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9793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炉具的发热盘,具体涉及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
【背景技术】
[0002]电加热炉具都是使用发热盘发热加热锅体,再通过锅体将锅体内的食物煮熟。由于电加热炉具方便且加热效果好,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部分发热盘存在导热慢、消耗能源大、传热效率低、浪费能源、高温玻璃盘盖易破裂等缺点。
[0003]中国申请号为201420666907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发热盘,包括盘体和安装在盘体底部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的下部设有石棉网,该石棉网面积大于或等于盘体的底面面积,同时将盘体的底面封住且紧密贴合;发热管端头穿出在石棉网下部与电源线连接。该发热盘设置石棉网,减少发热管热量的散失,提高传热效率。但存在以下缺陷:其一,设置若干单圈发热管,且发热管中有一部分长度竖直插入盘体底部,虽设置了石棉网,但仍有大部分热量散失,从而发热管的热交换面积小、能源消耗大、节能性能低,另外插入盘体底部的那部分发热管不能及时传热,导致导热慢、加热时间长,且盘盖一般由玻璃材料制成,温度超过700°C极易破裂;其二,盘体没有设置相关防水装置,使用过程中极有可能会有水渗进盘体,而损坏盘体内的电子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面大、导热快、节约电源的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0006]—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包括盘盖、设于盘盖底部的盘体、设于盘体内的发热管,所述盘盖由耐高温防裂材料制成,所述盘体包括盘底和设于盘体上表面四周且中空的盘侧,所述发热管设置成波浪线结构,发热管的一端从盘侧穿入盘体后以圆弧往外折回的方式设于盘底的表面,发热管的另一端穿出盘侧后并固定。
[000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有效防止因盘体的温度过高而损坏其内的电子元件,同时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提高安全性能,所述盘体由耐高温隔热绝缘材料制成。
[0008]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防止发热盘在使用过程中有水渗入盘体,同时保证发热盘与锅体更能稳固接触,同时提升了发热盘整体的美观,所述盘盖与盘体连接处设有不锈钢包边。
[000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减少发热盘的热量从发热管两端向外散失,避免盘体温度过高以影响发热管等电子元件的寿命,所述发热管的两个端头外表面包覆有隔热保温层。
[001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减少发热盘的热量从盘侧与盘底之间的缝隙向外散失,以利于提高热量使用率及减少能源浪费,所述盘侧与盘底为一体制造成型。
[001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发热盘的发热均匀,以提高烹饪的质量,所述发热管均匀设于盘底的表面。
[001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尽量减少热量散失,进一步保证发热盘的导热快,同时保证制作工艺简单,所述盘盖设置成圆柱形结构,且其直径为180?220mm。
[00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尽量减少热量散失,进一步保证发热盘的导热快,同时有效控制成产成本,所述盘盖的厚度为3.5?4mm。
[001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增大发热管的热交换面积,同时保证发热管生产工艺的简单,所述发热管的波浪峰高为2?3mm。
[0015]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防止盘盖超过700°C时出现破裂现象,同时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所述盘盖由铸铁材料制成。
[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7]1、发热管设置单圈波浪线形状,且以圆弧往外折回的方式均匀设于盘体的内腔表面,热交换面积大、热量散失少且发热盘发热均匀,从而导热快、加热时间短,实现节约能源;盘盖采用耐高温防裂材料制成,发热盘温度超过700°C时也不会破裂。
[0018]2、盘体由耐高温隔热绝缘材料制成,防止盘体的温度过高而损坏其内的电子元件,保证发热盘正常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9]3、盘盖与盘体连接处设有不锈钢包边,既提升发热盘的美观,同时防止盘体渗水情况的发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0020]4、发热管两端头外表面包覆有隔热保温层,有效防止热量从缝隙向外泄露,热量利用率高、节约能源,同时避免盘体温度过高以影响发热管等电子元件的寿命。
[0021]5、盘体的结构设置合理,进一步避免热量散失,有效提高传热效率,且制造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0022]6、盘盖、发热盘的形状结构均设置合理,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同时保证其制造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0027]附图标号:1、盘盖,2、盘体,2-1、盘底,2-2、盘侧,3、发热管,4、不锈钢包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2和3所示提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包括盘盖1、设于盘盖I底部的盘体2、设于盘体2内的发热管3,所述盘盖I由耐高温防裂材料制成,最好选择铸铁材料,所述盘体2包括盘底2-1和设于盘底2-1上表面四周且中空的盘侧2-2,所述发热管3设置成波浪线结构,发热管3的一端从盘侧2-2穿入盘体2后以圆弧往外折回的方式设于盘底2-1的表面,发热管3的另一端穿出盘侧2-2后并固定。
[0029]所述盘体2由耐高温隔热绝缘材料制成,有效防止因盘体2的温度过高而损坏其内的电子元件,同时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提高安全性能。
[0030]所述盘盖I与盘体2连接处设有不锈钢包边4,有效防止发热盘在使用过程中有水渗入盘体2内部,提升发热盘整体的美观,同时可避免发热盘上的部件出现偏离现象。
[0031]所述发热管3的两个端头外表面包覆有隔热保温层,有效减少热量从发热管3两端向外散失,同时避免盘体2温度过高而损坏其内的电子元件的。
[0032]所述盘底2-1和盘侧2-2为一体制造成型,有效减少热量从盘底2-1和盘侧2-2之间的缝隙向外散失,大大提高热量使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到达节约能源。
[0033]所述发热管3均匀设于盘底2-1的表面,保证盘体2均匀发热,从而置于发热盘上的锅体均匀受热,提供一个良好的烹饪条件。
[0034]所述盘盖I的直径为180?220mm,盘盖I的直径过大,热量散失多,浪费能源,且制造成本高;盘盖I的直径过小,导致热交换面积小、加热时间长,消耗能源大。
[0035]所述盘盖I的厚度为3.5?4mm,盘盖I的厚度过厚,热量散失多,浪费能源,且制造成本高;盘盖I的厚度过薄,制作工艺难。
[0036]所述发热管3的波浪峰高为2?3mm,发热管3具有较大的热交换面积,同时保证发热管3制作工艺的简单,易于实现。
[0037]当然,上面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描述,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构造以及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包括盘盖(I)、设于盘盖(I)底部的盘体(2)、设于盘体(2)内的发热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盖(I)由铸铁制成,所述盘体(2)包括盘底(2-1)和设于盘底(2-1)上表面四周且中空的盘侧(2-2),所述发热管(3)设置成波浪线结构,发热管(3)的一端从盘侧(2-2)穿入盘体(2)后以圆弧往外折回的方式设于盘底(2-1)的表面,发热管(3)的另一端穿出盘侧(2-2)后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2)由耐高温隔热绝缘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盖(I)与盘体(2)连接处设有不锈钢包边(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3)的两个端头外表面包覆有隔热保温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底(2-1)和盘侧(2-2)—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3)均匀设于盘底(2-1)的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盖(I)设置成圆柱形结构,且其直径为180?22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盖(I)的厚度为3.5?4mm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3)的波浪峰高为2?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即热式耐高温发热盘,包括盘盖、设于盘盖底部的盘体、设于盘体内的发热管,所述盘盖由耐高温防裂材料制成,所述盘体包括盘底和设于盘体上表面四周且中空的盘侧,所述发热管设置成波浪线结构,发热管的一端从盘侧穿入盘体后以圆弧往外折回的方式设于盘底的表面,发热管的另一端穿出盘侧后并固定。本实用新型加热时间短、可即热,耗能少,盘盖耐高温、防破裂,盘体散失热量少、绝缘、安全性能高,同时设置不锈钢包边防渗水、美观,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值得广泛推广。
【IPC分类】A47J36/24
【公开号】CN205251276
【申请号】CN201521017663
【发明人】刘金祥, 刘春
【申请人】浦北县金洋电厨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