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式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1714发布日期:2020-10-28 11:5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分离式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分离式电饭锅。



背景技术:

电饭锅是居家必备的厨房家电,一般的电饭锅的锅体与加热装置无发分离,使得锅体无法直接用水冲洗,清洁不便,另外加热装置只能对饭锅进行加热,无法适用于其它锅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锅体可分离的,加热装置可独立使用的可分离式电饭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分离式电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及电陶炉,所述电陶炉的顶部设有沿电陶炉一周设置的环形凸起,所述凸起与电陶炉顶面形成安装腔,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安装腔配合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于安装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突出部的底部嵌置有磁铁,所述电陶炉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磁铁位置对应的磁感开关,所述磁感开关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饭锅控制模块及电磁炉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陶炉包括上安装座及下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的侧部设有底部为开口的安装室,所述磁感开关设于所述安装室内,安装室的底部设有承托片,所述承托片与上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下安装座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铁设置两个,磁铁围绕锅体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锅体包括外壳、内筒及饭锅,所述饭锅设于所述内筒内,内筒设于所述外壳内,内筒与外壳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饭锅的外壁与所述内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起可防止锅体横向脱离电陶炉,起到定位及防滑锅作用,另外还将电陶炉散发的热量汇聚在电陶炉表面,起到聚热的作用,当锅体设于电陶炉上时,锅体的饭锅与电陶炉的微晶板接触,电陶炉对饭锅加热,用作电饭锅的加热装置,当锅体与电陶炉分离时,可对锅体进行水洗,便于锅体的清洁,此时电陶炉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器,可作其它加热的用途,实现一体多用的功能,此外,磁铁与磁感开关的设置,使得电陶炉根据锅体的安装情况自动感应切换相应的控制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锅体;2、电陶炉;3、环形凸起;4、安装腔;5、突出部;6、磁铁;7、磁感开关;8、上安装座;9、下安装座;10、安装室;11、承托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可分离式电饭锅,锅体1及电陶炉2,电陶炉2的顶部设有沿电陶炉2一周设置的环形凸起3,凸起与电陶炉2顶面形成安装腔4,锅体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安装腔4配合的突出部5,突出部5设于安装腔4内,环形凸起3可防止锅体1横向脱离电陶炉2,起到定位及防滑锅作用,另外还将电陶炉2散发的热量汇聚在电陶炉2表面,起到聚热的作用,当锅体1设于电陶炉2上时,锅体1的饭锅与电陶炉2的微晶板接触,电陶炉2对饭锅加热,用作电饭锅的加热装置,当锅体1与电陶炉2分离时,可对锅体1进行水洗,便于锅体1的清洁,此时电陶炉2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器,可作其它加热的用途,实现一体多用的功能。

突出部5的底部设有通孔,通孔内嵌置有磁铁6,电陶炉2的内部设有与磁铁6位置对应的磁感开关7,磁感开关7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电路板包括电饭锅控制模块及电磁炉控制模块,当锅体1设于电陶炉2上时,磁铁6与磁感开关7接近,磁感开关7检测到磁铁6从而控制电陶炉2进入电饭锅的控制模式,同理,当锅体1脱离电陶炉2时,电陶炉2进入电陶炉2控制模式,实现自动感应切换控制。

电陶炉2包括上安装座8及下安装座9,微晶板及加热盘安装在上安装座8内,电路板及散热风扇安装在下安装座9,上安装座8及下安装座9组装成电陶炉2,环形凸起3设于上安装座8的顶部,上安装座8的侧部设有底部为开口的安装室10,磁感开关7从开口装入,同时导线通过开口进行走线,磁感开关7设于安装室10内,安装室10的底部设有承托片11,承托片11与上安装座8固定连接,承托片11对磁感开关7起到承托作用。

下安装座9的侧面设有控制显示屏,锅体1的两侧设有提手把,锅体1放置在电陶炉2上时,控制显示屏设于中心,提手把设于两侧,由于锅体1为对称结构,如只设置一个磁铁6,当锅体1转动180°时,磁铁6与磁感开关7的位置则不对应,因此磁铁6设置两个,磁铁6围绕锅体1的中心轴均匀分布,此外可通过定位标识的方法解决该问题,具体为环形凸起3的顶部设有凹槽,锅体1的底部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通过凸块与凹槽的配合进行定位,同时可防止锅体1在电陶炉2上偏转。

锅体1包括外壳、内筒及饭锅,饭锅设于内筒内,内筒设于外壳内,内筒与外壳固定连接,饭锅的外壁与内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双层壳体及间隙设置,避免热量传递到外壳表面。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分离式电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及电陶炉(2),所述电陶炉(2)的顶部设有沿电陶炉(2)一周设置的环形凸起(3),所述凸起与电陶炉(2)顶面形成安装腔(4),所述锅体(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安装腔(4)配合的突出部(5),所述突出部(5)设于安装腔(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5)的底部嵌置有磁铁(6),所述电陶炉(2)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磁铁(6)位置对应的磁感开关(7),所述磁感开关(7)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饭锅控制模块及电磁炉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式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陶炉(2)包括上安装座(8)及下安装座(9),所述上安装座(8)的侧部设有底部为开口的安装室(10),所述磁感开关(7)设于所述安装室(10)内,安装室(10)的底部设有承托片(11),所述承托片(11)与上安装座(8)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下安装座(9)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式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6)设置两个,磁铁(6)围绕锅体(1)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外壳、内筒及饭锅,所述饭锅设于所述内筒内,内筒设于所述外壳内,内筒与外壳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离式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饭锅的外壁与所述内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式电饭锅,包括锅体及电陶炉,电陶炉的顶部设有沿电陶炉一周设置的环形凸起,凸起与电陶炉顶面形成安装腔,锅体的底部设有与安装腔配合的突出部,突出部设于安装腔内,本实用新型将电陶炉作为电饭锅的加热装置,同时电陶炉可分离独立使用,实现一体多用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蒙凯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3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