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清淤管道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0930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易清淤管道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易清淤管道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地面泥沙和其他杂质会随着雨水一起排入管道井,因而管道井等排水措施的清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管道井等排水措施多采用沉泥式管道井,经过长期积累,井内会有大量的泥浆及杂质,需要及时清理。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54756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易清淤检查井,包括井筒、井盖、沉淀桶、负重绳、井盖挂钩、底座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沉淀桶放置在底座上,负重绳悬挂在井盖挂钩上。

上述检查井在沉淀桶内设置滤网,通过负重绳用起重设备将沉淀桶直接从检查井内吊起,倒出垃圾杂物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检查井的清淤工作,但是由于滤网只能过滤掉大颗粒杂物,很难将管道井内的泥浆有效排除,泥浆在管道井内淤积时间长,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对清淤工作人员容易造成很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清淤功能的雨水管道井,具有清淤功能,有效将管道井内泥浆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易清淤管道井,包括管道井本体,以及盖合在管道井本体开口处的井盖,所述管道井本体内设有沉泥槽,所述沉泥槽内设有可拆卸的清淤桶;所述清淤桶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清淤桶开口上罩设有滤网,所述清淤桶下端设有可拆卸的桶底,所述桶底上均布有若干通孔,所述清淤桶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桶底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防止桶底脱出的防脱机构,所述清淤桶开口处的外侧壁上设有上提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沉泥槽内设置清淤桶,清淤桶的设置方便将管道井内泥浆排出,清淤桶开口上设有滤网,滤网可以过滤掉从管道井开口落入的外来杂物,清淤桶下端设有可拆卸的桶底,桶底上布满通孔,方便清淤桶桶底的清理和更换,清淤桶可以多次反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经济又环保,在清淤桶侧壁上设有上提结构,上提结构的设置方便手的持握,当清淤桶内积满淤泥,淤水从桶底的通孔中流出,淤泥截留在清淤桶内,可以方便将清淤桶从沉泥槽从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淤桶桶底分体设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桶底和第二桶底,所述第一桶底和第二桶底活动设置在清淤桶内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淤桶的桶底分体设置,且分体设置的桶底可拆卸设置在清淤桶内侧壁上,方便清洗和维护,当桶底局部损坏时可以局部更换,不需要整体遗弃,经济又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淤桶底部沿其径向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两端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固定轴上设有弹性对开合页,所述第一桶底和第二桶底分别对应设置在弹性对开合页的两侧并可绕弹性对开合页翻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允许泥浆按照规定方向流动,而不允许泥浆反向流动,从而完成泥浆的打捞,清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弹性对开合页活动面向上,弹性对开合页两叶片最大夹角为18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只允许泥浆向上流动,而不允许泥浆向下流动,从而完成泥浆的打捞,清淤效果好,弹性对开合页的两叶片最大夹角为180度,从而实现快速清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淤桶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滑槽,方便固定轴沿着滑槽顺畅的滑入安装座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机构设置在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轴沿着滑槽滑入安装座后不容易脱出,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机构包括内嵌设置在安装座内的凹槽,设置在凹槽内的弹性连接件,以及设置在弹性连接件上的楔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机构结构简单,有效避免固定轴从安装座上脱出,结构稳定,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泥槽底部设有固定清淤桶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沉泥槽内侧壁的固定凸块,以及设置在固定凸块上的卡接口,所述卡接口沿沉泥槽内侧壁环设一周,所述卡接口开口大小与清淤桶桶壁厚度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淤桶稳定固定在沉泥槽内侧壁上,结构稳定,不会产生摇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淤桶的上提结构为金属提手或塑料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淤桶上提结构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清理淤泥时手的持握,上提结构采用金属提手或塑料提手制造,原材料便宜,制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直径为12mm-14mm 。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设置方便进入清淤桶内水的沥出,还能减小泥沙落入沉泥槽,减轻了清淤桶的重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沉泥槽内设置清淤桶,清淤桶的设置方便将管道井内泥浆排出,清淤桶开口上设有滤网,滤网可以过来掉从管道井开口落入的外来杂物,清淤桶下端设有可拆卸的桶底,桶底上布满通孔,方便清淤桶桶底的清理和更换,清淤桶可以多次反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经济又环保,在清淤桶侧壁上设有上提结构,上提结构的设置方便手的持握,当清淤桶内积满淤泥,淤水从桶底的通孔中流出,淤泥截留在清淤桶内,可以方便将清淤桶从沉泥槽从取出;

其二,清淤桶的桶底分体设置,且分体设置的桶底可拆卸设置在清淤桶内侧壁上,方便清洗和维护,当桶底局部损坏时可以局部更换,不需要整体遗弃,经济又环保;

其三,清淤桶底部沿其径向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设有弹性对开合页,弹性对开合页活动面向上,弹性对开合页两叶片最大夹角为180度,从而只允许泥浆向上流动,而不允许泥浆向下流动,改善泥浆的打捞,清淤效果好,弹性对开合页的两叶片最大夹角为180度,从而实现快速清淤效果;

其四,清淤桶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固定轴的安装座,固定轴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座内,安装座方便固定轴的固定,固定轴安装和拆卸方便;

其五,凹槽内设有防脱机构,有效避免固定轴从安装座上脱出,结构稳定,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清淤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清淤桶桶底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沉泥槽内侧壁上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清淤桶内侧壁上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方向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道井本体;2、井盖;3、沉泥槽;4、清淤桶;5、滤网;6、桶底;61、第一桶底;62、第二桶底;7、防脱机构;71、凹槽;72、弹性连接件;73、楔形块;8、固定机构;81、固定凸块;82、卡接口;9、通孔;10、上提结构;11、固定轴;12、弹性对开合页;13、安装座;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易清淤管道井,参照图1,包括管道井本体1,在管道井本体1的开口处盖有井盖2,在管道井本体1内设有沉泥槽3,在沉泥槽3内设有清淤桶4,清淤桶4可拆卸设置在沉泥槽3内。

参照图2,清淤桶4上端开口设置,在清淤桶4开口上罩设有滤网5,在清淤桶4下端设有桶底6,桶底6可拆卸设置在清淤桶4上,在清淤桶4开口处的外侧壁上设有上提结构10。

参照图3,清淤桶4的桶底6分体设置,桶底6上均布有若干通孔9。桶底6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桶底61和第二桶底62,所述第一桶底61和第二桶底62活动设置在清淤桶4内侧壁上。

参照图4,清淤桶4底部沿其径向设有固定轴11,固定轴11上设有弹性对开合页12,第一桶底61和第二桶底62分别对应设置在弹性对开合页12的两侧并可绕弹性对开合页12翻转。其中,弹性对开合页12活动面向上,弹性对开合页12两叶片最大夹角为180度。

参照图6,清淤桶4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固定轴11的安装座13,安装座13上设有滑槽14,固定轴11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座13上的滑槽14内,且在滑槽14的入口处设有防止固定轴11脱出的防脱机构7。

参照图7,防脱机构7包括内嵌设置在滑槽14内的凹槽71,在凹槽71内固定设有弹性连接件72,弹性连接件7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楔形块73。

参照图5,沉泥槽3底部设有固定清淤桶4的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包括设置在沉泥槽3内侧壁的固定凸块81,在固定凸块81上设有卡接口82,卡接口82沿沉泥槽3内侧壁环设一周,且卡接口82开口大小与清淤桶4桶壁厚度相适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