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式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73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卡式锁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卡式锁具。
习用的刷卡式锁具,安装在箱体的一侧,是由一矩形盒体及一矩形盒盖组合而成,锁定装置安装在盒体内,这种锁具是以卡片插入盒盖所设的长槽内,以左右刷动的方式来开闭锁具,使用时,卡片向左或向右移动的距离较长,施力方向不正或移动过快,卡片有时会受卡而弯曲折断,并且其开、闭时,所刷动的方向恰好相反,常因忘记往哪一方向刷动才是开,哪一方向刷动才是闭,所以十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打卡式锁具,它使用方便,开闭明显,卡片不易弯折并无须记忆刷动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打卡式锁具,是在一盒体内安装一转动件,转动件配设有连动锁定机构,盒顶设有纵向长槽,连动锁定机构由引动件、按压键、勾卡件、钩合件所构成,以特定的打卡片插入顶部的长槽内,促使转动件转动一定角度,转动件上的凸轮随即带动引动件作左右直线移动,以卡掣按压键,而按压键又控制勾卡件与钩合件的勾卡状态,导致钩合件的钩槽与箱盖上的锁钩脱离或扣合,从而开、闭锁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锁具是以卡片由上向下插动的方式来开、闭锁具,并且每插动一次即可完成与上一次相反的作用,借该卡片的连续插动,使锁具依次循环开、闭,所以开闭明显,无须记忆卡片的刷动方向,使用方便;卡片本身,因只是上下移动,所以不易弯折,坚固耐用,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转动件及其两侧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转动件及其两侧结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中心部分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卡片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齿环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打卡片之V形槽卡合转筒齿环上V形凸齿动作时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部分截面正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部分截面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打卡片嵌合齿环后,使转动件的凸轮转动45°后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打卡片嵌合齿环后,使转动件的凸轮转动45°后正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引动件移至开启位置,其卡掣部脱离按压键动作后正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钩合件移至开启位置时,钩槽与箱盖上的锁钩呈开启状态的俯视图。
参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参照
图1~12,该打卡式锁具由一矩形盒体和其内部的转动件及配设于转动件端部的连动锁定机构所构成,盒体由上盒体3与下盒体4固接而成,内部具有中空容室70,在上盒体3的顶面中央,沿长轴方向设有一贯穿至盒内容室70的长槽120,该长槽120的两侧面,沿其纵轴方向,设有凸棱118,该上盒体3底面中央设有一轴座101,下盒体4上设有一筒座29,与轴座101相对应;转动件50的上端设有一转筒5,转筒5顶缘设有一齿环104,该齿环104由间隔相等的凸齿所组成,齿间相隔一定角度,转筒5下端设有凸轮2,凸轮2底面设有一圆槽114,转动件50上端的转筒5套入轴座101内而与上盒体3枢接,其下端凸轮2的圆槽114内装有弹簧28,弹簧28以其上端套抵于圆槽114内,下端套抵于下盒体4的筒座29内,凸轮2为一自中心向外辐射出圆曲线形叶片105的上下左右相互对称体,叶片间相隔角度相等,相邻叶片之间具有一凹谷106;连动锁定机构60包括一引动件23,一按压键33、一钩卡件32、一钩合件40、该引动件23的一端设有一顶抵部11,弹性件18置于下盒体4的凹座19内,以其两端分别抵接于该引动件23与下盒体4的凹座19之间,使引动件23的顶抵部保持与转动件50的凸轮呈抵紧状态,该引动件23的另一端接有一卡掣部108,当引动件23被引动而移至卡掣位置时,卡住按压键33的凸条115,使按压键33无法按下;按压键33枢设于上盒体3上,并套设一扭力弹簧110于轴销109上,使该按压键33被按下后,仍能恢复至原水平位置;勾卡件32安装在下盒体4的一中空筒座35内,并设有一伸出筒座35以外的钩部112,该钩部具有一斜面119,中空筒座35内设有弹性件37,弹性件37上端抵接勾卡件32,使勾卡件32在未受按压键33压下时,保持在该中空筒座35的上端并以钩部112与钩合件40的钩孔111卡接,该钩合件40设有一钩槽113,用以与设于箱盖上的锁钩41扣合,一弹性件39以其两端分别抵接于下盒体4另一凹座38与钩合件40之间,使钩合件40在未受勾卡件32钩卡时,借弹性件39的张力推移至开启位置;打卡片1左右两侧面沿其纵轴方向设有沟槽117,该沟槽117与上盒体3顶面上的长槽120两侧面的凸棱118相配合,打卡片1的下侧端缘,沿其长轴方向设有与转筒5上端齿环104上凸齿相吻合的凹槽121,借打卡片1上的凹槽121的中心线Ⅰ与转筒5上端齿环104的中心线Ⅱ相差一定角度,使打卡片1插入长槽120内,并当齿环104与凹槽121完全吻合时,必使凸轮2转动一预定角度,引动引动件23作左右直线运移动,从而控制按压键33的卡掣状态,产生开启、闭锁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在转动件50的左、右,各设一组连动锁定机构60。齿环104由8个V形凸齿所构成,齿间相隔均为45°,凸轮2形状为一自中心向外辐射出4个圆曲线形叶片105对称体,叶片105间相隔90°,叶片间的凹谷106底部与叶峰间相隔45°。连动锁定机构60,包含一连结块24、一连动杆27,连结块24将引动件23与连动杆27连成一体,使引动件23的卡掣部可移设至连动杆27的另一端,从而得以延长引动件23的引动距离,卡掣离引动件较远的按压键33。引动件23沿其长轴方向设有长槽孔21,用以套在下盒体4上所设的挡销15上,从而使引动件23得以沿槽孔21的长轴方向作直线移动。打卡片1下侧端缘的凹槽的截面为V形,并可与转动件上齿环104上的V形凸齿相吻合。引动件23的顶抵部11设有穴孔107,穴孔107套设一弹簧10,一顶珠9,借弹簧10的弹力,将顶珠9紧抵于凸轮2上。借该顶珠9与凸轮2以点相接触,可得到容易滑动的效果。
使用时,将打卡片1插入上盒体3上长槽120内,以其沟槽117与长槽120两侧面上的凸棱118嵌合,沿凸棱118垂直向下深入至容室70内,并以其V形凹槽121嵌合转动件50转筒上端齿环104的V形凸齿,由于打卡片1的V形凹槽121的中心线Ⅰ与齿环104中心线Ⅱ相差一定距离,故当两者完全吻合时,转动件50即被带动而顺时针转动一个45°,凸轮2也随之转动45°,从而打卡片1每插入一次,凸轮2的凹谷106底部与相隔45°的叶片105叶峰,便以顺时针方向依次与引动件23顶抵部11的顶珠9抵接,使引动件23向左或向右直线移动一次。
当引动件23的顶珠9抵接于凸轮2的叶片105的叶峰时引动件23位于右端的闭锁位置,即引动件23带动连动件27的卡掣部108顶住按压键33的凸条115,这时勾卡件32位于中空筒座35的上端,其钩部112卡入钩合件40的钩孔111内,钩合件40的钩槽113与箱盖上的锁钩41相咬合,成锁闭状态。
当转动件50再被顺时针转动一个45°时,凸轮2随即转动45°,将原与引动件23顶珠9相抵接的叶峰,换成以凹谷106底部与引动件23顶珠9相抵接,这时引动件23向左移动至开启位置,即连动件27的卡掣部108也向左移动,离开按压键33的凸条115,按压键33即可被手压下,借其凸柱116将勾卡件32由中空筒座35的上端移至下端,使其勾部112与钩合件40的钩孔111相脱离,这时,钩合部40可借弹簧39的张力而向右移至开启位置,箱盖上的锁钩41与钩合件40的钩槽41相脱离,箱盖即可打开。
此外,卡片1左右两侧面上的沟槽117数量、位置,与上盒体3长槽120两侧面上所设凸棱118的数量、位置相配合,并可进行无穷无尽的变化,从而可以制造出多种须不同卡片才能开启的锁具。而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一般均采用弹簧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打卡式锁具,由一矩形盒体和盒体内部的转动件及配设在转动件端部的连动锁定机构所构成,其特征在于1)盒体由上盒体3与下盒体4固接而成,内部具有中空容室70,在上盒体3的顶面中央,沿长轴方向设有一贯穿至盒内容室70的长槽120,该长槽120的两侧面,沿其纵轴方向,设有凸棱118,该上盒体3底面中央设有一轴座101,下盒体4上设有一筒座29,与轴座101相对应;2)转动件50的上端设有一转筒5,转筒5顶缘设有一齿环104,该齿环104由间隔相等的凸齿所组成,齿间相隔一定角度,转筒5下端设有凸轮2,凸轮2底面设有一圆槽114,转动件50上端的转筒5套入轴座101内而与上盒体3枢接,其下端凸轮2的圆槽114内装有弹簧28,弹簧28以其上端套抵于圆槽114内,下端套抵于下盒体4的筒座29内,凸轮2为一自中心向外辐射出圆曲线形叶片105的上下左右相互对称体,叶片间相隔角度相等,相邻叶片之间具有一凹谷106;3)连动锁定机构60包括一引动件23,一按压键33、一钩卡件32、一钩合件40、该引动件23的一端设有一顶抵部11,弹性件18置于下盒体4的凹座19内,以其两端分别抵接于该引动件23与下盒体4的凹座19之间,使引动件23的顶抵部保持与转动件50的凸轮呈抵紧状态,该引动件23的另一端接有一卡掣部108,当引动件23被引动而移至卡掣位置时,卡住按压键33的凸条115,使按压键33无法按下;按压键33枢设于上盒体3上,并套设一扭力弹簧110于轴销109上,使该按压键33被按下后,仍能恢复至原水平位置;4)勾卡件32安装在下盒体4的一中空筒座35内,并设有一伸出筒座35以外的钩部112,该钩部具有一斜面119,中空筒座35内设有弹性件37,弹性件37上端抵接勾卡件32,使勾卡件32在未受按压键33压下时,保持在该中空筒座35的上端并以钩部112与钩合件40的钩孔111卡接,该钩合件40设有一钩槽113,用以与设于箱盖上的锁钩41扣合,一弹性件39以其两端分别抵接于下盒体4另一凹座38与钩合件40之间,使钩合件40在未受勾卡件32钩卡时,借弹性件39的张力推移至开启位置;5)打卡片1左右两侧面沿其纵轴方向设有沟槽117,该沟槽117与上盒体3顶面上的长槽120两侧面的凸棱118相配合,打卡片1的下侧端缘,沿其长轴方向设有与转筒5上端齿环104上凸齿相吻合的凹槽121,借打卡片1上的凹槽121的中心线Ⅰ与转筒5上端齿环104的中心线Ⅱ相差一定角度,使打卡片1插入长槽120内并当齿环104与凹槽121完全吻合时,必使凸轮2转动一预定角度,引动引动件23作左右直线运移动,从而控制按压键33的卡掣状态,产生开启、闭锁的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卡式锁具,其特征在于在转动件50的左、右,各设一组连动锁定机构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卡式锁具,其特征在于齿环104由8个V形凸齿所构成,齿间相隔均为45°,凸轮2形状为一自中心向外辐射出4个圆曲线形叶片105对称体,叶片105间相隔90°,叶片间的凹谷106底部与叶峰间相隔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卡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连动锁定机构60,包含一连结块24、一连动杆27,连结块24将引动件23与连动杆27连成一体,使引动件23的卡掣部可移设至连动杆27的另一端,从而得以延长引动件23的引动距离,卡掣离引动件较远的按压键3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卡式锁具,其特征在于引动件23沿其长轴方向设有长槽孔21,用以套在下盒体4上所设的挡销15上,从而使引动件23得以沿槽孔21的长轴方向作直线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打卡式锁具,其特征在于打卡片1下侧端缘的凹槽的截面为V形,并可与转动件上齿环104上的V形凸齿相吻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卡式锁具,其特征在于引动件23的顶抵部11设有穴孔107,穴孔107套设一弹簧10,一顶珠9,借弹簧10的弹力,将顶珠9紧抵于凸轮2上。
专利摘要一种打卡式锁具,是在一盒体内安装一转动件,转动件配设有连动锁定机构,盒顶设有纵向长槽,连动锁定机构由引动件、按压键、钩卡件,钩合件所构成,以特定的打卡片插入顶部的长槽内,促使转动件转动一定角度,转动件上的凸轮随即带动引动件作左右直线移动,以卡掣按压键,而按压键又控制钩卡件与钩合件的钩卡状态,导致钩合件的钩槽与箱盖上的锁钩脱离或扣合,从而开、闭锁具。
文档编号E05B65/52GK2165194SQ93222178
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27日
发明者江枝昌 申请人:江枝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