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31871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式的流出装置的机械部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的本体部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IV — IV线剖视图。
图6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的泡沫流出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的泡沫流出的示意图。
图8为第三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及壶的示意图,(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
图9为第三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的示意图,为从图10的IX — IX线箭头方向观察的侧视剖视图。
图10为第三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的本体部的示意图。
图11为位置保持机构的示意图,(a)为位置保持被解除时的示意图,(b)为位置保持时的示意图。
图12为防脱落杆的示意图,为从图10的XII — XII线箭头方向观察的侧视剖视图。
图13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的啤酒流出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的泡沫流出的示意图。
图15为第四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的示意图,(a)为俯视图,(b)为主视图,(c)为侧视图。 图16为第四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17为第四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的要部的示意图。
图18为第四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的要部的示意图。
图19为第四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待机时的示意图。
图20为第四实施方式的流出装置泡沫流出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流出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流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此,以作为发泡性饮料的啤酒为例进行说明。此外,以作为容纳啤酒的便携式容器的壶为例进行说明。且,在本说明书中“啤酒”为包含下述饮料等的广义概念:表面发酵、底面发酵、自然发酵的啤酒;发泡酒等的啤酒风味的发泡酒精饮料;无酒精啤酒等的啤酒味饮料,并不排除某些特定的种类或品牌。此外,“壶”是指用于使啤酒流出到啤酒杯等中的啤酒壶。
[0042]图1表示壶10与以覆盖壶10的开口部整体的方式所安装的流出装置30。
[0043]壶10作为业务用,其容量通常为2L左右,可容纳通常的啤酒杯等数杯分的啤酒。在啤酒馆等中,服务员将啤酒从啤酒分酒器加入到壶10中从而在客人的桌子上流出到单个的啤酒杯等中,或者被提供了壶10的客人自己将啤酒流出到单个的啤酒杯等中,壶10由服务员从啤酒分酒器加入了啤酒。因此,本发明中的“使用者”是指从壶10将啤酒注入啤酒杯等中的人。
[0044]—边参照图1、图2、图5—边对壶10进行说明。壶10具有:内侧容器部11,容纳啤酒;与外侧容器部12,配置于内侧容器部11的外周从而在与内侧容器部11之间形成隔热空间。内侧容器部11及外侧容器部12分别由成型性、隔热性优异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等的合成树脂材料所成型。
[0045]内侧容器部11具备:周壁部15,从底面部13到上端开口部14形成为上宽的近似圆锥形;与裙部16,在从开口部14到外周整体的跨度上向外侧下方一体化延伸形成。在开口部14的局部形成有向外方斜上方形成横截面形状为V字状的注入口 17。
[0046]外侧容器部12具备底面部18和与底面部18—体化形成的周壁部19。周壁部19的上端部与内侧容器部11的裙部16的下端部一体化接合而构成接合部20。在外侧容器部12的周壁部19上,在与注入口 17相向的位置上,例如设置有使用者用于把持壶10的把手部21。
[0047]接下来对流出装置30进行说明。流出装置30具备本体部31与机械部32。本体部31及机械部32的外装自身由ABS树脂等的合成树脂所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部31与机械部32分体构成,也可在与本体部31共通的外装上整合机械部32的功能而一体化构成。
[0048]首先,一边参照图2、图4、图5—边对流出装置30的本体部31进行说明。本体部31具备:周壁部35,从下端开口部33到上端开口部34形成为上宽的近似圆锥形;分隔部36,形成在周壁部35内部的中部从而分隔下端开口部33与上端开口部34 ;与裙部37,从周壁部35的上端到外周整体的跨度上向外侧下方延伸。周壁部35的外周壁形成与开口部14的形状为大致相似的形状,从而成为相对于壶10可从开口部14的上方压入规定深度,开口部14包含壶10的内侧容器部11的注入口 17。在周壁部35的下方外周壁的周向上设有密封垫38,将周壁部35压入壶10的内侧容器部11时,通过密封垫38将内侧容器部11与周壁部35的间隙密封,即使倾斜壶10本体也可防止壶10的啤酒从内侧容器部11与周壁部35的间隙泄漏到外部。在将流出装置30安装到壶10时,周壁部35外周与裙部37内周的边界部39在周向上部分覆盖壶10的开口部14的周缘部,所覆盖的周缘部进入到周壁部35外周与裙部37内周的间隙。
[0049]进而,本体部31具备流通经路40,用于将流出装置30安装到壶10时流出内侧容器部11的啤酒。
在将流出装置30安装到壶10时对应于壶10的注入口 17的位置且在周壁部35内部的规定位置设有流通经路40,其为连通第一引入口 41及第二引入口 42与流出口 43的经路,第一引入口 41及第二引入口 42将壶10所容纳的啤酒引入,流出口 43将从第一引入口 41及第二引入口 42引入的啤酒流出到啤酒杯等中。
[0050]流通经路40具备啤酒用流通管44、啤酒与泡沫的共用流通管45以及啤酒用流通管44与共用流通管45的合流部46。为如图6所示的用于流出啤酒而壶10处于倾斜的姿态(以下,称为“流出姿态”。)时,在本体部31的内部,啤酒用流通管44被配设在共用流通管45的相对下方的位置。
[0051 ]啤酒用流通管44连通第一引入口 41与流出口 43,第一引入口 41形成在分隔部36的下面中的对应于注入口 17的位置,流出口 43形成在周壁部35的上面中的对应于注入口 17的位置。共用流通管45连通第二引入口 42与合流部46,第二引入口 42形成在分隔部36的下面中的对应于注入口 17的位置,且在壶10为流出姿态时位于第一引入口 41的上方的位置,合流部46在啤酒用流通管44的下游侧,从流出口 43向斜下方分支形成。因此,共用流通管45的一端连接于为倾斜姿态的合流部46,中途弯曲而成为垂直姿态后连接于第二引入口 42。
[0052]啤酒用流通管44及共用流通管45能够耐受流经其内部的啤酒的压力,至少啤酒用流通管44由可因来自外部的负载而变形的具有适度弹性的挠性管构成。构成该挠性管的材质可选择不对流经其内部的啤酒的品质带来影响的适当的材质。啤酒用流通管44的流路截面积被设定为大于共用流通管45的流路截面积。且,也可为每一根啤酒用流通管44与共用流通管45的流路截面积相同,通过使啤酒用流通管44的数目多于共用流通管45,从而啤酒用流通管44的流路截面积大于共用流通管45的流路截面积。
[0053]在分隔部36中,在与配设流通经路40的位置相向侧的规定位置上形成有空气孔47。空气孔47连通壶10的啤酒液面上的内部空间与本体部31的外部空间,消除啤酒流出时壶10内部空间的气压与壶10外部空间的气压差。由此啤酒可顺畅地流出。
[0054]进而,本体部31具备流量改变机构50,其改变流经流通经路40的啤酒的流量。流量改变机构50具备操作部51与连动于操作部51的可动部52。操作部51由支撑轴53与操作杆54构成,支撑轴53被固定在周壁部35与裙部37的边界部39上的与本体部31的流出口 43相向的位置且在壶10的把手部21的上方的位置,操作杆54被轴支撑于支撑轴53上,其围绕支撑轴53可摇动。
[0055]操作杆54由按压部55与作用部56构成,按压部55从支撑轴53朝向本体部31的外侧下方,在使用者把持壶10的把手部21时朝向例如由拇指容易按压的位置延伸形成,作用部56从支撑轴53朝向本体部31的内侧下方延伸形成。
[0056]可动部52具备可载置于分隔部36的上面的可动横杆57。可动横杆57沿着在分隔部36上面的规定位置突出形成的一对导向部58而在规定方向上被可滑动地配置。
[0057]在可动横杆57的一端配置有按压部60,其与在本体部31的周壁部35的内周壁且在对应于啤酒用流通管44的位置所配置的受压部59协作,从而按压并堵塞该啤酒用流通管44。在可动横杆57的另一端配置有与作用部56抵接的抵接部61。在与作用部56抵接部分的抵接部61的背面侧,在与受压部62之间配设有压缩弹簧63,受压部62在分隔部36上面的规定位置上突出形成。因此,可动横杆57因压缩弹簧63的弹性力被朝向作用部56侧恒常施压。该可动横杆57处于操作杆54侧时的位置称作“初始位置”。
[0058]使用者对操作杆54进行操作,即用把持壶10的把手部21的手的拇指按下按压部55时,伴随着操作杆54围绕支撑轴53旋转,作用部56围绕支撑轴53旋转而在从周壁部35离开的方向上移动,并介由抵接部61使可动横杆57从初始位置向与压缩弹簧63的弹性力相反的方向滑动,按压部60与本体部31侧的受压部59协作从而使构成啤酒用流通管44的挠性管变形,从而堵塞啤酒用流通管44。抵抗压缩弹簧63的弹性力使可动横杆57移动到啤酒用流通管44侧的状态时的位置称作“按压位置”。
[0059]这样啤酒用流通管44被堵塞时,壶10的啤酒仅可从共用流通管45流出。这样,流量改变机构50通过堵塞多个流通管中的至少一个流通管,从而将从流出口 43流出的啤酒的流出量从定量改变为少量。
[0060]使用者放开操作杆54,即停止按压部55的按压时,通过压缩弹簧63的弹性力及挠性管自身的弹性力,可动横杆57从按压位置移动而返回到初始位置,解除对流通经路40的啤酒用流通管44的堵塞,从流出口 43流出的啤酒的流出量从少量被改变为定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量改变机构50构成至少将流经流通经路40的啤酒的流通状态改变为第一流出状态或第二流出状态的流通状态改变机构,啤酒用流通管44未被堵塞的状态构成所述第一流出状态,啤酒用流通管44被堵塞的状态构成第二流出状态。
[0061]可动横杆57还具备在按压部60与抵接部61之间朝向上方延伸形成的连动部64。连动部64伴随着可动横杆57的滑动而移动,从而打开/关闭后述超声波发生器72的起动开关75。
[0062]进而,本体部31具备保护盖86,其覆盖包含可动横杆57的局部与压缩弹簧63的部分。在保护盖86上形成有可动横杆57的连动部64可进入的狭缝87。
[0063]接下来,一边参照图2、图3、图5—边对流出装置30的机械部32进行说明。
机械部32具备外壳部70,其被收纳于从本体部31的上方被周壁部35与分隔部36所分隔的空间,外壳部70的上部朝向外方周侧延伸形成从而构成流出装置30的上端开口部34的顶至
ΠΠ ο
[0064]外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