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0711发布日期:2020-04-03 14:0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护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支护结构采用的桩的方式时,采用混凝土搅拌桩或钢板桩的形式,混凝土搅拌桩的刚度较大,能够较好适应大尺寸基坑的施工要求,但是桩身之间多有间隙,容易出现渗水、泥沙外流、土体掏空等,容易出现失稳坍塌。钢板桩封闭性较好,但是由于自身刚度小,需要设置强大的水平支撑,且较难使用大尺寸基坑施工。钢板桩与混凝土搅拌桩组合的复合支护结构充分的将混凝土搅拌桩刚度大的优点和钢板桩封闭性好的特点相结合,经济合理的解决了大尺寸基坑施工围堰支护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复合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复合支护结构,包括混凝土搅拌桩,以及插打在混凝土搅拌桩外侧的钢板桩,所述混凝土搅拌桩和钢板桩共同组成复合围堰。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搅拌桩内侧设置混凝土喷锚防护。

更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喷锚防护填塞在混凝土搅拌桩缝隙内,实现部分止水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搅拌桩形成围堰。

更进一步的,所述围堰之间架设有支撑架,为复合围堰提供强大的支撑,抵抗基坑外侧土压力,使得复合支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可根据基坑的深度设置有一层或多层。

在基坑开挖前,先对围堰位置进行现场测量放样,确定混凝土搅拌桩位置,在既定位置以此施工混凝土搅拌桩,形成混凝土搅拌桩围堰。后在混凝土搅拌桩后侧放样明确钢板桩的插打位置,以此插打钢板桩,形成混凝土搅拌桩与钢板桩组成的复合围堰。后分台阶逐层开挖基坑,开挖到支撑架高度时安装支撑架。基坑开挖完成后在混凝土搅拌桩间隙湿喷锚混凝土喷锚防护。利用混凝土搅拌桩的刚度和钢板桩的封闭特点形成复合支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既保证了支护结构的强度,也保证了它的封闭性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与施工便利性;

2、钢板桩自带锁口,有效阻止基坑外水及泥沙从混凝土搅拌桩的间隙流出,保证了基坑外土体的稳定,提高了基坑围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充分的将混凝土搅拌桩刚度大的优点和钢板桩封闭性好的特点相结合,经济合理的解决了大尺寸基坑施工围堰支护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图。

图中标号所示:

1、混凝土喷锚防护,2、混凝土搅拌桩,3、钢板桩,4、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复合支护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混凝土搅拌桩2,以及插打在混凝土搅拌桩2外侧的钢板桩3,混凝土搅拌桩2和钢板桩3共同组成复合围堰。混凝土搅拌桩2内侧设置混凝土喷锚防护1。混凝土喷锚防护1填塞在混凝土搅拌桩2缝隙内,实现部分止水功能。混凝土搅拌桩2形成围堰。围堰之间架设有支撑架4,为复合围堰提供强大的支撑,抵抗基坑外侧土压力,使得复合支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支撑架4可根据基坑的深度设置有一层或多层。

在基坑开挖前,先对围堰位置进行现场测量放样,确定混凝土搅拌桩2位置,在既定位置以此施工混凝土搅拌桩2,形成混凝土搅拌桩2围堰。后在混凝土搅拌桩2后侧放样明确钢板桩3的插打位置,以此插打钢板桩3,形成混凝土搅拌桩2与钢板桩3组成的复合围堰。后分台阶逐层开挖基坑,开挖到支撑架4高度时安装支撑架4。基坑开挖完成后在混凝土搅拌桩2间隙湿喷锚混凝土喷锚防护1。利用混凝土搅拌桩2的刚度和钢板桩3的封闭特点形成复合支护。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