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出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61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废水出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灰水的卫生洁具的废水管(waste),以及具有 该废水管的产生灰水的卫生洁具。在本文中,废水管是安装到卫生洁 具出口的配件;并且卫生洁具包括但不限于浴盆、洗手盆或水槽。
背景技术
目前日益需要降低家庭对饮用水的需要,并且同时降低排放至下 水道的废水量。饮用水的家庭使用产生了相当量的灰水,来自包括浴 盆、洗手盆和水槽的卫生洁具。灰水能够重复利用并用于不需要饮用 水的其它目的,例如浇花、冲洗卫生间以及适合循环的洗衣机和洗碗 机。一种收集灰水的已知方法是将卫生洁具产生的所有水都引导至存 储容器。例如,灰水收集在外部集水桶中,所述集水桶具有排水的溢 流口和通向园艺胶管的出口;或者水能收集在埋在地下或者升高的容 器中,这两者都需要使用泵。在埋在地下的容器中,在需要水时,泵 将水从容器中移走;以及在升高的容器中,泵将水输送入容器以便存 储。这些系统收集包含不同数量污染物的灰水。因而,存储容器将收 集污染垃圾,并且存在着有害物质连同灰水一起输送。为了产生可用 灰水,系统安装有过滤器和/或水处理单元以清洁水。此外,这种类型 的系统对于安装在新建筑物中或者装配至现有建筑物的卫生洁具来说 不是节省成本的。另一种已知设备用来收集由很多家用水器具所产生的灰水。由每 种器具所产生的灰水具有不同的污染浓度。水由设备中的阀导向至排水系统或再循环系统。因此,由不同器具所产生的再循环灰水由设备 混合在一起,限制了将灰水应用到用于某一污染浓度可接受之处。而 且,为了将设备装配至现有的管道系统,该系统需要相当程度的改变,因为该设备在其从住宅的流出口处连接至排水系统。通常,灰水将立 即导向至污水排出系统。如所述,具有这种现有技术的灰水系统,已知在排水系统内提供 阀,该阀能将从器具或者卫生洁具排出的水切换到灰水存储容器,或者直接进入排水系统。这种现有技术的一个例子如US 5,313,677所示。 这里,阀提供有用于从浴盆的排水管接收水的第一进口、用于从浴盆 的溢流管接收水的第二进口、通向下水管道的第一出口、以及通向灰 水存储容器的第二出口。阀操作来堵塞第一进口、第一出口,或者仅 堵塞第二出口,并且所有其它部件仍然打开。阀布置为构造入从器具 引出的管道系统的管道,并且复杂的杠杆系统提供来允许阀的远程操 作。这种阀的安装需要房屋内现有管道系统的相当修改,需要通向可 能隐藏在墙壁等内的管道的通路。类似的例子在FR 2830552中示出。再次,该文献描述了提供于来 自卫生洁具(比如水盆或水槽)的出口管道中的阀。再次,为了安装 这种阀,房屋中的管道系统必须进行修改,并且复杂的滑轮系统应用 来允许站立在卫生洁具附近或内部的用户对阀进行远程操作。具有这 两个现有技术文献,因此,阀在管道系统内(而非在卫生洁具处)的 远程定位,导致了复杂性增大。然而,已知在将灰水导向至灰水再循环系统或者排水管之间提供 切换,而无需改变管道系统本身和任何这种已安装阀的远程操纵。尤 其,DE 19613631A描述了一种用于卫生洁具的废水管,其显示为在将 灰水供应至排水系统或者再循环系统之间提供切换。然而,这种废水 管计划与喷水器一起使用,并且因此没有提供堵塞出口,而这是用于 浴盆或水槽中的废水管所需要的。发明内容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用于产生灰水的卫生洁具的废水管解决了现 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其允许将由卫生洁具所产生的灰水有选择地导向 至排水系统,或者导向至灰水再循环系统。另外,然而,为了使废水 管适用于例如浴盆或水槽单元,废水管还布置来提供就堵塞卫生洁具 出口而言的堵塞功能,以使得卫生洁具可充满水。提供具有能有选择地将灰水导向至再循环系统的功能并且还具有用于卫生洁具的堵塞功 能的废水管的优点在于,无需对现有管道系统进行大量改变,并且由 于定位在卫生洁具处的废水管提供了切换和堵塞功能,无需提供复杂 的远程操作布置。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产生灰水的卫生洁具的废水 管,该废水管包括(i) 准许灰水进入的进口;(ii) 用于排出灰水的第一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布置为连接至排 水系统,并且第二出口布置为连接至再循环系统;(iii) 用于将水有选择地导向至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的阀,其中 该阀可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操作,该阀在第一位置将进口连接至第 一出口并且该阀在第二位置将进口连接至第二出口;和(iv) 该阀还包括设计为与进口配合的堵塞元件,其中该阀布置为 可通过堵塞元件的操纵来操作。有利地,废水管能直接装配至产生灰水的卫生洁具,以使得其是 卫生洁具的整体部件。废水管中具有阀,器具便于在每次使用时由用 户在器具处操作该阀。如果水中的污染物足够少,水能直接导向至再 循环系统以重新使用;可选地,如果水包含太多的污染物以致于不能 重新使用,则水被导向至排水系统。阀可具有其中两个出口都关闭的第三位置。有利地,废水管具有 防止水流出的整体阀。有利地,操作阀的装置定位在废水管处,并且因此易于安装。阀能具有布置为可在每个位置之间旋转的套筒。在另一布置中, 阀可通过升高或降低阀中的套筒来操作。套筒可具有第一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布置为在第一位置中与第 一出口对准,并且第二端口布置为在第二位置中与第二出口对准。阀可包括包含套筒的外壳,并且套筒可布置为在套筒旋转时沿着 外壳的长度移动。废水管可还包括凸缘,该凸缘布置为将废水管紧固至卫生洁具的 孔隙的轮缘。凸缘可包括定位在轮缘任一侧的内部凸缘和外部凸缘。 有利地,这个布置在废水管和其所附着的卫生洁具之间形成水密的密封。外壳可包括固定至外壳并且第一套筒可在其中旋转的又一套筒。 外部凸缘可包括该又一套筒的一部分。外部凸缘紧固至孔隙轮缘的下 面,并且包括外壳的一部分。该又一套筒能紧固至外壳,优选地借助 于螺钉。废水管还可包括布置来识别每个位置的触觉装置。有利地,用户 能识别阀的每个位置。触觉装置优选地是定位在两个套筒之间的支在 弹簧上的凹痕和相应切口。第二出口能是双端的。这便于废水管连接至再循环系统,因为仅 一个第二出口必须连接至再循环系统。第一出口可包括一体的收集器。有利地,在没有将标准的收集器 装配至废水管之下,废水管能直接装配至排水系统。第一出口还能包括用于连接至溢流管的装置。有利地,废水管具 有能直接连接至溢流管的龙头。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产生灰水的卫生洁具,其具 有用于盛水的容器和用于将水从容器释放的废水管,该废水管包括(i) 用于灰水进入的进口,该进口定位在容器中并且在使用中布 置为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容器接收水;(ii) 用于从容器排出灰水的第一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布置为连接至排水系统,并且第二出口布置为连接至再循环系统;(iii) 用于将水从进口有选择地导向至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的阀, 其中该阀可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操作,该阀在第一位置将进口连接 至第一出口,并且该阀在第二位置将进口连接至第二出口;(iv) 该阀包括设计为与进口配合的堵塞元件,其中该阀布置为可 通过堵塞元件的操纵来操作。有利地,废水管允许由卫生洁具器具所产生的灰水存储在器具内, 只要灰水不是立即需要用于再循环。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卫生洁具的废水管,该废水管包括用于将水排出至排水系统的第一出口; 用于将水排出至再循环系统的第二出口;和废水管控制元件,布置来为废水管有选择地提供三种操作模式之(i) 允许水从第一出口排出;(ii) 允许水从第二出口排出;或者(iii) 防止水从废水管排出;废水管控制元件可由用户直接手动 地操作。很多其它优选特点和方面涉及从属权利要求。


现在将参照附图仅以举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废水管以 及具有这种废水管的灰水产生器具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废水管的纵向横截面,其具有处 于关闭位置的阀;图2是废水管在阀关闭时的横向横截面; 图3是废水管在阀向排水系统打开时的纵向横截面; 图4是废水管在阀向排水系统打开时的横向横截面; 图5是废水管在阀向再循环系统打开时的纵向横截面; 图6是废水管在阀向再循环系统打开时的橫向横截面;图7是用于废水管的外壳的纵向横截面,该外壳具有一体的收集 器和溢流接头;图8是图7所示外壳沿着B-B线的横截面;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废水管的纵向横截面,并且具有处于向 排水系统开口的位置处的阀;和图10是图9所示废水管的横向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废水管,其安装至废水 器具的出口 1。废水管包括外壳3,外壳3具有用于连接至排水系统的 排水出口 5、用于连接至再循环系统的再循环出口 7且容纳外部套筒 13。外部套筒13固定至外壳3并且为基本上圆柱形。内部套筒25提 供于外部套筒13内。图2示出了排水出口5、再循环出口7以及内部 和外部套筒13、 15的相对位置。外部套筒13与内部套筒25紧密配合,并且这两个套筒为互补形 状,内部套筒25可在外部套筒13内手动地旋转。如图3至6所示, 内部套筒25具有多个与外壳和外部套筒13中的孔隙重叠以将器具中 的水导向至排水出口 5或再循环出口 7或者防止水穿过废水管的端口。 外壳3、内部套筒25和外部套筒13的布置作为阀来操作。外壳3还包括定位在外部套筒13基部处的固定凸起9、以及用于 紧固至出口 1轮缘下侧的外壳凸缘11。外部套筒13还具有用于安装至 出口 1轮缘上侧的套筒凸缘15。废水管由穿过外部套筒13基部进入 固定凸起9的螺钉17固定至出口的轮缘。在螺钉17紧固时,凸缘被 一起推压以夹紧轮缘的任一侧。同一螺钉17还将外部套筒13紧固至 外壳3。外壳3具有将套筒13、 15的内部互连至排水出口 5和再循环出口 7的孔隙。在外部套筒13的侧壁中是排水孔隙19和再循环孔隙21。 排水孔隙19与外壳中连接至排水出口 5的孔隙对准;并且再循环孔隙 21与连接至再循环出口 7的孔隙对准。内部套筒25紧密配合在外部套筒13内。其具有用作塞子的盖26。 手柄35提供于盖的顶部上,手柄可用来手动地操作废水管。内部套筒 25的侧壁具有排水端口 29、再循环端口 31、以及多个进口端口 27。 内部套筒25具有锥形台肩34,其形状相应于外部套筒13的锥形轮缘 16。内部套筒25的基部具有倾斜部件33。外部套筒13具有相应的倾 斜部件23。当内部套筒25在外部套筒13内旋转时,两个倾斜部件23、 33相互作用,使得内部套筒在外部套筒内升高。如图1所示,盖26平放在套筒凸缘15的表面上,并且进口端口 27位于出口 1的轮缘下面,以使得包含在器具中的水都不能进入废水 管。实际上,盖上的水压将维持形成于盖26和套筒凸缘15的表面之 间的水密密封。锥形轮缘14和锥形台肩24增大密封的作用。即使水 进入内部套筒25,其也不能穿过至排水出口 5或者再循环出口 7,因 为两个端口 29、 31都不与排水孔隙19或再循环孔隙21对准。在图3中,内部套筒25已经旋转入第一位置以使废水管向排水出 口5开口。在这个位置,外部套筒25和内部套筒13的倾斜部件23、 33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将内部套筒升高。盖26已经与套筒凸缘15分开,进口端口 27现在位于出口 1的轮缘之上,并且排水端口29与排 水孔隙19对准。器具中的水现在能穿过进口端口 27进入内部套筒25。 水然后能从内部套筒25进入排水出口 5。图5示出了排水端口 29和 排水出口 19的布置。在图5所示的位置,内部套筒25己经旋转入第二位置以使废水管 向再循环出口 7开口。在这个位置,外部套筒25和内部套筒13的倾 斜部件23、 33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将内部套筒升高。盖26已经与套 筒凸缘15分开,进口端口 27现在位于出口 1的轮缘之上,并且再循 环端口 31与再循环孔隙21对准。器具中的水现在能穿过进口端口 27 进入内部套筒25。水然后能从内部套筒25进入再循环出口 7。图6示 出了再循环端口 31和再循环孔隙21的布置。通过操作废水管,用户能将废水导向至排水系统,或者再循环系 统。废水管布置为使得用户能操作阀以使其朝着排水系统开口或者朝 着再循环系统幵口。当阀打开时,用户能操作废水管以移动至另一打 开位置,或者关闭该阀。再循环系统能设计来在将水导向至再循环系统时重新使用水。如 果水适合于再循环,但是还不需要的话,水能留在器具中直到需要。 因而,废水管将器具转变为短时间的存储装置。废水管能装配至现有的器具。首先,如果器具具有现有的废水管, 将其移除。排水出口 5然后装配至现有的排水系统,并且再循环出口 7的一端连接至再循环系统。再循环出口 7的另一端封闭。(在另一实 施例中,再循环出口 7仅具有一端)。外壳凸缘11与出口 1的轮缘对 准,并且外部套筒13穿过出口。通过将外部套筒13紧固至凸起9, 外壳凸缘11和套筒凸缘15将废水管紧固至器具。在外部套筒1X完全 紧固至外壳3之前,确保排水出口 19和再循环出口 21与将外部套筒 13的内部与排水出口 5和再循环出口 7互连的孔隙对准。内部套筒25 然后插入外部套筒13。图7示出了废水管外壳3,其具有连接至排水出口 5的一体收集器 37。 一个龙头提供于收集器靠近排水出口 5的一端处,该龙头连接至 溢流接头39。图8是同一废水管沿着如图7所示B-B线的横向横截面。 将收集器预先装配至废水管便于废水管装配至现有的器具。注意到,图7和8中仅示出了外壳。如图1至6所示的内部和外部套筒13、 25 的相同布置用于这个实施例中。现在将参照图9和IO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这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废水管101包括外部套筒103,其由三个 部件构成上部件1031、中间部件1032和下部件1033。外部套筒103 的上部件1031提供有凸缘115。外部套筒103为大致圆柱形形状,并 且适合于装配入提供于卫生洁具的基部110内的基本上圆形孔内。提 供于套筒103上端处的凸缘115作用来紧靠卫生洁具的基部110的上 表面,以将外部套筒103保持在位。外部套筒103的上部件1031借助 于夹具连接130附着至中间部件1032。密封环131布置在上部件1031 和中间部件1032之间。外部套筒103的中间部件1032提供有通向水 再循环系统的第一孔隙107。考虑到这一点,孔隙107在下文中称为 再循环孔隙。又一孔隙105提供于套筒103与再循环孔隙107相对的 一侧处,并且其用于连接至现有的排水系统。因而,外部套筒103提 供有再循环孔隙107以及排水孔隙105。这两个孔隙都提供于外部套 筒103的中间部件1032内。外部套筒103的中间部件1032基本上延伸至外部套筒103的基部, 并且端部开口。为了封闭外部套筒103的下开口端部,提供下部件 1033,其布置来经由接头140附着至中间部件1032。请注意到,附着 可以经由螺纹配合、水泥粘合、胶粘等。密封环141提供于外部套筒 103的中间部件1032和下部件1033之间。外部套筒103的下部件1033提供有下表面1034,其在外部套筒 103的圆周内侧向内延伸。在下壁1034的内侧上提供竖直壁1036,其 在外部套筒103内侧延伸,并且其由连接壁1035连接。连接壁1035 和竖直壁1036 —起构成了倒U形横截面。定位在外部套筒103的圆周 内侧的竖直壁1036连同中间部件1032的壁一起形成了套筒103底部 中的环形凹陷1040,其在使用中接收下述内部套筒125的下部。外部套筒103因此提供了呈凸缘115形式的适合接头以允许废水 管装配至卫生洁具,并且还提供了通向现有排水系统和再循环系统的 管道接头。然而,为了允许来自卫生洁具的排水切换至排水系统或者 再循环系统,以及还允许废水管执行堵塞作用,提供了内部套筒125,其为基本上圆柱形形状,并且其同心地布置在外部套筒103内,以便 可在外部套筒103内旋转。更具体地,内部套筒125包括基本上圆柱形套筒,具有形成于其 中的孔隙120,在沿着套筒125的一个位置处以使得当套筒125插入 外部套筒130时,孔隙120在布置中处于与外部套筒103的孔隙107 和105相同的高度。内部套筒125的壁向下延伸入由套筒下部件1033 的竖直壁1036和套筒中间部件1032的壁所形成的环形凹陷1040。内 部套筒125的壁的下边缘提供有钩部分127,其在套筒125最大程度 地插入环形凹陷140时,就钩在中间部件1032的壁的下表面上,以将 内部套筒125在外部套筒103内维持在位。在内部套筒125的上端提供有盖部126,其在外部套筒103的凸缘 115上面基本上水平地延伸。在盖部126内形成有多个排水孔127,以 允许水流入套筒125的内部。另外提供有附着至盖部126的手柄135, 并且其能由用户抓住以提供套筒125在外部套筒103内的旋转。套筒125因此装配在套筒103内,并且可在其中旋转。为了提供 套筒125和外部套筒103之间的密封,密封件1151提供于内部套筒125 的盖部126和外部套筒103的凸缘部分115之间,并且密封件122在 内部套筒125和外部套筒103之间提供于内部套筒125中的孔隙120 周围。在操作中,内部套筒125在外部套筒103内可旋转的性质允许废 水管提供三种操作模式,也就是将水从其所安装至的卫生洁具排出至 常规排水系统,将水从卫生洁具排出至再循环系统,以及堵塞卫生洁 具中的出口。这三种功能通过旋转内部套筒125实现,以使得孔隙120 与排水孔隙105对准以将水排出至常规排水系统,与孔隙107对准以 将水排出至再循环系统,或者与孔隙105或107都不对准以执行堵塞 功能。这个操作将在下面参照图IO进一步描述。更具体地,图10是废水管101在外部套筒103中的孔隙105和107 以及内部套筒125中的孔隙120的水平处截取的横截面。图IO示出了 内部套筒125定向为使得孔隙120与排水孔隙105对准,并且处于如 此的位置以使得废水管附着至其上的卫生洁具内的水能通过内部套筒 125的盖部126中的排水孔127流入内部套筒125的内部,并且然后通过与孔隙105对准的孔隙120流出进入常规排水系统。因而,在图 IO所示位置中,水能从卫生洁具排出至常规排水系统。为了堵塞卫生洁具,将内部套筒125旋转,优选地手动地使用手 柄135,至孔隙120不与排水孔隙105对准(甚至部分地对准)也不 与再循环孔隙107对准(甚至部分地对准)的位置。因而,例如,具 有附图所示的具体布置,在任一方向上旋转内部套筒125大约90°将导 致孔隙120不与孔隙105或107对准。替代地,孔隙120将面对外部 套筒103的内壁,并且由于孔隙120周围的密封件122,将防止水离 开。在此情况下, 一旦内部套筒125的内部已经通过排水孔127充满 水,卫生洁具将被有效地堵塞,并且因此能充满水。比如水槽或浴盆 之类的卫生洁具很明显需要这种操作。从内部套筒125的堵塞位置,通过在如前旋转相同的方向上进一 步旋转内部套筒125直到孔隙120与再循环孔隙107对准,废水管能 切换为将水排入再循环系统。在附图所示的具体布置中,这种对准需 要进一步旋转大约90°。在此情况下,孔隙120变得与再循环孔隙107 对准,并且包含在卫生洁具内的水能通过再循环孔隙107从内部套筒 125的内部流入再循环系统。因而,如同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提供了水将排入现有的排水 系统或者再循环系统,并且还提供了堵塞卫生洁具。这种操作借助于 内部套筒的旋转来实现。而且,借助于结合所有三个功能的废水管, 这三个功能通过相对紧凑且可靠的单元实现,不用复杂的远程操作机 构。而且,第二实施例的废水管101还可结合入图7的废水管外壳3, 因而提供一体的收集器。就此而言,外部套筒103和内部套筒125的 布置与图7和8所示的外壳3 —起使用。可以对任何上述实施例进行进一步修改,以提供其它实施例,如 下所述。代替将废水管装配至器具,废水管能预先装配至器具。这种预先 装配的废水管可具有一体的收集器和溢流接头。废水管能借助于这里所述凸缘和螺钉布置之外的方式装配至器 具。废水管能水泥粘合或胶粘至器具。用于操作阀的布置不是必须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能使用任何适 合的布置,例如,内部套筒相对于外壳可仅竖直地或仅水平地移动。 而且,内部套筒能是弹簧加载的。在第一实施例中,盖26用作堵塞元件。在另一实施例中,内部套 筒25可没有盖,那么分离的堵塞元件可用来封闭废水管。在第二实施 例中,堵塞功能由与外部套筒相结合的内部套筒(它们一起形成堵塞 元件)来执行。在任何实施例中,盖能具有定位在其顶面上的手柄35或135以便 于内部套筒的操纵。废水管还可在盖上具有标记以标识不同位置的定 位关闭、向排水系统开口和向再循环系统开口。废水管还能具有触 觉装置,因此用户能检测何时废水管中的阀被关闭或者处于开口位置 之一。例如,内部套筒25或125的外表面和外部套筒3或103上分别 可以有一系列凹痕(dimple)和切口,它们在废水管是不同位置之一 时相互啮合。在优选实施例中,废水管可由用户旋转内部套筒25来操作。注意到,阀能描述为当阀闭合时处于第三位置。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我们已经示出了密封件以在需要的时候 在部件之间提供水密配合。在由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适合塑料制成的其 它实施例中,然而,不需要这种密封,因为这些材料足以提供水密的 密封。
权利要求
1.一种产生灰水的卫生洁具的废水管,该废水管包括(i)准许灰水进入的进口;(ii)用于排出灰水的第一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布置为连接至排水系统,并且第二出口布置为连接至再循环系统;(iii)用于将水有选择地导向至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的阀,其中该阀可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操作,该阀在第一位置将进口连接至第一出口,并且该阀在第二位置将进口连接至第二出口;和(iv)该阀还包括设计为与进口配合的堵塞元件,其中该阀布置为可通过操纵堵塞元件来操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管,其中堵塞元件具有其中两个出口 都关闭的第三位置。
3.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废水管,其中堵塞元件布置为可在 每个位置之间旋转。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管,其中堵塞元件包括具有第一和第 二端口的套筒,第一端口布置为在第一位置中与第一出口对准,并且 第二端口布置为在第二位置中与第二出口对准。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管,其中该阀还包括容纳套筒的外壳, 并且其中套筒布置为在套筒旋转时可沿着外壳的长度方向移动。
6.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废水管,还包括凸缘,其布置为将 废水管紧固至卫生洁具的孔隙的轮缘。
7.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废水管,还包括布置来识别每个位 置的触觉装置。
8.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废水管,其中第二出口是双端的。
9.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废水管,其中第一出口还包括一体 的收集器。
10.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废水管,其中第一出口还包括用于连接至溢流管的装置。
11. 一种产生灰水的卫生洁具,其具有用于盛水的容器和用于将 水从容器释放的废水管,该废水管包括(0用于灰水进入的进口,该进口定位在容器中并且布置为在使 用中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容器接收水;(ii) 用于从容器排出灰水的第一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布置为连 接至排水系统,并且第二出口布置为连接至再循环系统;(iii) 用于将水从进口有选择地导向至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的阀, 其中该阀可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操作,该阀在第一位置将进口连接 至第一出口,并且该阀在第二位置将进口连接至第二出口;(W)该阀包括设计为与进口配合的堵塞元件,其中该阀布置为 可通过操纵堵塞元件来操作。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产生灰水的卫生洁具,第一出口还包括 一体的收集器。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产生灰水的卫生洁具,第一出口 还包括用于连接至溢流管的装置。
14. 一种用于卫生洁具的废水管,该废水管包括用于将水排出至排水系统的第一出口 ; 用于将水排出至再循环系统的第二出口;和废水管控制元件,布置来为废水管有选择地提供三种操作模式之(i) 允许水从第一出口排出;(ii) 允许水从第二出口排出;或者(iii) 防止水从废水管排出; 废水管控制元件可由用户直接手动地操作。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废水管,其中废水管控制元件提供有 手柄元件以帮助所述手动操作。
16. 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废水管,其中废水管控制元件可 旋转地手动操作来选择所述操作模式。
17. 如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废水管,并且还包括触觉 反馈装置,其布置来在操作所述废水管控制元件时给用户关于操作模 式选择的触觉反馈。
18. 如权利要求14至17任一项所述的废水管,其中操作模式是 相互排斥的。
19. 一种产生灰水的卫生洁具,包括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 废水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生灰水的卫生洁具的废水管,该废水管包括(i)准许灰水进入的进口;(ii)用于排出灰水的第一和第二出口(19,21),第一出口(21)布置为连接至排水系统,并且第二出口(21)布置为连接至再循环系统;(iii)用于将水有选择地导向至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的阀,该阀定位在进口和第一和第二出口之间,其中该阀可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操作,该阀在第一位置将进口连接至第一出口并且该阀在第二位置将进口连接至第二出口;和(iv)设计为与进口配合的堵塞(26),其中该阀布置为可通过操纵堵塞来操作。
文档编号E03C1/22GK101268235SQ200680034646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7日
发明者R·乔治 申请人:R·乔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