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坝覆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6436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液压坝覆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坝覆盖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液压坝的主油缸设置在液压坝背面.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水流直接和主油缸接触,在水流的长期作用下,水流直接侵蚀主油缸,造成主油缸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水流直接侵蚀主油缸,提高主油缸的使用寿命的液压坝覆盖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坝覆盖结构,具有:

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

所述上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在坝体上,第二端与所述下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

所述下支撑杆的第二端铰接在坝基上;

上支撑面和下支撑面;

所述上支撑面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杆上并覆盖所述上支撑杆;

所述下支撑面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杆上并覆盖所述下支撑杆。

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至少设有两组,所述上支撑面连接各组上支撑杆,所述下支撑面连接各组下支撑杆。

所述上支撑面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杆背面,所述下支撑面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杆背面。

还具有解锁油缸,所述解锁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下支撑杆铰接。

还具有主油缸,所述主油缸铰接在坝基上,所述主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坝体铰接;所述主油缸位于坝体和上、下支撑面之间。

上、下支撑面的宽度与所述坝体的宽度相适配。

还包括支撑面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杆第二端的关节和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杆第一端的接头,所述关节与接头铰接;所述关节上设有挡板,在所述接头上设有挡块,当坝体完全升起时所述挡块与挡板接触。

所述接头上设有转动头,所述转动头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关节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翼板,所述翼板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转动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两个翼板之间;并设有关节销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

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可向远离坝体一侧折叠。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采用支撑面结构,主支撑油缸处于坝体和支撑面之间,防止水流直接侵蚀主油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液压坝覆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发液压坝覆盖结构的闸门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发液压坝覆盖结构的闸门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坝体,2、主油缸,3、上支撑面,4、下支撑面,5、解锁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3,一种液压坝覆盖结构,具有:

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

上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在坝体上,第二端与下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

下支撑杆的第二端铰接在坝基上;

上支撑面和下支撑面;

上支撑面设置在上支撑杆上并覆盖上支撑杆;

下支撑面设置在下支撑杆上并覆盖下支撑杆。

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至少设有两组,上支撑面连接各组上支撑杆,下支撑面连接各组下支撑杆。

上支撑面设置在上支撑杆背面,下支撑面设置在下支撑杆背面。

还具有解锁油缸,解锁油缸的活塞杆与下支撑杆铰接。在坝面升降运动过程中,解锁油缸驱动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支撑或降下坝体,同时解锁油缸也随着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运动而进行摆动。

还具有主油缸,主油缸铰接在坝基上,主油缸的活塞杆与坝体铰接;主油缸位于坝体和上、下支撑面之间。坝基坑中设有油缸支座,主油缸与油缸支座铰接。在坝面升降运动过程中,主油缸驱动坝体翻转,同时主油缸也适应坝体的运动而进行摆动。

上、下支撑面的宽度与所述坝体的宽度相适配。

还包括支撑面自锁装置,自锁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支撑杆第二端的关节和设置在下支撑杆第一端的接头,关节与接头铰接;关节上设有挡板,在接头上设有挡块,当坝体完全升起时挡块与挡板接触。

接头上设有转动头,转动头上设有第二轴孔;关节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翼板,翼板上设有第一轴孔;转动头可转动安装在两个翼板之间;并设有关节销轴穿过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

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可向靠近坝体一侧折叠。

当坝体升至最高位置时,解锁油缸与下支撑杆呈三角形支撑,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呈一直线,处于最佳受力状态。当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远离坝体一侧的夹角小于180°时,关节挡块和挡板相互顶死。

直线支撑状态下液压缸不受力,提高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当坝体卧倒时,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呈折叠状态,如图3所示。坝体在卧倒过程中,支撑杆上下两段呈逐渐折叠状态,铰支节随活塞杆的收缩运动向远离坝体底横轴方向运动,直至完全卧倒。

支撑杆的操作程序简单、方便。升坝时,支撑杆随着坝体的升起而自动拉直,此时启动活塞缸,将支撑杆稍许向上顶起,使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靠近坝体一侧的夹角角度大于180°,此时限位关节与接头的限位机构相互接触,达到自锁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目的,当控制坝体升降的液压缸泄压后支撑杆也可独立支撑坝面,不会因坝体和水压的作用而发生支撑杆弯曲的现象。放坝时,控制坝体升降的液压缸将坝体稍许顶起,启动活塞缸,将支撑杆向下拉动,使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靠近坝体一侧的夹角角度小于180°,将控制坝体升降的液压缸泄压,在坝体和水压的作用下,坝体下降,支撑杆自动折叠。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采用支撑面结构,主支撑油缸处于坝体和支撑面之间,防止水流直接侵蚀主油缸。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