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环形给水装置的蓄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183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排污功能的储水、蓄水池,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有环形给水装置的蓄水池。



背景技术:

储水、蓄水池,一般居民区里蓄水作用,有些还是水厂生产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储水和配水的结构。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储水、蓄水池是一种比较常见而又特殊的建筑物,它的施工需要特别精心和讲究技艺,如果施工质量不好,轻则造成永久性渗漏水,重则报废不能使用。储水、蓄水池内储水分在长期沉积下会含有一定量的污物,传统储水、蓄水池在排污时,不仅需要人力控制池子排污,而且污染物无法聚集,在排污时只能排除小部分的污物,同时,大量的水会顺着排污管排除池外,导致排污不彻底,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环形给水装置的蓄水池,设置有环形给水装置在给水的同时形成旋流,能够使排污顺利进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环形给水装置的蓄水池,包括设置有筒形蓄水腔体的水池主体、设置在水池主体上的环形给水装置、与水池主体的底部连通的排污通道,关键在于:所述环形给水装置中包括环形给水通道、与环形给水通道相切并与其连通的给水管及在所述环形给水通道设置的方形出水口。

进一步的,在环形给水通道的底部设有疏水板。

进一步的,所述疏水板的高度小于环形给水通道矩形截断面的高度并且沿水流方向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水池主体的底部呈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还包括虹吸排污管,所述虹吸排污管的吸入端位于水池主体的锥形底部、排出端位于水池主体外部。

进一步的,在排污通道设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在水池主体的内壁设置环形给水装置,在给水的同时能够形成旋流,搅动水池底部的污物,在排污管和/或虹吸排污管的排污下,保证排污的顺利进行;当水池被灌满后,虹吸排污管开始工作,自动将池中污物以及少量的水分吸入并排除池外,当水位下降至开关位置以下,则停止排污,实现自动排污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环形给水装置的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是水池主体,2是排污通道,3是环形给水通道,3-1是方形出水口,4是给水管,5是疏水板,6是虹吸排污管,7是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环形给水装置的蓄水池,包括设置有筒形蓄水腔体的水池主体1、设置在水池主体1中蓄水腔体内壁上的环形给水装置、与水池主体1的底部连通的排污通道2,关键在于:所述环形给水装置中包括环形给水通道3、与环形给水通道3相切并与其连通的给水管4及在所述环形给水通道3设置的方形出水口3-1。

方形出水口3-1沿环形给水通道3的周向均匀设置,为使各出水口出水量大体上保持一致,在环形给水通道3的底部设有疏水板5并且疏水板5的高度小于环形给水通道3矩形截断面的高度并且沿水流方向递减。

为便于污物的收集和排放,水池主体1的底部呈锥形。蓄水池还包括虹吸排污管6,虹吸排污管6的吸入端位于水池主体1的锥形底部、排出端位于水池主体1外部。通过设置排污开关,当水池被灌满后,虹吸排污管开始工作,自动将池中污物以及少量的水分吸入并排除池外,当水位下降至开关位置以下,则停止排污,实现自动排污功能。在该虹吸排污管6的吸入端设有过滤层以过滤掉较大的污物,防止这些污物堵塞虹吸管内,进一步保证了排污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排污通道2设有电磁阀7,在控制排污通道2的打开和关闭。通过对电磁阀7的控制,可以在水位不满足虹吸管自动排污的情况下,实现水池排污,有效地保证了排污工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