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液灌浆装置。适用于涌水堵漏灌浆或土层压密灌浆处理工程。
背景技术:
:在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采取压密灌浆加固中,为了提高灌浆压力或者防止浆液无效扩散,或在涌水地层堵水,需要采取水泥水玻璃双液进行灌浆处理;水工建筑物在富水不良地层的地基基础灌浆工程中,为了涌水地带能够有效把水堵住,以及防止浆液不被水稀释的问题,也需要采取水泥水玻璃双液进行灌浆。但由于两种液体如何均匀的混合是确保双液灌浆质量效果的关键,为了达到双液均匀混合的目的,需要研发一种适用于双液的灌浆装置。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双液灌浆装置,以达到双液均匀混合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液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中空的灌浆杆,该灌浆杆内置有内管,内管外壁与灌浆杆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灌浆杆上端经变径接头接双液进浆装置,所述双液进浆装置具有进液管Ⅰ和进液管Ⅱ,其中进液管Ⅰ进液口接高压管接头,该进液管Ⅰ经变径接头连通灌浆杆,进液管Ⅱ连通内管,所述灌浆杆下端经PVC管接头接PVC管;所述灌浆杆下部制有支撑环,灌浆杆外套有灌浆栓塞,该灌浆栓塞下端置于支撑环上,灌浆栓塞上端设有挤压动作机构。所述挤压动作机构具有绞盘和丝杆外套,绞盘套于灌浆杆上并于灌浆杆外壁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外套套于灌浆杆上,丝杆外套置于绞盘和灌浆栓塞之间。所述灌浆栓塞包括依次交替套于灌浆杆上的环形垫片和环形的橡胶塞。所述内管底端与PVC管底端相距3-4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将输送水玻璃的内管设置在输送水泥浆液的管路中间,并且内管底端与PVC管底端相距一定距离,通过该距离使水玻璃与水泥浆液在管路中得到充分的混合,达到双液均匀混合的目的。本实施例中通过绞盘挤压灌浆栓塞,当一组橡胶塞膨胀直径均大于钻孔直径时,其一组橡胶塞就紧贴于孔壁上,此时下方灌浆段就已具备灌浆施工条件,该灌浆装置具有操作简便,封隔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应用于孔径为110mm或130mm灌浆孔12中,能使水泥水玻璃双液均匀混合的双液灌浆装置,该装置包括灌浆杆5,灌浆杆5内中空,且中空部位设置有内管11,内管11外壁与灌浆杆5内壁之间留有可供水泥浆液通过的环形通道。在灌浆杆5上端设有内丝扣,该丝扣与变径接头3连接,而变径接头3上端的丝扣又与双液进浆装置2连接。本例中双液进浆装置2具有进液管Ⅰ21和进液管Ⅱ22,其中进液管Ⅰ21上端的进液口接高压管接头1并通过灌浆胶管与灌浆泵形成供浆管路,进液管Ⅰ出液口通过变径接头3与灌浆杆5内的环形通道连通;进液管Ⅱ22为Z字型接头,进液管Ⅱ22的进液口通过胶管与供水玻璃的泵连接,进液管Ⅱ22的出液口连通内管11。灌浆杆5下端经PVC管接头9接PVC管10,并且内管11底端与PVC管10底端相距3-4m。本实施例在灌浆杆5下部制有支撑环51,灌浆杆外套有灌浆栓塞,灌浆栓塞下端置于支撑环51上,该灌浆栓塞由3~6个橡胶塞7和3~6个垫片8组成,橡胶塞7与垫片8依次交叉串联在灌浆杆5上。本例在灌浆栓塞上方依次设有丝杆外套6和绞盘4,其中绞盘4套于灌浆杆5上并于灌浆杆外壁的外螺纹螺纹连接,丝杆外套6套于灌浆杆5上,该丝杆外套置于绞盘4和灌浆栓塞之间。本实施例中各部件的具体尺寸如下:高压管接头1长100mm,全长中空直径为22mm,外径尺寸自上而下为:上端长30mm为ZG1寸扣1寸11牙55°锥形管螺纹,中间长30mm为外径50mm圆柱,底端长40mm为1寸6扣的57所接头锥度螺纹。双液进浆装置2中进液管Ⅰ21长245mm,进液管Ⅰ21上下两端分别为1寸6扣的57所接头锥度螺纹,中间部分中空内径22mm,外径尺寸57mm,另在进液管Ⅰ21距离上端85~130mm和140~185mm范围,交叉90°分别铣成对称尺寸为46mm的切口,并在下切口的中部设一内孔为6mm的Z字型进液管Ⅱ22,其中进液管Ⅱ22外端露出在进液管Ⅰ21管壁外,接口为M14×1.5外螺纹,该丝扣与供水玻璃用的胶管连接;而进液管Ⅱ22的另一端内螺纹,该内螺纹直接与M14×1.5中空内管连接。变径接头3长105mm,其中上端75mm外径为57mm,内设1寸6扣的57所接头锥度螺纹,底端30mm为M38×2外螺纹,该螺纹与灌浆杆5上端内螺纹匹配,其中空内径为22mm。绞盘4厚为40mm,直径为80mm,中空螺纹小径为47mm、大径为50mm,牙型半角为5°的螺纹,它与灌浆杆5外螺纹匹配;另在直径80mm圆柱外,径向对称焊接有2根长20cm直径为20mm的圆钢。灌浆杆5总长1060mm,其中长1000m,直径为50×6.5mm无缝钢管和长70mm的1寸铁水管焊接而成,灌浆杆上部长80mm为直径46mm圆柱,中部长为80~450mm螺纹部分,设有小径为47mm、大径为50mm,牙型半角为5度的螺纹,该螺纹与绞盘4内螺纹匹配;在450~970mm之间段为直径50mm圆柱,在970~1000mm之间焊有直径外70mm的圆环,形成支撑环51;灌浆杆底端为长60mm的1寸铁水管,其中底端30mm为1寸水管扣。丝杆外套6长为200mm,其上下两端长15mm,外径为75mm、其余长170mm,中空直径为51mm,外径尺寸为60mm,与2寸自来水铁管焊接而成。橡胶塞7长100mm和垫片8长15mm,内径均为51mm,其余尺寸如下表所示。规格内径(mm)外径(mm)长度(mm)垫片外径(mm)1105110610010613051126100126管接头9为1寸PVC管连接头,长45mm,上端与灌浆杆底端1寸自来水铁管丝扣连接,另一端与PVC管10连接,其长度应短于孔深0.50m。内管11为14×3.5mm无缝钢管,长度在1500~2000之间,两端螺纹为M14×1.5,内管与内管之间用标准件接头连接,其长度应短于PVC管10总长的3-4m。本实用例的安装工艺流程是:灌浆杆5上端通过变径接头3与双液进浆装置2连接,在双液进浆装置的上端用丝扣与高压管接头1连接;灌浆杆5距离底端60mm设一支撑环51,支撑环51上方依次垫片8、橡胶塞7交叉装上5个橡胶塞7和6个垫片8;然后套上丝杆外套6和绞盘4。当需要把双液混合装置放入灌浆孔时,先把PVC管10与PVC管接头9连接;然后把双液进浆装置2用内管11延长后放入PVC管10内,最后通过PVC接头9与灌浆杆5底端1寸铁管连接,其内管11的长度应短于PVC管总长3-4m,而PVC管底端应距离孔底0.50m控制;安装本装置时,只要把橡胶塞7部分放入孔内,而丝杆外套6及以上留在地面以上。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通过绞盘4在灌浆杆5丝杆部位中顺时针旋转,绞盘4上端的丝杆部位就会不断增长,此时,丝杆外套6处于受压状态。随着绞盘4在灌浆杆5上旋转圈数的增加,串联在灌浆杆5的橡胶塞7就会不断挤压,当所有橡胶塞7膨胀直径均大于孔径时,橡胶塞紧贴于孔壁上。选择一泵供水泥浆液,水泥浆液先通过胶管从高压管接头1流入,经过进液管Ⅰ21、变径接头3、灌浆杆5、PVC管接头9和PVC管10流到孔底;另配供水玻璃泵一台,水玻璃通过高压胶管与进液管Ⅱ22进口端流入,从内管11底端流出。由于水玻璃内管设在水泥浆液管路中间,并且内管底端与PVC管10底端相距3-4m,通过该距离使水玻璃与水泥浆液在管路中得到充分的混合,从而使PVC管10内流出的混合浆液呈膏状状态,防止了在涌水地层灌浆,水泥浆液容易被水稀释,或者防止浆液在空隙较大地层导致无效扩散的问题。当灌浆结束,绞盘4逆时针旋转解除内外管的受力,使串联在灌浆杆5的一组橡胶塞7通过自身弹力恢复到原来形状。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