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林切片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25631阅读:来源:国知局
切片机的立体仰视图。
[0041]图8是图1中所示的曼陀林切片机的连杆机构和切板的立体仰视图,其中该连杆机构位于指定支承位置。
[0042]图9是图1中所示的曼陀林切片机的连杆机构、导切板、切板和切割刀片的立体图,其中该连杆机构位于指定支承位置。
[0043]图10是图1中所示的曼陀林切片机的连杆机构、导切板和切板的立体仰视图,其中该连杆机构移出指定支承位置。
[0044]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连杆机构、导切板和切板的立体俯视图。
[0045]图12是图1中所示的曼陀林切片机的导切板的俯视图。
[0046]图13是图1中所示的曼陀林切片机的致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0047]图14a是图13中所示的致动组件的套筒的侧视图,是局部剖开和局部隐藏的视图。
[0048]图14b是类似于图14a的视图,但是从上面观察时,套筒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0049]图14c是类似于图14a的视图,但是从上面观察时,套筒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
[0050]图14d是类似于图14a的视图,但是从上面观察时,套筒沿顺时针方向旋转270度。
[0051]图15是图13中所示的致动组件的推动柱塞的立体图。
[0052]图16是图13中所示的致动组件的棘轮的立体图。
[0053]图17是图1中所示的曼陀林切片机的指示结构的俯视图。
[0054]图18是图1中所示的曼陀林切片机的连杆机构的主视图。
[0055]图19是图1中所示的曼陀林切片机中的连杆机构和固定在该连杆机构上的指示板的立体图;
[0056]图2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处于组装状态的一种曼陀林切片机的立体俯视图。
[0057]图21是图20中所示的曼陀林切片机的仰视立体图。
[0058]图22是图20中所示的曼陀林切片机的切板的立体图。
[0059]图23是图20中所示的曼陀林切片机的切板和连杆机构的立体仰视图。
[0060]图24是图20中所示的曼陀林切片机的切板和连杆机构的另一立体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虽然本发明在各优选实施例中被示出和描述,但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配置、尺寸、形式和材料来制造本发明的曼陀林切片机。
[0062]现参考附图,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于组装状态的一种曼陀林切片机的立体图,而图3示出了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手柄和框架的下半部的曼陀林切片机。该曼陀林切片机I主要包括手柄2、框架58、切割板3、导切板5、连杆机构10和致动组件43。
[0063]由图4中可以看到,手柄2具有第一端35和第二端13。框架58以两个相对侧壁的形式从手柄2的第一端35延伸。优选地,手柄2和框架58是一体成型的。切割板3固定地保持在框架58的两个侧壁之间。用于切割待切物品的锋利的切割刀片9固定在切割板3的后缘63上。可选地,切割刀片9也可以设置为与切割板3 —体成型的切割边缘。优选地,为了增加切割刀片9的有效宽度,切割刀片9设置为与切割板3的前缘64具有微小的角度。
[0064]如图3所示,导切板5具有近端6和远端7,近端6与框架58枢转地连接,远端7被安置成在远端7与切割板3的切割刀片9之间形成可变的间隙8。换句话说,切割板9和导切板5的远端7 —起限定了上述间隙作为待切物品的切片厚度。
[0065]为了将导切板5的近端6与框架58枢转地连接,分别在框架58的两个侧板上形成一对铰链31。相应地,分别在导切板5的近端6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形成一对孔42 (可以在图6中最清楚地看到)。通过将铰链31插入对应的孔42将导切板5的近端6与框架58枢转地连接,从而使间隙8随着导切板5绕其近端6枢转而改变。
[0066]由图5中可以看到,连杆机构10包括具有两个腿部45的第一部分28、与第一部分28 —体成型的第二部分29以及第三部分59,该第三部分59具有与第二部分29可旋转地耦接的一端和与致动组件43连接的另一端。如图3所示,连杆机构10的第一部分28的两个腿部45可移动地在其端部支承导切板5。连杆机构10被配置为移动至导切板5的多个支承位置以支承导切板5。连杆机构10的第一部分28被放置于框架58内,而第二部分29和第三部分59容纳于手柄2内,连杆机构10可以相对于框架58和手柄2在纵向上移位。在本实施例中,连杆机构10的两个腿部45中的每一个的端部终止于凸块55,凸块55可移动地支承导切板5。更具体地,如图6所不,一对凸耳52分别由导切板5的两个相对侧面向下延伸形成,多对台阶44沿连杆机构10的移动的方向分别形成于凸耳52的底面上,以提供多个支承位置。当连杆机构10移动至一对台阶44时,连杆机构10的两个腿部45的凸块55抵靠这对台阶44,产生对应的预定切片厚度。
[0067]从上面的描述和图6可以看出,当连杆机构10开始向切割板3移动时,导切板5的远端7被迫使向切割板3的切割刀片9枢转,与此同时间隙8变小,从而切片厚度变薄;而当连杆机构10被促使移动远离切割板3时,导切板5的远端7在重力作用下枢转远离切割板3的切割刀片9,与此同时间隙8变大。换句话说,连杆机构10的纵向位置决定了间隙8的尺寸,即可变的切片厚度。
[0068]在本实施例中,在凸耳52的底面上形成有三对台阶,其中,距离切割刀片9最远的一对台阶足够长以为导切板5提供两个支承位置,从而这两个支承位置都产生相同的预定的大切片厚度。距离切割刀片9最远的支承位置被指定为指定位置,在该指定位置处切割刀片9与装配于切板46上的切齿相结合使用。连杆机构10能够移动至并维持在三对台阶中的任意一对处,其中前三个支承位置提供三个不同的预定切片厚度,而该指定位置提供了切割刀片9与装配于切板46上的切齿相结合使用的选择。在该指定位置处,待切物品受到由切割刀片9与切齿47相结合实施的切割操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将连杆机构10配置为能够移动至多于或少于四个支承位置中的任意一个。
[0069]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一个指定位置,但是,通过参考一个指定位置的上述描述,可以配置多于一个的支承位置作为指定位置,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
[0070]如图7-11所不,切板46被布置于导切板5的下方。切板46具有第一端部49和第二端部50,第一端部49与框架58枢转地连接。多个切齿47从切板46的第二端部50向上延伸。当连杆机构10移动到前三个支承位置以允许可变的切片厚度时,切板46保持不动。当连杆机构10以平移的方式从距离切割刀片9最远的一对台阶移动至指定支承位置时,切板46被允许向导切板移动,以通过将切齿47与切割刀片9相结合在预定的最大厚度实施切割操作。
[0071 ] 对应连杆机构10的一对凸块55的一对突起56分别形成于切板46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在切板46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了一对弹簧51以对切板46加偏压使其向下枢转,每个弹簧具有固定在切板46的各自侧面的一端。如图8和9所示,当连杆机构10移动至指定支承位置时,凸块55压靠对应的突起56,致使切板46向上枢转,结果使切齿47通过形成于导切板5中邻近远端7的狭槽48 (参见图12)伸出导切板5,从而使待切物品也被切齿47切割成例如条形,即,待切物品受到由切齿47与切割刀片9相结合实施的切割操作。如图10和9所示,当连杆机构10移动出指定支承位置时,切板46受到弹簧51偏压而向下枢转,使得切齿47从导切板5中被释放出来,进而待切物品不与切齿47接触,即,待切物品受到仅由切割刀片9实施的切割操作。
[0072]设置致动组件以在纵向上移动连杆机构10并将连杆机构10锁住在四个支承位置中的一个中。在本实施例中,致动组件被配置为与连杆机构10可操作性地连接的圆珠笔式棘轮机构12,从而在每次启动圆珠笔式棘轮机构12时,例如向下压然后释放时,连杆机构10从四个支承位置中的一个位置转移至另一个位置。然而,可以使用任何其他机构来转移和锁住该连杆机构10。
[0073]参考图13-16,现将对圆珠笔式棘轮机构12进行详细解释。如图13所示,圆珠笔式棘轮机构包括套筒14、推动柱塞16、棘轮17和压缩弹簧18。图14a-14d示出了套筒14的局部剖开侧视图。套筒14固定地容纳于手柄2中,并具有纵向通孔15。如图6所示的推动柱塞16被部分地接纳于通孔15中。由图15可以看到,推动柱塞16的形状为空心圆筒,四个向下延伸部分34被均匀地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