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5348发布日期:2019-10-09 05:0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基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基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路基边坡是指路基横断面两侧与地面连接的斜面,有路堤边坡和路堑边坡之分,是影响路基稳定的重要因素。边坡坡面防护包括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矿料防护)。工程防护(矿料防护)包括框格防护、封面、护面墙、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浆砌预制块护坡、锚杆钢丝网喷浆和喷射混凝土护坡等。植物防护包括种草、铺草皮和植树等,植物防护是稳定路基、保障安全、防止冲刷、保土、保水的重要手段。

授权公告号为CN207567589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07月0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防沉降的高性能路基结构,包括路基支撑结构、路基底座、土工格栅、绿化槽、扶手杆、支撑杆、固定块、坡面底座、道路,绿化槽边缘与土工格栅内部连接,绿化槽左端与坡面底座右端相连接。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绿化槽内种植的植物需要定期浇水,补充水分,才能防止植物枯死。对于设置在偏远山区的道路路基(如高速公路),灌溉水源通常来自两种途径,一是水车运输,二是铺设浇水管道,水车运输费时费力,灌溉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浇水管道的铺设一般是来自最近水塘、水库等,或者从城镇供水系统接水,管道铺设较长,施工复杂,且投入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基防护结构,其解决了偏远山区的路基边坡植物灌溉十分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路基防护结构,包括路基以及设置在所述路基两侧的边坡,还包括进水管、水箱、水泵和浇水管;

所述边坡上设置有沿所述边坡坡面设置的土工格栅,所述土工格栅的栅条间隙处设置有绿化槽,所述绿化槽底部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固定在所述土工格栅上,所述边坡内部设置有蓄水通道,所述蓄水通道沿所述边坡坡面呈倾斜设置,所述蓄水通道通过所述格栅板与所述绿化槽贯通;

所述蓄水通道底部通过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泵位于所述水箱内,所述浇水管一端与所述水泵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喷头,所述土工格栅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浇水管和所述喷头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

采用上述结构,下雨时,雨水沿着边坡向下流动,并通过绿化槽底部的格栅板进入到蓄水通道中,在蓄水通道和进水管的运输下,雨水进入到水箱中储存,灌溉时,水箱中的水经喷头喷出,从而实现了灌溉的作用。灌溉方便,可将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为植物灌溉提供水源,节约环保,路面水和边坡坡面水都会进入到蓄水通道中,蓄水充足,且灌溉时,多余的水又会通过格栅板进入到蓄水通道和水箱中,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格栅板上部设置有海绵层,所述绿化槽内填充有用于种植植物的泥土,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格栅板和所述泥土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海绵层起到过滤的作用,防止绿化槽内的泥土通过格栅板和蓄水通道进入到水箱中,提高了灌溉水的纯净度。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蓄水通道在靠近所述路基内部一侧设置有防水层。

采用上述结构,防止蓄水通道的水渗透到路基内部,减少路基内部积水,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防水层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柔性防水灰浆涂膜、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和刚性防水灰浆涂膜。

采用上述结构,三层防水涂膜,均能对水进行拦截,防水效果较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浇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控制控制阀门的启闭来实现灌溉的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下雨时,雨水沿着边坡向下流动,并通过绿化槽底部的海绵层和格栅板进入到蓄水通道中,在蓄水通道和进水管的运输下,雨水进入到水箱中储存,灌溉时,打开控制阀门,使得水箱中的水经喷头喷出,从而实现了灌溉的作用。灌溉方便,可将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为植物灌溉提供水源,节约环保,路面水和边坡坡面水都会进入到蓄水通道中,蓄水充足,且灌溉时,多余的水又会通过格栅板进入到蓄水通道和水箱中,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路基边坡的绿化防护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绿化防护结构的具体结构;

图3是图2中A结构的放大图,主要同于体现海绵层和格栅板的结构。

图中,1、路基;2、边坡;3、土工格栅;4、绿化槽;5、支撑杆;6、植物;7、海绵层;8、格栅板;9、蓄水通道;10、防水层;11、进水管;12、水箱;13、水泵;14、浇水管;15、控制阀门;16、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路基防护结构,如图1、2、3所示,包括路基1、设置在路基1两侧的边坡2、进水管11、水箱12、水泵13和浇水管14。边坡2外表面设置有沿边坡2坡面设置的土工格栅3,土工格栅3的栅条间隙处设置有绿化槽4。绿化槽4底部设置有格栅板8,格栅板8固定在土工格栅3上,格栅板8上部设置有海绵层7,海绵层7嵌在绿化槽4内。绿化槽4内填充有用于种植植物6的泥土,海绵层7位于格栅板8和泥土之间。

参照图1、2、3,边坡2内部设置有蓄水通道9,蓄水通道9沿边坡2坡面呈倾斜设置,蓄水通道9通过格栅板8与绿化槽4贯通。蓄水通道9在靠近路基1内部一侧设置有防水层10,防水层10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柔性防水灰浆涂膜、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和刚性防水灰浆涂膜。柔性防水灰浆涂膜厚度为1mm,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厚度为1mm,刚性防水灰浆涂膜厚度为1.5mm。进水管11一端与蓄水通道9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水箱12连接,水泵13为潜水泵且放置在水箱12内部。浇水管14一端与水泵13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喷头16,浇水管14为软管,浇水管14上安装有控制阀门15。浇水管14可分流成多个支管,便于灌溉大面积植物6。土工格栅3上固定有支撑杆5,支撑杆5与边坡2垂直,浇水管14和喷头16均固定在支撑杆5上。

灌溉过程及原理:下雨时,雨水沿着边坡2向下流动,并通过绿化槽4底部的海绵层7和格栅板8进入到蓄水通道9中,在蓄水通道9和进水管11的运输下,雨水进入到水箱12中储存,灌溉时,打开控制阀门15,使得水箱12中的水经喷头16喷出,从而实现了灌溉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