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3943发布日期:2020-10-30 21:2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些烹饪器具(诸如电饭煲等)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能够产生额外的蒸汽以辅助烹饪。通常,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烹饪器具的煲体内。当盖体打开时,可以观察到蒸汽发生装置的用于容纳水的容器,用户可以进行加水等操作。此类烹饪器具的煲体在保证容纳内锅的空间的前提下,还需要设置用于容纳蒸汽发生装置的空间,从而导致整体的尺寸较大,不易放置和搬运,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困扰。

对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盖体内的烹饪器具,以减小烹饪器具的尺寸。蒸汽发生装置设置有蒸汽杯盖,盖在盛水的容器上以避免其中的水倾倒流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地将蒸汽杯盖打开执行加水等操作。频繁开盖,操作较为繁琐,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另外,当蒸汽杯盖处于虚掩的状态时,用户往往不能发觉其未被锁定,进而执行烹饪操作等,容易导致热的水或蒸汽溢出,造成危险。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上设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以及

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用于产生辅助烹饪的蒸汽,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中,包括:

蒸汽发生腔,所述蒸汽发生腔能够通过蒸汽通道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腔用于容纳待被加热以生成蒸汽的水,并将产生的所述蒸汽导入至所述烹饪空间;

蒸汽盖板,所述蒸汽盖板可枢转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并且能够在打开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开启位置和封闭所述蒸汽发生腔的盖合位置之间枢转;和

开盖辅助装置,所述开盖辅助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开盖辅助装置能够对所述蒸汽盖板施加使所述蒸汽盖板从所述盖合位置到所述开启位置的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在盖体上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能够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产生辅助烹饪的蒸汽,而且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汽发生腔、蒸汽盖板和开盖辅助装置,当需要对蒸汽发生腔进行加水或者换水等时,通过开盖辅助装置可实现蒸汽盖板的自动打开,方便用户操作,同时使蒸汽盖板处于打开的状态,也能够提醒用户,避免用户在蒸汽盖板打开时发生不允许的误操作。

可选地,所述开盖辅助装置包括绕枢转轴线可枢转的支架,所述支架在偏离于所述枢转轴线的位置设置有沿所述枢转轴线延伸的拨杆,所述开盖辅助装置通过所述拨杆与所述蒸汽盖板接触并对所述蒸汽盖板施加辅助力。在本方案中,进一步说明了开盖辅助装置可通过拨杆对蒸汽盖板施加从盖合位置到开启位置的作用力,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可选地,所述开盖辅助装置还包括动力构件,所述动力构件作用于所述支架并使所述支架绕所述枢转轴线转动。在本方案中,通过动力构件对支架施加扭转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可选地,所述动力构件构造为扭簧。在本方案中,扭簧是一种较为常规的弹性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将动力构件构造为扭簧,可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有利于安装。

可选地,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凹陷以容纳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凹陷部,所述蒸汽盖板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凹陷部的侧壁设置有通槽,所述拨杆从所述通槽伸出与所述蒸汽盖板接触。在本方案中,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盖体的凹陷部内,可使盖体的上表面大致平滑,便于清理,拨杆从凹陷部的侧壁伸出从而接触蒸汽盖板,可保证有足够的接触面,从而达到良好的接触效果。

可选地,所述通槽大致构造为能够使得所述拨杆沿弧形运动的弧形槽。在本方案中,拨杆可以以枢转轴线为中心轴沿弧线运动,设置为弧形槽可以适应拨杆的运动轨迹,并保证拨杆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同时能够避免杂物通过通槽进入盖体内部。

可选地,所述开盖辅助装置还包括限定所述枢转轴线的枢转轴,所述支架、所述枢转轴与所述拨杆构造为一体成型的构件。在本方案中,支架、枢转轴和拨杆一体成型,可节省制造工艺,减少制造成本,同时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

可选地,所述支架的枢转轴线临近所述蒸汽盖板的枢转轴线设置。在本方案中,支架和蒸汽盖板的枢转轴线相临近,可以减小支架的尺寸。

可选地,所述蒸汽盖板和所述盖体中的一个设有限位扣,所述蒸汽盖板和所述盖体中的另一个设置有锁定结构,当所述蒸汽盖板位于所述盖合位置时,所述锁定结构能够作用于所述限位扣以限制所述蒸汽盖板朝向所述开启位置的运动。在本方案中,限位扣和锁定结构可相互作用,可防止位于盖合位置的蒸汽盖板朝向开启位置运动,从而加强封闭蒸汽发生腔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蒸汽盖板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盖体。在本方案中,蒸汽盖板可拆卸地连接至盖体,用户可以轻松地将蒸汽盖板拆下清洗或更换,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立体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盖体的侧视角度的局部剖切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盖体的又一个视角的立体视图;以及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炒菜等各种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包括煲体10和盖体30。煲体10可以大致构造为圆角长方体的形状,其内部设置有内锅20。内锅20可以构造为以可取出的方式设置在煲体10中。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煲体10设置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20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中取出。可取出的设置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将内锅20取出清洗。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内锅20也可以以不可取出的方式固定地设置在煲体10中。煲体10中通常还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锅20的加热装置。

如图1所示,盖体30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煲体10上。因此,盖体30通常具有与煲体10形状相适应的形状,从而能够方便地盖合煲体10。当盖体30相对于煲体10打开时,煲体10中的内锅20的开口露出,用户可以向内锅20中添加食材或从内锅20中取出烹饪好的食物。当盖体30盖合在煲体10上时,其覆盖在内锅20之上,并且和内锅20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还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40。如图2至图4所示,蒸汽发生装置40设置在盖体30中,蒸汽发生装置40用于产生辅助烹饪的蒸汽。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蒸汽发生装置40包括蒸汽发生腔41和蒸汽盖板42。蒸汽发生腔41中能够容纳待被加热以生成蒸汽的水。蒸汽发生腔41通过蒸汽通道与烹饪空间连通,而且产生的蒸汽可通过蒸汽通道进入烹饪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蒸汽盖板42上设有第一蒸汽通道421,盖体30上设置有第二蒸汽通道304。当蒸汽盖板42位于盖合位置时,即蒸汽盖板42盖合在蒸汽发生腔41上时,第一蒸汽通道421与第二蒸汽通道304相通。蒸汽发生腔41中产生的蒸汽依次通过第一蒸汽通道421和第二蒸汽通道304进入烹饪空间,以辅助烹饪。以电饭煲为例,辅助烹饪的具体操作可以是,在煮饭过程中,将蒸汽发生装置40产生的蒸汽导入烹饪空间内,从米饭的上方进行加热,使米饭能够均匀受热,并且提高加热效率;或者还可以是在煮饭完成之后,将蒸汽发生装置40产生的蒸汽导入烹饪空间内,对米饭进行保温保鲜,使其保持良好的口感。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腔41的位置可以形成凹陷的容纳部(未示出),并且在容纳部内设置一个水容器。该水容器的容纳空间构成该蒸汽发生腔41。由此,可以方便地设置蒸汽发生腔41。此外,水容器可以构造为以手动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容纳部内。用户可以方便地将水容器取出进行清洗或更换。当然,蒸汽发生腔41还可以构造为其他的形式,例如构造为与盖体30一体成型的凹陷腔等。

蒸汽盖板42可枢转地设置在盖体30上,并且能够在开启位置和盖合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当蒸汽盖板42位于开启位置时,可打开蒸汽发生腔41,以清洗或向其中加水;当蒸汽盖板42位于盖合位置时,可封闭蒸汽发生腔41,避免蒸汽发生装置40中的产生的蒸汽逸散到烹饪器具的外部,从而可以提高辅助烹饪的效果。

此外,蒸汽发生装置40还包括加热装置401,其用于加热蒸汽发生腔41内的水以产生蒸汽。因此,加热装置401优选地可以设置于蒸汽发生腔41的下方或侧部。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401构造为包括加热盘402和电热管403。其中,加热盘402包括底壁和从底壁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由此,底壁和侧壁构成容纳水容器的空间并从下方和侧部围绕水容器。电热管403设置在加热盘402内。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电热管403设置在加热盘402的侧壁内。然而,电热管403也可以设置在加热盘402的底壁内,或在侧壁和底壁内均设置电热管403。当然,加热装置401也可以构造为其他的形式,例如电磁加热装置等。

蒸汽发生装置40还包括密封组件303,密封组件303设置于蒸汽盖板42在朝向蒸汽发生腔41的侧面上的与蒸汽发生腔41对应的位置。当蒸汽盖板42位于盖合位置时,密封组件303夹设在蒸汽盖板42和蒸汽发生腔41的边缘之间,可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蒸汽逸散。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盖体30上还设置有开盖辅助装置43,开盖辅助装置43可对蒸汽盖板42施加使蒸汽盖板42从盖合位置到开启位置的作用力。通过开盖辅助装置43可实现蒸汽盖板42的自动打开,方便用户操作。换句话说,当蒸汽盖板42处于未锁定的状态时,开盖辅助装置43能够将蒸汽盖板42移动至开启位置。由此还可以起到提醒用户蒸汽盖板42未锁定,避免用户在烹饪的过程中发生其他误操作。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开盖辅助装置43包括能够绕由枢转轴434限定的枢转轴线枢转的支架431。支架431上还设置有拨杆432。该拨杆432位于支架431的偏离枢转轴434的位置,并且沿枢转轴线的方向延伸。拨杆432与蒸汽盖板42接触。当支架431沿枢转轴线转动时,拨杆432随之一起发生绕枢转轴线的弧线运动。拨杆432在运动的过程中与蒸汽盖板42保持接触,并向其施加作用力,从而推动蒸汽盖板42朝向开启位置运动。

进一步地,开盖辅助装置43还包括动力构件433。动力构件433作用于支架431使支架431绕枢转轴线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构件433构造为套设在枢转轴434上的扭簧。扭簧的一端抵靠在盖体30上,另一端抵靠在支架431上,并对支架431施加朝向蒸汽盖板42的开启位置的弹性力。支架431再通过拨杆432将弹性力传递至蒸汽盖板42。当蒸汽盖板42不受到其他限制其运动的力时,蒸汽盖板42在扭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自动地枢转移动至开启位置。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动力构件还可以构造为除扭簧之外的其他结构,例如作用于支架使其转动的电动马达等。通常,蒸汽盖板被锁定在盖合位置。当用户操作以解除对蒸汽盖板的锁定时,电动马达响应于解除锁定的操作而启动并对支架施加力的作用,使蒸汽盖板打开至开启位置,然后电动马达停止工作。

优选地,支架431、枢转轴434和拨杆432可构造为一体成型的构件,以减少组装过程并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这一构件拥有足够的强度。如图6所示,盖体30上设置有枢转座435。枢转轴434设置在该枢转座435上并与支架431一体地相对于枢转座435枢转。扭簧的一端可卡设在枢转座435上、另一端可卡设在支架431上。

当然,也可以将支架和枢转轴设置为分体的构件。使枢转轴固定设置,而将支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枢转轴枢转。

优选地,可以使支架431的枢转轴线临近蒸汽盖板42的枢转轴线设置。由此,可以在拨杆432距离支架431的枢转轴线尺寸很小的情况下使蒸汽盖板42完全移动至开启位置。这样有利于减小支架431的尺寸。

如图2所示,在盖体30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凹陷并能够容纳蒸汽发生装置40的凹陷部301。开盖辅助装置43设置在凹陷部301内。同时,蒸汽盖板42在位于盖合位置时也设置在凹陷部301内。优选地,开盖辅助装置43可以设置在盖体30的内部,以节省空间,使结构紧凑。其中,凹陷部301的蒸汽盖板42的侧壁设置有通槽302,拨杆432可以从通槽302中伸出与蒸汽盖板42朝向蒸汽发生腔41的一侧接触,以便于对蒸汽盖板42施加从盖合位置到开启位置的作用力。

如图2所示,通槽302优选地可以大致构造为能够使得拨杆432沿弧形运动的弧形槽。此时,弧形槽可以根据拨杆432的运动轨迹设置并保证拨杆432有充足的运动空间,而且也可以避免通槽302过大导致杂物进入盖体30的内部。

优选地,如图2所示,蒸汽盖板42上设有限位扣501,相应地,盖体30中的另一个设置有锁定结构(未示出)。当蒸汽盖板42位于盖合位置时,锁定结构能够作用于限位扣501以限制蒸汽盖板42朝向开启位置的运动,从而使蒸汽盖板42锁定在盖合位置。具体地,锁定结构通过卡合连接和/或钩挂连接的方式作用于限位扣501。当然,也可以将限位扣501设置在盖体30上而将锁定结构设置在蒸汽盖板42上,并且锁定结构也锁定限位扣的方式可以构造为除卡合连接和钩挂连接之外的其他形式。

优选地,蒸汽盖板42可以构造为可拆卸地连接至盖体30,从而能够方便地将其拆下清洗或更换。由于开盖辅助装置43构造为通过拨杆432以接触的方式作用于蒸汽盖板42,而非相互连接的方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开盖辅助装置43不会影响蒸汽盖板42的可拆卸功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