拉链24连接。在床垫使用时,将封口拉链24拉上,用以使床垫软套23和床垫围边软套2将乳胶垫3和气囊垫1包住,防止乳胶垫3和气囊垫1裸露受到污染;在床垫不使用时,拉开封口拉链24,掀开床垫软套23,便可将乳胶垫3和气囊垫1取出,便于床垫的拆卸运输。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3,所述床垫软套23的表面设有多个凸粒231,多个凸粒231可以起按摩作用,有助于提高睡眠效果。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2和图5,多个所述气垫沿气囊垫的长度方向呈波浪形结构,该波浪形结构的设计,使气囊垫1能够适合人体的各种睡姿和更加全面地与人体睡觉时的外轮廓贴合。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5,相邻两个气垫11之间设有加强体111,所述加强体111设有通气孔112。加强体111的设计可以使每个气垫11在充气后能够独立的鼓起以形成波浪形结构,通气孔112使每个气垫11都能够通入气体。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1,所述床垫围边软套2的底部设有多个可拆卸的床垫脚25,床垫脚25用以支撑床垫,使床垫与地面隔离,防止床垫受潮容易发霉。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1,所示乳胶垫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睡眠监测装置和床垫恒温装置的内层套4,所述内层套4设置有用于容纳睡眠监测装置的第一容置袋41和用于容纳床垫恒温装置的第二容置袋42。在实际应用中,将睡眠监测装置装设到第一容置袋41内,将床垫恒温装置装设到第二容置袋42内,一方面用以将睡眠监测装置和床垫恒温装置分别定位在指定的位置,另一方面以防止人们在睡眠时由于身体的挪动会牵动睡眠监测装置和床垫恒温装置的位置发生偏移,进而提高睡眠监测装置的检测准确性和提高床垫恒温装置的加热效果。具体地,内层套4靠近人体心脏部位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容置袋41,在两个第一容置袋41分别装入睡眠监测带431,从而使两个睡眠监测带431分别位于两个气囊垫1上,由此可以分别对两个睡眠者分别进行睡眠检测;内层套4靠近人体腿部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第二容置袋42,在两个第二容置袋42分别装入床垫恒温装置,从而使两个床垫恒温装置分别位于两个气囊垫1上,由此可以分别对两个气囊垫1的位置分别进行加热保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