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7134发布日期:2021-01-15 12:0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烧烤架,特指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饮食多样化,烧烤食物受到一部分人的喜爱,烧烤是指利用炭火或燃气灶对放置在烧烤网上的肉、鱼、蔬菜等食材进行加热,从而进行烧烤。目前,广泛认为利用炭火进行烧烤是最美味的,烧烤要使用炭火这一观念根深蒂固,并且烧烤普遍是在野外或室外进行的,在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户外烧烤是一年四季呼朋唤友、沟通感情、团队建设和享受大自然的热门活动,但是,户外烧烤需要携带和搬运烧烤架,现有市面上的烧烤架最多只能进行一次折叠,即将支架折叠到烧烤平板下部,但是还是不能解决烧烤架整体体积过大和不方便搬运的问题,至少需要两个人才能进行抬起移动,十分费时费力,而且使用完以后的收纳也是很大问题,需要占用较大的室内空间,因此,设计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的可折叠烧烤架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收纳和随身携带的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包括镂空的桌板和转动设置在所述桌板下方的支腿,所述桌板的镂空处依次可拆卸设置有炭盆和烤盘,所述桌板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两个卡位槽,所述支腿包括有两个上端部可分别嵌装在所述两个卡位槽内的弹性杆,两个弹性杆的端部分别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安装座铰接。

在上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中,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两个弹性杆折叠后锁定的两个定位槽。

在上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导向弧部,导向弧部位于所述卡位槽和定位槽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中,两个弹性杆的端部分别具有一向外延伸的横向转动轴,所述两横向转动轴插装于位于两卡位槽一侧的所述安装座两端壁的转动孔内。

在上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中,所述桌板的镂空处和炭盆之间设置有接油圈,接油圈上设置有用于装水的盛水槽和用于放置烤盘的凸环。

在上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中,所述烤盘的上表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倾斜结构,所述烤盘对应盛水槽的位置设置有漏油孔。

在上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中,所述桌板为圆形状,所述支腿为三条且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桌板的下方。

在上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中,所述炭盆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炭网的承托部,所述炭网上设置有若干个漏灰孔;所述炭盆的下部与炭网之间形成积灰区,所述炭盆位于所述积灰区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

在上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中,所述桌板沿周向设置有包边结构,所述桌板的镂空处正反面均设置有支撑部。

在上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中,所述支腿的下端部具有一向外的折弯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烧烤架在使用时,对桌板的支腿的上部施加外力,使得两个弹性杆之间的间距缩小,将两个弹性杆分别从定位槽内脱离出来,然后沿着导向弧部转动,两个弹性杆被导向弧部的外壁挤压,其二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当两弹性杆被转动至两个卡位槽内时,两弹性杆由于自身弹力回弹并展开至初始状态,此时两弹性杆被分别限定在卡位槽内,此时,在不对弹性杆实施挤压力的情况下,安装座与支腿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这样烧烤架就能稳固的放置在地面上,再将接油圈(接油圈的盛水槽内装上水)、炭盆(炭盆内放置有烧烤炭和炭网)和烤盘依次放入桌板的镂空处,生火后,在烤盘上放置肉、鱼、蔬菜等食材就可以进行烧烤了,桌板的边沿可以放置各种烧烤用具和烧烤用品;在烧烤完成后,将烧烤架倒置,再将清洗好的接油圈、炭盆和烤盘依次放入桌板的反向镂空处,再对桌板的支腿的上部施加外力,使得两个弹性杆之间的间距缩小,将两个弹性杆分别从卡位槽内脱离出来,然后沿着导向弧部转动,两个弹性杆被导向弧部的外壁挤压,其二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当两弹性杆被转动至两个定位槽内时,两弹性杆由于自身弹力回弹并展开至初始状态,此时两弹性杆被分别限定在定位槽内,此时,在不对弹性杆实施挤压力的情况下,安装座与支腿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此时,可以手拿着桌板的边沿拎起整个烧烤架,携带十分方便,由于炭盆的底部是平面,所以收纳后的烧烤架也可以水平放置。

接油圈的盛水槽内装上水,烤盘的上表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倾斜结构,所述烤盘对应盛水槽的位置设置有漏油孔,因为上述结构,所以烧烤时多余的油会沿着烤盘的表面流向漏油孔,最终进入盛水槽内,在烧烤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多的油烟,更加健康环保,同时,装水后的盛水槽还可以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烧烤架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烧烤架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烧烤架使用状态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烧烤架折叠状态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烧烤架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座和支腿的爆炸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桌板;2-支腿;3-炭盆;4-烤盘;5-安装座;6-卡位槽;7-弹性杆;

8-定位槽;9-导向弧部;10-横向转动轴;11-转动孔;12-接油圈;

13-盛水槽;14-凸环;15-漏油孔;16-炭网;17-承托部;18-漏灰孔;

19-积灰区;20-通风孔;21-折弯脚;22-包边结构;23-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架,包括镂空的桌板1和转动设置在所述桌板1下方的支腿2,所述桌板1为圆形状,在实际使用中,桌板1的镂空处可拆卸设置有封盖,盖上封盖后,桌板1成为圆桌使用,功能更加多样,所述桌板1沿周向设置有包边结构22,所述桌板1的镂空处正反面均设置有支撑部23;所述支腿2为三条且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桌板1的下方,所述桌板1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上设置有两个卡位槽6,所述支腿2包括有两个上端部可分别嵌装在所述两个卡位槽6内的弹性杆7,两个弹性杆7的端部分别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安装座5铰接,两个弹性杆7的端部分别具有一向外延伸的横向转动轴10,所述两横向转动轴10插装于位于两卡位槽6一侧的所述安装座5两端壁的转动孔11内,所述支腿2的下端部具有一向外的折弯脚21;所述安装座5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两个弹性杆7折叠后锁定的两个定位槽8;所述安装座5上设有导向弧部9,导向弧部9位于所述卡位槽6和定位槽8之间;所述桌板1的镂空处依次可拆卸设置有炭盆3和烤盘4,所述桌板1的镂空处和炭盆3之间设置有接油圈12,接油圈12上设置有用于装水的盛水槽13和用于放置烤盘4的凸环14;所述炭盆3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炭网16的承托部17,所述炭网16上设置有若干个漏灰孔18,炭网16可以使烧烤炭燃烧的更加充分并且可以防止其过烧;所述炭盆3的下部与炭网16之间形成积灰区19,所述炭盆3位于所述积灰区19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20;所述烤盘4的上表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倾斜结构,所述烤盘4对应盛水槽13的位置设置有漏油孔15。

本实施例的烧烤架在使用时,对桌板1的支腿2的上部施加外力,使得两个弹性杆7之间的间距缩小,将两个弹性杆7分别从定位槽8内脱离出来,然后沿着导向弧部9转动,两个弹性杆7被导向弧部9的外壁挤压,其二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当两弹性杆7被转动至两个卡位槽6内时,两弹性杆7由于自身弹力回弹并展开至初始状态,此时两弹性杆7被分别限定在卡位槽6内,此时,在不对弹性杆7实施挤压力的情况下,安装座5与支腿2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这样烧烤架就能稳固的放置在地面上,再将接油圈12(接油圈12的盛水槽13内装上水)、炭盆3(炭盆3内放置有烧烤炭和炭网16)和烤盘4依次放入桌板1的镂空处,生火后,在烤盘4上放置肉、鱼、蔬菜等食材就可以进行烧烤了,桌板1的边沿可以放置各种烧烤用具和烧烤用品;在烧烤完成后,将烧烤架倒置,再将清洗好的接油圈12、炭盆3和烤盘4依次放入桌板1的反向镂空处,再对桌板1的支腿2的上部施加外力,使得两个弹性杆7之间的间距缩小,将两个弹性杆7分别从卡位槽6内脱离出来,然后沿着导向弧部9转动,两个弹性杆7被导向弧部9的外壁挤压,其二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当两弹性杆7被转动至两个定位槽8内时,两弹性杆7由于自身弹力回弹并展开至初始状态,此时两弹性杆7被分别限定在定位槽8内,此时,在不对弹性杆7实施挤压力的情况下,安装座5与支腿2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此时,可以手拿着桌板1的边沿拎起整个烧烤架,携带十分方便,由于炭盆3的底部是平面,所以收纳后的烧烤架也可以水平放置。

接油圈12的盛水槽13内装上水,烤盘4的上表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倾斜结构,所述烤盘4对应盛水槽13的位置设置有漏油孔15,因为上述结构,所以烧烤时多余的油会沿着烤盘4的表面流向漏油孔15,最终进入盛水槽13内,在烧烤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多的油烟,更加健康环保,同时,装水后的盛水槽13还可以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