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196756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路,当金属外壳与液体接触,则金属外壳向控制电路发送信号,也能够实现对液位的检测。
[0047]第二实施例
[0048]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二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和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壳体1、盖体12、盛液装置2的结构均可参照第一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加热装置3的实现方式。
[0049 ] 如图4至图6所示,盛液装置2中的开口 21的口径较小,而开口 21下方部分的直径逐渐增大(将直径逐渐增大的部分称为过渡段),盛液装置2的侧壁是位于过渡段下方的部分,侧壁的直径最大。对应的,加热装置3中的连接部31位于盛液装置2中的部分从开口 21下方开始朝向靠近盛液装置2侧壁的方向弯曲,且弯曲后的形状与盛液装置2的侧壁形状基本一致。具体的,以图4的视角为例,连接部31位于盛液装置2内的部分向右侧弯曲,并贴近盛液装置2的侧壁。加热部32连接至连接部31的末端,并垂直于盛液装置2的底面。
[0050]进一步可以将连接部31的弯曲部分和加热部32设置在过渡段的下方,则加热部32被过渡段挡住,从盛液装置2的开口 21向内是看不到加热部32的,一方面提高了视觉效果,另一方面也便于使用者观察盛液装置2内的液位状态。
[0051]而连接部31中用于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端部,可以根据壳体1的形状进行适当调整,例如该端部可进行弯曲,如图4所示。
[0052]加热部32可以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内部设有加热丝。连接部31也可以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与加热部32连通,以使加热丝的引线从连接部31内穿过,再连接至壳体1上的电连接端子。从加热装置3的外观上看,连接部31和加热部32整体呈一根弯曲的金属管。
[0053]为了避免干烧,可以将加热部32尽量接近盛液装置2的底部,使得在液体量较少的时候也能够正常进行加热。
[0054]进一步的,液体加热容器中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伸入盛液装置2内用于测温。具体的,温度传感器4包括固定部41和探测部42,探测部42位于盛液装置2内,并通过固定部42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
[0055]对于温度传感器4的实现方式,也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可采用下面的方式来实现:如图5所示,固定部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其余部分均从开口21伸入盛液装置2内,且位于盛液装置2内的部分朝向靠近盛液装置2侧壁的方向弯曲,弯曲的形状与盛液装置2侧壁的形状基本一致。
[0056]温度传感器4中探测部42设置在固定部41的端部,探测部42可高于加热部32的顶端,在使用过程中,向盛液装置2内添加的液体,其高度应当高于加热部32,以避免干烧。或者也可以将加热部32设置在最高液位线的下方,探测部42设置为位于最高液位线的上方,该最高液位线可以为盛液装置2内壁上的刻度线。温度传感器4的探测部42具体可包括金属外壳和设置于金属外壳内的热敏电阻。
[0057]进一步的,液体加热容器中还可以设置有液位探测器,并通过安装部固定连接至壳体1上。液位探测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用于测量液位的器件。或者,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0058]将温度传感器4中探测部42的金属外壳用于检测液位,金属外壳通过导线连接至液体加热容器中的控制电路,当金属外壳与液体接触,则金属外壳向控制电路发送信号,也能够实现对液位的检测。
[0059]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盛液装置2采用真空玻璃内胆,例如:传统的暖水瓶中采用的真空玻璃内胆,其可以为中间抽成真空的双层玻璃内胆,或多层玻璃内胆。图7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可将玻璃内胆的形状设置成与壳体1的形状相匹配。
[0060]若盛液装置2采用真空玻璃内胆,由于真空玻璃内胆在受到外界剧烈撞击时会发生爆裂,玻璃碎片容易划伤用户,则可以在真空玻璃内胆的外表贴设一层防爆膜7,一方面能在真空玻璃内胆在受到外界剧烈撞击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另一方面,即使发生爆裂,玻璃碎片也不会散落。
[0061]为了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还可以在盛液装置2与壳体1之间填充绝热物质,例如保温棉、泡沫、隔热胶等。
[0062]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对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如图4和图5所示,可以在壳体1的下方设置底座6,底座6上设置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电源接口,该电源接口用于通过电源线插接至外部插座。底座6上还设有电插座,该电插座可凸出设置于底座6的表面,其具体位置可以在底座4的边缘,也可以在底座4的中心。电插座内部布设金属丝或金属片。
[0063]与电插座对应的,在壳体1的底部设置与电插座相匹配的电插头,电插头内也布设有金属丝或金属片,电插头可以与电插座插接,一方面实现电连接,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固定壳体1。该电插头与加热装置3电连接。
[0064]对于上述方案中的液体加热容器,其壳体1和盛液装置2的制作材料和组装过程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0065]壳体1可以采用塑料、陶瓷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对于塑料、不锈钢等容易进行二次变形的材料而言,壳体1的实现方式可采用如下方式:
[0066]壳体1为上端开口底部封闭的结构。在液体加热容器的组装过程中,可以先将壳体1做成上下直径相同的形状,然后将盛液装置2从壳体1的开口由上至下放入壳体1中并与壳体1固定连接。然后,将壳体1的上部进行缩口,使得壳体1的口部尺寸较小,有利于提高保温效果。
[0067]对于陶瓷等不容易进行二次变形的材料而言,壳体1的实现方式可采用如下方式:
[0068]如图1和图4所示,壳体1为上下端均开口的结构,其中,上端开口的口径较小便于提高保温效果,下端开口与一个底盖15可拆卸连接。盛液装置2可以从壳体1的下端放入壳体1中并与壳体1固定连接。将底盖15安装至壳体1的下端开口处,以避免盛液装置2从壳体1的下方脱出。
[0069]当然,采用塑料、不锈钢等容易进行二次变形的材料制成的壳体1而言,也可以采用底盖15与壳体1连接的方式。底盖15与壳体1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卡接或粘接等方式,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螺纹连接的方式,具体的,在壳体1的侧壁下部设置外螺纹,对应在底盖15的内侧壁设置内螺纹,通过螺纹咬合实现壳体1与底盖15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便于在液体加热容器使用过程中更换盛液装置2,也便于排出壳体1与盛液装置2之间残留的液体。
[007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壳体(1)、具有开口(21)且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盛液装置(2)、遮盖所述开口(21)的盖体(12)以及用于给液体加热的加热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连接部(31)和加热部(32),所述加热部(32)从所述开口(21)进入所述盛液装置(2),且通过所述连接部(31)固定连接至所述壳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装置(2)为真空玻璃内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位于盛液装置(2)中的部分沿垂直于盛液装置(2)底面的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位于盛液装置(2)中的部分朝向靠近盛液装置(2)侧壁的方向弯曲,且弯曲后的形状与盛液装置(2)的侧壁形状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入所述盛液装置(2)内的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通过固定部(41)固定连接至所述壳体(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1)位于盛液装置(2)中的部分沿垂直于盛液装置(2)底面的方向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1)位于盛液装置(2)中的部分朝向靠近盛液装置(2)侧壁的方向弯曲,且弯曲的形状与盛液装置(2)的侧壁形状一致。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4)的位置高于加热部(32)的顶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32)的顶端位于最高液位线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4)位于最高液位线上方。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入所述盛液装置(2)内的液位探测器,所述液位探测器通过安装部固定连接至所述壳体(1)上。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和加热部(32)为一体式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包括壳体(1)、具有开口(21)且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盛液装置(2)、遮盖所述开口(21)的盖体(12)以及用于给液体加热的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连接部(31)和加热部(32),所述加热部(32)从所述开口(21)进入所述盛液装置(2),且通过所述连接部(31)固定连接至所述壳体(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能够提高保温效果。
【IPC分类】A47J36/00, A47J36/24, A47J27/21
【公开号】CN205107338
【申请号】CN201520899455
【发明人】王国栋, 史庭飞, 黄理水
【申请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