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做施工围堰的固定式柔性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015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做施工围堰的固定式柔性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做施工围堰的固定式柔性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河海航运规模不断加大,船舶吨位和航速也不断增加,河海桥梁大量兴建,船与桥矛盾日益突出,重特大船撞桥事故整体呈上升趋势,且造成陆上交通中断,航道受堵,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恶果。为此,有必要设置成熟的防船撞设施保障桥梁的安全。

目前工程中使用的钢围堰主要用于承台浇筑混凝土,完工后拆除,不仅加大工程量拖延工程进度,且易造成资源浪费。即使不拆除作为防护设施使用,发生碰撞后,施工维养难度大,价格昂贵,不适用于低等级撞击的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做施工围堰的固定式柔性防撞装置,同时满足桥墩施工及防船撞两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兼做施工围堰的固定式柔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

自内向外包括钢围堰和防撞护板,钢围堰环设在承台外周,防撞护板环设在钢围堰外周,钢围堰与防撞护板之间设置的多组耗能元件。

所述钢围堰为钢制结构,由内外壁板以及内外壁板之间设置的增强肋骨构成。

所述防撞护板上下边沿向内折弯。

所述耗能元件包括上下两层,防撞护板与耗能元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所述防撞护板为钢板或耐磨板,耐磨板选用聚四氟乙烯板、改性聚四氟乙烯板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

所述耗能元件为弹性吸能元件,选用天然橡胶、异戊橡胶、高阻尼橡胶、聚氨酯弹簧、PE、EVA、聚脲弹性体或其中任意两种材料的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调整,兼具桥墩施工及防船撞两种功能。采用固定的方式环套于承台上,内部钢围堰通过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缓冲吸能功效。设在钢围堰与防撞护板之间的耗能元件,在撞击发生时,通过压缩变形存储撞击能量,延长撞击时间,减小撞击力。外部防撞护板,在船舶撞击时带动耗能元件进行整体作用,并起到拨转船头导向的作用。节约成本,减少材料和工序上的浪费,保证桥梁的正常服役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截面示意图。

图中,1-防撞设施主体,2-钢围堰,3-防撞护板,4-内外壁板,5-增强肋骨,6-耗能元件,7-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做施工围堰的固定式柔性防撞装置,不仅有承台施工围堰的作用,还可起到船舶、漂浮物等撞击承台的防护效果,自内向外包括钢围堰2和防撞护板3,钢围堰2环设在承台9外周,防撞护板3环设在钢围堰2外周,钢围堰2与防撞护板3之间设置的多组耗能元件6,实现对桥墩的360度全方位防护。

所述钢围堰2为钢制结构,由内外壁板4以及内外壁板4之间设置的增强肋骨5构成,固定于承台周围,可同时满足桥墩施工及防船撞两种功能,在发生碰撞时,其通过塑性变形,延长撞击时间,具有一定的缓冲吸能功效。

所述防撞护板3上下边沿向内折弯。防撞护板3为钢板或耐磨板,耐磨板选用聚四氟乙烯板、改性聚四氟乙烯板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防撞护板3能增大撞击面积,同时增强抗撞能力,整体性能好,通过整体协同耗能,降低船舶撞击力,同时对船舶进行一定的导向作用,使船舶动能大部分保留在船上,对桥墩及船舶都起到保护效果。

所述耗能元件6整齐布置在钢围堰2与防撞护板3之间,共布置上下两层,其通过弹性压缩或拉伸变形存储撞击能量,延长撞击时间,减小撞击力。耗能元件6为弹性吸能元件,选用天然橡胶、异戊橡胶、高阻尼橡胶、聚氨酯弹簧、PE、EVA、聚脲弹性体或其中任意两种材料的复合材料。

钢围堰2、防撞护板3采用焊接或一次性成型的工艺方法进行连接,耗能元件6与钢围堰2及防撞护板3采用螺栓连接的工艺方法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钢围堰既可作为承台施工时的挡水结构及承台混凝土浇注用的模板,又可作为防船撞设施的一部分,其适应刚度匹配及工法需求,满足水的压强变化、混凝土的应力及水的波浪力,具有可靠的整体性和良好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