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公路路基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4728发布日期:2019-01-29 17:5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沿河公路路基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沿河公路路基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路基防护技术主要涉及两种:一种是作为直接防护的砌石、抛石、石笼、护面浸水挡土墙等,其导流效果不佳且抗冲能力较差,大量的灾害案例表明,绝大多数直接防护结构只能起到被动调节水流流向的作用且耐磨蚀性差,重建频率高,几乎每年重复修建;另一种则是作为间接防护的丁坝、顺坝等,主要适用于大型河道的整治维护,工程量大,耗时较多,在推广修建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沿河公路路基防护结构,通过挡板与锚杆的结合,提高沿河公路路基的防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沿河公路路基防护结构,包括若干个阵列铺设在公路路基上的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第一挡板和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一挡板上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通过两个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固定,所述第二挡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供所述连接板穿过的矩形槽,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梯形槽和位于所述梯形槽两侧的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矩形槽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表面贴紧在所述梯形槽的底面,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周壁上螺纹装配有两个固定螺母,其中一个所述固定螺母抵紧在所述连接板上,另一个所述固定螺母抵紧在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连接套筒内设置有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延伸到路基的土层内,所述锚杆的另一端通过锚杆螺母抵紧在所述连接套筒上。

优选地,所述锚杆为注浆锚杆。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注射有防水灰浆。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沿着锚杆径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矩形槽的长度相同,所述矩形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以及所述连接板的厚度均相同,所述连接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厚度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形成的垂直关系,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使其与路基表面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其中连接板保证了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有效连接,保证了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贴合度,进而使得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垂直度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连接板也起到加强板的作用,能够加强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更好的保护路基;此外锚杆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挡板与路基的稳定性,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结构与路基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进而保护路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沿河公路路基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护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护单元的侧视图;

图4为防护单元的爆炸图;

图5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连接板、31-梯形槽、32-第一固定孔、4-锚杆、41-锚杆螺母、5-连接套筒、51-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沿河公路路基防护结构,包括若干个阵列铺设在公路路基上的防护单元,防护单元包括第一挡板1和垂直安装在第一挡板1上的第二挡板2,第二挡板2通过两个连接板3与第一挡板1相固定,第二挡板2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供连接板3穿过的矩形槽,连接板3上设置有梯形槽31和位于梯形槽31两侧的两个第一固定孔32,矩形槽靠近第一挡板1的表面贴紧在梯形槽31的底面,第一挡板1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32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孔32与第二固定孔内设置有连接套筒5,连接套筒5的外周壁上螺纹装配有两个固定螺母51,其中一个固定螺母51抵紧在连接板3上,另一个固定螺母51抵紧在第一挡板1上;连接套筒5内设置有锚杆4,锚杆4的一端延伸到路基的土层内,锚杆4的另一端通过锚杆螺母41抵紧在连接套筒5上。其中矩形槽靠近第一挡板1的表面与第二挡板2靠近第一挡板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比梯形槽31的槽深大3mm-5mm,以保证连接板3实现对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垂直度的调整。

优选地,锚杆4为注浆锚杆,注浆锚杆可以为山东金剑钎具生产的中空注浆锚杆,其大小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第一挡板1之间注射有防水灰浆。

优选地,连接板3沿着锚杆4径向上的长度与矩形槽的长度相同,矩形槽的宽度大于连接板3的厚度,矩形槽的该种设置,保证了连接板3能够安装在矩形槽内。

优选地,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以及连接板3的厚度均相同,连接套筒5的长度大于第一挡板1的厚度的两倍。

其中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为预制的防水混凝土板,连接板3可以为预制混凝土板或者钢板。

使用时,首先对路基坡面进行处理,保证坡面的平整度,然后在坡面上开挖好供第二挡板2放置的沟槽,沟槽的开挖方向沿着路基坡面朝向河底,事先将第一挡板1与第二挡板2安装好,即第二挡板2通过连接板3、连接套筒5以及固定螺母51固定在第一挡板1上,待第一挡板1与第二挡板2安装好后,对矩形槽进行混凝土填注,将连接板3与矩形槽之间的缝隙填补上;

在第一挡板1与第二挡板2固定好后,按照逐列的方式铺设,在铺设时,坡面与沟槽内需要铺设混凝土,保证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与坡面的有效接触,在铺设第一列时,先从路基坡面的底部开设铺设,待第一列铺设完成后,然后通过连接套筒5将锚杆4插入路基的土层内(要在上述铺设的混凝土未固化前插入锚杆4),并对锚杆4进行注浆;第二列及后面的铺设按照上述方式进行铺设;待锚杆4内的注浆固化后,将锚杆螺母41拧紧,最后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挡板1的接缝处注射防水灰浆,即可完成整个铺设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形成的垂直关系,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使其与路基表面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其中连接板保证了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有效连接,保证了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贴合度,进而使得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垂直度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连接板也起到加强板的作用,能够加强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更好的保护路基;此外锚杆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挡板与路基的稳定性,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结构与路基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进而保护路基。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