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几字型板桩的钢筋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226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制备几字型板桩的钢筋笼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桩基基础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几字型板桩的钢筋笼结构。



背景技术:

U型板桩(也称为几字型板桩)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利于制造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尤其适合用于对各类建筑物在施工时的围护使用,如大型的地下建筑、边坡、隧道、港口码头岸墙及河道护岸的整治等。几字型板桩其结构包括其内布置有多根主筋和箍筋桩身,桩身由顶部、位于顶部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腰部、及位于两个腰部底部并向外水平延伸的下翼缘组成,桩身的横截面为由顶部、两个腰部及两个下翼缘构成的几字形;为方便将各几字型板桩拼接在一起形成防护墙,两个下翼缘中,一个下翼缘的侧面设有沿下翼缘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筋,另一个下翼缘的侧面设有沿下翼缘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插槽,凸筋和插槽可相互插配拼接。

几字型板桩制备过程大致如下:将主筋张紧在模具内,然后再逐根将箍筋搁置在张紧的主筋上,箍筋具有上水平边、位于上水平边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斜边、及位于两个斜边底部向外倾斜延伸的下水平边,故箍筋也呈几字型,且各箍筋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箍筋与主筋组合在一起形成几字型板桩的钢筋笼结构,为确保相邻两箍筋间距保持稳定,需要将每根箍筋的上水平边逐一通过钢丝绑扎在主筋上,绑扎过程要在模具内进行,操作不便,费时费力,还不能很好保证各箍筋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

为便于相邻几字型板桩相互拼接形成防护墙,上述桩身的两个所述下翼缘中,一个下翼缘的侧面设有沿下翼缘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筋,另一个下翼缘的侧面设有沿下翼缘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插槽,所述凸筋和插槽可相互插配拼接,因插槽部的结构特点,具有两上下间隔向前延伸的侧壁,上下侧壁间隔形成槽结构,现有箍筋的特点,使得插槽的上下侧壁中没有钢筋骨架结构,导致插槽部分结构相对薄弱,在打桩过程中,插槽部位结构以破损。

综上所述,现有制备几字型板桩的钢筋笼结构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使几字型板 桩中插槽部的强度性能大增的制备几字型板桩的钢筋笼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一次性将所有箍筋置于模具中主筋上的制备几字型板桩的钢筋笼结构,具有操作方便,降低人工成本的优点,同时可进一步增强几字型板状的力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备几字型板桩的钢筋笼结构,包括多根用以搁置在预先布置好的主筋上的呈几字形的箍筋,箍筋具有上水平边、位于上水平边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斜边、及位于两个斜边底部向外延伸的下水平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的一个下水平边的外端固定有一个呈C形的加强筋,C形的加强筋的开口向外,所述加强筋均位于箍筋的同一侧。前述C形也可以采用U形、V形等形状并具有相同技术效果的加强筋,其形状在于匹配几字形板状下翼缘的侧面沿下翼缘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插槽,以增强插槽部位的强度。

作为优选,上述加强筋具有竖直边及位于竖直边上端向外延伸的上横边和位于竖直边下端向外延伸的下横边,竖直边的中部与箍筋的下水平边的外端固定。本加强筋结构外形简单,易于成型,而且竖直边也利于和箍筋的下水平边的外端焊接固定。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各所述箍筋通过连接筋串接在一起而形成一体结构。这样可预先在场地中将各箍筋通过连接筋串接在一起,便于控制各箍筋相邻的间距,加工完成后形成一体结构,使用时,只需将该一体结构一次性搁置在主筋上即可,无需额外绑扎固定,当然也可采用局部的绑扎固定,这种绑扎相较于传统的每根绑扎可节省很多操作时间。

作为优选,我们将上述连接筋固定在箍筋其中一侧的斜边上。因主筋主要设置在底部和顶部,其在腰部位置一般不设置主筋,故连接筋适合固定斜边上,其不仅不会与主筋发生干涉,而且连接筋成型后位于桩身的腰部位置,也对腰部有一定加强作用。

上述连接筋有多根。多根连接筋可以同时固定在一侧的斜边上,也可以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斜边上。多根是指两根或两根以上。

因几字型板桩在打桩过程中,桩身两端受力较大,对几字型板桩两端的强度要求也较高,进一步改进,钢筋笼结构两端各有一段箍筋加密区,钢筋笼结构的其余部分均为箍筋正常区,箍筋加密区的单位长度内箍筋的数量多于箍筋正常区的单位长度内箍筋的数量。对各部位强度区分设置,在保证强度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成本。

作为优选,上述箍筋加密区的长度为50cm~200cm,箍筋加密区中相邻两箍筋之间的间距为8cm~12cm,箍筋正常区中相邻两箍筋之间的间距为15cm~20cm。本加密区的长度及加密区中单位长度中箍筋的间距最为合理,即满足强度要求,又尽量降低成本。

相较于桩尾,打桩过程中,桩头部位直接承受击锤的力量,故对桩头部位的强度要求更高,作为优选,上述钢筋笼结构一端的箍筋加密区其中一部分增设箍筋而形成箍筋超密区,箍筋超密区的单位长度内箍筋的数量多于箍筋加密区的单位长度内箍筋(2)的数 量。有效确保在打桩过程中,桩头不易被打裂或破损,能大大提高桩的施工性能。

作为优选,述箍筋超密区中相邻两箍筋之间的间距为3c m~6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箍筋的两处下水平边中位于同一侧的一个下水平边外端固定有一个呈C形的加强筋,使得呈C形的加强筋在采用本钢筋笼结构成型出的几字型板桩中的插槽形成加强结构,确保该部位的强度有效增强,不易破损,利于打桩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箍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几字型板桩内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搁置在主筋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搁置在主筋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制备几字型板桩的钢筋笼结构,包括多根用以搁置在预先布置好的主筋1上的呈几字形的箍筋2,箍筋2具有上水平边21、位于上水平边21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斜边22、及位于两个斜边22底部向外延伸的下水平边23。

箍筋2的一个下水平边23的外端固定有一个呈C形的加强筋3,C形的加强筋3的开口向外,加强筋3均位于箍筋2的同一侧。C形也可以是C形、U形等形状并具有相同技术效果的加强筋,其形状在于匹配几字形板状下翼缘的侧面沿下翼缘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插槽,以增强插槽部位的强度。

具体的,呈C形的加强筋3由钢筋弯折成型而成,加强筋3具有竖直边31及位于竖直边31上端向外延伸的上横边32和位于竖直边31下端向外延伸的下横边33,竖直边31的中部与箍筋2的下水平边23的外端固定。各所述箍筋2通过连接筋4串接在一起而形成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筋4有两根,焊接固定在其中一侧的斜边22上。

钢筋笼结构从头尾两端开始各形成一段箍筋加密区M1,钢筋笼结构中除掉两端的箍筋加密区M1外其余均为箍筋正常区M2,箍筋加密区M1的单位长度内箍筋2的数量多于箍筋正常区M2的单位长度内箍筋2的数量。箍筋加密区M1的长度为50cm~200cm,箍筋加密区M1中相邻两箍筋2之间的间距D1为8cm~12cm,箍筋正常区M2中相邻两 箍筋2之间的间距D2为15cm~20cm。钢筋笼结构一端的箍筋加密区M1其中一部分增设箍筋2而形成箍筋超密区M3,箍筋超密区M3的单位长度内箍筋2的数量多于箍筋加密区M1的单位长度内箍筋2的数量。箍筋超密区M3中相邻两箍筋2之间的间距D3为3c m~6cm。

加工时,在各箍筋2的其中一侧的斜边22焊接固定在两根连接筋4上,尽量保证各箍筋2的上水平边21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再将弯折成型的呈C形的加强筋3分别焊接在位于同一侧的下水平边23外端,即呈C形的加强筋3位于钢筋笼的同一侧。钢筋笼部分加工完成,再将该一体的钢筋笼结构,如图6所示,搁置在主筋1上,即各箍筋2的上水平边21搁置在位于上层的主筋上,各箍筋2的下水平边23搁置在位于下层的主筋上。

如图3所示,成型后的几字型板桩的桩身由顶部51、位于顶部51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腰部52、及位于两个腰部52底部并向外水平延伸的下翼缘53组成,两个下翼缘53中,一个下翼缘53的侧面设有沿下翼缘5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筋6,另一个下翼缘53的侧面设有沿下翼缘5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插槽7,凸筋6和插槽7可相互插配拼接。对应箍筋的上水平边21位于顶部51内,斜边22位于腰部52内,下水平边23位于下翼缘53内,呈C形的加强筋3位于插槽7位置。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