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易装防漏式下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2143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易装防漏式下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易装防漏式下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众卫生间使用的台盆都设有溢水孔,溢水孔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台盆的水过多而漫出,通过溢水孔,当台盆的水到达一定高度时,将会从溢水孔下流到底部,从下水器预留的开口中进入下水管道。但是,现有的下水器与台盆底部的连接处往往存在漏水的现像。

现有的下水器往往在台盆与紧固螺母之间设置硅胶密封圈来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但由于螺母与下水管之间往往是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连接的,密封圈设置在螺纹位置,导致密封效果较差,无法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同时水非常容易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的螺纹间隙渗出。发明人研究发现,即使设有硅胶密封圈,其依然不能够防止螺纹连接处的渗水。此外,下水器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用紧固螺母对下水管进行固定。现有紧固螺母在拆装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扳手等专业工具才能够实现良好的安装和拆卸效果,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易装防漏式下水器,旨在克服传统下水器安装不便,且下水器的螺纹连接处渗水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新型易装防漏式下水器,包括下水管、紧固套筒以及套设在下水管上的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下水管至上而下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端口部、直管部、第一紧固部以及下端口部,上端口部内设有翻板,直管部靠近上端口部的位置设有溢水口,第一紧固部设有外螺纹;紧固套筒至上而下包括套筒部以及第二紧固部,套筒部内径大于或等于直管部的外径,第二紧固部设有与第一紧固部相匹配的内螺纹;下密封圈与直管部过盈配合设置,第二紧固部与第一紧固部螺纹连接,且套筒部的顶部与下密封圈相抵接于直管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直管部的轴向长度的范围为50mm~70mm,套筒部的轴向长度为20mm~40mm。

作为进一步改进,紧固套筒的外表面设有5~8个三棱柱条,三棱柱条沿套筒螺母的轴向方向设置,且多个三棱柱条绕外表面均匀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三棱柱的第一侧面与外表面重合设置,且三棱柱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形成的夹角为100°~130°。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倒圆角。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出水管以及O形密封圈,出水管的顶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外螺纹以及与O形密封圈匹配的O形凹槽,下端口部设有与出水管配合的内螺纹。

作为进一步改进,下密封圈的中心设有管状通孔,且外型呈圆台状,定义管状通孔的直径为R1,圆台状的上底面直径R2,圆台状的下底面直径为R3,其中,2mm<(R2-R1)<4mm,9mm<(R3-R1)<15mm。

作为进一步改进,下密封圈采用弹性材料,且下密封圈的内表面设有多个凸起环。

作为进一步改进,套筒部的顶部设有翻边,定义翻边的外径为R4,其中,0.9R3<R4<1.1R3

作为进一步改进,紧固套筒采用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易装防漏式下水器增设了直管部,下密封圈设置在直管部位置,并与直管部过盈配合,避开第一紧固部的外螺纹,下密封圈和直管部的接触部分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从而解决了传统下水器的螺纹连接处渗水的缺陷,防漏水性能优良。此外,采用紧固套筒作为下水管的紧固装置,在安装时方便手部着力,无需使用扳手等工具就能实现紧固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合适长度的直管部以及套筒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产品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台盆。

进一步的,通过紧固套筒的外表面的三棱柱条摩擦件,起到增大摩擦,方便使用,增大了受力面积,力臂得到加长,只需施加较少的力便能实现对其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下密封圈形状、大小、以及顶部的翻边的大小,从而使其抵接在下水管上时能够产生更优良的密封效果,有效防漏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易装防漏式下水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下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紧固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下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出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易装防漏式下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下水管10、紧固套筒20、下密封圈30、上密封圈40、上端口部11、直管部12、第一紧固部13、下端口部14、翻板111、溢水口121、套筒部21、第二紧固部22、三棱柱条23、凸起环31、翻边211、出水管50、O形密封圈60、O形凹槽51、保护盖7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易装防漏式下水器,应用于台盆的下水装置中,包括下水管10、紧固套筒20以及套设在下水管10上的上密封圈40和下密封圈30。

如图2所示,下水管10至上而下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端口部11、直管部12、第一紧固部13以及下端口部14,上端口部内设有翻板111,直管部12靠近上端口部11的位置设有溢水口121,第一紧固部13设有外螺纹。上端口部11用于设置在台盆的上通孔,上密封圈40设置于上端口部,下端口部14用于与出水管道连接。

如图3所示,紧固套筒20至上而下包括套筒部21以及第二紧固部22,套筒部21内径大于直管部12的外径1.5mm,第二紧固部22设有与第一紧固部13相匹配的内螺纹。

下密封圈30与直管部12过盈配合设置。当本实施例安装在台盆相应位置时,第二紧固部22与第一紧固部13螺纹连接,且套筒部21的顶部与下密封圈30相抵接于直管部12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设有套筒部21和第二紧固部22的紧固套筒20,与下水管10相配合,从而实现将下密封圈30抵接在过盈配合的直管部12,避开第一紧固部13的外螺纹,从而解决了传统下水器的螺纹连接处渗水的缺陷。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套筒部21内径大于直管部12的外径0~8mm。其中比较优选的是套筒部21内径大于直管部12的外径2mm。从而防止由于热胀冷缩带来的损害,以及使套筒部21的顶部抵接下密封圈30时,受力位置更加合适。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产品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台盆,并且持续保持密封防水的功能,需要对直管部12以及套筒部21的长度进行针对性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直管部12的轴向长度设置为50mm~70mm,套筒部21的轴向长度为20mm~40mm。可以获得较为广泛的适用效果。直管部12以及套筒部21的长度过长,会导致整个下水器过长,减少应用场合,造成材料浪费。直管部12以及套筒部21的长度过短,会导致下密封圈30被抵接于第一固定部,容易在螺纹连接处漏水。此外,套筒部21的长度适中,使得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便于使用者的手部着力,保证足够的受力面积和受力位置。因此,无需额外的工具,仅仅通过手部拧动,就能实现紧固套筒20与下水管10的固定或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直管部12的轴向长度的范围为57mm,套筒部21的轴向长度为25mm。此长度可以使本实施例适用于大部分市场上常见的台盆。

在使用紧固套筒20来紧固下水管10上的下密封圈30和台盆的密封关系时,为了使用方便,可以在紧固套筒20的外表面设置一些摩擦件。例如设置合适形状的凸块、增大摩擦的纹路等等。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紧固套筒20的外表面设有6个三棱柱条23,三棱柱条23沿套筒螺母的轴向方向设置,且这六个三棱柱条23绕外表面均匀设置。利用三棱柱状,以及合理的分布,从而实现起到增大摩擦,方便使用,增大了受力面积,力臂得到加长,只需施加较少的力便能实现对其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三棱柱条23的第一侧面与外表面重合设置,且三棱柱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形成的夹角为120°。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倒圆角。

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套筒20的外表面设置的三棱柱条23的个数可以是5~8个,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形成的夹角可以为100°~130°。

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下密封圈30的密封作用,作为进一步改进,下密封圈30的中心设有管状通孔,且外型呈圆台状,定义管状通孔的直径为R1,圆台状的上底面直径R2,圆台状的下底面直径为R3,其中2mm<(R2-R1)<4mm,9mm<(R3-R1)<15mm。通过本形状设计,使得下密封圈30上端部分卡入直管部12与台盆通孔的缝隙之中,下端部分拥有足够的面积与套筒部21的顶部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R2-R1=3mm,R3-R1=11mm。从而适用于大部分市场上常见的台盆。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本实施例中下密封圈30采用弹性材料,且下密封圈30的内表面设有多个凸起环31。弹性材料和凸起环31相配合,使得下密封圈30局部地区与直管部12高压无缝连接,增大密封作用。

如图3所示,为了使套筒部21的顶部与下密封圈30的抵接更加密封、有效、稳定。作为进一步改进,套筒部21的顶部设有翻边211。定义翻边211的外径为R4,其中0.9R3<R4<1.1R3

在本实施例中,R4=R3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紧固部件采用的特殊结构,可以在避开使用高成本、易生锈、不便使用的金属材料,且依旧保持高度密封的效果。因此,作为进一步改进,紧固套筒20采用塑料制成。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下水器还包括出水管50以及O形密封圈60,出水管50的顶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外螺纹以及与O形密封圈匹配的O形凹槽,O形密封圈60过盈配合设置于O形凹槽51的外圈,下端口部14设有与出水管50配合的内螺纹。通过在下水管10和出水管50的连接处加设O形密封圈,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防漏水效果,产品的质量更为优良。

为了保护翻板处不受污染,在本实施例中,该下水器还包括保护盖70,保护盖70设置于下水管10上方,与下水管10轨道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紧固部13的外螺纹延伸至下端口部14,起到节约空间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