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水式橡胶子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2608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水式橡胶子堤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堤坝领域,具体为一种充水式橡胶子堤 。



背景技术:

橡胶坝,又称橡胶水闸,使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作为受力骨架,内外涂覆橡胶作为保护层,再将其锚固与底板上成封闭状的坝袋,通过充排水管路用水(气)将其充胀形成的袋式挡水坝。并且可更具需要调节坝高,控制上游水位,以发挥灌溉、发电、航运、防洪、挡潮等效益,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橡胶子堤,大都为整体式结构,堤坝长度不能有进行实时调整,使用不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充水式橡胶子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水式橡胶子堤,包括子堤胶囊和连接件,所述子堤胶囊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卡槽,所述子堤胶囊均通过连接卡槽与连接件滑动卡接固定,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滑动卡接在子堤胶囊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子堤胶囊的外侧壁中部开设有榫槽,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侧壁与榫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榫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组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分别与防护布的两端卡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子堤胶囊的数量与连接件的数量为三比一对应的结构,且子堤胶囊的外部设有高强力耐老化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和第二连接件的外侧壁均敷设有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与榫头或榫槽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槽孔。

优选的,所述防护布包括聚乙烯织物层、聚乙烯涤纶短纤维织物层和高强度耐老化橡胶涂覆织物层,所述聚乙烯织物层的上方依次敷设有聚乙烯涤纶短纤维织物层和高强度耐老化橡胶涂覆织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充水式橡胶子堤,通过将橡胶子堤分为子堤胶囊和连接件的方式,通过多个字体胶囊与连接件,插接固定,形成堤坝的整体结构,并且在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和第二连接件的外侧壁对称设有榫头和榫槽,方便个橡胶子堤之间进行连接,使得橡胶坝的使用更加的灵活,能够更具现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适用性更加广泛,并且通过在第一连接件的内侧和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的方式,通过位于子堤胶囊两端的限位槽来与防护布进行固定,通过防护布在子堤胶囊外部进行防护,并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处敷设有密封胶层,防止多个橡胶子堤连接时,出现渗漏的现象,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子堤胶囊、2连接件、3卡槽、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榫槽、7榫头、8限位槽、9防护布、10密封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充水式橡胶子堤,包括子堤胶囊1和连接件2,子堤胶囊1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卡槽3,子堤胶囊1均通过连接卡槽3与连接件2滑动卡接固定,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分别滑动卡接在子堤胶囊1的两端,其中第一连接件4远离子堤胶囊1的外侧壁中部开设有榫槽6,第二连接件5的外侧壁与榫槽6相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榫头7,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的内侧均开设有限位槽8,两组限位槽8的内部分别与防护布9的两端卡接固定。

子堤胶囊1的数量与连接件2的数量为三比一对应的结构,且子堤胶囊1的外部设有高强力耐老化橡胶层。

第一连接件4的外侧壁和第二连接件5的外侧壁均敷设有密封胶层10,密封胶层10与榫头7或榫槽6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槽孔。

防护布9包括聚乙烯织物层、聚乙烯涤纶短纤维织物层和高强度耐老化橡胶涂覆织物层,聚乙烯织物层的上方依次敷设有聚乙烯涤纶短纤维织物层和高强度耐老化橡胶涂覆织物层。

工作原理:当人们使用该充水式橡胶子堤,通过将橡胶子堤分为子堤胶囊1和连接件2的方式,通过多个子堤胶囊1与连接件2,插接固定,形成堤坝的整体结构,并且在第一连接件4的外侧壁和第二连接件5的外侧壁对称设有榫头7和榫槽6,方便个橡胶子堤之间进行连接,使得橡胶坝的使用更加的灵活,能够更具现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适用性更加广泛,并且通过在第一连接件4的内侧和第二连接件5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8的方式,通过位于子堤胶囊1两端的限位槽8来与防护布9进行固定,通过防护布9在子堤胶囊1外部进行防护,并且第一连接件4与第二连接件5的连接处敷设有密封胶层10,防止多个橡胶子堤连接时,出现渗漏的现象,安全性更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