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利水电闸门迎水面防冰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259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利水电闸门迎水面防冰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闸门防冷冻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利水电闸门迎水面防冰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科技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的水利水电也在不断的发展,可是在大自然面前有很多人类不可抗力的环境,在水利水电方面,在寒冷的冬天,闸门迎水面由于结冰而不能工作,因此,一种闸门迎水面防冰冻装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某些闸门迎水面防冰冻装置功能比较的单一,价格昂贵,质量参差不齐,且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防冰冻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导致闸门迎水面无法正常工作等情况,这样便会造成水利水电无法运行的问题,因此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利水电闸门迎水面防冰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利水电闸门迎水面防冰冻装置,包括混凝土层、保温层、加热层、混凝土墩、承重柱、机体、迎水面一、迎水面二、迎水面三、PPR水管和热反射膜,所述机体的前方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前方安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前方安装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中心处安装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左右侧安装有混凝土墩,所述混凝土墩的左侧安装有迎水面一,所述迎水面一的右侧安装有迎水面二,所述迎水面二的右侧安装有迎水面三,所述迎水面三的右侧安装有迎水面四,所述加热层的前表壁安装有热反射膜,所述热反射膜的前表壁安装有PPR水管,所述PPR水管的上方安装有塑料固定套。

优选的,所述PPR水管的上方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左侧安装有进水口。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右侧安装有升降板。

优选的,所述PPR水管的上方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安装有出口。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中心处安装有加热板。

本实用新型中,在新型多功能水利水电闸门迎水面防冰冻装置上设置有不同层次的作用层,不同层次发挥的作用各不同,可以在寒冷的冬天保证不会出现在闸门迎水面冰冻的情况,不仅能够保持常温而且还能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加热,防止冰冻情况的发生,在加热层内放置的可拆卸PPR水管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设备的使用寿命,且该设备能快速的将水升温,并具有优良的温度控制性能,同时,在长久使用后,可将内部的某些结构进行拆卸更换,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利水电闸门迎水面防冰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利水电闸门迎水面防冰冻装置的加热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层、2,保温层、3,加热层、4,混凝土墩、5,承重柱、6,机体、7,迎水面一、8,迎水面二、9,迎水面三、10,迎水面四、11,升降板、12,加热箱、13,加热板、14,PPR水管、15,进水口、16,固定片、17,塑料固定套、18,热反射膜、19,水泵、20,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利水电闸门迎水面防冰冻装置,包括混凝土层1、保温层2、加热层3、混凝土墩4、承重柱5、机体6、迎水面一7、迎水面二8、迎水面三9、PPR水管14和热反射膜18,机体6的前方设置有混凝土层1,混凝土层1的前方安装有保温层2,保温层2的前方安装有加热层3,加热层3的中心处安装有承重柱5,承重柱5的左右侧安装有混凝土墩4,混凝土墩4的左侧安装有迎水面一7,迎水面一7的右侧安装有迎水面二8,迎水面二8的右侧安装有迎水面三9,迎水面三9的右侧安装有迎水面四10,加热层3的前表壁安装有热反射膜18,热反射膜18的前表壁安装有PPR水管14,PPR水管14的上方安装有塑料固定套17,PPR水管14的上方安装有加热箱12,加热箱12的左侧安装有进水口15,机体6的右侧安装有升降板11,PPR水管14的上方安装有水泵19,水泵(19)的右侧安装有出口20,加热箱12的中心处安装有加热板13。

工作原理:当使用该新型多功能水利水电闸门迎水面防冰冻装置时,首先将水送入进水口15进入加热箱12,在加热板13的作用下将流过的水进行加热,再流入保温层3内的PPR水管14内,水再经过水泵19从出口20流出,这时再在热反射膜18的反射作用下保温层3温度开始上升,因此闸门的各迎水面表层温度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从而防止冰冻,至此设备完整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