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头护舷维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236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码头护舷维修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码头D型护舷进行维修的维修平台,属于码头维修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港口码头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码头护舷进行定期维修。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针对码头D型护舷维修的专用维修平台,大多采用汽车式起重机或码头沿线起重机配合,用吊筐吊人作业。这种作业方式有以下缺陷:首先,施工过程中,存在吊车或门座式起重机动作失灵,或起升钢丝绳断裂的危险,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会造成维修人员坠落,严重威胁维修人员的的人身安全;其次,施工过程中,吊筐左右摆动较大,易造成施工人员磕碰,酿成安全事故;再有,维修中的备件及工具不能及时传递,造成影响作业进度。因此,目前的起重设备结合吊筐的作业方式亟待改进,以保证安全生产和维修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码头护舷维修平台,这种维修平台能够平稳地吊挂在码头护舷上,不会发生掉落,可以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护舷维修效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码头护舷维修平台,它包括护栏、平台底板、挂架、横梁、爬梯,护栏由金属管件焊接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平台底板焊接在护栏的底面上,挂架为两个,两个挂架下部分别焊接在护栏两侧的上部,挂架上部有挂钩向后侧伸出,挂钩与码头护舷相连接,两个挂架之间由横梁相连接,在护栏内安装爬梯,爬梯的下端与平台底板相连接,爬梯的上端与挂架上端相连接。

上述码头护舷维修平台,所述两个挂架的上端分别焊接有吊耳,吊耳与起重设备的吊钩相匹配。

上述码头护舷维修平台,所述护栏下部两侧的后部分别焊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垂直于护栏的后面,支撑杆与码头护舷相对。

上述码头护舷维修平台,所述护栏内安装有工具箱,爬梯外侧安装有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护栏、平台底板、挂架、横梁、爬梯、支撑杆组成一个可吊装的框架结构,工作时由起重机械吊挂在码头护轮坎上,人员通过爬梯进入维修平台内实施作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输方便、制作容易,可以平稳地吊挂在码头护舷上,不会发生摇晃和掉落,可以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维修人员通过爬梯进入维修平台进行维修施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护舷维修的质量和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护栏1、平台底板2、挂架3、横梁4、爬梯5、吊耳6、支撑杆7、工具箱8、防护罩9、护轮坎10、D型护舷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护栏1、平台底板2、挂架3、横梁4、爬梯5、吊耳6、支撑杆7、工具箱8、防护罩9组成。

图中显示,护栏1由金属管件焊接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平台底板2焊接在护栏1的底面上,护栏1下部两侧的后部分别焊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垂直于护栏1的后面,支撑杆7与码头护舷相对。支撑杆7的端部紧贴码头墙面,保持维修平台的稳定性。

图中显示,挂架3为两个,两个挂架3下部分别焊接在护栏1两侧的上部,挂架3上部有挂钩向后侧伸出,挂钩与码头护舷相连接,两个挂架3之间由横梁4相连接。工作时由起重机械将挂架3吊挂在码头护轮坎10上,挂架3的挂钩勾住码头护轮坎。

图中显示,在护栏1内安装爬梯5,爬梯5的下端与平台底板2相连接,爬梯5的上端与挂架3上端相连接,爬梯5外侧安装有防护罩9。维修作业时,维修人员通过爬梯5进入平台进行维修施工。

图中显示,两个挂架3的上端分别焊接有吊耳6,吊耳6与起重设备的吊钩相匹配。工作时,起重设备的吊钩通过吊耳6将维修平台吊挂到码头护舷上。

图中显示,护栏1内安装有工具箱8,便于维修人员使用和更换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护栏1用30*30mm方管焊接焊接,横梁4、挂架3、爬梯5及平台底部四框用50*50mm方管焊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