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6097发布日期:2018-12-05 20:1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大型建筑建造前需要对施工地进行开挖基坑或基槽,为防止基坑或基槽边坡土体塌落影响施工进度和人员安全,边坡通常设有填充砼滑体来保证基坑或基槽内构筑物的安全施工。

然而,如图5所示,在边坡土体1与填充砼2的摩擦力较小时,边坡上的填充砼2也容易沿边坡产生滑移甚至倾倒,严重影响基坑或基槽内施工的安全性。现有的在基坑或基槽边坡支护工作中,对填充砼2的加固措施通常为在砼滑体内侧设置钢筋支撑架7,首先需要在填充砼2上设置预埋件,然后在基槽底部打入粗钢筋地锚,以型钢作为支撑,且需要根据情况在多个位置设置高度不等的支撑架,但是在完成施工后对这些钢筋、型钢拆除不容易,且需要耗费较大的工程量,具有周期较长,费工费时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撑结构,具有降低工程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支撑结构,包括边坡土体和覆盖于边坡土体侧面的填充砼,所述边坡土体内埋设有第一支撑护体,所述填充砼内埋设有第二支撑护体,所述第一支撑护体设置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支撑护体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的紧固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环通过第一、第二固定环和紧固组件将第二支撑护体固定后,再在边坡土体一侧搭建模板架,然后向模板架内浇注填充砼,通过第二支撑护体支撑填充砼,于此,边坡土体也就能够通过第一、第二支撑护体支撑起填充砼,进而能够避免填充砼从边坡土体上塌落,其次第一支撑护体和第二支撑护体埋设于边坡土体和填充砼内,继而达到不用拆卸钢筋支撑架的目的,因此具有降低了工程量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环边缘的螺杆和螺纹连接于螺杆的螺帽,所述第一固定环边缘开设有用于嵌入螺杆的缺口,所述螺帽沿螺杆轴向移动以抵紧第一固定环的侧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螺帽沿螺杆轴向移动以抵紧第一固定环的侧面后,实现了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相互固定,当需要拆卸时,可以将螺帽从螺杆上退旋下来,然后再将螺杆从缺口中向外转出,于此可以实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之间的相互分离,完成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边坡土体侧面位于第一支撑护体处设置有凹坑,所述第一固定环嵌设于凹坑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相互固定后,再将凹坑填充满泥土,于此,在后续浇注填充砼时,并不会与第一固定环和紧固组件一同浇注,如果后续需要拆除填充砼,仍然可以将紧固组件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护体为向上倾斜穿设入边坡土体内的浇注桩,所述浇注桩位于边坡土体外侧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环呈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浇注桩为直接使用混凝土浇注而成,取之方便,同时浇注桩与第二支撑护体相连接后,浇注桩能够支撑起第二支撑护体和填充砼。

作为优选,所述浇注桩包括依次套接的混凝土桩、钢管套、混凝土夹层和钢筋笼,所述混凝土桩位于内侧,所述钢筋笼位于外侧;所述钢筋笼与第二支撑护体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混凝土桩、钢管套、混凝土夹层和钢筋笼浇注而成的浇注桩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满足外露于边坡土体的不容易开裂,进而更加好地支撑第二支撑护体和填充砼。

作为优选,所述钢管套穿设入边坡土体的部分开设有若干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向钢管套内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可以从通孔内流程并流入钢管套与钢筋笼之间,然后在两者之间凝固,最终提高使钢筋笼和钢管套都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浇注桩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护体为钢筋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填充砼浇筑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边坡土体边坡面内沿其坡度方向埋设有上、下两排第一支撑护体,上、下两排第一支撑护体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护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边坡土体边坡面内沿其坡度方向均匀受力,提高基坑边坡土体支撑结构支撑时的均匀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第二支撑护体的连接,在满足填充砼相对边坡土体不容易滑落的条件下,第一、第二支撑护体埋设于边坡土体和填充砼内,继而达到不用于拆卸的目的,因此具有降低了工程量的优点;同时采用第一、第二固定环和紧固组件固定第一支撑护体的搭建方式,达到方便工作人操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去除下部边坡土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第二支撑护体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支撑护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边坡土体;2、填充砼;3、第一支撑护体;31、混凝土桩;32、钢管套;321、通孔;33、混凝土夹层;34、钢筋笼;35、第一固定环;4、第二支撑护体;41、第二固定环;5、螺杆;6、螺帽;7、钢筋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见图1与图3,一种基坑支撑结构,包括边坡土体1和填充砼2,填充砼2覆盖在边坡土体1的侧面,在边坡土体1内埋设有第一支撑护体3,并且沿着边坡土体1的坡度设置有两排第一支撑护体3;同时在填充砼2内设置有第二支撑护体4,第二支撑护体4也设置有两排,在两排第一支撑护体3与两排第二支撑护体4相互固定的状态下,实现了填充砼2整体不容易发生下滑或者倾倒,提高了基坑或基槽内施工的安全性。

参见图2和图4,第一支撑护体3包括混凝土桩31、钢管套32、混凝土夹层33和钢筋笼34,其中混凝土桩31位于内侧,钢筋笼34位于外侧;钢筋笼34用于与第二支撑护体4呈固定连接,而混凝土桩31是核心,其具有较大支撑强度;第二支撑护体4由下述方式形成的:首先在边坡土体1斜向下开设有桩孔,然后将钢筋笼34插入到桩孔内,接着再将钢管套32穿设入钢筋笼34内,此处的钢管套32外壁开设有通孔321,通孔321位于钢管套32穿入到桩孔内的部分,然后向钢管套32内注入混凝土,注入混凝土时,混凝土会通过通孔321从钢管套32的内侧流动到钢管套32的外侧,最后在凝固过程中,外流的混凝土能够与钢筋笼34形成混凝土夹层33。

参见图2和3,第二支撑护体4为钢筋架,钢筋架的长度为10~12m;在边坡土体1对应于浇注桩的位置开设有圆形凹坑,浇注桩的外端焊接有金属材质的第一固定环35,第一固定环35嵌设在凹坑内;钢筋架的一侧焊接有金属材质的第二固定环41,第一固定环35与第二固定环41之间通过紧固组件进行固定,紧固组件包括若干螺杆5和螺帽6,螺杆5周向分别于第二固定环41的外圈,且螺杆5均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环41,在第一固定环35的外圈上开设有若干缺口,螺杆5对应转动至缺口内,然后采用螺帽6螺纹连接于螺杆5,螺帽6沿螺杆5轴向移动以抵紧于第一固定环35侧面,于此,实现了第一固定环35和第二固定环41相互固定,也是实现了第一支撑护体3与第二支撑护体4相互固定。再在边坡土体1一侧搭建模板架,然后向模板架内浇注填充砼2,通过第二支撑护体4支撑填充砼2,于此,边坡土体1也就能够通过第一、第二支撑护体支撑起填充砼2,进而能够避免填充砼2从边坡土体1上塌落,其次第一支撑护体3和第二支撑护体4埋设于边坡土体1和填充砼2内,继而达到不用拆卸钢筋支撑架7的目的,因此具有降低了工程量的优点。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